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占,《易》本義也。伏羲畫卦,文王系彖,周公系爻,皆以象與占決吉兇悔吝,各指其所之。孔子《十翼》專注義理,發揮經言,豈有異旨哉?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互相發而不相悖也。程子以義理為之傳,朱子以象占本其義,革每合而讀之,心融體驗,將終身玩索,庶幾寡過。昨刊《程傳》于間貢郡齋,今敬刊《本義》于朱子故里,與同志共之折。朱子有言,順理則吉,逆理則兇,悔而趨吉,吝自吉而向兇,必然之應也。夫子曰:不占而已矣。
《周易本義》是朱喜的重要著作,在中國哲學史和易學史上三有重要地位。《周易本義》成書后,流傳甚廣,一度成為科舉考試標準用書。
朱熹(公元1130年-1200年)字元晦,后改仲晦,號晦庵,又號云谷老人、遁翁等,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祖上世代為官,以儒名家。朱熹自幼莊重穎悟,八歲讀《孝經》,十歲讀《孟子》,刻苦異常。稍長,好為天外之思,厲志圣賢之學。年十四,從師胡憲、劉勉之及劉子軍三
河圖洛書
伏羲八封次序
伏羲八封方位
伏羲六十四封次序
伏羲六十四封方位
文王八封次序
文王八封方位
封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