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及時卷):一卷從古尸腹中發現的絲絹,竟然是明成祖朱棣舉大明朝廷之力都沒能窺得究竟的后晉藏寶圖,而中國的傳古至寶——和氏璧傳國璽竟然就在寶藏之中……
茅山道傳人張國忠奉上級指示要寫一篇批判《茅山圖志》的文章,以端正大家的迷信思想,原本也是百般懷疑的他,決定親自去找出證據來證實里面的內容只是裝神弄鬼,可他萬萬沒料到,當他遇到人家所謂的“撞鬼”事件時,運用《茅山圖志》里面所說的方法去處理,還當真把“鬼”給驅逐了,原先想要找出證據證實《茅山圖志》內容只是胡言亂語的行動,反倒成了《茅山圖志》的證實之旅,甚至還因此挖掘出了一連串埋藏已久的千古謎題……
茅山后裔(第二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且酷愛古物的茅山派弟子老劉頭,被秦戈以一個漢武帝劉徹用的玉制酒樽騙到埃及去尋求救人的方法。在一陣西方詛咒跟東方道法的大對決后,老劉頭找到了救人的方法,并回到美國解救了昏迷不醒的孫亭,然而孫亭的醒轉竟然帶出一個天大的秘密……
王羲之的傳世墨寶《蘭亭集序》,向來被譽為“國寶中的國寶”,醒過來后的孫亭竟然知道它的下落,為此老劉頭及張國忠再次踏上尋寶探險之旅,與此同時也解開了茅山道派的沒落之謎……
茅山后裔(第三卷):20世紀80年代,陜西發現一座規模龐大的戰國古墓——“南天一號墓”,可當考古隊發掘到墓室內部時,墓主棺材里竟然是一具離奇死亡的現代人尸體,更奇怪的是墓室里眾多的文物只單單少了一對“八卦紋龍首銅盂”……
茅山教掌門張國忠的兒子張毅城耳濡目染,自小喜愛茅山法術的他在張國忠去香港期間牛刀小試,幫助刑警隊長柳東升解決了幾宗案件。而柳東升在案件結尾時發現了一批文物,“八卦紋龍首銅盂”竟然也在其中,職業敏感使他展開了調查,一個神秘的盜墓團伙由此浮出水面。令人奇怪的是該團伙只盜戰國墓或秦墓,不但盜墓手法異開常理,盜墓目的和盜墓團伙首腦——“老爺子”的身份也令柳東升深感懷疑,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件又一件詭異的事情發生了……
茅山后裔(第四卷):張國忠眾人合力鏟除茅山叛徒王四照后返回美國,但費盡周折打開的密碼箱里并不是眾人所期待的《蘭亭序》,而是一卷神秘的絲絹地圖。老劉頭受廖七侄子之邀同眾人前往甘肅探查其父母死亡之謎,陰差陽錯地進入了秦始皇為“改命九五”而建的磔池,眾人九死三生并帶著種種疑問歸來后不久,茅山五子里的戴金雙找到張國忠等人,解開了當年的眾多謎團,令人沒想的是,其另一身份竟然是盜墓團伙首腦——“老爺子”,同時死而復生的王四照也與眾人狹路相逢,一場茅山派清理門戶的大戰拉開了序幕……
一場扣人心弦的探秘尋寶之旅。
扣人心弦的探秘尋寶之旅,博大精深的茅山道術,出生入死的經歷,令人窒息的情節,環環相扣的懸念,《茅臺后裔》帶領你進入一個神秘的世界……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不是神怪,而是人心。
這是華人世界的《達 芬奇密碼》、這是一部超越《鬼吹燈》的作品……如果你覺得這些評價言過其實,那好的辦法就是翻開這本書,用你自己的標準來評價!
大力金剛掌,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伙子,廣告文案出身,擅長胡思亂想,在文字中尋找現實與夢想的契合點,如此而已。
茅山后裔(及時卷)
及時部 撞客
及時章 茅山圖志
第二章 殍地
第三章 燒尸
第四章 七星釘魂陣
第五章 火熾局
第六章 秘密
第七章 黑瘡
第八章 三煞天棺
第九章 七竅赤流
第二部 巴山藏寶洞
第十章 殄文
第十一章 玉碹茅山后裔(及時卷)
及時部 撞客
及時章 茅山圖志
第二章 殍地
第三章 燒尸
第四章 七星釘魂陣
第五章 火熾局
第六章 秘密
第七章 黑瘡
第八章 三煞天棺
第九章 七竅赤流
第二部 巴山藏寶洞
第十章 殄文
第十一章 玉碹
第十二章 和氏璧
第十三章 鏨龍陣
第十四章 毒玉
第十五章 席子村
第十六章 星吮臺
第十七章 宿魂臺
第十八章 千魂魈
第十九章 釋艮陣
第二十章 巴山藏寶洞
第二十一章 逆入乾坤
第二十二章 人皮邪影
第二十三章 生死素骱位
第二十四章 密室
第三部 驚魂霧靈山
第二十五章 鬼門關
第二十六章 鬼陣
第二十七章 死玉疊影
第二十八章 夜守趙宅
第二十九章 頓足六道
第三十章 霧靈鬼影
第三十一章 敲門磚
第三十二章 觀音像
第三十三章 圭鬼
第三十四章 人陣合一
第三十五章 遺憾山中
第三十六章 洞徹殄文
茅山后裔(第二卷)
及時部 逐咒開羅
及時章 不速之客
第二章 阿努比斯之子
第三章 羊皮地圖
第四章 失落的古城
第五章 冥界之梯
第六章 夙印
第七章 代得夫拉之死
第八章 萬魄魑崇
第九章 國王墓室
第十章 墮落之井
第二部 蘭亭迷蹤
第十一章 牌位
第十二章 丁神相
第十三章 九尾貍貓
第十四章 煉尸窯
第十五章 連環計
第十六章 金百合計劃
第三部 公明山
第十七章 陔位
第十八章 引葬大陣
第十九章 陰怒
第二十章 骨此氣
第二十一章 黃金網
第二十二章 中華太平祈福委員會
第四部 百尺崖
第二十三章 百尺崖
第二十四章 精忠陣
第二十五章 臉影
第二十六章 絕書
第二十七章 坐尸
第二十八章 塵封往事
第二十九章 護道者
第三十章 業余特攻隊
第三十一章 茅山五子
茅山后裔(第三卷)
及時部 鼠蠹之患
及時章 門虎子
第二章 沉海底
第三章 天一號墓
第四章 走廊鬼聲
第五章 生死關頭
第六章 碗柜
第七章 冰山一角
第八章 守株待兔
第九章 三審劉常有
第十章 畫像
第十一章 又見李樹林
第十二章 猴子面具
第十三章 遺孀
第十四章 臥底
第十五章 遇襲李村
第十六章 虎子出山
第十七章 黼氣不止
第十八章 水落石出
第二部 濟北雙塔鎮
第十九章 盜魘
第二十章 盤龍骨
第二十一章 雙塔山
第二十二章 南北雙石
第二十三章 《天荒衍典》
第二十四章 無骨尸
第二十五章 白蛇進洞
第二十六章 鬼胎
第二十七章 濟北雙塔鎮
茅山后裔(第四卷)
及時部 廖氏迷冤
及時章 應天鎖王
第二章 尸檢報告
第三章 舊案重提
第四章 縊痕
第五章 被隱瞞的細節
第六章 長生殿
第七章 野鷂子
第八章 字尸
第九章 萬事俱備
第十章 水下祭壇
第十一章 鐵鎖尸
第十二章 古圖之疑
第十三章 惡斗
第十四章 援兵
第十五章 斷句詩
第十六章 別有洞天
第十七章 蛟褫
第十八章 謎霧團團
第二部 冤冤相報
第十九章 幸存者
第二十章 羅美惠
第二十一章 魂不附體
第二十二章 神秘關系
第二十三章 死灰復燃
第二十四章 燈芯草
第二十五章 深度打擊
第二十六章 拍賣會
第二十七章 無名神劍
第二十八章 遽魂大陣
第二十九章 寶慶奇案
第三十章 三鬼仙人
第三十一章 乾坤易位
第三十二章 三畝薄田
第三十三章 鐵中玉
第三十四章 罪魁禍首
第三十五章 怪符
第三十六章 遺愿
第三十七章 再入輪回
建文迷蹤目錄
序言
及時章 萬煞劫
第二章 白玉瓦
第三章 筆仙
第四章 巧合
第五章 震山符
第六章 半個腳印
第七章 稚殂
第八章 調查
第九章 無父之子
第十章 鬼媒
第十一章 鬼扒皮
第十二章 沖身
第十三章 過敏
第十四章 突破
第十五章 祝由術
第十六章 普文鎮
第十七章 陋冢
第十八章 尸非尸
第十九章 圈套
第二十章 歪打正著
第二十一章 命疾
第二十二章 封卦
第二十三章 惡斗
第二十四章 圈套
第二十五章 義仙
第二十六章 建文迷蹤
第二十七章 八賊冢
第二十八章 游方道人
第二十九章 寒骨洞
第三十章 一尸兩命
第三十一章 養魚池
第三十二章 簽文
第三十三章 再上娘娘山
第三十四章 喇叭甕
第三十五章 鐵像玉衣
第三十六章 劍中劍
第三十七章 慶泰劍
第三十八章 再探寒骨洞
第三十九章 百步回魂陣
第四十章 包圍
第四十一章 魙孽
第四十二章 神助
第四十三章 上善三生
及時部 撞客
及時章 茅山圖志
是年冬季,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著這座歷來被看做天子門戶的城市,中華大地正在經歷著史無前例的浩劫,“”的風暴在這一年達到了,甚至波及香港,已經初露端倪的上山下鄉風到處攪得人心惶惶。相比起農村,城市生活還是相當優越的,每月糧油多少有點保障,雖說吃不飽,但畢竟比鄉下的白薯面強得多,度荒的陰影在人們心頭的烙印實在太深了。
作為校革委會的書記員,張國忠最近滿面愁容,因為革委會交給他了一個十分不靠譜的任務,就是寫一篇批判封建迷信的文章。
張國忠是個中專老師,原來在這個學校上學,后來因為成績好,留校當老師了,別小看中專,那個年代,考上中專可比現在考清華大學難度大得多,“”以前,考不上中專的人才去上高中,一直到改革開放中期都是如此,那時的中專畢業生,算得上真材實料的知識分子。
對于畢業時語文近乎滿分的張國忠而言,一篇批判文章簡直是信手拈來,小到校長書記,大到二戰名將,只要到了張國忠筆下,就成了無藥可救的人渣。但是對于眼前這本從校黨委書記家抄出的清末版《茅山圖志》,卻實在無從下筆。
書里寫的全是一些什么如何降妖捉鬼一類的方法,還有一些類似于武術的圖解,一些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植物器物以及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以及這些東西怪僻無比的使用方法。更讓張國忠摸不著頭腦的,就是記述著如何解決一些看似生病的人體癥狀,但方法非常匪夷所思,例如房檐下的土、喝泡著古代銅錢的香油一類的東西,不著邊際。
寫批判性的文章,是要有理有據的,這也是革委會的要求,你說這東西是壞的,必須說明前因后果,壞在哪里,為什么壞,給群眾帶來了什么壞處,什么樣的東西不壞云云。如果是批判《聊齋》這類的神話傳說,倒還好寫,但眼前這本書,看似對人沒什么壞處,至多說這本書所寫的是假的騙人的,但欺騙和毒害就是兩個概念,寫成欺騙肯定交不了差,革委會的要求,就是要把這種東西描述成毒害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大毒瘤,但在張國忠看來,這種說法壓根就無從談起啊,書里又沒寫用活人去祭祀或者殺人放火,至多是讓人把房檐下的土沖水喝了,難道這就禍害了中華民族五千年嗎?一想到這兒,張國忠便一籌莫展。
兩個禮拜過去了,張國忠始終在翻看這本《茅山圖志》,指望從中找出點破綻來,但書中內容看似不著邊際,但實際讀起來卻環環相扣無懈可擊。此時張國忠的爺爺顫顫巍巍地從閣樓上下來了,“孩子啊,那書上寫的都是真的,不信你就找個人試試。”“你這個無產階級的叛徒,我跟你沒有關系!不要干擾我的革命工作!”
自從爺爺被扣上叛徒的帽子,張國忠家里就跟古代被抄家的大臣沒什么區別,先是父親在廠里被批斗然后開除,后是自己入團受阻,自己家的玻璃也被外面人砸了,還是一家子人含著眼淚跟爺爺簽了斷絕關系劃清界限的字據,才勉強息事寧人。從此后張國忠的爺爺只能一個人住在四面透風的閣樓里,一家人雖然心疼,但也沒辦法,張家和幾個鄰居混住在當初意大利租借地的一個木質洋樓里,他們的一舉一動鄰居都看著呢,除了半夜偷偷給爺爺塞一條棉褥子,只要白天稍微做出點親密的舉動,都面臨被鄰居舉報的危險。
爺爺笑了一下,扶著墻一步一拐地下樓去了。不過爺爺的話倒是給張國忠提了很大的醒:“是啊,我找個跟書上描寫的有同樣癥狀的人,用書上的方法試試,倘若不靈,那這套東西不就不攻自破了嗎!”說實話,這時的張國忠對書上這些匪夷所思的內容,還是半點都不信的。
可是,書上描寫的癥狀實在是不太好找。張國忠在一個禮拜里走訪了幾百戶人家,都沒發現有類似的情況。正當張國忠準備放棄這種大海撈針般的尋找,另辟蹊徑時,一個消息傳到了張國忠的耳朵里。
這天早晨,同事小劉跑到張國忠家,告訴張國忠,學校黨委書記魏老二死了,是畏罪自殺,他媳婦瘋了,但神志很清醒,只不過不時胡言亂語,說的全是魏老二年輕時的事。革委會認為他媳婦想給魏老二翻供,讓張國忠一起去審魏老二他媳婦,然后寫一份批斗書。
這個消息讓張國忠心中一動,因為這魏老二媳婦的癥狀,似乎與《茅山圖志》中描寫的一些癥狀十分吻合。“只要我用書中的方法試試,無效的話,那論據就有了。”想罷,張國忠把家里的醋瓶子揣在了包里,帶上紙筆和事先找好的柚子葉,和小劉出發了。
到了魏老二家,張國忠不禁一陣心酸。說實話,魏書記生前為人很和善,而且博學多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很長一段時間里張國忠曾經很崇拜魏書記。但此時的魏書記家,跟幾十年沒有香火的破廟沒什么區別,到處是打砸搶過后的狼藉,只有魏書記的妻子一個人躺在床上,嘴里流著口水,胡言亂語個不停,在床邊,站著幾個滿臉嚴肅的年輕學生和老師。
張國忠找了張破報紙坐在了地上,仔細地觀察著魏書記的妻子,認真聽著她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我怎么可能是叛徒呢?我38歲人黨,天津解放的時候我是校糾察隊的隊長,還抓過特務,立了功,我上都有,你們說的都是誣陷!”說這些活時,魏書記的妻子目光呆滯卻語氣激烈,整個屋子里充滿了奇怪的氣氛。
“你說她到底是真的精神病,還是裝病想替魏老二開脫啊?她說的抓特務記錄,確實是真的,真是怪了,這事魏老二生前也沒提過,就連陳校長都不知道還有這么檔子事。”小劉偷偷跟張國忠嘀咕。“噓,別說話,聽聽她還想說什么。”
“1946年5月7號,地下黨和平區委書記王向升是我的入黨介紹人,他可以證明我的清白。”
“連日子都記得這么清楚,跟上寫的一樣,不會是魏老二臨死前告訴她的吧?”“不可能,魏老二在學校水房住著,直到他上吊,從來沒回過家,學校天天有人站崗的,以魏老二的身子骨,不可能翻墻出去的。”學生們小聲嘀咕著,沒注意張國忠已經湊到了魏書記妻子的床前。
“魏書記,王向升也是叛徒這誰都知道,他比你死得還早,你說你不是叛徒,還有什么其他證據嗎?”此時魏書記的妻子又好似什么事都沒發生過,兩眼直勾勾地看著前方,傻笑起來。
張國忠這一提問,尤其是他稱呼魏書記的妻子“魏書記”,讓周圍的人吃了不小的驚。“我說小張同志,你是不是也瘋了?我得找你談談!”站在一旁的革委會宣傳員劉洪剛義正詞嚴地看著張國忠。
張國忠把所有人叫到了門外,“她是真瘋了,你們沒看見她的眼神和哈喇子嗎?她以為自己就是魏老二,是真瘋,對待精神病,就得順著她的話說。其實精神病人有自己的一套理,只要把她那套理推翻了,她也就沒詞了。”“嗯,你說得也有道理,那你去試試吧。”
張國忠再次來到魏書記妻子的床前,把包里的醋瓶子和柚子葉掏了出來,往柚子葉上倒了點醋,一下就按在了魏書記妻子的腦門上。這招就是在《茅山圖志》上學的。周圍的同學都愣了,只見魏書記妻子手腳微微地抽搐著,身子不停地扭動,“快按住她!”張國忠大喊,這可是檢測《茅山圖志》真實性的大好機會,倘若柚子葉掉了,試驗就失敗了,要24個時辰也就是48小時后才能再來,那樣就不能徹底證明《茅山圖志》的虛假性了。
周同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下意識地按住了魏書記妻子的手腳。過了大概一分鐘,魏書記的妻子不動了,每個人臉上都一頭霧水,“她怎么了?不是死了吧?”一個女學生嚇得滿臉煞白地問道。
拿掉柚子葉,張國忠仔細看著魏書記妻子的一舉一動,半天,魏書記毒子睜開眼,長出了一口氣:“我這是在哪兒啊?”
張國忠跟那些革委會的同學說,這是自己老家治神經病的偏方,也不是每次都好用的,但實際情況只有張國忠自己知道。這次經歷,動搖了張國忠對《茅山圖志》真實性的懷疑,“莫非是巧合?但也太巧了吧?不對,肯定是巧合,肯定是魏老二他媳婦裝瘋賣傻,看我們按住她以為我們要把她也拉出去批斗,才不得不假裝康復的。”張國忠不停安慰自己,但在內心深處卻始終不能重塑對《茅山圖志》那種深刻的懷疑了。
張國忠老家治療神經病的偏方很快在學校傳開了,據說是用幾片樹葉子蘸醋按在腦門上就行,也有幾家確實有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試過,壓根就不管用。殊不知,真材實料的神經病,這東西哪里有效?
在張國忠看來,寶貴的驗證《茅山圖志》虛假性的機會被浪費了,還得再找。可是去哪里找呢?那時候雖說畏罪自殺的叛徒內奸很多,但家里卻沒有再出現過類似現象,一籌莫展之際,張國忠的爺爺又來了。
“怎么樣,管用不?”張國忠的爺爺以前在農村當過民兵,怪事在農村比比皆是,所以張國忠的爺爺自從看到張國忠天天琢磨這本《茅山圖志》后,便總想告訴孫子那東西其實蠻有效。
在確定了鄰居家確實鎖門沒人之后,張國忠壓低了嗓音:“爺爺,你說這玩意兒到底是真是假啊?”“真假我不敢說,但農村出點事,都是找先生看,大夫看不好的,先生來了八成就能行。”“我看那只是巧合,這東西肯定是假的。”“你要不信,就去農村,找這種事比城里好找得多。”
帶上了干糧,張國忠步行去了遠郊。
位于小站附近的李村,當時是天津周邊比較正宗的農村,和市邊上的城鄉接合部不同,這里保存著很正宗的農村風俗和生活傳統,村民大都姓李,多少還都沾點親。這里雖說離市區不遠,但交通可以說閉塞得很,根本沒有像樣的路能通過來,雖說已經成立了生產隊,但“”的風暴好像并沒在這兒掀起太大的波瀾,除了前兩年斗過一個外姓的富農,這兩年斗過偷高粱稈的小偷外,基本上連大規模的批斗都很少,大部分村民雖說身份是社員,但骨子里的觀念跟解放前并沒什么本質上的改變。
好。
不錯 非常滿意
質量不錯,內容很好
一般,還可以
很好,價廉物美
很好的一本書,剛到手忘了評價就看了起來,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