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長板橋邊,歌女名妓情思萬種,志士才子風度翩翩。隨著朝代的更迭,一切歸于破滅,志士隱跡沉淪,歌女流落星散。本書真實記述了明末清初南京歌女名妓的群體形象和悲劇命運,敘述了一個個生離死別的動人故事。
出版說明
前言
板橋雜記
序
上卷雅游
中卷麗品珠市名姬附見
下卷軼事
附錄一
附錄二盒子會
后跋
三吳游覽志
序
板橋雜記
序
或問余曰:"《板橋雜記》何為而作也?"余應之曰:"有為而作也。"或者又曰:"一代之興衰,千秋之感慨,其可歌可錄者何限。而子唯狹邪之是述,艷冶之是傳,不已荒乎?"余乃聽然而笑曰:"此即一代之興衰、千秋之感慨所系,而非徒狹邪之是述、艷冶之是傳也。金陵古稱佳麗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白下青溪,桃葉團扇,其為艷冶也多矣!洪武初年,建十六樓以處官妓;淡煙、輕粉、重譯、來賓……稱一時韻事"。自時厥后,或廢或存,迨至三百年之久.而古跡浸湮,所存者惟南市、珠市及舊院而已。南市者,卑眉妓所居;珠市間有殊色;若舊院,則南曲名姬、上廳行首皆在焉。余生也晚,不及見南部之煙花、宜春之弟子。而猶幸少長承平之世,偶為北里之游。。長板橋邊,一吟一詠,顧盼自雄。所作歌詩,傳誦諸姬之口,楚、潤相看,態、娟互引,余亦自詡為平安杜書記也。鼎革以來,時移物換。十年舊夢,依約揚州;一片歡場,鞠為茂草。紅牙碧串,妙舞輕歌,不可得而聞也;洞房綺疏,湘簾繡幕,不可得而見也;各花瑤草,錦瑟犀毗,不可得而賞也。間亦過之,蒿藜滿眼,樓館劫灰,美人塵土。盛衰感慨,豈復有過此者乎!郁志未伸,俄逢喪亂,靜思陳事,追念無因。聊記見聞,用編汗簡,效《東京夢華》之錄,標崖公蜆斗之名。
……
略翻看,和自己想要的是一樣的,沒有譯文,只有注釋,字跡清晰,書面干凈,很喜歡
聽同事介紹的,過去也聽說過。不過,今天才下決心買板橋雜記。盡管薄薄的一冊書,但是由于是古文,也要花些時間好好研讀。相信自己選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不會錯。
《板橋雜記(外一種)》(明清小品叢刊):《板橋雜記》和《三吳游覽志》,都是余懷的作品。很好的小品,非常喜歡,讀而手不釋卷。
哇哦,已經看完了~明末的南京城也是一片繁華啊,很少有哪個朝代末,這么香艷吧,哈哈
連著好幾次了,本來懶得評價,但是當當總是這樣拿個袋子把書一裝拉倒,書上總是有很多劃痕。如果不是地方比較偏僻去趟大書店比較麻煩,真心是不想再用當當了。簡直是對不起書!!!
書籍的設計很淡雅,內容非常好。了解明末清初故都南京才子佳人鮮為人知的軼事的范本。
作者不是板橋,別望文生義。內容沒來得及讀,別人推薦的,來了解一下。
之前讀過的板橋雜記是青島出版社的那本,這次是買來收藏的,想想還是買上古籍的,比起青島版來說,這本的注解更加精當,而且還對所用的典故引文著名出處。封面清雅,印刷清晰,很喜歡的。。
板橋雜記{外一種}(明清小品叢刊)...板橋雜記{外一種}(明清小品叢刊)...
作者把明朝末年秦淮河上的歌女名妓、志士才子,以及周邊環境描寫得細致入微。書中配有大量的注解,很方便閱讀。
書很薄,但是作者文筆很好,看他寫秦淮河的燈船簡直是一種享受。
為了湊單買的,平時也不怎么讀這類書,偶爾一看還是挺有意思的。
上海古籍這套明清小品叢刊非常不錯,有塑封很不錯。鄭板橋奇才奇文很值得一讀。
首先,書本的設計很美麗,其次,書本的內容很唯美,一點都不難懂,而且在讀的時候,腦海便不由自主的會浮現出書中描述的畫面,真想回到那時的秦淮,去譜寫一段才子佳人的過往……
很喜歡這個系列的書籍,包裝簡單也比較雅致,排版很舒服。這本比較薄,除了《板橋雜記》之外還有《三吳游覽志》。
內容不多,但是很不錯,文中只有注釋,沒有譯文,所以可能部分句子讀起來有點累。總體還是可以看懂的。
原汁原味,經典,豎版,不適合古文造詣低的人,都是古漢字,內容大都是一些人們比較少見的,有助于提高古文閱讀水平
與《閑情偶寄》、《幽夢影》、《影梅庵憶語》、《浮生六記》并駕齊驅的《板橋雜記》,怎可不讀?
很喜歡這套書,捐給公益書屋后又買了一次。書本的質量很好,當當的老顧客了,每一本都是正版,而且發貨特別快,滿足我們對書的期待。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這套明清小品刊,都不厚,讀起來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而且內容、印刷和封面設計都很好,適合收藏。
最近忽然很想看明清時代的人寫的散文,于是看到了《板橋雜記》,最初以為說的只是秦淮八艷,原來還不止,寫了很多的人物,像是一部“明清奇女子傳”,個人很喜歡。書還未到,不知質量如何,不過想來應該是還不錯的了。期待。。。
薄薄的一本書,晚明的社會風情的一個側影。本書注釋非常豐富詳細。比較了幾個出版社的《板橋雜記》,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這個版本最物超所值。
上古的這套書都不錯,有注釋,無翻譯,簡潔明了。尤其是封面典雅大方,很是討人喜歡。印刷清晰,紙張微微泛黃,很好。內容不多說,就是寫晚明秦淮妓女的,讀來令人唏噓!還有一篇游記,讀讀可以體會一下古人旅游時的情況和心情。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明清小品叢刊,小造型大內容,茶余飯后看一看,增廣見識,學習新知,還是不錯噠。板橋雜記對于明末清初江南市井生活和文人百態刻畫細膩,仿佛秦淮歌舞升平,詳悉家國哀思。
上海古籍的明清小品叢刊只差浮生六記就買全了,這套書不管是裝訂還是內容都很輕便,封面簡潔清爽,內容也沒有過多的注釋,適合閑暇的下午悠然觀看,覺得時間變慢了,風變緩了,雨變柔了,人生都變長了。
板橋雜記第一次讀完已經凌晨三點,當時正好看完明史和南明史,簡直疊加的秦淮舊貌撲面而來,真本書讀了十遍,每一遍感受都不同,作為我每回和別人聊雜書的試金石,而且作者在某些地方頗有風骨,只是最后塵霜滿面,白茫茫大地真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