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保存了中國歷代大量文獻。
《四庫全書》是我國現存的一部官修叢書,是清乾隆皇帝詔諭編修的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工程。
《四庫全書》是乾隆皇帝親自組織的中國歷史上一部規模的叢書。1772年開始,經十年編成。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
“四庫”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書分為經史子集四個書庫,號稱“四部庫書”,或“四庫之書”。經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圖書,故稱“全書”。
《四庫全書》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按照內容分類分經、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類,類下有屬。全書共4部44類66屬。
經部收錄儒家“十三經”及相關著作,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史部收錄史書,包括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雜史類、別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 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15個大類,其中詔令奏議類又分詔令、奏議2屬,傳記類又分圣賢、名人、總錄、雜錄、別錄5屬,地理類又分宮殿 疏、總志、都會郡縣、河渠、邊防、山川、古跡、雜記、游記、外記10屬,職官類又分官制、官箴2屬,政書類又分通制、典禮、邦計、軍政、法令、考工6屬, 目錄類又分經籍、金石2屬;
子部收錄諸子百家著作和類書,包括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醫家類、天文算法類、術數類、藝術類、譜錄類、雜家類、類書類、小說家類、釋家類、道家類等14大類,其中天文算法類又分推步、算書2屬,術數類又分數學、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術7屬,藝術類又分書畫、琴譜、篆刻、雜技4屬,譜錄類又分器物、食譜、草木鳥獸蟲魚3屬,雜家類又分雜學、雜考、雜說、雜品、雜纂、雜編6屬,小說家類又分雜事、異聞、瑣語3屬;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的一部官修書,是我國歷史上規模的一部叢書。
《四庫全書》基本囊括了清代乾隆以前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不愧為我國古典文獻中的珍貴遺產。
本書一共收錄了三千四百多種古籍,且內容完備,包括清乾隆以前的所有哲學、歷史、文藝、政治制度、社會、經濟、天文地理、算學、醫學等等無所不包,這些古籍均為傳世珍藏,是中華文化的精粹。
本書按照〈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的分類方法進行分類,分別收入:
經部的易類、書類、詩類、春秋類、孝經類、四書類、小學類,
史部的正史類、傳記類、編年類、雜史類、載記類、別史類、地理類、政書類、史評類,
子部的儒家類、兵家類、法家類、農家類、雜家類、小說類、道家類、釋家類、醫家類,
集部的楚辭類、別集總集類、詩問評類、詞曲類
總共三十六類,所收典籍均為中華文化的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