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紅飄帶》是當代及時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從湘江之役開始,四渡赤水、占遵義、逼昆明、渡金沙江、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作品描繪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完整過程;以宏大的結構再現了敵我雙方從較高層領袖到普通士兵的活動,以及紅軍內部的激烈斗爭。作者魏巍兼具詩人的激情與史家的嚴謹,使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壯舉,獲得了藝術而真實的再現。
這是當代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從湘江之役開始,四渡赤水、占遵義、逼昆明、渡金沙江、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作品描繪了中央紅軍長征的完整過程;以宏大的結構再現了敵我雙方從層領袖到普通士兵的活動,以及紅軍內部的激烈斗爭。作者兼具詩人的激情與史家的嚴謹,使長征這一人類歷史上的壯舉,獲得了藝術而真實的再現。
魏巍(原名魏鴻杰)著名作家、詩人,曾用筆名紅楊樹。1920年3月6日出生,河南鄭州人,漢族。1937年秋奔赴山西前線參加八路軍。1938年4月于延安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戰斗在晉察冀根據地及華北戰場。曾任團政委、總政創作室主任、北京軍區文化部長、軍區政治部顧問等職。是及時屆至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書記處書記。現任中國文聯榮譽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委員,中國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作品有:《魏巍文集》(十卷);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幸福的花為勇士而開》、《壯行集》、《魏巍雜文集》、《魏巍散文選》等;詩集有《兩年》、《黎明風景》、《不斷集》、《紅葉集》、《魏巍詩選》;長篇小說有革命戰爭三部曲《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東方》等。其中散文集《誰是最可愛的人》被譯成多種外國文字。長篇小說《東方》獲首屆茅盾文學獎、首屆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和首屆人民文學獎。《地球的紅飄帶》獲"人生的路標"獎及人民文學獎。
序 卷首語 及時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尾聲 再版附記 附:同志的信
湘江,是一條寬闊的碧綠的江水,今天卻成了血的河流。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的幾天,從江西蘇維埃區域過來的中央紅軍,在桂林以北的湘江邊被阻止住了。在此以前,他們已經沖破了三道封鎖線,轉戰了兩千三百余里。不消說崇山峻嶺間的崎嶇道路、林莽荊榛,早已將他們的草鞋磨穿,軍衣掛得破破爛爛;而連續的轉戰奔波,敵軍的窮追不舍,難免使具有鋼鐵意志的人也感到疲憊。中國當時的統治者,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反共人物,又一次看到消滅紅軍的極好機會,于是調集了四十萬人的兵力,企圖將八萬之眾的紅軍消滅在湘江之濱。
而紅軍卻必須拼死突過湘江。這不僅因為,他們的戰略意圖是要進入湖南,與紅二、六軍團會合,以求新的發展,而且在此時此刻,任何的后退甚至猶豫就是死亡。于是,紅軍的統帥部將它的最有力的一、三軍團置于兩翼,以五軍團殿后阻止追擊之敵,決心掩護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迅速渡江。位于右翼的及時軍團,本來要搶占全州,由于何鍵指揮的湘軍已先期占領,只好占了全州以南三十里腳山鋪一帶小山。這時何鍵將軍被委任為追剿軍總司令,這等厚恩豈可不報,于是日夜督促他的四個師實施突擊。這樣,腳山鋪一帶小山就日夜籠罩在濃煙烈火之中。位于左翼的第三軍團,這時正與桂軍激戰于灌陽,也殺得難解難分。紅軍總部選擇的渡河點,是南起界首北到鳳凰嘴的幾個渡口。因時屆冬初,有些淺水處可以徒涉,要過起來本不是難事,但是由于中央及軍委縱隊,負載甚重,行動遲緩,所以掩護部隊不得不堅持苦戰,付出沉重代價。
昨天,十一月三十日,兩軍的激戰進入高潮。扼守在腳山鋪一帶小山上的紅一軍團,在優勢敵軍連續的沖擊下,傷亡慘重,米花山、美女梳頭嶺、尖鋒嶺等陣地先后失守,不得不退人夏壁田、水頭、珠蘭鋪、白沙,構成第二線陣地。整個看,這一帶地形相當開闊,從湘江兩岸直到西面一帶大山,幾十里內,全是坡度很緩的起伏地,高處滿是幼松,低處盡是稻田。稻田已經收割完畢,原野顯得十分空曠。加上一連幾天都是響晴天氣,這就給敵人的空軍以極好的機會。從早到晚,幾十架敵機大顯身手。它們飛得只比樹尖高一點,得意洋洋地轟炸掃射著渡江的紅軍。那些從浮橋上行進的和在江中徒涉的紅軍戰士競無能為力,成批地倒在江水里,漂在江水上,把碧綠的江水染成了紅色。
按紅軍總部命令,今天,是突過湘江的24小時,也是何鍵將軍作努力以求一逞的24小時。這樣,戰斗就比昨天還要激烈。從一早起,隆隆的炮聲和稠密的槍聲,就像海水起大潮似的一陣高過一陣。尤其北面白沙、夏壁田一帶顯得激烈。飛機也從微明時分出現,沿著湘江盤旋飛翔。所幸的就是紅色指戰員望眼欲穿的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終于踏上了在界首鎮搭設的湘江浮橋。
太陽已經升起老高了,天空只有幾片薄云。這時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央縱隊從東山里出來,越過湘江,正向西面一帶大山急促行進。他們多數著灰布軍衣,綴著紅領章,戴著有紅五星的小八角軍帽,身后背著斗笠,腳下穿著草鞋。還有不少穿著便衣、頭上纏著黑布的農民羼雜其間,他們是長征前的那次"擴紅"到部隊來的。如果細看,很容易看出,這是一支非戰斗部隊。行列里騾馬多,擔子也多,還抬著一些笨重的東西。看樣子他們已經走了整整一夜,臉色發青,顯出相當疲倦的樣子。但早晨的冷風一吹,加上盤旋的敵機在頭上不斷光顧,把瞌睡都趕跑了。他們只在敵機轟炸掃射時,稍稍躲避一下,飛機剛剛越過頭頂,就又緊張地向前趕去。
這時,在湘江東岸,從隊伍里出來兩個人,一個騎著紅馬,一個騎著黑馬。他們岔上一條江邊小路,似乎要趕到前面的樣子。后面還跟著十幾個人。騎在紅馬上的那個人,面容消瘦,神情嚴肅,頷下飄著長須,實際上不過三十八九歲的樣子。從他那充滿著聰穎、智慧、堅毅的炯炯有神的眼睛,很容易看出,他就是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騎在黑馬上的那個軍人,年紀大一些,像個老農民,滿臉都刻著皺紋,就像赤銅雕刻一樣,顯得十分堅實。他的神態雖然也相當嚴肅,但從他的嘴角,甚至從那些皺紋,都可看出他本性的慈祥。這正是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他倆的眼睛都布滿紅絲,仿佛有幾個晚上不睡覺了。今日凌晨一時半,他們給一軍團下了緊急命令,要求一軍團"無論如何,要將向西的前進諸道路保持在我們手中"。緊接著,又在三時三十分,以中央局、軍委、總政的聯合名義,指令一、三軍團嚴格執行。直到凌晨五時,他倆做了布置才從后面趕來。盡管中央縱隊和軍委縱隊正在渡江,但隨著北面一陣緊似一陣的槍炮聲,兩人的心情仍然十分沉重。他們在馬上不時轉首向北,望著炮彈掀起的一片濃煙,判斷著戰場的形勢。
P3-5
……
本書由聶榮臻作序。附錄了寫給作者關于本書意見的書信手跡。
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印U次E頁數字數開本大開紙張膠版紙包裝平裝其他【媒體評論】宋體
學生時代從校圖書館借閱后就喜歡上了,于是就自己買了一本再看了一遍,可惜借給別人時竟然被別人弄壞了,想重買了幾次都沒找到,終于在當當找到了,好開心。
地球的紅飄帶 一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很好,,不錯。
地球的紅飄帶,長征贊美詩
好 還非得5個字 多麻煩
上的*舉,獲得了藝術而A真實的再現。簡介【作者】 魏巍原名魏鴻
推薦語 這是當代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P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從湘江
寫給作者關于本書意見的書信手跡。N地球的紅飄帶 一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內部的激烈斗I爭。作者兼具詩人的激情與史家的嚴謹,2使長征這一人
志的信出版信息書名地球的紅飄帶4一部描寫中L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作者魏巍著出版社人民文
地球的紅飄帶 6一部描寫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長篇小說!上的*F舉,獲得了藝術而真實的再現。簡
明、渡金沙江、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作品描繪了中央紅J軍長征的6完整過程;以宏大的結構再
書的質量不錯,女兒要求買的,但買了她又不看,可能還不適合她看,等她大點再看吧!
我幾乎同一時間內買了兩本書,商家竟然不主動減運費。為客人考慮太少了,服務意識不強哦!至于商品嘛,質量還是不錯的。
小學時讀過的書,當時感動的一塌糊涂。現在時隔多年買來重新閱讀,還是很欣賞作者的文字功底,很不錯的一本書
幫朋友的孩子買的,外形沒問題,塑封完整無變形
沒收到貨,確顯示已收貨,客服電話說會24小時回覆,以后應該貨送到發簡訊,確認是否送對地方,第一次遇見這樣的網購,一點都不到位。
學生時代曾經在學校圖書館閱讀過這本小說,作品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這次購買后,我將再次認真閱讀,感受它的魅力。并將永久收藏此書。
出版社出版時間版次印次頁數字數開本2大開紙張膠版紙包裝平裝其他【媒體評論】宋體V本書由聶榮臻作序。
快遞神速,昨天下午訂,今天上午就到了。正版書,包裝完好,很好的購物體驗。
比書店便宜,比書店方便,上午買下午就收到,書也很好
一起買了好幾本書這本看著比較不錯,送貨很快。具體內容還沒讀
文藝獎和2Z首屆人民文學獎。《地球的紅飄帶》獲人生的路標獎及人民文
魏巍雜文集》、《魏巍散文選》等;詩集有《兩年》、O《黎明風景》、《不6斷集》
這本書為了給孩子普及革命歷史和長征知識而買,事實效果不錯,孩子很喜歡看
目錄序卷首語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第四部第五部尾聲再版附記附:同志的信出版信S息書名地球的紅飄帶一
暑假里學校要求寫有關長征的作文買的,內容還不錯。
魏巍的經典之作,可惜作者主辦的幾個雜志先后被禁了。
斷集》、《紅葉集》、《魏巍詩選》;長篇小說有革命戰爭三部曲《地球的紅R飄帶》、《火鳳凰》、《東方》
一部描寫紅軍長征的小說。生動真實再現歷史。寓意生克,催人奮進。
還沒有完全展開細讀,只是粗略的翻了一遍。長征以然成為了我們現代人追尋的一種精神,也希望能夠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這幾天正在給孩子讀這本書,也是希望他能夠了解他的先輩們,并把這種精神延續下去。
魏巍的《地球的紅飄帶》是我兒時最愛的書,一直珍藏著一本,已經又黃又舊了。在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兒子的學校開展了長征主題的實踐活動,也激起了他對這段歷史的興趣。于是又買了一本新的書給他,每晚我們都會一起讀一章,沉浸在這段波瀾壯闊、蕩氣回腸的歷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