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出黃埔》以共產黨膠東特委派王弼生、胡仞久、姜立言三個知識青年,去南京報考中央軍校學習軍事為起始,敘述八年抗戰中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個性鮮明、特立獨行的抗日隊伍的故事。這支部隊在南京保衛戰后扛著國民黨中央軍校教導總隊的大旗,化裝突圍,輾轉武漢、安徽,一路向東,回到膠東根據地。三人帶領一支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其指導思想、戰術理念、訓練作戰及戰績戰果,接受共產黨的領導,是一支穿著國民黨軍服的共產黨軍隊。
《劍出黃埔》作者通過查史料、實地勘察等方式,掌握了大量實戰知識,戰爭場面描寫真實震撼,具體戰術描寫精細專業,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作者對武器強制功效細致入微,從專業角度來看,這是一部融軍事、武器、戰術等方面知識的一部奇書,人物眾多,刻畫細膩,有血有肉,智慧超群,給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勵。
及時章 臨危出戰·1
第二章 匕刃計劃·15
第三章 戰地觀摩·22
第四章 總隊長的青睞·33
第五章 特種混編營·49
第六章 六戰紅毛山·62
第七章 血肉城垣·80
第八章 化裝突圍·90
第九章 漢口裝備·100
第十章 消弭兵禍·111
第十一章 滁州招兵·126
第十二章 結拜王銘章·137
第十三章 營盤地盤·152
第十四章 風生水起·168
第十五章 助戰威海·183
第十六章 川兵來投·196
第十七章 謝老的衛隊·210
第十八章 梁氏莊園·221
第十九章 土地政策·233
第二十章 向陽山大捷·246
第二十一章 牽牛斗牛·257
第二十二章 桃花溝刃牛·269
第二十三章 嘉獎令,慰問信·280
第二十四章 吉住大彥·291
第二十五章 東海根據地·300
第二十六章 南海烽煙·311
第二十七章 黑云壓城·323
第二十八章 東線戰事·336
第二十九章 偉德山喋血·348
第三十章 基地保衛戰·362
第三十一章 殤之痛·374
第三十二章 "匕刃"斗"挺身"·388
第三十三章 囂張的騎兵·400
第三十四章 巧打騎兵聯隊·414
第三十五章 失控的戰局·426
第三十六章 柳林子弟連·438
第三十七章 提前的決戰·447
第三十八章 通電易幟·461
尾 聲·476
及時章臨危出戰
王弼生帶領警衛連兩個排的士兵趕到南翔鎮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鐘了。集團軍總司令部李參謀引導隊伍來到火車站的一個貨倉,與在此等候的補充營官兵見了面。
李參謀告訴王弼生,補充營帶隊的是一個叫黃開坤的少校營長。
"哪位是黃營長?"王弼生在倉庫門口高聲問道。他見一個中年軍官緩緩起身,便疾步進入倉內,在軍官面前站定,雙腳一并敬了個軍禮:"教導總隊見習參謀王弼生見過黃營長!"
中年軍官側了側身子,冷漠地說:"不敢當。我黃某人雖然軍銜比你高,但我們是補充兵;你軍銜低,可你代表了教導總隊。我應該給你敬禮。"說完提高了嗓門兒,"第2軍團41師242團1營營長黃開坤,帶領600補充兵向總隊長官報到!"
黃開坤緩緩地并了一下雙腳,敬禮的動作卻慢了幾拍。
王弼生沒有等他的手舉起來,便急忙上前握住,道:"黃營長客氣了,我又不是長官,咱們就不客套了。咦,聽口音,黃營長是山東人?我是膠東人。咱們是老鄉啊!"
"好哇,老鄉好!"黃開坤把手抽出來,轉身命41師的弟兄往里擠了擠,讓出一塊能坐下百十人的地方。警衛連兩個排長帶隊進入貨倉,士兵們隨便坐在地上休息。王弼生挨著黃開坤坐下,幾次扯起話頭,都被他冷漠地拒絕。黃營長閉著眼睛假寐。王弼生有了種熱臉貼涼屁股的感覺。
昏暗的燈光下,41師的弟兄驚羨地看著警衛連士兵手中的武器,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
"瞧人家,到底是委員長的近衛部隊,清一色的機關槍、德國毛瑟,真他媽闊氣!"
"每個班還有兩挺沖鋒槍!"
"彈囊鼓鼓的,連鋼盔、水壺都是外國貨。嘖,嘖,這才叫隊伍。"
黃營長也在觀察這支小部隊。心道,都說教導總隊是老蔣的鐵衛隊,薪水高,訓練好,武器精良,果然名下無虛。看著自己身邊那一簇簇的老套筒,心里那個別扭——自己帶的6個連才6挺機槍,而對面小部隊6個班就有6挺,還有他們手中的沖鋒槍、步槍,看槍身烤藍和流暢的外形,都是進口貨。想到自己和600弟兄就要補充進這樣的隊伍,心里稍微舒暢些。
一個補充兵起身到警衛連一個班長面前說:"兄弟,讓我摸摸你的槍吧,拿這樣的家伙和小鬼子干,死都值了!"
胸前掛著沖鋒槍的班長下意識地伸出手臂擋住了,四目相對,兩只手僵持著。
王弼生見狀笑了:"讓弟兄們摸摸吧。明天,大家就是一口鍋里吃飯的戰友了。"聲音一澀,"等到了江灣,弟兄們的槍差不多都能換了,總隊傷亡弟兄的武器,等著大伙兒拿去打鬼子呢!"
王弼生的話引起了一陣呼應聲。補充營的弟兄們興奮地忘記了困倦,警衛連士兵也不再拘謹,大家熟絡起來。有的弟兄開始教沖鋒槍的用法了。
黃開坤掃了一眼王弼生,對這個年輕的中尉有了點好感。
一個小時后,兩支隊伍的弟兄們終于安靜下來,長途跋涉的疲勞讓他們睡得很香。
凌晨4點,貨倉外傳來汽車馬達的轟響。門外響起洪亮的聲音:"王弼生、黃營長,有作戰命令!"
王弼生和黃開坤迅速起身到門外,向吉普車上的長官敬禮。
"教導總隊見習參謀王弼生向長官報到!"
"第2軍團41師242團營長黃開坤向長官報到!"
長官走下車,比畫了一下算是回了軍禮。王弼生這才看清來者是中央軍校教導總隊副總隊長周振強少將。他有些困惑,"副總隊長,你怎么來了?"周振強手里拿著地圖,直接走到車燈前,看了一眼王弼生說:"我也是凌晨1點接到張總司令電話從江灣趕來的。軍情緊急,下面我布置任務。昨天夜里,日軍一個步兵大隊從張華浜潛入我廟行、大場防線,向南翔方向運動。其目的,估計是趁我后方空虛偷襲集團軍總司令部。我軍在南翔只有一個警衛團,實際兵力只有兩個營,除了警衛司令部,還承擔著鐵路車站、彈藥庫、總醫院的守衛任務。"
周振強神情肅穆,口氣嚴厲:"形勢嚴峻!南翔地區只有你們這支可機動的部隊。司令部命令你們疾行軍40公里,到葦崗村布置陣地,阻擊日軍。你們必須在上午10點前到達,堅守到下午4點,為從南京趕來的部隊贏得時間。即使戰到一人也要完成任務。這是死命令!明白嗎?"
"堅決完成任務!"王弼生和黃開坤一起立正,高聲回答。
"好!我宣布任命:由41師補充營和教導總隊兩個警衛排組成加強營,任命王弼生為營長,全權指揮部隊;任命黃開坤為副營長協助王代營長完成任務!聽清楚了嗎?"
二人均是一怔,互相看了一眼,高聲回答:"聽清楚了,保障完成任務!"
周振強放緩語氣:"兵力少,裝備差,阻擊任務艱巨。你們有什么要求?"
王弼生略一思忖說:"補充營只有6挺輕機槍,彈藥也不足。副總隊長好給補充幾挺機槍和一宗彈藥。"
"好吧,我想辦法。我讓高參謀開車送過去。時間緊迫,馬上集合隊伍出發!"周振強說完,把車上的一個老鄉請下來,"這是司令部找來的向導,葦崗村人。祝你們順利完成任務!"
周振強同王弼生、黃開坤握手告別,鄭重地給二人敬了個軍禮。
王弼生明白長官敬禮意味著什么。心想,這支不足700人的隊伍怕是回不來了。一股軍人的悲壯和豪情油然而生——是到了用鮮血和生命報效國家的時候了!
黃開坤集合起隊伍。王弼生只用一分鐘對全營官兵進行了簡短的動員,隨即命令部隊跑步前進。
黃開坤一路上沉默不語。王弼生能夠理解黃營長的感受,讓一個中尉指揮一個少校,怎么說都不公平。何況,他從未真正地經歷過戰火,而黃營長卻身經百戰,是從血火中一路拼殺出來的。
黃開坤確實很窩火:娘的,老子是雜牌軍就瞧不起信不過,需要炮灰了想起老子,老子來了,卻又不信任,連個剛畢業的中尉都能騎到老子頭上拉屎。操他姥姥!老子再不濟也是個少校,老子的兵哪個不是身經百戰?讓一個乳臭未干的雛兒來指揮,這不是拿弟兄們的性命開練嗎!哼,等槍炮響了,你小子尿了褲子,還不是得由老子來指揮?只是不知有多少兄弟要倒霉了……黃開坤心口一陣撞痛。
隊伍向葦崗村疾進。補充營緊跟在警衛連士兵身后,一口氣奔出五六十里,氣喘吁吁的黃開坤心中的怨氣平復了許多。
這時,教導總隊的高參謀開著一輛汽車追上來。車上是周振強搞到的武器和彈藥:兩挺民-24馬克沁重機槍,4挺ZB-26捷克式輕機槍,10箱子彈,20箱手榴彈。
"只有這些了。集總彈藥庫早就空了,這是副總隊長從警衛團打條子借的。將就吧!"高參謀做出無奈的表情。
王弼生請黃營長和機上車。黃開坤堅辭,決意帶兵行軍。王弼生帶領向導和十幾個機乘車先行。車上,他請向導介紹葦崗村的情況。
向導姓倪,在南翔做葦制品生意。他介紹說,葦崗村百十戶人家,600多口人,全村人都姓倪。他們祖上是河北白洋淀倪家莊人。清朝嘉慶年間,祖上因與官府結仇被通緝,族長帶領百十口人潛逃。由新海縣坐船漂至淞滬地界。從吳淞口上岸,走到此地見水澤相連,滿塘蘆葦,頗似家鄉風貌,便在這處小土崗上扎下了根。
從蓮花塘到葦崗村十幾里路,汽車顛簸了半個多小時,拐了個直彎兒進村。
這是個非常齊整的村落。公路把村子分成東西兩個部分。房屋都是坐北朝南,每七八戶銜接成一條小巷。南北各有六條小巷相對,與大街相連。村中房屋是南方少見的北方樣式,青磚青瓦白石灰墻;房脊曼妙彎曲,猶如龍身俯臥;脊端龍頭微抬,鑲有陶制鳥獸——典型的冀魯風格。王弼生心里生出一種親切的感覺。
汽車停在村中街道。王弼生讓向導下車找族長說明情況,召集村民疏散避禍。然后請高參謀開車出村,向北行駛一里多路,在一個拐彎兒處下車考察地形。此處公路拐過直彎兒又變成東西走向。公路北面有一道緩坡,坡下一片旱地,坡頂一群墳塋。王弼生沿小路走上墳崗,見崗上墳冢相擁,松柏稀疏,草沒過膝;坡下旱地里的玉米已經長高,可以藏人。心中頓時有了主意。
從公路拐彎兒處到村口是一片大大小小的水塘,無法通行。北村口外有塊打谷場院,是村里的一塊開闊地。場院有200多米長、不足百米寬,公路幾乎從場院中心通過,將場院分成兩塊兒。場院挨著村莊的一側,長著一排粗如人身的柳樹。柳樹的間隔處生長著密密麻麻的灌木叢,大概有一人高,可以藏人。進入村口,是兩戶大門相對的馬車行,院子很大,各有十幾間房屋。
王弼生將地形地物一一記住,整體的戰斗方案已在心中形成。他將高參謀和汽車打發走,然后去村中見族長。
這時,倪氏族長已經集合了村民。聽說要在葦崗村打仗,村民們很是驚慌,族長和向導正在說服村民向蓮花塘方向疏散。
族長70多歲,穿一身白色絲褲褂,滿頭銀發,長須飄逸,戴一副銅框眼鏡,頗有幾分儒風道骨。
王弼生上前幾步抱拳作揖:"老先生,晚輩受命帶兵阻擊日軍,葦崗村怕是要毀于戰火,晚輩心下不安哪!"
"倭寇犯我疆土禍我百姓罪不共天!貴軍奮起抗擊,是保我國家護我黎民的義舉。老夫讀過幾本書還明白些道理,人逢戰亂保得了性命已是萬幸,屋焚莊毀也無可奈何。長官,我已讓各家婦女準備了飯食,待大軍到后即可食用。你有何差遣盡管言語,要人有人,要糧有糧。本莊之物盡可調用!"
王弼生一時語塞,竟不知該怎樣感謝老人家了。他給老族長敬了個軍禮,然后說:"老先生,請給我們備些水和干糧吧,再準備一些鍬鎬、麻袋就行了。仗打起來,槍炮無眼,村里人越早撤離越好。"
王弼生話音未落,黃營長已帶部隊進村。600多人用了不到5個小時趕了80里路,個個大汗淋漓,都跑散架了。
王弼生吩咐抓緊休息,恢復體力。他想先和黃營長通通氣兒。黃營長說:"你是主官,又先到一步看了地形,想必已有腹案。你布置就是了。"說完,轉身面對20多個連排長高聲道,"王代營長放心,我會約束部下服從命令聽指揮,補充營600條性命誓與陣地共存亡!"
看著眼前的這些壯漢,王弼生生出了一些膽氣,挺了挺胸,高聲宣布作戰方案。
"命令:警衛連3排、補充營1連和手槍排組成突擊隊,到北村口外的墳崗隱蔽潛伏。"在征求了黃開坤的意見后,宣布手槍排長劉滿堂任突擊隊隊長。
"突擊隊的任務是襲擊或者依托墳崗建立陣地打擊日軍重火力陣地。這是兩種情況下不同的作戰任務。如果伏兵沒有暴露,突擊隊襲擊敵軍重火力陣地。一旦得手,使用繳獲的武器,從背后打擊敵人、掩護沖鋒;如果暴露了,突擊隊要依托墳崗建立陣地,組織對敵人重火力陣地的干擾射擊。不要輕易出擊,能堅持多久就堅持多久。要拖,直到全部犧牲!明白我的意思嗎?"
"是,明白!"劉滿堂和1連長、警衛連3排長同時回答。
"你們現在就帶隊伍出發。記住,總的要求是隱蔽、突然,打敵人一個冷不防!"
劉滿堂和幾個軍官轉身召集部隊,王弼生繼續部署戰斗方案。
"命令:2連、3連各加配1挺輕機槍,到村口打谷場院,在柳樹和灌木叢后面建立隱蔽陣地。陣地用沙包袋做屏障,老鄉馬上把鍬鎬和麻袋送到。阻擊陣地由我指揮,2連長、3連長為副指揮。"
黃開坤嘴唇動了動,欲言又止。
"警衛連4排1班和補充營4連分散隱蔽于各個巷口,沖鋒槍集中到1班,保障各巷口都有自動火力;用兩挺輕機槍在村南口建立隱蔽陣地,由4連長指揮。如果日軍突破阻擊陣地,你們從各巷口沖出來截殺,決不放過一個日軍沖出村口!"
"警衛連4排2班、3班各增加1挺重機槍和1挺輕機槍,分別在馬車行大院設置機槍陣地,利用清糞口做機槍射擊孔,封鎖場院和村口,為阻擊陣地提供火力支持;補充營5連、6連做全營的預備隊,在馬車行東西大院隱蔽,黃營長指揮吧,戰斗打響后,聽我號令殺出,反擊日軍。"
王弼生口氣變得嚴峻,提高了聲音:"全營官兵即使戰到一人,也要完成集總司令部交給我們的任務!"
"是!堅決完成任務!"連排長們齊聲響應。
黃開坤眼里有了神采。心想,這個小中尉不簡單,這一會兒工夫就策劃出完整的作戰方案。地形、場地、遮蔽物,觀察得仔細,利用得徹底;陣地、兵力、火力,布置得到位,井井有條;戰法戰術絲絲入扣,目的任務交代得明確清楚……換成自己做不到。他暗道僥幸,不禁高喊一聲:"都有了,向代營長敬禮!"
一個小時過去了,未現敵蹤。
王弼生感覺有些不耐,甚至有點緊張惶恐。這是他及時次指揮實戰,責任重大——排兵布陣是否可行?出現漏洞怎么辦?完不成任務的后果有多嚴重?他心亂如麻,難以自控。強迫自己轉移思緒,平抑不安的內心。他逼著自己想膠東家鄉,想父親的期待,想膠東特委的使命,想軍校生活,想胡仞久、姜立言、唐仲勛、豪斯霍威爾……漸漸地,心情平靜下來。
"長官,鬼子來了!"觀察員的喊聲把王弼生喚醒,他立即進入狀態,沉靜如鐵。王弼生趴在陣地上,用望遠鏡觀察公路上的日軍隊伍,默默地點數。
這是日軍前鋒部隊。指揮官南口介岸大尉走在隊伍前頭,顯得意氣風發,步伐堅定有力。他率領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機炮中隊,共326人,為大隊主力探路。一路狂奔,南口估計部隊遠遠超前大隊主力。前面出現了一個村莊,他想占領并封鎖村莊后,命令部隊休息,等待主力到達,然后去襲擊中國軍總司令部。南口想象著自己將立首功,那枚代表軍部較高榮譽的勛章,仿佛在眼前搖晃……
南口在公路拐彎兒處停下來,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前方500多米遠的村莊,沒有發現中國軍隊的跡象,甚至都看不到一個村民。村里太安靜了——這是王弼生布置上的疏漏,這個疏漏差一點讓他精心設計的作戰方案泡湯。一路的順利,讓南口放松了警惕。他疑惑地看著村子,又抬頭看了看刺目的太陽,他僥幸地猜想村中人家都在吃飯休息。他又仔細觀察了身后的墳崗,但沒有派兵搜索;他令機炮中隊布置陣地,卻沒有命令進行火力偵察。自從潛入中國軍后方,每遇到村莊都由井太的第1小隊先行試探攻擊,還沒有遭遇過中國軍隊。這次,他依然心存僥幸,向井太小隊長發出攻擊命令。
井太帶領第1小隊50多名士兵,沿公路向村口搜索前進。
王弼生見日軍只有一個小隊來攻,馬上命令2連、3連只投入一半的兵力和火力,又嚴令其他陣地不得暴露。即便戰斗打響,他也要給敵人留下阻擊兵力不多的假象。幾分鐘后,日軍小隊進入打谷場院,呈散兵攻擊隊形展開。80米,60米,40米……
"打!"王弼生一槍干掉日軍小隊長,兩挺機槍和近百支步槍射出一蓬彈雨,日軍紛紛中彈倒地,活著的趴在地上向灌木叢射擊……距離太近了,匍匐的鬼子兵依然沒能躲過灌木叢中射出的子彈。
日軍的重機槍響了,迫擊炮響了。子彈、炮彈將一蓬蓬枝條打折。霎時,樹枝翻飛,落葉紛紛;麻袋包碼起來的掩體不斷被點射洞入,陣地前騰起一片煙塵。日軍炮彈落點精準,在士兵身邊爆炸,幾個士兵的身體被炸拋起來。阻擊陣地出現傷亡。一顆炮彈朝王弼生飛來,兩個士兵敏捷地趴到他身上。士兵受傷,王弼生的小腿也被彈片咬了一口。
王弼生驚詫于兩個士兵的反應和敏捷。士兵說,他們是黃營長特意安排保護代營長的。王弼生心中陡然生出一股溫暖。
在重機槍和迫擊炮的掩護下,剩下的七八個日軍退出打谷場院,他們利落地滾進路旁的塘溝,沿路基快速逃跑。
日軍停止了轟射。
及時次照面,就打死40多日軍,官兵們非常振奮。有戰士要前出陣地打掃戰場,被王弼生制止。趁著日軍炮停槍歇的間隙,他命令士兵把傷員和犧牲戰士的尸體,通過清糞口轉移到馬車行大院。
隱蔽在院內的士兵,從清糞口看到剛才的戰斗情景,振奮而鼓舞。王弼生回頭,恰好看到黃開坤的笑臉,向他伸出大拇指。王弼生半躺著向黃開坤敬禮。一場戰斗冰釋了兩人無端的隔閡,同生共死的戰友情義在雙方的目光中傳遞。
首戰勝利,這對鼓舞士氣大為有益,也正符合慎重出戰、戰則必勝的戰術原則。
王弼生命陣地上的士兵多裝沙包袋,加高圍擋工事。他對黃營長交代:"日軍有可能在炮擊后全員沖鋒,還是放敵人到打谷場院。放近了打,敵人炮火威力會有所減弱。待隱蔽在墳崗的突擊隊發起攻擊后,吹號,全員反沖鋒,消滅這股敵人!"黃開坤把王弼生的命令傳達給馬車行院內的5連、6連和散布巷口的4連官兵。
及時次試探性攻擊,南口介岸損失了近一個小隊的士兵,他心痛不已。更懊惱的是拿望遠鏡的他,竟然沒有看清任何一張敵人的臉。"巴嘎!軟弱的支那人不配稱做軍人,不敢面對面和皇軍對陣,卻陰險地藏在灌木叢中偷襲。可惡的支那豬,我會讓你們付出代價!"
南口心里發著狠,命通信兵喊來機炮中隊長小川邊一郎。小川盯住南口因惱羞而扭曲的臉說:"南口君息怒,支那軍狡猾陰險,我要用迫擊炮和重機槍教訓他們!"
"小川君估計支那軍有多少兵力?"南口煞有介事地問。
"井太小隊進攻時我觀察和計算過,支那軍百十人左右,應當是一個連的兵力。他們武器很差,只有兩挺輕機槍。但是支那人狡猾,也許村里還有伏兵。"小川冷眼看著南口,又說,"井太的大意輕敵,致使一個小隊損失40多士兵。如果炮隊先行轟擊,支那軍就會暴露,井太小隊的損失就會避免。"
南口當然聽得出小川在指責自己。他眉頭擰得更緊,面色越發陰沉,眼睛直勾勾地盯住前方,卻不開口說話。
"是繼續進攻還是等待大隊主力,請南口君速做決斷!"小川道。
南口還是一言不發。小川換上一副譏笑的面孔,嘲諷道:"南口君莫非膽怯了,不敢進攻?"
南口兇狠地剜了小川一眼,恨不能用眼睛剜下一塊肉來。他冷冷地說:"小川君的意見是繼續進攻?"
"支那軍占了便宜一定沾沾自喜。他們裝備不好,戰斗意志又差。到現在不敢露面就證明了這一點。不教訓他們有損大日本皇軍軍威。"小川遲疑了一下說,"如果南口君決定進攻,我從機炮中隊抽調90名士兵,由南口君指揮沖鋒。"
南口介岸馬上堆出一臉笑。其實,他一直在等小川這句話。坐等主力到達再行攻擊,南口無論如何也丟不起這個臉。可是丟了井太小隊,步兵中隊剩下不到140人,而小川的機炮中隊卻有150名士兵。增調機炮中隊90名士兵參加攻擊,等于補齊了井太小隊的損失后,又增加一個小隊的生力軍。南口立時有了精神,臉上寫滿堅定和信心。
"謝謝小川君的支持,我會在吉住中佐面前為你請功!請小川君督令炮火覆蓋10分鐘,下午一時整發起攻擊!"
"哈依!"小川竟然興奮地向軍銜同等的南口敬了個軍禮。
幾分鐘后,小川的12門迫擊炮開始向村口阻擊陣地轟擊。南口中隊的擲彈筒兵也運動到距陣地300米處發射榴彈,掩護士兵沿著路基前進。
日軍機炮陣地背后的墳崗上,隱蔽了一個多小時的突擊隊員已等得不耐煩。突擊隊沒有暴露,代營長猜想的及時種情況出現了,劉滿堂激動得心尖都在顫抖。他悄聲對身旁的警衛連3排長說:"兄弟,那個小參謀營長還真有兩下子,能掐會算,快趕上諸葛亮了。一會兒打下機炮陣地,你們操弄迫擊炮和重機槍,往死里打!娘的,老子當了7年兵,打沖鋒的次數多了,還沒嘗過一堆迫擊炮、重機槍給壓陣腳的滋味兒。這次,咱們和村里的弟兄前后夾擊,一口吞了小鬼子。俺要給242團挨炸的弟兄報仇了!"
"劉隊長放心,一定讓小鬼子嘗嘗自個兒炮彈的滋味!"3排長的口氣自信滿滿的。
小川調給南口90名士兵,這是個致命的錯誤。陣地上只剩下直接操縱武器的炮手、彈藥手,以及重機槍射手、副射手和供彈兵。小川的錯誤讓王弼生的伏兵突擊計劃有了實施的可能。
劉滿堂帶領160多人的突擊隊,順著苞米壟隱蔽運動到距公路五六十米的位置,等待發出雷霆一擊。
小川督促炮兵瘋狂發炮。他從望遠鏡里看到中國軍陣地上被炸飛的機槍和機,心里有種志得意滿的興奮。10分鐘后,小川指揮炮兵延伸轟擊。
國軍阻擊陣地一片狼藉。180多士兵傷亡近半,炮彈爆炸濺起的血肉混合著泥土,把王弼生和戰士們迸得血肉滿身。41師黃營的確是一支訓練有素、身經百戰的部隊。眼看著陣地被炸爛,眼看著同伴的尸體在身邊起落,任血肉飛濺,他們緊握著槍趴在各自的位置上,沒有人驚慌,沒有人動作,更沒有人逃跑。他們的表現,讓及時次指揮戰斗的王弼生心里感動而又多了幾分踏實。
日軍幾乎是爬到路口,又匍匐著分散開,朝阻擊陣地蠕動著。90米,80米,60米……已經有三分之二的鬼子兵爬進打谷場院,像一片黃乎乎的蠕蟲。
"殺給給——"南口在路口發出沖鋒命令,200多日軍突然起身,號叫著沖向阻擊陣地。
槍聲驟響,手榴彈冰雹一樣的飛進日軍群中;馬車行院內的6挺輕重機槍同時一分鐘打完了250發的彈鏈。沖鋒的日軍像被收割的稻谷,成片成片地栽倒。場院上空立時騰起一層血霧……
幾乎同時,日軍炮陣地和重機槍陣地上響起密集的槍聲。幾分鐘后,轟轟的炮聲和濃密的重機槍咕咕聲再次響起。與幾分鐘前的差別在于,雨點般的子彈射在日軍身上,而帶著呼嘯聲的炮彈也在日軍頭頂炸響。
"完了!"南口心里剛有了這個念頭就被身后射來的子彈擊中。他努力地向上拔了一下身子,不甘心地扭頭看了一眼后方,撲倒在地。
槍炮聲更濃更密了。一個日軍輕機猛然起身,歪把子機槍還未端平,一個趔趄向前栽倒。噴火的機槍把子彈全部射入3米外同伴的尸身上。
沖鋒號吹響!幾百人咆哮著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沖。十幾分鐘后槍聲驟停,打谷場院一片歡騰。
王弼生一屁股坐在柳樹下,蔫了似的倚靠在樹干上,木然地看著戰場。
打谷場上突然傳來幾聲爆炸,王弼生似被驚醒。聽到黃開坤扯著嗓門大喊:"快!挨個給小鬼子補槍,然后打掃戰場!"場院上又傳來一陣槍聲。
王弼生站起身緩步走向打谷場,戰士們發現了他,不知是誰高喊一聲"王營長!"接著,一陣陣聲浪滾過,官兵們眼含熱淚,激動得一遍遍高呼:王營長!王營長……
打掃完戰場,軍官們聚集在王弼生身邊。黃開坤喜滋滋地報告戰果:此戰全殲日軍一個步兵中隊和一個機炮中隊共320余人;繳獲迫擊炮12門、重機槍4挺、歪把子機槍9挺、擲彈筒18具、三八步槍238支……
王弼生問部隊傷亡情況。黃開坤報告,國軍陣亡73人,重傷36人,100多人掛花,大部分輕傷號簡單包扎后能繼續戰斗。
王弼生嚴肅地說:"部隊雖然取得階段性戰果,但是日軍主力很快到達,真正殘酷的戰斗還未開始。大家要做好打硬仗、惡仗的心理準備,不怕流血犧牲,堅決完成任務!"說這番話的時候,他身形挺拔,言辭鏗鏘,連自己都感覺像個營長了。
他接著部署下一階段作戰任務、解釋兵力火力部署意圖。
連排長們起身去編組部隊,整修工事,布置陣地。
黃開坤叫了聲"營長",誠懇地說:"你去南村口封堵陣地指揮吧!部隊沒有我黃開坤行,沒有你王弼生不行。你有個三長兩短,便宜鬼子了。"王弼生笑著拒絕了,說:"我炮打得還湊合,我炮排長吧。"略一沉吟,"我看這樣,開門放敵由你黃營長決定,關門打狗由我來號令。"兩仗下來,黃開坤對王弼生的指揮才能心服口服,對他的提議滿口應承。
下午3點10分,王弼生的望遠鏡里終于出現了大隊日軍。遠遠望去,長長的隊伍像一條巨大的蚯蚓搖擺著前行。隊伍中有二三十匹馱馬,載著炮筒、炮輪和彈藥箱。他的望遠鏡套住一個騎高頭大馬的年輕軍官,軍官的身形在馬背上挺得筆直。從軍官那頤指氣使的神態,王弼生判斷他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
不錯,騎馬軍官正是第3師團第6聯隊第1步兵大隊中佐大隊長吉住大彥。昨天半夜,他率領第1大隊于張華浜出發,尾隨撤離前線的中國軍隊,從廟行、大場防線接合部悄然潛入。剛越過中國軍防線,馱載步兵炮的軍馬受驚發聲,驚動了哨兵開槍示警,中國軍并未派出部隊追擊。大彥雖然感覺僥幸,卻十分后悔攜帶那四門步兵炮。
行軍時
發貨速度挺快的,包裝完好。感覺不錯!
紙質很好,內容好看
好看的抗戰體裁小說!
挺好!
贊爆!
即行善事 即讀書 !!!!
信當當,超值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與《中國傘兵突擊隊》《憤怒的機槍》一個系列,此書制作簡樸大方,看著心情舒暢,挺好的。
歷史背景真實,描寫戰爭角度新穎。很好。作者是一個有良心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