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面對的經濟環境發生了許多變化,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國際規則進入中國,這使中國公民和企業的經濟行為受到國內規則和國外規則的雙重約束。
長期以來形成的游離慣性(即不受約束的習慣),給中國公民和企業造成的的素質短缺是不了解國際規則,為此已經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木桶理論"告訴我們,如果將最短的那塊木板(不懂國際規則),通過普及、傳遞和積累WTO規則去加高、加厚,肯定會使中國公民和企業通過學習和運用國際規則,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護和發展,使自己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更上層樓,這就是我們編寫《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則》的初衷。
本書由六篇二十一章組成,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綜合分析與案例佐證相輔助的編寫方法,通過由遠到近、由粗到細、由共性到個案的解讀,期盼能夠幫助讀者對WTO及其規則有一個系統和具體深入的了解。
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學生使用,并可供公務人士和企業界人士閱讀。
及時篇 導論
及時章 認識規則
第二章 認識WTO
第三章 中國與WTO
第四章 中國關稅制度改革及中國入世的主要保障
第二篇 貨物貿易規則及案例
第五章 WTO農業規則及案例
第六章 WTO紡織品與服裝規則及案例
第七章 裝運前檢驗、原產地與進口許可程序規則
第八章 WTO海關估價規則及案例
第九章 傾銷與反傾銷規則及案例
第十章 補貼與反補貼規則及案例
第十一章 WTO技術性貿易壁壘規則
第十二章 動植物衛生檢疫規則及案例
第十三章 保障措施規則與案例
第十四章 WTO與貿易有關的投資規則
第三篇 服務貿易規則及案例
第十五章 服務貿易規則
第十六章 若干具體服務貿易部門的貿易規則
第四篇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規則及案例
第十七章 《知識產權協議》
第十八章 《知識產權協議》的其他規則
第五篇 國際貿易爭端解決規則、貿易政策審議機制及案例
第十九章 國際貿易爭端解決規則
第二十章 貿易政策審議機制
第六篇 WTO諸邊貿易協議及案例
第二十一章 WTO諸邊貿易協議
后記
第二篇 貨物貿易規則及案例
第十一章 WTO技術性貿易壁壘規則
第四節 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
隨著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加人世界貿易組織之后,發達國家必將強化對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實施,以遏制和制約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研究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實施的技術壁壘的狀況,對中國規避技術壁壘,保障出口貿易發展,以及維護企業的正當利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特點
(一)技術標準、法規繁多
為了阻礙外國產品的進口,保護本國市場,發達國家制定了眾多嚴格的標準、法規,甚至法律明確規定進口產品必須符合進口國標準。歐盟擁有的技術標準多達10萬余個,德國的工業標準約有1.5萬種。僅據1994年3月的調查,日本就有8184個工業標準和397個農產品標準。美國是目前公認的法制、法規比較健全的國家,其技術標準和法規更是繁多。
(二)技術標準要求嚴格
發達國家憑借其經濟、技術優勢,制定出非常嚴格而苛刻的標準,有的標準讓發展中國家無法達到。如歐盟的國際環保紡織品標準100,對服裝和紡織品中某些物質含量的要求高達PPb級,對苯乙烯的要求是不超過5PPb,對乙烯、環乙烷的要求是不超過2PPb,這無疑給發展中國家的紡織出口貿易造成很大的難度。發展中國家由于技術有限,很難控制到PPb級;又由于實驗條件有限,無法檢測出PPb級的物質。若讓發達國家的檢測機構檢測,其費用相當昂貴,加大了成本。
(三)針對某些國家的產品制定特殊標準
發達國家有些標準經過精心設計和研究,可以專門用來禁止某些國家產品的進口。如法國規定禁止含有紅霉素的糖果進口的技術標準,就是針對英國而制定的,因為英國的糖果普遍采用紅霉素染色劑。又如德國曾規定禁止進口車門從前往后開的汽車,這使意大生產的菲亞特500喪失了德國市場。
(四)利用各國標準的不一致性選擇有利的標準
如法國規定純毛服裝的含毛率只需達到85%以上即可,而比利時規定含毛率必須達到97%,而德國則要求更高,含毛率必須達到99%。德國利用標準的不一致性,在出口時選擇對方的標準,在阻止純毛服裝進口時,就選擇本國的標準,使得法國的羊毛制品在德國和比利時難以銷售。
……
good
挺好
書不錯,摸起來手感很好
書不錯,版本也是我要的!
這個商品不錯~
這個商品不錯~
內容和包裝都不行
寫論文資料用,二版和三版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