1983年,四十二歲的區紀復辭去令人艷羨的高薪工作,也辭退繁華世界的虛無與渴望。他說,人的生命時時都需要"頓一頓",這"頓一頓"就是慢下腳步,停下來反省回顧,看看生命是不是沖太快,沖過了頭,如此才不致糊里糊涂。
區紀復一頓就頓了五年,他云游四海,參訪世界各地環保團體,而后在花蓮建立心中的"鹽寮凈土",提倡簡樸生活、自然修行。這樣的生活,區紀復身體力行了二十余年。到鹽寮體驗簡樸生活的人已達上萬,區紀復撒下的種子在許多人心里萌芽。后來,他又去香港積極推行簡樸樂修,這期間以筆耕耘,記錄下他的鹽寮生活以及他的反思與感悟,結集成這本有啟發性有感染力的優美隨筆,亦被看作臺灣隱逸文學的代表作品。區紀復與大自然共生共榮的信念,以及處處化腐朽為神奇的生活態度,為二十一世紀所有關心環境、生態與自由的人,提供了值得深思并可付諸實踐的生活方式。
著名學者錢理群為本書作序推薦。
這是一本非常及時的書,今天的中國正急需這樣的反思和試驗。錢理群
在臺灣東海岸太平洋邊、背山面海的花蓮鹽寮小村,區紀復用撿拾來的材料簡單地蓋了幾間木屋,從此開始力行簡樸自然的生活,至今已二十五載。本書是他總結二十年來簡樸生活點滴與心得的心靈隨筆。
區紀復的簡樸滲透到生活的每一處細節,餐桌環保,不掉一滴;節水有道,不費一滴;物盡其用,變廢為寶;減少垃圾,妥善處理……其方法的周全和赤子般的用心令人驚嘆。他與自然長年相處,亦達到返璞歸真的境界。在他眼里,大自然中都是美,清晨的一滴露水有五光十色,大海的波濤如交響曲,乃至一粒塵埃也美麗如花。
在這樣的簡樸、自然之中,更貫穿著區紀復多年積累的修行體悟,因此具有生命的感動。他的實踐可謂在形神兩個層面都極富創造力,世間稀有。
于是這本書帶給人們的,不止是簡樸意識,或者田園之樂。在這個物質膨脹的時代,它更可以啟發自覺、信心與勇氣。
區紀復,1941年生于澳門,畢業于臺灣大學化工系,留學瑞士攻讀高分子化學,1973年回臺服務于臺塑企業研究部門。1983年辭去工作,參訪世界各地的環保及仁愛團體,1988年在花蓮創立"鹽寮凈土"簡樸、自然、靈修中心。
區紀復生活極其簡單,對日常所需再三反省后,留下幾件必要的電器:為開放生活體驗用電燈,為與人聯絡有電話,為保存食物有冰箱,為了解臺風信息有收音機。電腦、電視、空調、洗衣機、電飯鍋等都放棄。生活以挑水、撿柴、燒灶、種菜、采野而食為主,為惜物惜福,甚至到批發市場撿拾可食用的蔬果,以及其他日用品。他度出世的生活,卻有著入世的關懷。
鹽寮凈土的"鹽"有消毒、防腐、調味的含義,發揮一點防止社會腐化與調整價值觀的作用;"寮"是簡單的房舍及設備,指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區紀復認為簡樸、自然、靈修的生活,是對生態的關懷與救贖,也是讓人在靈修中體驗天人關系的密切,在簡樸中與大地自然共融,在坦誠相見中與他人和諧交往,進而達到天地人合一。這樣的生活,需求愈來愈少,不怕任何的失去,充滿著喜樂、平安與自由。
自2008年鹽寮凈土邁入二十年以來,區紀復更積極將鹽寮凈土的精神推廣至香港、澳門和中國大陸,繼續為大同世界努力。著有《鹽寮凈土》《簡樸的海岸》《體驗貧窮》《新靈修團體》《走向阿瑪遜》《大海悟永恒》《坐灰狗,繞美加》等書。
推薦序我們需要這樣的反思和試驗
自序樂修在鹽寮
她序執著的靈魂
簡樸修行
簡樸修行
擁有愈少愈自由
寧惜福不浪費
物盡其用
化腐朽為神奇
彎腰撿菜
素食修行
頓一頓
一滴
隨時集中
凈碗修行
用水之道
水修行
擔水功夫
守在灶前
膠袋修行
道在垃圾
垃圾兄弟
掃地修行
洗廁報恩
吃果藝術
書法功夫
斷食避年
不帶一分錢
由頭到腳的簡樸
自然修行
自然修行
溯溪迎日
清晨一滴露
早晨喝尿
野外拉屎
露天洗澡
石中見世界
大海波浪壯
千禧迎日操
千禧和好操
海邊凈心
立石修行
立竿見影
拿起放下
凈灘修行
信靠單行
無欲則剛
花樣美塵埃
地球剪發
鹽寮修行
附錄鹽寮凈土
擁有愈少愈自由
自古至今絕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擁有,但大家都知道,一個人只要兩手一攤,曾擁有的都帶不走,很多人或早或晚都悟到這一點,而提出警惕,可是今天仍然不斷有人在追求擁有,把警惕當做耳邊風。
擁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吃進肚子里的食物,穿在身上的衣服,掛在身上的飾物,拿在手中的鈔票,放在家里的家具用品,車庫里的汽車,存在銀行的錢財,保險箱里的珠寶;觀賞過一場電影,聽過一曲音樂,參觀過一次展覽,看過一本書,經歷過一次旅行;擔任過某個官職地位,是某地方的知名人士,擁有某項名聲頭銜,等等。這些都可以說是擁有,有些是具體的物質,有些是象征的代替品,有些是印象記憶,有些是抽象虛無的東西;就時間來說,有些長久,有些短暫。
當人死了,上面這些什么都沒有了。大部分的擁有都不再屬于你了,如物質金錢;有很多會消失,如印象、經驗;有少部分只留在他人的記憶中,如名譽、地位。有些東西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如影音、藝術、文化、知識……你只是暫時欣賞得到,而非擁有,它們還是會回到本來創作它們的根源那里。另外有很多大自然的東西,相對于人來說,是永恒存在的,你只可觀賞它們,不能擁有它們。你的觀賞不損它們任何一點一滴,只要不做任何破壞,它們就會完整無缺。
皇宮、博物館的文化、藝術、寶藏你可以去欣賞,享受,但不可能擁有。大地、自然、風景你都可以去欣賞,享受,但更不可能擁有
很有意思的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
速度好快,一天就到了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還可以
好,看書名。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朋友喜歡的書
很喜歡
完美的購物體驗,下次還來
正版全新
很好的一本書
上班族看的另外一個世界,因為名字有個 鹽 而買了這書。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