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同源,古文作為古典文學的絢麗奇葩,與古詩有同樣勾魂攝魄的 魅力,使我們走入其中而留連忘返。筆者傅德生在《唐宋詩詞佳偶》、《 宋元明清詩詞曲佳偶》問世后,又不揣其鄙陋,推出這本《古代散文佳偶 》,以接轅繼軌、踵事增華,構成"佳偶"詩文鑒賞系列,以饗讀者。《 古代散文佳偶》體例特點是根據文章內容成對選文,以唐宋、明清文為主 ,共計一百篇;借鑒比較文學的方法,根據其敘事、抒情、議論及篇幅長 短、文體類別之不同,而內容上有一定可比性的文章,錯綜搭配成對,分 成十個單元,每單元五對文章;其寫作宗旨、格局以及筆調、風格與前兩 書基本一致。選文一般采用通行版本,個別也參照其他版本;對某些文字 有歧義者,擇善而從。附錄《古代散文名家名言集錦》如陳年之佳釀,濃 縮精華,可品可藏。
傅德生在《唐宋詩詞佳偶》、《宋元明清詩詞曲佳偶》問世后,又不揣其鄙陋,推出這本《古代散文佳偶》。 本書借鑒比較文學的方法,選取具有可比性的古代散文一百篇加以配對組合,讓廣大讀者通過活潑新穎的形式,對古典作品產生新的發現。
序言
及時單元
正午牡丹
戴嵩牧牛圖
觀潮
伍子胥
賣蒜叟
唐翁獵虎
書《洛陽名園記》后
游萬柳堂記
書孝豐知縣李夢登事
書魯亮儕
第二單元
王藍田性急
王藍田自制
菜人
野人
拙效傳
阿留
《梅圣俞詩集》序
《師伯渾文集》序
鵝籠夫人傳
芋老人記
第三單元
兩瞽
延師教子
與朱元思書
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卻要
青衣捕盜
岳陽樓記
黃州快哉亭記
秦淮健兒傳
甘瘋子傳
第四單元
小港渡者
苗氏婦言
鳥說
雜說
棺床
惡鬼遇"鬼"
相州晝錦堂記
與趙韞退大參書
楊繼盛傳
上高宗封事
第五單元
秦青
王積薪聞棋
唾面自干
高帽
左忠毅公逸事
梅花嶺記
獄中上母書
與妻書
柳敬亭傳
湯琵琶傳
第六單元
蘇子由在政府
眾狗不悅
山靜日長
豐莊
送東陽馬生序
黃生借書說
李姬傳
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
杜環小傳
李疑傳
第七單元
靳秋田索畫
書民二哥索畫
說釣
蜃說
趙聾子小傳
奇騙
廉恥
慕賢
黃中
髯樵傳
第八單元
韓魏公玉盞
任迪簡呷醋
年羹堯軼事其一
年羹堯軼事其二
醉翁亭記
醒心亭記
董宣傳
段太尉逸事狀
祭十二郎文
祭妹文
第九單元
小時了了
元方答客
愛蓮說
經舊苑吊馬守貞文序
新城游北山記
夜渡兩關記
洛陽伽藍記壽丘里
訓儉示康
柳子厚墓志銘
徐文長傳
第十單元
蹇材望
記孫覿事
魏征直諫
岳飛其人
子陵垂釣
嚴先生祠堂記
與韓荊州書
上樞密韓太尉書
瀧岡阡表
鳴機夜課圖記
附錄
古代散文名家名言集錦
唐翁獵虎 [清]紀昀 [文意] 我的族兄紀中涵做旌德知縣時,縣城附近有猛虎為害,已經傷及 數名獵手,以致無人敢捕。縣里百姓向知縣請求,道:"除非將著名 的徽州`唐打獵`請來,不然不能除此大害。"知縣同意后,便派遣 縣吏攜帶錢財前往徽州,縣吏回來稟報說,唐家已然選派兩名技藝高 超的獵手,很快就能趕到。
獵手來到,卻是一個老翁帶著個男孩兒:那老翁須發雪白,且時 常咳嗽不斷,那男孩兒年僅十六七。知縣見了大失所望,無奈只得命 人備飯招待。老翁察覺縣官大人心中不悅,于是單膝跪下,稟道: "聽說此虎離城不過五里,先去捕虎,回來賞飯也不遲。"聞此大話 知縣心中狐疑,隨即命差役為之引路前往。
差役領至山口,不敢向前再走,老翁笑道:"有我在,你怕什 么?"走進山谷約一半路時,老翁對男孩兒說:"這畜生好像在睡覺, 你去把它喚醒。"男孩兒上前做虎嘯之聲,一頭猛虎果然從林中沖 出,直接向老翁撲上去,老翁手持一板斧,斧柄長八九寸,鋒刃寬四 五寸,揮臂過頂,持斧屹立不動。虎撲至頭頂,老翁將頭一偏,虎從 其頭頂剛剛躍過,則已經鮮血淋漓倒地而亡。仔細一看,虎從下顎 直到尾骨,被鋒利的斧刃直線劃過而至剖開。回城后,縣衙厚禮重謝 二人,并送之還鄉。
老翁自稱自己練臂十年,練眼十年,眼睛練得用毛刷掃也不會眨 眼,胳膊練得能吊起一大漢而紋絲不動。《莊子》有言:"習伏眾神, 巧者不過習者之門。"此話確有道理! [原文] 族兄中涵知旌德縣時,近城有虎暴,傷獵戶數人,不能 捕①。邑人請日:"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②。" 乃遣吏持幣往。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則一老翁,須發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 耳。大失望,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 "聞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遂命役 導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shen)曰:"我在,爾尚 畏耶?"入谷將半,老翁顧童子日:"此畜似尚睡,汝呼之 醒。"童子作虎嘯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老翁手一短 柄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③。虎撲至,側首讓 之。虎自頂上躍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頷下至尾閭,皆 觸斧裂矣④。乃厚贈遣之。
老翁自言煉臂十年,煉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掃之不瞬, 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縋不能動。《莊子》曰:"習伏眾 神,巧者不過習者之門⑤。"信夫! [注釋] ①旌德:今安徽省旌德縣。②徽州:州名,治所在今安徽省歙 縣。"唐打獵":唐家世代為獵戶,以獵虎聞名。安徽休寧縣人戴東 原說:"明代有唐某,甫新婚而戕于虎。其婦后生一子,祝之日: `爾不能殺虎,非我子也;后世子孫如不能殺虎,亦皆非我子孫也。` 故唐氏世世能捕虎。"③橫半之:指斧頭寬度是長度的一半。④頷 (han):下巴。尾閭(lv):尾巴根部。⑤"習伏眾神,巧者不過習 者之門。"此句意思:反復不斷地練習,可練出降服眾神的絕技。憑借 靈巧行事者不敢與久經鍛煉有功力者相較量,甚至不敢在其門前通過。
[述評] 中國功夫之神奇、之深不可測,令人匪夷所思。年邁力衰,乃是 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而兩位皓發蒼顏的老翁,本不引人注意,不被 人信任,而一旦各發功力,各顯神威,則令人刮目。
前者:俗語道"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楊二相公 自恃武藝高強,以為無敵天下,結果敗在一老翁之手,自取其辱,應 引為教訓。后者:唐氏老小剛進縣城,見知縣略有遲疑,則不顧長途 跋涉的疲勞饑餓,道:"聞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賜食未晚 也。"顯然,這種強烈的自尊,來自對平生技藝的高度自信。"唐打 獵"果然名不虛傳,僅持一柄短斧,出手便將兇猛的老虎輕而易舉 地獵殺。文末,唐翁自言"煉臂十年,煉目十年",也許這種"習伏 眾神"千錘百煉的精神,大概就是中國功夫的秘訣。
兩篇文章對身懷絕技的人物,在描寫上極有特點:先抑而后揚。
作者特意渲染人物的外表形態與內在特質之間的巨大反差,因而當人 物的真實面目一旦顯露,則立即產生震撼效果;文中的兩位老翁,似 乎須眉皆動,神態如生。
書《洛陽名園記》后 [宋]李格非 [文意] 洛陽地處天下中心,擁有崤山、澠池之險阻,正當秦川、隴地之 咽喉,且為趙、魏必經之要道,因而在軍事地理上,成為兵家必爭之 地。國家長久平安無事則已,一旦發生變亂,則洛陽必首先遭受兵災 戰禍。所以我曾說:"洛陽之盛衰,乃是天下治亂的征兆。" 唐代貞觀、開元年間,王公貴族在東都洛陽營造公館府第者,號 稱千余家。到唐末至五代,洛陽飽受戰爭之浩劫,原先的池塘竹林, 經兵車踐踏,變為一片廢墟;樓閣臺榭,被戰火焚燒,化成灰燼焦 土,城市園林之一切,皆隨李唐王朝的覆滅而同歸于盡。所以我曾 說:"園林之興廢,乃是洛陽盛衰的征兆。" 既然天下治亂,由洛陽之興衰而可知;洛陽興衰,由園林之興廢 而可知,則我的《洛陽名園記》之寫作,絕非毫無意義! 嗚呼!公卿大夫剛剛入朝任職,便放縱一己之私欲,為所欲為, 忘記國家安危存亡之大業,卻希冀于退位歸老之時,而能坐享園林賞 玩游觀之樂,又豈能如愿?唐朝最終走向窮途末路,便是前車之鑒! P9-11
書好便宜,非常好
這個商品不錯~
分享,讓世界更美好,適合中小學師生閱讀。
滿意的。好書,值得一讀。
物流公司的態度比較差,建議換一家!不過掌柜人還不錯!
內容豐富,很好。
選文很有新意,將內容相同的兩篇文章對讀;不過有的選文不是最經典。
還沒看。但是看封面上印著***“著”,看了心里有些不以為然,分明是“編著”,怎么能用“著”呢?書中散文又不是作者自己寫的,唉……
閑來無事,可以翻翻本書,從古代散文中體會文學的魅力。
買過該作者這個系列的《唐宋詩詞佳偶》,非常棒,于是找尋了這個系列的《古代散文佳偶》,也很好,兩兩一組,相映成趣,很有意思,注釋、書評詳細,很不錯,就是紙張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