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長篇小說是一部與康拉德的航海小說不同的政治小說,現在被認為是康拉德好的小說之一,預言了20世紀恐怖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英國軍情五處這樣的秘密機構的興起。《紐約時報》贊譽本書是"對恐怖主義最杰出的小說式研究",是9`11之后被美國媒體引述最多的關于恐怖主義主題的小說之一。它還入選了美國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語小說榜單以及美國偵探小說家協會有史以來百佳偵探小說榜單。
維羅克先生是倫敦一家售賣黃色畫片、避孕藥品和小擺設的小店的店主,但卻偶然地結識了一群無政府主義者。這些人讓他去炸掉格林尼茨國家天文臺,這個被認為是"簡單的行動"卻出了可怕的岔子,朝著沒有預料到的災難性方向發展,倫敦的政客、警察、外交官都卷入了這個黑暗而令人驚異的事件。
同一個作者圖書推薦:
pimsup.dangdang.com/preview/pim_edit_preview.php?product_id=23812299
pimsup.dangdang.com/preview/pim_edit_preview.php?product_id=23812300
康拉德的小說之一,預言了20世紀恐怖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英國軍情五處這樣的秘密機構的興起。
約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出生于波蘭,20歲之前還不能流利地說英語,38歲時出版及時部小說,卻被認為是用英語寫作的作家中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他十七歲時前往馬賽學習航海,在海上生活達二十余年,36歲時因為糟糕的健康和對寫作的癡迷而放棄海上生活,開始專著于小說創作。康拉德一生共出版長、短篇作品四十余部,是英國現代小說的先行者之一。他的敘事風格和反英雄人物塑造影響了后世很多作家,包括D.H.勞倫斯、F.S.菲茨杰拉德、威廉·福克納、歐內斯特·海明威、伊塔羅·卡爾維諾、加西亞·馬爾克斯、V.S.奈保爾、J.M.庫切等諸多文學大師。
早晨,維羅克先生要出門,他讓妻弟替自己臨時照管一下店鋪。這樣的安排是可行的,因為店鋪平時業務就少,傍晚前幾乎沒有。維羅克先生不大關心店鋪的正常買賣。此外,他相信妻子能管束妻弟。
他的店鋪不大,店房也不大,是一棟看上去很臟的磚房。倫敦進行擴建前,有很多這樣的磚房。店鋪看上去像個方盒子,門臉上鑲著許多小玻璃窗格。白天,店鋪的大門是關著的;到了晚上,那扇門卻裂開一條縫,但縫很窄,似乎不能算是開著。
櫥窗里,擺著幾幅幾乎是裸體的舞女照片;還有幾個沒有標簽的紙盒子,里面好像是秘方藥;還有一些封著口的信封,信封是用很薄的黃色紙制成的,上面用濃黑的字跡寫著2先令6便士;還有幾本過期的法語幽默雜志掛在一條繩子上,就好像是在晾干;還有一個骯臟的瓷碗、一個烏木首飾盒、幾瓶墨水、幾枚圖章;幾本標題極為不妥當的書籍;還有幾份小報,印刷低劣,報紙的名稱具有煽動性,譬如是"火炬報"、"銅鑼報"等等。櫥窗里點著兩盞煤氣燈,燈火點得很暗,可能是為了省煤氣,也可能是為了適應顧客的喜好。
年輕的顧客往往是先在櫥窗前閑逛一會兒,然后迅速地溜進店里。顧客中也有成年人,他們的舉止要老練一點。不過,這些顧客看上去都不是有錢人。一些成年顧客將大衣的領子豎起來,把大半個臉掩蓋起來,褲腳上沾著泥巴,褲子既舊又破,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褲子。估計褲子里的大腿也不值得一提。他們把兩只手深深地插入大衣的側邊兜里,側著身子鉆進大門,就好像是害怕把門鈴碰響了似的。
門鈴依靠著一條彎鐵片掛在門上,很難躲開。雖然門鈴上明顯有裂縫,但在傍晚只需稍有觸動,就會在顧客的背后放肆地叫喊開了,聲音中帶著一種惡意。
門鈴響了,維羅克先生聽到這個信號,會匆忙地從會客室那扇骯臟的玻璃門后面跑到涂著各種顏色的柜臺前。他總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就好像是穿著衣服在棉被窩里折騰了一整天似的。換了別人,肯定會覺得不好意思。商家做生意時,待人要和氣。但維羅克先生有自己的生意經,即使有人挑剔他的外表,他也不會在意。他總是用放肆的眼光緊盯著顧客,似乎還真能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住顧客的惡意,從而賣出了一些明顯是在冤枉顧客錢財的破爛貨:比如一個空紙盒,或封得嚴嚴實實的黃信封,或一本有誘人書名的破爛書。偶爾遇到不識貨的家伙,還能把那些印著舞女的舊照片賣給他們,就好像照片的年輕舞女又活過來一樣。
有時嘶啞的門鈴響后,迎出來的是維羅克夫人,這位年輕女人,緊身胸衣里包裹一對大奶子,屁股相當寬大,頭發梳理得很整齊。她像丈夫一樣,有一對目光呆滯的眼睛,站在城墻一樣的柜臺后面,面色中透露出一股深不可測的冷漠。年輕顧客與女人做交易會變得驚慌失措,慌亂中會買下一瓶墨水;別看是一瓶在百貨店賣6便士的墨水,在維羅克店鋪要賣到1先令6便士。顧客很可能剛出店門便偷偷地把這瓶墨水丟到水溝里。
那些傍晚來店鋪的訪客——這些男人總是把衣領豎起來,帽檐壓得低低的——會向維羅克太太親密地點頭示意,然后走到柜臺的盡頭,邊低聲問候,邊掀起柜臺的翻門,這樣他們就能進入柜臺后面的會客室,從這里他們在走過一個通道后,便到了一段很陡的樓梯前面。原來,店鋪的大門僅是個進入維羅克先生房子的入口,在這棟房子里,他不僅賣一些不正經的商品,還在踐行保護社會的職責,并培育自己的家庭美德。這一點很重要。他是個徹頭徹尾的宅男。他根本不愿到外面去,因為他不僅沒有這樣的精神需要,也沒有這樣的理智的需要,甚至連這樣的生理需要都沒有。在家里,他感到身心安逸舒適,因為家里不僅有妻子的溫柔照料,還有丈母娘的恭敬關懷。
溫妮的母親是個矮胖子,喘著粗氣,有一張棕色的大臉。她戴著黑色的假發,假發上罩著一頂白帽子。她有腿部浮腫的毛病,行動不便。她說自己有法國血統,也許是真的。她曾經有過幾年的婚姻生活,丈夫是一名小旅館主,這間小旅館能經營酒業。盡管如此,她丈夫的社會地位比她還低。丈夫死后,她成了寡婦,依靠向體面的男人出租配有家具的公寓房為生,她出租的公寓距離沃克蘇爾橋附近的一個廣場很近。那地方曾經很繁華,如今仍然屬于供富人居住的貝爾格萊維亞區。雖說她出租的公寓房在地理上有優勢,但這位富裕的寡婦的顧客卻并非真正的上流社會人士。顧客住下后,她的女兒溫妮要出面照顧他們。溫妮身上確實能看出一些這位寡婦吹噓的法國血統的痕跡。溫妮有一頭漂亮的黑頭發,總是梳理得極為整齊,富有美感。溫妮還有其他迷人的地方:她很年輕;體態圓潤;皮膚光潔無瑕;她那深不可測的矜持,雖說使人不快,但房客們都愿意跟她談話,他們熱情地說話,而她則報以溫和的親熱。維羅克先生肯定是喜歡上了溫妮的這些特點。維羅克先生經常來溫妮這里投宿,而且是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沒什么理由。他一般是從歐洲大陸來倫敦(像流感一樣),不過新聞并不報道;他一來,一切都要變得極為嚴肅。他在床上吃早餐,在中午前一直賴在床上——有時甚至更晚。然而,只要他一出門,似乎就很難再回到這個坐落于貝爾格萊維亞區的臨時落腳點。他是晚出早歸——早晨3點或4點回來;到了早晨10點鐘的時候,他讓溫妮給他送去早餐盤子,他的態度總是那么的詼諧,極有禮貌,但聲音很嘶啞,就好像是連續講了幾個小時的話而失聲了似的。他那雙突出、掛著腫眼泡的雙眼總是好色地、懶洋洋地圍著溫妮轉。他總是用床單蓋住自己的下巴。他那雙覆蓋著整齊黑胡子的厚嘴唇很會說甜蜜的笑話。
溫妮的母親認為維羅克先生是位正派的紳士。她有畢生做出租公寓的經驗,如今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紀,她根據在自己私家酒吧里的觀察,形成了對什么是理想紳士的看法。維羅克先生已經接近他的理想紳士標準了;實際上,他已經達到了那個標準。
"媽媽,我們要搬走你的家具。"溫妮簡短地說。
出租公寓的業務只能放棄了,似乎沒有理由繼續做下去,那樣會給維羅克先生帶來很多麻煩。維羅克先生有其他業務要做,會感到很不方便的。他的業務是什么,他沒有說;不過,在與溫妮訂婚后,他竟然能在中午之前不辭勞苦地起床了。起床后,他順著樓梯走到樓下,向坐在早餐室里的溫妮的母親問好。溫妮的母親由于腿腳不好,整天待在那里。閑得沒事,他就與小貓逗著玩,要么撥弄爐火,直到吃完午飯。他很不情愿離開這種顯而易見的安逸生活,但他仍然晚上外出,直到深夜才回。他從來沒有帶溫妮去過戲院,像他這樣的好紳士應該帶妻子去看戲。他晚上太忙了。他的工作是政治性的,有一次他這樣對溫妮說。他要求溫妮非常友善地對待他的政治友人。她說她肯定會的,眼睛里透露出深不可測的目光。
維羅克先生在有關職業這個問題上說了多少實話,溫妮的母親根本無法知道。新婚后,維羅克夫婦把她和家具同時接走了。看到店鋪如此簡陋,她大吃一驚。從貝爾格萊維亞區搬到狹窄的索荷區使她的腿部疾病惡化。她的腿腫得很大,不過,她不必擔憂經濟問題了。她女婿性情敦厚,這讓她感到一種的安全。女兒的前途有保障了,甚至她不必為兒子史蒂夫感到焦慮了。可憐的史蒂夫,他簡直就是個累贅,這點她一點也不想掩飾。考慮到溫妮非常喜歡這個柔弱的弟弟,又考慮到維羅克先生的慷慨大方,她覺得那個可憐的孩子在這個野蠻的世界里是安全的。在內心深處,她似乎并未因維羅克夫婦沒有孩子而感到難過。維羅克先生似乎對有沒有孩子不感興趣。對溫妮來說,她可以把母愛放在弟弟身上,也許對可憐的史蒂夫來說同樣算是一件好事。
史蒂夫這孩子很難對付,體質弱,確切說是脆弱,但長得很漂亮,只是下嘴唇有點耷拉。英國的義務教育制度不錯,幫助他克服了下嘴唇的毛病,學會了讀和寫,但做跑腿兒的差事沒能獲得什么大成功。要他去送信件,他經常能把信件忘帶了。去送信時,他能輕易地跟著流浪貓狗走入死胡同。遇到街上有熱鬧,他會張著嘴看得發呆,忘記還有信要送。看馬戲時,如果戲中有馬匹摔倒,馬匹的哀嚎和掙扎會引發他在大庭廣眾之下發出尖叫聲,而其他觀眾這時正在安靜地欣賞這種英國標志性的演出,非常討厭在這個時候被他打擾。面對冷酷的警察的質問,他竟然會忘記自家地址——至少是暫時忘記。遇到別人提出唐突的問題,他會口吃得窒息。遇到困惑的事,他會恐慌得犯嚴重的斜眼病,但他從來沒有犯過癲癇(讓人松一口氣)。他小的時候,父親不耐煩地發脾氣,他總是躲到姐姐溫妮的短裙后面。另一方面,人們覺得他在骨子里是個很頑皮的孩子。他14歲那年,父親已經過世,父親有個朋友在做一家外國保鮮奶制品公司的商,這個人給了他一份辦公室勤務員的工作。在一個大霧天的下午,辦公室主任沒來上班,他竟然在樓梯間放起煙火來。他引爆幾個兇猛的噴火煙花、尖叫著的輪轉煙火、爆炸聲洪亮的爆竹——當時情況非常嚴重。整棟大樓陷入大恐慌中。樓道里全是煙,員工驚恐萬分,憋著氣奪路而逃;有人看見一些戴著大禮帽的老商人從樓梯上滾下去。史蒂夫似乎對自己所做的并不感到滿意。他為什么要做出如此怪異的事,別人很難知道原因。后來,他向溫妮解釋了自己的動機,但他的解釋仍然令人迷惑不解。大概是大樓里另外兩個勤務員講了他倆待遇不公、受壓迫的故事,他倆越講,史蒂夫就越同情,達到了瘋狂的地步。但他父親的朋友因怕他會破壞生意,立即把他解雇了。史蒂夫在完成了這次無私的冒險之后,只能回家干洗盤子的活了,有時還要為住在貝爾格萊維亞區的公寓里的房客擦皮鞋。干這類工作沒有任何前途。住公寓的紳士們有時會給他1個先令作小費。維羅克先生是最慷慨的房客。但小費不是收入,也不是前途。當溫妮宣布與維羅克先生訂婚的時候,史蒂夫的母親禁不住向洗滌室看了一眼,嘆了一口氣,心里揣摩不透可憐的史蒂夫的未來。
維羅克先生終于表明了態度,他打算帶上史蒂夫、溫妮、溫妮的母親以及所有家具。溫妮家可見的財產就是家具。維羅克先生有著寬厚善良的胸懷,拿走了一些可拿的東西。他把家具以最恰當的方式布置在各個房間里,但維羅克太太的母親只能住在一樓背陰的兩間房子里,不幸的史蒂夫住其中的一間。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史蒂夫那有棱有角的小下巴上長出來一層像是金色霧靄一樣薄薄的絨毛。他幫助姐姐做家務,內心充滿了對姐姐的盲從愛意。不做家務時,他就趴在餐桌上,勤奮地拿著圓規和鉛筆在紙上畫圓圈玩。店鋪后門通向會客室的門是敞開的,做姐姐的溫妮每次走這扇門時,都要看史蒂夫一眼,就好像是一位母親在仔細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樣。第二章
維羅克先生上午10點半離開的就是這棟房子、這個家庭、這間店鋪,他向西而去。他很少起這么早,不過,他看上去精神煥發,就像早晨的露水一樣新鮮。他穿著一件藍色的外套大衣,敞著懷,靴子閃著光澤,剛刮過胡子的面頰有一種特殊的光澤。甚至那雙腫眼泡眼睛,在一夜的安穩睡眠之后,也四射出相當機警的目光。他透過公園的柵欄,看到了一幅和諧的景象:在羅登馬道上,有許多正在騎馬的男男女女;一對對夫婦在和諧地慢跑,另一些人在安詳地散步;閑逛的人四五成群;孤獨的騎手看上去不愿與他人交往;在孤獨女人的背后,遠遠地跟著馬夫,馬夫的帽子上有徽章,緊身的外套束著皮帶。不斷有馬車穩穩當當地從他身邊駛過,馬車流中偶然會出現一輛維多利亞式四輪折篷馬車,車內鋪著野獸皮,在折篷放下的車廂里露出女性的臉龐和高聳的女帽。倫敦的太陽非常特別,紅得如同鮮血,在其照耀下,一切都變得輝煌無比。此時,這輪太陽正好懸掛在海德公園角的上空,不高也不低,不僅準時,還不斷地把仁慈灑向人間。在陽光的普照下,維羅克先生腳下的人行道被染成了古金色,地面上,既看不見墻的陰影,也看不到樹、馬、行人的陰影。維羅克先生向倫敦的西部走去,他的腳下看不到陰影,只有古金色的金粉。屋頂上閃著紅銅色的微光,這微光,墻角有,馬車頂篷上有,馬匹身上有;這微光,維羅克先生寬大后背的大衣上也有,但透露出一種陰暗的銹色。但維羅克先生并不知道自己后背上有銹色。他透過公園的欄桿,用欣賞的目光看著倫敦的富裕和奢華。這些人要受到保護,富裕和奢華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保護。不僅這些人需要保護,他們的馬匹、馬車、房產、仆人也都需要保護;無論是在這座城市里,還是在這個國家里,他們財富的源泉也需要受到保護。整個社會秩序對他們健康安逸的生活是有利的,但不健康的工人會出于淺薄的嫉妒心理去破壞社會秩序,所以這就需要對社會秩序也加以保護。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事——如果維羅克先生不是那種天生就不喜歡行動的人,他肯定會摩拳擦掌蠢蠢欲動了。他的懶惰是不健康的,卻很適合他。可以說他沉迷于懶惰,或者是擁有一份對懶惰的熱情。他的父母都是靠辛苦勞作而生活的人,但他卻渴望懶惰,這種渴望的動機具有深刻的含義,但又很難解釋,就如同一個男人專橫地在數千個女人中僅能挑選出一個意中人一樣。他太懶了,不僅做不了政治煽動家,也做不了工人演說家或工人領袖。這些工作實在是太麻煩了。他需要更加優雅的閑逸,或許他是自己那個不勞哲學信仰的犧牲品。人能懶惰到了這種程度,肯定需要有一定的智慧。維羅克先生并非沒有智慧——當他想到可恨的社會秩序時,他甚至連眼睛都不會眨,因為用眨眼表達反抗也是需要費力氣的。此外,他那對腫眼泡也不適于眨眼,腫眼泡只有在睡眠時那種嚴肅的關閉狀態,才能產生莊嚴的效果。
維羅克先生向前走去,就像一頭大肥豬那樣含蓄和沉重,既沒有摩拳擦掌,也沒有用眨眼表達懷疑的想法。他那雙有光澤的靴子,沉重地踏著人行道的地面,從裝飾看,他就像一名獨自做生意的手藝人。在別人眼里,他很像一個相框制作工或鎖匠,也許還雇用了幾個幫手。但維羅克先生有一種難以描述的精神狀態是任何技工無法擁有的,無論技工有多么不老實,修煉不出來:這種精神狀態只能從歹徒、壞蛋等人類的敗類身上找到。維羅克先生對道德的虛無信念,只有在賭場老板或妓院老板身上發現;在私人偵探或私人調查人員身上也很常見;我還要說,在酒保、電動理療帶銷售員、秘方藥品發明者身上也很常見。但我不敢過于肯定這一組人是否真的像維羅克先生,因為我的研究還不夠充分。就我知道的而言,這一組人說話都狠毒。這點我不感到吃驚。我想指出的是,維羅克先生說話一點都不狠毒。
維羅克先生走在一條繁忙的大街上,街上的馬車流很喧囂,在默默地疾駛著的二輪馬車流中,不僅有搖搖晃晃的公共馬車,還有小跑著的大篷貨車。不過,他在走到騎士橋前,就向左拐了。在他微微上揚的帽子的下面,露出了精心梳理的光滑頭發,因為他要去一家大使館辦事。此時的維羅克先生,看上去就像磐石一般堅定——當然是那種柔軟的磐石——他走入了一條相當幽僻的街道。這條街道非常寬闊、空曠、深遠,體現出自然永恒不滅的偉大。能提醒人間有生死的證據,是一輛遺棄在路邊的醫務車。放眼看過去,門上的門環被打磨得锃亮,窗戶干凈得閃著暗淡的光澤。一切都很安靜,但這安靜被遠處一輛送奶車給打破了。那送奶車有一對紅色的輪子,高高坐在馬車上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商販,他駕車時展示出一種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魯莽,傲慢地驅趕著馬車沖了過來。一只驚恐的貓從石頭下面蹦出來,在維羅克先生面前跑了一小會兒,接著又鉆入了另一處地下室;一名胖巡官正在全力監視陌生人,就好像融入了周圍永恒的環境中似的,他站在燈柱上,幾乎沒有注意到維羅克先生。維羅克先生向左拐,走入一條很窄的街道,街邊有一堵黃色的墻,不知道為什么,這堵墻上用黑色的字母寫著"切舍姆廣場一號"。切舍姆廣場至少還有60碼遠,維羅克先生是個見過世面的人,不會被倫敦的神秘地名所迷惑,繼續向前走去,絲毫沒有詫異或氣憤的跡象。,依靠做生意的耐性,他走到了廣場,沿著廣場的對角線直奔第十號。第十號的大車門很威嚴,但門牌卻被倫敦的高效管理機構掛在地下室窗戶的上方,這可能是為了人們找門牌的方便。有一堵既高大又干凈的圍墻把第十號與相鄰兩棟房子連接在一起。其中有一棟是第九號,這個門牌號相當合理。另一個是第三十七號,但實際上是波特希爾街上的門牌號,這條街在周邊很有名氣。為什么議會不利用手中的權力(一個很短的法案就行)迫使這類建筑回到原地,這是城市管理的秘密。維羅克先生對此一點都不愿費心,他的使命是保護社會制度,不是使之盡善盡美或進行批評。
維羅克先生來得太早了,使館的守門人匆忙地跑出門房,制服的左袖子還沒有來得及穿上。守門人穿著紅色的馬甲和長到膝蓋的短褲,樣子顯得驚慌失措。維羅克先生意識到自己的唐突,于是拿出一封印有大使館徽章的信件,交給了守門人,守門人這才鎮定下來,放他過去了。維羅克先生又把這個護身符給男仆看,男仆打開了大門,并后退了一步,讓維羅克先生進入大廳。
大廳里,高大的壁爐燃著火焰,一位老者背靠著壁爐站著,他穿著晚禮服,脖子上掛著一副項鏈,雙手拿著報紙在看。他抬起頭來瞥了一眼來訪者,面色凝重。老者沒有移動,又有一名男仆出現了,他穿著棕色的褲子和鑲著金絲邊的燕尾服,走近維羅克先生。維羅克先生低聲通報了姓名,那名男仆什么話也沒有說,轉身走了,連頭也不回一下。維羅克先生跟著這名男仆走過及時層樓的走廊,他倆走過一段鋪著精美地毯的樓梯之后向左轉。那男仆突然打手勢,讓維羅克先生走進一間比較狹小的房間,房間里有一張巨大的寫字臺和幾把椅子。男仆把門關上了,房間里只留下了維羅克先生。他沒有坐下來,但開始四下張望,用一只手拿著帽子和手杖,用另一只胖手梳理起脫去帽子后裸露出的光滑頭發。
另一扇門靜靜地被打開了,維羅克先生趕緊向那扇門的方向看,先看見了黑色的衣服。接著出現的是禿頭,再是下垂的暗灰色胡須,然后是兩只布滿皺紋的手。進來的這個人,把一疊文件捧在眼前,踏著小碎步,邊走邊翻閱著手中的文件。這位使館參事樞密顧問烏爾姆的近視眼看來很嚴重。這位對政府極有價值的官員把那疊文件放在桌子上,露出了真實的面容。他的臉色異常蒼白,那張憂郁的丑臉被長長的暗灰色頭發包圍著,眉毛又黑又粗。他把黑框夾鼻眼鏡架在塌鼻梁上,眼鏡里維羅克先生似乎嚇了他一大跳。在濃厚的眉毛下,他那雙視力極差的眼睛透過眼鏡可憐地眨著。
他沒有要問候的意思,維羅克先生覺得自己是客人,所以也沒有問候。但維羅克先生稍微調整了一下肩部和背部的姿態,脊椎微微前傾,這應該是表示客氣的順從。
"我這兒有幾份你寫的報告,"這位大使館的幕僚以出乎意料的柔和和謹慎的聲音說道,邊說邊使勁地用食指尖指著桌上的那一疊紙。他停頓了一下,維羅克先生認出了自己的字跡,屏住呼吸等著下文,"我們對這里警察的態度很不滿意。"使館幕僚又繼續說話了,聽上去已經精疲力竭了。
維羅克先生的肩膀雖說沒有真動,但仍讓人感到他在聳肩。他開口說話了,這是他自早晨離開家后的及時句話。
"每個國家都有警察,"維羅克先生說話富有哲學內涵。但那位大使館幕僚不斷眨眼,維羅克先生感到有些緊張,于是補充說,"我的意思是說我對這里的警察也毫無辦法。"
"我們真正想要的,"這位手指著桌上那疊文件的人說,"是做一件能刺激他們神經的事。這是你能辦到的——難道不是嗎?"
維羅克先生沒有回答,僅是嘆了一口氣,這口氣是他在無意識地嘆的,因為他臉色馬上就堆出了笑臉。那位幕僚懷疑地眨著眼,就好像是屋里暗淡的光線刺激了他的眼睛似的。這位幕僚又開口了,他的話曖昧難懂:
"在這個國家里,警察的警惕性很高,地方官員很嚴厲,法律很寬宏,沒有鎮壓手段。這些是歐洲的恥辱。如今,我們最期待的就是騷亂——毫無疑問,騷亂正在醞釀之中——"
"毫無疑問,毫無疑問,"維羅克先生用一種低沉的、獻媚的、只有演說家才有的語氣打斷了對方的談話,他此番話的語氣與從前截然不同,這讓對方驚駭不已。"騷亂的可能性已經達到非常危險的程度。我過去12個月提交的報告對此做了充分的說明。"
"你過去12個月的報告,"樞密顧問烏爾姆又開始說話了,態度文雅、冷靜,"我都看過了。我不理解你為什么要寫這些報告。"
雙方陷入了一陣令人沮喪的沉默。維羅克先生啞口無言,而對方則盯著桌上的報告看。看了一會兒后,他輕輕地推了文件堆一下。
"你在報告里所說的情況就是我們雇用你的原因。我們現在不需要文字報告,而是要創造具有獨特重大意義的事件——我的意思是說具有震驚效果的事件。"
"無須多言,那是我全部努力的方向。"維羅克先生嘶啞的談話聲音里帶著自信的腔調。但那種正在被桌子對面閃閃發光令人目眩的眼鏡片后的目光監視的感覺讓維羅克先生感到驚慌失措,于是他用一個表示堅決忠誠的手勢結束了說話。這位辛勤工作但地位卑微的大使館成員,此時好像是被一個新想法觸動的。
"你很胖。"他說道。
這句評語,確實具有心理學沖擊力。此外,由于說話的人
這個書是非常好的,當當送貨快,包裝好,性價比高,買的值。
這個書是非常好的,當當送貨快,包裝好,性價比高,買的值。
滿意
一直想買的書。
價格很優惠,服務也很,東西不錯,給個好評此次鼓勵
好書不解釋,價格實惠,包裝完美,快遞神速,就是錢包跟不上了。’
沒看呢,看了之后追加評論!
還沒看內容但包裝很好
位列美國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語小說第46位 9’11之后被美國媒體引述*多的恐怖主義主題小說之一,被列入美國中學生和大學本科生閱讀書目
選了又選,值得一看,快遞速度也提高了,書也是嶄新的。
封面很有特點,手感相當不錯,沒有拆封,不過估計用紙和印刷都應該不錯。
不錯
好看
羅素對康拉德評價很高
這本書很好內容出色值得購買閱讀,收藏,當當優惠力度大,雙十一加油
我喜歡
好好好!
好評
這部長篇小說是一部與康拉德的航海小說不同的政治小說,現在被認為是康拉德最好的小說之一,預言了20世紀恐怖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英國軍情五處這樣的秘密機構的興起。《紐約時報》贊譽本書是“對恐怖主義最杰出的小說式研究”,是9’11之后被美國媒體引述最多的關于恐怖主義主題的小說之一。它還入選了美國現代文庫20世紀百佳英語小說榜單以及美國偵探小說家協會有史以來百佳偵探小說榜單。
滿意,印刷挺好的
康拉德的名作
還沒來得及讀,但是大名鼎鼎,應該不會失望
很好,很喜歡!
作者后記,為啥是小字體?
這個商品不錯
書很好,很喜歡
書很好!!
促銷時買的,很劃算。當當很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