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夢影》是清代文學家張潮所著的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
????其內容豐富,文筆優雅灑脫。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鳥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來,娓娓侃談,實則深蘊理趣,令人遐思。
????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學者和藝術家的贊賞和評點,影響極大,意義深遠!?"
導語_點評_推薦詞
????作者:(清代)張潮
????張潮(1650~?),字山來,號心齋、三在道人,江南歙縣(今屬安徽)籍,江蘇江都人。生于順治八年。他是清代文學家、小說家、刻書家。康熙初歲貢,入資授翰林孔目。其著作等身,除《幽夢影》外,還撰有《花影詞》、《心齋聊復集》、《奚囊寸錦》、《心齋詩集》、《鹿蔥花館詩鈔》等。編印有《昭代叢書》、《檀幾叢書》等。?
幽夢影序(一)?01
幽夢影序(二)?02
幽夢影序(三)?03
幽夢影序(四)?04
及時卷?001
第1則?001
第2則?002
第3則?003
第4則?004
第5則?005
第二卷?007
第6則?007
第7則?008
第8則?009
第9則?010
第10則?011
第三卷?013
第11則?013
第12則?014
第13則?015
第14則?016
第15則?017
第四卷?019
第16則?019
第17則?020
第18則?021
第19則?023
第五卷?024
第20則?024
第21則?025
第22則?026
第23則?027
第24則?028
第六卷?030
第25則?030
第26則?031
第27則?032
第28則?033
第29則?034
第七卷?036
第30則?036
第31則?037
第32則?038
第33則?039
第34則?040
第八卷?042
第35則?042
第36則?043
第37則?044
第38則?046
第九卷?048
第39則?048
第40則?049
第41則?050
第42則?050
第43則?051
第44則?052
第十卷?054
第45則?054
第46則?055
第47則?056
第48則?057
第49則?058
第50則?059
第十一卷?062
第51則?062
第52則?063
第53則?064
第54則?065
第55則?066
第56則?067
第十二卷?069
第57則?069
第58則?070
第59則?071
第60則?072
第61則?073
第十三卷?075
第62則?075
第63則?076
第64則?077
第65則?078
第66則?079
第十四卷?081
第67則?081
第68則?082
第69則?083
第70則?084
第71則?085
第十五卷?087
第72則?087
第73則?088
第74則?089
第75則?090
第76則?091
第十六卷?093
第77則?093
第78則?094
第79則?095
第80則?096
第81則?096
第82則?097
第十七卷?099
第83則?099
第84則?100
第85則?101
第86則?102
第87則?103
第十八卷?104
第88則?104
第89則?105
第90則?106
第91則?107
第92則?108
第十九卷?110
第93則?110
第94則?111
第95則?112
第96則?113
第97則?114
第二十卷?115
第98則?115
第99則?117
第100則?118
第101則?119
第102則?120
第二十一卷?122
第103則?122
第104則?122
第105則?123
第106則?124
第107則?125
第108則?126
第二十二卷?128
第109則?128
第110則?129
第111則?129
第112則?131
第113則?131
第二十三卷?133
第114則?133
第115則?134
第116則?135
第117則?135
第118則?136
第119則?137
第120則?138
第二十四卷?140
第121則?140
第122則?141
第123則?142
第124則?142
第125則?143
第126則?144
第二十五卷?146
第127則?146
第128則?147
第129則?148
第130則?149
第131則?150
第二十六卷?152
第132則?152
第133則?153
第134則?153
第135則?154
第136則?155
第137則?156
第二十七卷?158
第138則?158
第139則?159
第140則?160
第141則?161
第142則?162
第二十八卷?164
第143則?164
第144則?165
第145則?166
第146則?167
第147則?168
第二十九卷?169
第148則?169
第149則?170
第150則?171
第151則?172
第152則?172
第153則?173
第三十卷?175
第154則?175
第155則?175
第156則?176
第157則?177
第158則?178
第159則?179
第三十一卷?181
第160則?181
第161則?182
第162則?183
第163則?183
第164則?184
第165則?185
第三十二卷?187
第166則?187
第167則?188
第168則?188
第169則?189
第170則?190
第171則?191
第三十三卷?193
第172則?193
第173則?194
第174則?194
第175則?195
第176則?196
第177則?197
第三十四卷?199
第178則?199
第179則?200
第180則?201
第181則?202
第182則?203
第三十五卷?204
第183則?204
第184則?205
第185則?206
第186則?207
第187則?208
第188則?209
第三十六卷?210
第189則?210
第190則?211
第191則?211
第192則?212
第193則?213
第三十七卷?215
第194則?215
第195則?216
第196則?216
第197則?217
第198則?219
第199則?219
第三十八卷?221
第200則?221
第201則?222
第202則?223
第203則?224
第204則?225
第三十九卷?227
第205則?227
第206則?228
第207則?229
第208則?230
第209則?231
第四十卷?232
第210則?232
第211則?233
第212則?233
第213則?234
第214則?236
第四十一卷?237
第215則?237
第216則?238
第217則?239
第218則?239
第219則?240
幽夢影跋(一)?242
幽夢影跋(二)?243
今年剩下的日子為自己精心挑選的書,伴著過冬,去去寒意
書拿到手沒有想象中的好。封面好看,但書的紙質和味道不喜歡。可以的話還是看電子版吧,電子版插圖是彩色的而且可以單獨下載圖片。紙質版的圖片很小而且不是彩色。內容作為消遣隨意看看即可,讓人拍案叫絕談不上。
很喜歡排版啊~每頁的頁眉處都有精致的圖案,很好看~字體小了些但讓人感覺很舒服~
這本書其實早就買了,不過之前是在孔夫子買的舊書,這次趁有活動,買一本新的來看看。
初中時候就在語文課本上讀到過幽夢影的一些節選,那時就被她雋永優美的語言所吸引。
書里出現的評價是像微博一樣的排列,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也有仿制作者格言的。
看知乎推薦買的書,像神回復一樣,睡前讀起來很好
輕松風趣,加上作者朋友們的短句評論,就像文人對話一樣。但是下面的解析實在很一般。去掉也無所謂,反而更好些。文章翻譯也很籠統。我還是比較傾向于帶個別字詞和典故解釋的版本。但這本書里沒有這種解釋。裝幀還不錯。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詩文”。內容挺好,只是下面的譯文和評析純屬畫蛇添足。
高中老師買的書,供班級同學傳閱。當時看過就覺得以后一定要自己買一本,最喜歡的是里面除了文章本身,還有很多評注!
本書是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其內容豐富,文筆優雅灑脫。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鳥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來,娓娓侃談,實則深蘊理趣,令人遐思,影響極大,意義深遠!
內容豐富,文筆優雅灑脫。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鳥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來,娓娓侃談,實則深蘊理趣,令人遐思。
很小的時候讀過一個簡裝冊子,這次特為收藏而買。盡管原文并不艱深,還是注有譯文及評析,字號略小,排版疏朗,字跡清晰。
寫書是一件嚴謹的事情,抄書也當如此,此版本第一篇“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物也。”實則最后一句應為“其機暢也”;書是好書,個別解釋太過牽強,所涉典故不曾注解,譯文一遍,解析一遍,有畫蛇添足之感。
喜歡閱讀紙質書,為避免書荒每次都買好多。很多因為來不及及時閱讀導致不能做好評價,只好統一給予內容之外的好評。
這本書,只能是裝幀不錯。如果要像張潮一樣賞花賞月,觀景寫詩,與三五朋友閑扯,在現在的生活節奏來說,大概很少有人會做得到,也很少有閑心去做。覺得美中不足的是,這本書的點評實在是不敢恭維。對于古代隨筆,喜歡看點評中帶點考證的東西。 書很飽滿,內容不豐富。
一本書讓你體驗古之文人諧趣詩意的生活常態,好書,好書!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拿下,自已體會吧!(如果你對花、月、美人感興趣的話……)
這本書內容不咋的,沒啥看頭,周作人水平有限啊,害死人啊。
"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鳥為聲,以月為神,以柳為態,以玉為骨,以冰雪為膚,以秋水為姿,以詩詞為心,以翰墨為香,吾無間然矣。"就是因為這個描寫被我最喜歡的小說作者引用了才想要買來看看,確實不錯,值得一讀!
雖然看書時間愈促,但浪費時間的心情也就越多。這幾天極熱,好在溫差大,晚上睡覺甚感風涼,昨夜望星觀云,忽想歷來無法求得“故人入我夢”……一般夢淺而雜亂,心心念念欲夢之人,一向縹緲難尋。
有點遺憾的是沒有譯文,不過也很好了。整本書妙趣橫生,不僅是作者的原文,作者朋友的注釋也很有意思,就像是一個古代的BBS論壇,很多朋友都在帖子里留言。很好的,有空的時候看。
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經傳宜獨坐讀;史鑒宜與友共讀。 無善無惡是圣人;善多惡少是賢者;善少惡多是庸人;有惡無善是小人;有善無惡是仙佛。
《幽夢影》是清代文學家張潮所著的隨筆體格言小品文集。其內容豐富,文筆優雅灑脫。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鳥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來,娓娓侃談,實則深蘊理趣,令人遐思。本書在寫作的過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學者和藝術家的贊賞和評點,影響極大,意義深遠!
幽夢影》4一書的絕妙和可愛之E處表現在: 涉獵范圍廣博。它論花與美K人,論閑與友,論書與讀書,論一C般生活幽夢影:精裝插圖本(一部讓周作人拍案叫絕的奇書,在寫作過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學者和藝術家對此
一開始是被這本書的名字吸引,書中的古文讀起來很美,也有注釋,很容易閱讀,很不錯的一本書,書中的散文和隨筆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的筆觸很細膩。
看這些古文不能帶著挑剔或者評判的眼光去讀 畢竟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各種限制,我是很喜歡這種清雅的文字,尤其是下面諸位名家的點評 有點像今日的微信 言語詼諧 令人深思也時常令人捧腹 已作古之人 活生生躍然紙上 好書 好書
書中沒有強烈的、尖銳的批評,只有不失風度的冷嘲熱諷。而這些不平、諷刺,其表現形式也都是溫和的。《幽夢影》這樣的書絕不是匕首投槍,而更像中藥里的清涼散。為《幽夢影》作序的石龐說張潮此書“以風流為道學,寓教化于詼諧”。
很不錯,內容挺喜歡,網上買的,不臟就很好了,希望當當繼續保持。內部印刷也沒毛病
看了一半,挺有意思的一本書,用今天的話來解釋就是清朝的時候,有個大咖開了一個微博,里面記錄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以及自己所生活的那個社會的一些人與事...另外,用當下的話來說,評論有時候比微博內容本身更有意思。是一本適合在暖陽的午后閱讀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