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名家講,他們是如何讀書的,如何保持內(nèi)心的平靜。
怎樣學(xué)會沉默。
以及,如何珍惜時間。
生活太荒亂,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點上進。
極簡的閱讀新系上市
△輕松愉悅的經(jīng)典重讀,遇見值得一讀的文字
△中央美院國畫博士韓一維、、路奇君,清華美院教授王海燕配精美插圖
△良人、匠心、妙悟、真情。
△盡精微,致意趣。字里春色,行間生機。
繁忙的工作,快節(jié)奏的生活,不斷地壓縮著我們閱讀的時間。僅剩的片刻時光,應(yīng)該以何種方式開啟?
每一個決定不再漫無目的讀書的人,在觸摸文字之前,都會靜下心來思考這三個問題:我真的需要這本書嗎?讀這本書對我有什么益處?它便于攜帶嗎?
系列讓讀者無需再為此煩憂,致力于打造更精準細致的閱讀體驗,使經(jīng)典貼近你我,不再令人望而生畏。曾幾何時,在教科書里讓人背誦到厭倦的文字,也能如此有趣,它們飽含了超越時空的共鳴與感悟,這些值得你聆聽的喃喃細語,竟不是生澀難懂的道理,而是我們直面人生的力量。
大師們裹挾著細碎的文字,穿越時空,撫慰你我,在人生的星辰大海上,引領(lǐng)我們前行。
丨錢穆
1895—1990,江蘇無錫人,吳越國太祖武肅王錢镠之后。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云,晚號素書老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歷史學(xué)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中國學(xué)術(shù)界尊之為“一代宗師”。
代表作品丨《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等。
丨周作人
1885—1967
周作人,魯迅之弟,周建人之兄。
周作人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并曾自學(xué)古英語、世界語。其致力于研究日本文化五十余年,深得日本文學(xué)理念的精髓。其筆觸近似于日本傳統(tǒng)文學(xué),以溫和、沖淡之筆,把玩人生的苦趣。
代表作品丨《藝術(shù)與生活》,《苦竹雜記》等。
丨老舍
1899—1966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因生于立春,取名“慶春”,意為前景美好。上學(xué)后,自己更名為舒舍予,意在“舍棄自我”。現(xiàn)代小說家、作家。
老舍的語言俗白精致,他自己說:“沒有一位語言藝術(shù)大師是脫離群眾的”因此,在其作品中,一腔京味兒,很是動人。
代表作品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等。
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終極理想/ 錢穆/1
最苦與最樂/ 梁啟超/9
中國人的病及我的一個藥方/ 沈從文/15
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學(xué)/ 季羨林/23
兩法師/ 葉圣陶/31
我站在人生邊上/ 楊絳/41
怎么樣才能叫受過教育? / 林語堂/51
做人的規(guī)矩/ 錢穆/59
人生三境界:物質(zhì)、文化、精神,哪一層最重要/ 錢穆/67
寫小說是為自己制造愁煩/ 張愛玲/73
我是怎樣讀《論語》的/ 楊絳/83
書法為何難學(xué)/ 林語堂/91
德國學(xué)習(xí)生活回憶/ 季羨林/97
一年的長進/ 周作人/107
沉默/ 周作人/111
我的及時個師父/ 魯迅/117
靜觀人生/ 豐子愷/127
秋/ 豐子愷/133
我在西湖出家的經(jīng)過/ 李叔同/141
斷食日志(節(jié)選)/ 李叔同/149
做學(xué)問的八層境界/ 據(jù)梁漱溟1982 年中山大學(xué)演講編寫/155
對我影響較大的幾本書,以及最喜愛的十本書/ 季羨林/163
中年/ 梁實秋/173
作文的三個階段/ 梁實秋/179
關(guān)于婦女、家庭、婚姻諸問題/ 蘇青張愛玲對談記/185
不要取媚于世/ 林語堂/207
文藝與木匠/ 老舍/213
利用零碎時間/ 梁實秋/219
作文秘訣/ 魯迅/225
默想/ 葉圣陶/231
讀書百宜錄 / 張恨水/239
我的讀書經(jīng)驗(節(jié)選)/ 馮友蘭/243
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終極理想
張橫渠嘗說:“世學(xué)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這里惰字卻是中國人之真病。惰了便驕,驕即惰之外相,亦是惰之內(nèi)情。其所以惰者,則由其生活閑散,不緊張,不迫切。橫渠是關(guān)中人,關(guān)中地區(qū),在北宋時生活尚較艱,但橫渠已如此說。關(guān)中以外的地區(qū)更可想見了。
朱子曾說:“內(nèi)無空寂之誘,外無功利之貪。”試問如何能不貪功利,豈不先得要生事易足?但生事易足,便易為空寂所誘。朱子所說的誘人空寂,乃指佛教言。佛教思想來自印度,正因為印度人生活更較中國輕易,才愛走向空寂的路去。目下西方人的功利觀點遠較中國人為強烈而認真,則因西方生事更較中國艱難也。
功利是純現(xiàn)實的,而空寂則是純理想的。功利是純物質(zhì)的,而空寂則是純精神的。因此想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標榜著一種中和態(tài)度的人生哲學(xué),顯然是由中國北方農(nóng)村經(jīng)濟下產(chǎn)生。他們不耽空寂,但也不著功利,儒家的中和態(tài)度是篤實的。墨家在當時,大概他們的出身較儒家是更艱苦些,因而他們篤實的意味也較儒家更濃厚了。由篤實而走上艱苦的路,便不免有些像貪功利。當時中國北方農(nóng)村需要篤實,卻不必定太需要艱苦。因此墨家思想終因其太接近計較功利,而沒有儒家般易受人歡迎。道家則較閑散,但又折向空寂了。只有儒家在不太緊張,又不太閑散之中道上,這是中國思想之正脈。
兩漢儒生,都從半耕半讀的北方農(nóng)村中產(chǎn)出,他們不算太艱苦,但也不能太閑散,總?cè)赃€是要篤實。董仲舒曾說:“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他們不能不擔著實際生活的擔子,但那擔子壓得不太重,不緊張,還有一部分閑散工夫,可以讓他們來求正誼明道。所以他們能不空寂,又不肯汲汲去謀利計功,而確然成其為儒家態(tài)度。到東漢以下,門第逐漸成長。半耕半讀的儒生,漸漸在大門第之養(yǎng)尊處優(yōu)之生活中轉(zhuǎn)變而為名士清談。
那時則老莊道士占了上風(fēng),又染上了空寂的味兒。佛教在那時傳入,正投中國人當時所好。但南北佛教風(fēng)氣不同,北方佛教比較在社會下層生根,因此也比較篤實。南方佛教則寄托在門第士大夫間,尚玄想,尚清談。若說空寂,則南方佛教更空寂,后來天臺禪宗都盛行在南方。南方氣候溫暖,地面也狹小了,水土肥沃,生事更輕松,小家庭制也開始在南方蔓延。
人事牽犁,亦較北方輕減。下及唐代,一輩士大夫,論其家世,比較還是北方傳統(tǒng)占優(yōu)勢。北方農(nóng)村比較南方篤實,大家庭制亦先在北方生長。門第力量還在,每一個人(此指士大夫言)至少
都還有家庭重負。因此唐代佛學(xué)雖盛,而卻重事功。下到宋代,中國一切文化學(xué)術(shù)重心,逐漸南遷。門第破壞了,小家庭制普遍了,士大夫一得科第,衣租食稅,生事易足,生活擔子更輕松,人事更寬弛,心地上覺得一切閑散不緊張,禪宗思想流進儒學(xué),便成為宋明之理學(xué)家。 功利也并非人生之終極理想
極簡的閱讀系列很精美的一套書,適合放在桌邊,放在枕邊,對語文學(xué)習(xí)和文化修養(yǎng)的提高都有益。
東西很好,非常喜歡
內(nèi)容不錯
棒棒噠
都是很棒的書。
前段時間在書店看到一套極簡閱讀系列的書,書的封面清新、淡雅。書中搜集的都是大家的作品,甚是喜歡。最后選中一本《在荒亂的生活中,求一點上進》,其中有錢穆、梁啟超、沈從文、林語堂、楊絳季羨林、張愛玲等的作品,只想在喧囂中尋找一點心靈的棲息地。
偶然在書店看到的,很好看
挺好的,很好
精典 值得反復(fù)品味。
我覺得這次我又買了好多好多書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知己,每一本書都有塑封,而且沒有壓痕,內(nèi)容還沒看呢,但是應(yīng)該都可以的,看過再來追評,反正不知道別人怎么樣,反正每一次我的快遞都包裝得挺好的,速度也還可以,滿意滿意!!
本書的封面很漂亮,印刷也不錯,有幾頁印的稍微都點透了,總的來說還不錯,關(guān)鍵是價廉,送貨速度超快,2號的單,4號就到啦,實在不可想象,季老的經(jīng)歷絕對值得大家拜讀,尤其現(xiàn)在的我們年青一代更應(yīng)該好好讀讀,那是信仰大師的力量,推薦大家購買咯~
一個女子,在詩人的詩中,永遠不會老去。
內(nèi)容很好,印刷,質(zhì)量也不錯,只是書有些薄。
精致的書,很喜歡
內(nèi)容寫的很好
還沒看,應(yīng)該是很不錯吧!
這一系列的書都不錯!
在論壇上看到這套書的介紹,買回來看看,很小清新!
書很好!!
挺不錯的,包裝也好
很值得一讀。。強烈推薦!快遞很快,滿意
物流速度還行,書還沒看,帶點小期望
不錯,適合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隨意閱讀,不足的就是字太小了。
真的很不錯,大師們的散文確實寫的很不錯。很有啟發(fā)的文章
大師們寫的作品,寫的很好,開卷有益,謝謝編輯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