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內166人文文庫·中國當代長篇小說:逐鹿中原》刻畫了一系列成功典型,通過對我軍指戰員的精神風貌和部隊的內部關系與軍民之間的關系的描寫,向人們親切地展現了我們都是這支人民軍隊的一員,都是靠了黨和人民的哺育而成長起來的人,正是這些使我們心心相通而一見如故!
柯崗,(1915-2002),原名張克剛。河南鞏義人。1937年畢業于上海大夏大學政治經濟系,1939年畢業于延安抗日軍政大學。曾任八路軍129師宣傳部干部、情報站長,晉冀魯豫中央局《人民日報》編委,新華社野戰軍記者,第二野戰軍第十二軍宣傳部副部長、新華支社社長,西南作家協會理事,國務院文化部劇本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等職。1940年開始發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逐鹿中原》《三戰隴海》《金橋》,短篇小說集《八朗里和五里河》《邊疆》《一同成長》,話劇劇本《針鋒相對》等。
及時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營長沒讓他把話說完,嚴厲地制止了他:
"要是什么?你不應該胡思亂想,槍是可以打死敵人的,一定要帶上!"
營長這句話,叫李康心里一陣發燒。他想到自己是個共產黨員,又是班長,在這種情況下,想到失敗,想到死是可恥的!他立刻把槍膛里推上了頂門火,發誓似的說:
"營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務,回來見你。"說著,他把槍仍舊掛在右肩上,大步走出了掩蔽部。
馬營長的心里比鏡子還要明亮。他懂得這任務、這時刻對于李康的意義。再加上他的上級給他命令的時候,曾經幾次說出了"無論如何"的字眼,這字眼在戰斗中給予一個戰土的重量有多大!
李康剛剛走了三十來米遠近,忽然聽到馬營長在他背后低聲命令著:
"李康,站住!"
"李康,等一等!等一等!"
最初李康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在嗡響,只顧朝前走,等他清楚知道是營長在喊他的時候,才在交通溝里,原地轉回身來。
天很黑,營長已經到了臉前,他還看不清營長的表情,只聽見說:
"小李,你可一定要記著,不能當俘虜。把信裝在衣袋里,敵人向你射擊的時候,你就想法隱蔽下來,停一會兒,再前進……去吧!"
營長的話顯然沒說完。"進"字的尾音拖得很長,,突然說個"去吧"!
"是!"李康在黑暗中繼續前進了。
李康已經是三年軍齡的人民戰士了。他曾經接受過馬營長無數次的命令。但,他從來沒見過像這一次,營長囑咐又囑咐,,還特地趕上來,叫他把信裝到衣袋里。他可以體會到情況的嚴重性,也明白營長沒有說完的那些話。他想,我知道,信還是不能放在衣袋里,一定要拿在手里才行。要是萬一遇上了不能脫逃的危險,我可以立即把它吃到肚里去,寧死也不給敵人留下半點痕跡。他心里悄悄地說著:
"營長,你放心吧!李康明白你的心!"
我們的陣地上,有幾挺重機槍,在向敵人射擊,沉濁而又有力的彈嘯,使人感到每顆子彈,都擊中了敵人的腦殼。這聲音好像一個人在李康的耳邊說:
"勇敢永遠是勝利,勝利永遠是光榮和幸福!死亡永遠是屬于敵人的!我們是為了千萬個母親們的好日月,為了人民大解放,要永遠從勝利到勝利……"
李康彎著身子,摸索著,朝小李莊前進。子彈從他身邊吱吱叫著飛過去。他知道這是敵人盲目的射擊。他仍然不停地前進。
要通過敵人及時道工事了。他機警地選擇了兩個單人掩體的間隙,正要跑過去,敵人間:
"哪一個?"
"傳令兵!"他很自然地應聲著,一閃就過去了。
越朝前走,子彈越稠密。快到村邊的時候,機槍掃射起來。他覺得敵人發現了他。雖然是夜里,敵人看不清,但是,一片開闊地,隱蔽卻也十分困難。這時,他發現前面有一叢黑糊糊的小樹。他伸手一摸,樹條又細又軟,原來是冀魯豫老鄉們用來編制背簍的金絲柳。這家伙要想擋子彈是沒有可能的,為了消滅敵人的目標,他還是打算拉住柳條蜷伏下來。可是,他實在沒想到,當他剛剛靠近柳叢,一種突然的,爆炸似的聲音,從柳叢里進了出來:
"站住!什么人?"
李康知道,這下糟了,碰到敵人的工事上來了。但,他還是沒有把左手里的信立即送到嘴里吃下去,仍然很鎮靜地回答說:
"營部傳令兵!"
……
這個商品很不錯哦。。。。下次 買書的話還會到當當來的。給個贊。。。。。。。。。。
非常不錯,超級棒的書,值得一看
好,真好,非常好。
還不錯
給老爸買的,很好
大略翻看一下,內容不錯,質量挺好。
這本書我喜歡,比較滿意。
戰爭小說永遠是吸引男人的精神食糧。
刻畫了一系列成功典型,通過對我軍指戰員的精神風貌和部隊的內部關系與軍民之間的關系的描寫,向人們親切地展現了我們都是這支人民軍隊的一員,都是靠了黨和人民的哺育而成長起來的人,正是這些使我們心心相通而一見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