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名家賞析宋元文學經典著作的文學普及讀物,詳細解讀了宋元文學中具代表性的作家及其經典作品,包括柳宗元、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姜夔、柳永、晏殊、王安石、辛棄疾、秦觀、白樸、元好問、馬致遠、睢景臣、關漢卿……等,作者均為專力于文學研究與欣賞的學術界、文化界知名人士,如吳小如 、沈祖棻、周汝昌、 袁行霈、 儲仲君、 葉嘉瑩 、霍松林、韓兆琦、李健吾……等。
所輯篇目,都是有生命力、有影響力,曾得到廣泛好評的賞析文章,被賞析文章,亦為公認的名篇,引導讀者從更寬泛的背景、更專業的角度欣賞文學名篇、感受名篇魅力,是一本很好的了解、欣賞外國詩歌的普及讀物。
袁行霈等著
袁行霈,1936年出生,江蘇武進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人文學部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195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 系,留校任教至今,1984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導師。歷任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
毛時安魏威
文氣文風文眼 1
柳宗元、歐陽修、蘇東坡山水游記的藝術特色
蘇者聰 澄澹高逸如其為人 13
析林逋《山園小梅》
吳小如 雅淡溫柔而朝氣蓬勃 19
析蘇軾《贈劉景文》
李國文 難尋舊夢 25
讀東坡詩感懷
吳小如 說黃庭堅《題陽關圖》 37
兼談"奪胎換骨法"
目錄
2
跟 著 名 家 讀 經 典
趙齊平 細致生動饒有情趣 45
析陳與義《雨晴》
錢仲聯 一首氣壯河山的絕筆詩 55
析陸游《示兒》
袁行霈 幽韻冷香挹之無盡 61
姜夔《暗香》《疏影》簡析
儲仲君 是亦步亦趨,還是另辟蹊徑? 75
宋人七絕的理趣和野趣
張仁健 春天贊歌與青春戀歌的協奏曲 91
元好問《楊柳》臆解
吳奔星 豪情如潮柔情似水 101
讀潘閬的《酒泉子》和林逋的《長相思》
金啟華 寄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 113
柳永的幾首慢詞賞析
周天 蒼涼悲壯用典精巧 129
《漁家傲》與"濁酒一杯"
吳小如 何為"云破月來花弄影" 137
說張先《天仙子》
鐘振振 意在言外有余不盡 151
說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詞
3
宋 元 文 學 名 作 欣 賞
葉嘉瑩 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161
說歐陽修《玉樓春》一首
王力堅 抒懷古之蓄念發戒今之情結 169
讀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陸永品 精微超曠豪氣過人 185
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賞析
錢鴻瑛 "桃源"望斷是何處 195
秦觀《踏莎行》新解
金啟華 格律謹嚴典麗精雅 205
周邦彥慢詞賞析
陸永品 借物寓言妙合無垠 219
陸游《鵲橋仙·夜聞杜鵑》賞析
吳功正 文中之小品文中之精品 225
姜夔詞序的審美鑒賞
周汝昌 曠遠高明低回宛轉 235
吳文英《八聲甘州》賞析
吳功正 疏快而空靈明朗而機巧 243
夢窗詞五首審美賞析
王英志 情思蘊藉風調婉約 263
讀宋人小令五首
4
跟 著 名 家 讀 經 典
李如鸞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 281
周密《觀潮》賞析
袁行霈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91
范仲淹《岳陽樓記》講析
吳小如 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想 303
說歐陽修的《養魚記》
孫紹振 歐陽修為什么不像范仲淹那樣憂愁? 311
讀《醉翁亭記》
韓兆琦 繪聲繪色入化出神 327
讀蘇軾《石鐘山記》
吳小如 詞意懇摯出語不凡 339
說陸游《祭朱元晦侍講文》
霍松林 絕妙的諷刺小品 345
說朱熹《記孫覿事》
李健吾 一個有血肉的包公 357
雜談《包待制陳州糶米》雜劇
吳新雷 秋雨梧桐葉落時 379
白樸名劇《梧桐雨》欣賞
金志仁 三個句子的迷惑一句評語的誤會 393
也談《天凈沙·秋思》的析評
5
宋 元 文 學 名 作 欣 賞
李延祜 "哈哈鏡"里的劉邦 409
漫談睢景臣的套曲《高祖還鄉》
羊春秋 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 421
張養浩小令《潼關懷古》賞析
寧宗一沈國儀
響珰珰一粒銅豌豆 427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