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介紹了《四庫全書總目》的編纂經過,運行機制,從分纂官到乾隆帝的角色功能,以及《四庫全書總目》版本的流傳、研究狀態、對乾嘉學風的影響、文化價值。本書內容豐富,史料翔實,閱讀此書即可了解《四庫全書總目》的“前世與今生”。
《中國珍貴典籍史話叢書》序 1
自序 1
及時章《四庫全書總目》的編撰 1
及時節《四庫全書總目》的編撰緣起 1
第二節《四庫全書總目》的編撰過程 9
一、醞釀與準備階段(乾隆三十七年正月至乾隆三十八年二月) 9
二、編撰初稿階段(乾隆三十八年三月至乾隆四十六年二月) 9
三、修改繕寫完善階段(乾隆四十六年二月至乾隆六十年十一月) 13
第三節《四庫全書總目》的體例 17
一、圣諭 17
二、表文 18
三、職名 19
四、凡例 19
五、總敘與小序 20
六、提要 21
七、案語 22
第四節《四庫全書總目》的分類 22
第二章《四庫全書總目》的編撰官 31
及時節《四庫全書總目》的分纂官 31
一、翁方綱 35
二、姚鼐 37
三、邵晉涵 38
四、余集 40
五、張羲年 40
六、程晉芳 41
七、戴震 43
八、周永年 44
九、劉權之 45
十、鄒炳泰 46
十一、任大椿 47
第二節《四庫全書總目》的總纂官 48
一、紀昀 51
二、陸錫熊 65
第三節《四庫全書總目》的總裁官 68
一、于敏中 74
二、王際華 75
三、金簡 77
第三章乾隆帝與《四庫全書總目》 80
一、《四庫全書總目》編撰的倡導者 80
二、《四庫全書總目》編撰的保障者 81
三、《四庫全書總目》編撰的指導者 83
四、《四庫全書總目》編撰的監督者 84
五、《四庫全書總目》的思想掌控者 86
第四章《四庫全書總目》的版本與流傳 95
及時節《四庫全書總目》四庫館臣寫本 95
一、抄寫進呈本 95
二、七閣寫本 96
三、稿本 102
第二節《四庫全書總目》殿本系列及其流傳 108
第三節《四庫全書總目》浙本系列及其流傳 114
第四節《四庫全書總目》粵本系列及其流傳 120
第五節其他版本 123
第五章《四庫全書總目》的研究 126
及時節《四庫全書總目》補正 126
一、陳垣《四庫書目考異》 127
二、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131
三、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135
四、劉兆佑《四庫著錄元人別集提要補正》 140
五、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141
六、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144
七、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145
八、杜澤遜《四庫存目標注》 147
九、《四庫全書總目匯訂》 150
第二節《四庫全書總目》箋疏 151
一、林鶴年《四庫全書表文箋釋》 151
二、周云青《四庫全書提要敘箋注》 155
三、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 158
四、其他箋疏著作 160
第三節《四庫全書總目》學典 162
第四節《四庫全書總目》的文化史研究 167
一、周積明《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 168
二、張傳峰《〈四庫全書總目〉學術思想研究》 171
三、陳曉華《“四庫總目學”史研究》 172
第五節《四庫全書總目》的文獻學研究與編纂研究 174
一、《〈四庫全書總目〉研究》 175
二、《〈四庫全書總目〉編纂考》 175
第六章《四庫全書總目》對乾嘉學風的影響 181
及時節“四庫館啟,天下學術為之一變” 181
第二節嘉道時期對四庫館和《四庫全書總目》的批判 188
第七章《四庫全書總目》的文化價值 193
及時節《四庫全書總目》在中國古代目錄學上的貢獻 193
第二節《四庫全書總目》對中國古代學術的總結 200
主要參考文獻 205
非常好的書
了解總目的佳作
這種書來看的人都心知肚明嘛
與中華書局的《四庫全書總目》伴讀之書,此乃讀藏皆宜,值得捧讀。
這是一部研讀《四庫全書總目》不可多得的案頭必備之書。對于初學者,它是一部入門書; 對于專業研究d者,它是 一部參考書。可謂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