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法律的角度對WTO的爭端解決機制作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全書分為五章,分別是: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概述、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適用題研究、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解釋問題研究、WTO爭端解決機制程序的法律問題研究,以及中國與WTO爭端解決機制研究。
附錄提供了相當豐富的統計資料,可以為研究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讀者提供各方面的信息。
朱欖葉,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知識產權法和國際經濟法的教學和研究;曾作為客座教授在美國、比利時、荷蘭、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國的多所大學法學院講授比較知識產權法、中國司法制度和經濟法、國際貿易公法等課程;經中國政府推薦,2004年2月
及時章 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概述
一、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背景
二、WTO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法律淵源
三、WTO爭端解決程序
四、WTO爭端解決機制運轉12年的基本情況分析
第二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法律適用問題
一、WTO法律適用問題的理論分歧
二、非WTO協定的適用問題
三、關于裁決報告的適用問題
四、關于其他的國際法淵源的適用問題
第三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法律解釋
一、條約解釋的理論與實踐
二、WTO爭端解決機制法律解釋方法
三、《反傾銷措施協定》對DSB解釋權的限制
第四章 WTO爭端解決機制程序的法律問題
一、爭端解決機制與國家主權的關系
二、爭端解決機制的透明度
三、執行審查與執行監督程序
四、貿易救濟措施的實施
五、DSU第21條第5款與第22條在程序上的沖突
六、WTO爭端解決機制的證據問題
七、關于"第三方"的法律問題
第五章 中國與WTO爭端解決機制
一、首戰告捷——中國在美國鋼鐵保障措施案中勝訴
二、"以和為貴"——中國妥善處理集成電路退稅糾紛
三、據理力爭——積極準備汽車零部件進口措施案
四、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積極參與WTO爭端解決機制
附錄一 WTO爭端解決機制情況綜合統計(1995.1.1—2006.12.31)
附錄二 WTO爭端解決機構常設上訴機構成員簡歷
附錄三 中國關于改進WTO爭端解決機制的提案
第五章 中國與WTO爭端解決機制
四、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積極參WTO與爭端解決機制
正如本書前面所述,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更接近于英美法系的抗辯制度。中國政府官員和律師都不熟悉這一制度,因此有一個學習和熟悉的過程。中國作為申訴方的案件畢竟太少,我們當然也不會為了熟悉這一制度而隨意對其他成員提出申訴。在這種情況下,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的"第三方"就為我們參與爭端解決程序提供了平臺。此外,多哈回合議程的內容之一就是對爭端解決程序的修改,中國雖然未能參加DSU的制定,但積極參加對規則的修改,也是我們通過爭端解決機制維護自身利益的一種做法。
1.中國作為第三方參與專家組程序
自從中國加入WTO之后,作為第三方參加的及時個案件是美國紡織品與服裝原產地規則案,此后,中國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陸續以第三方的身份參加了3個案件的專家組。自2003年8月29日開始,中國更是以非常積極的姿態參加了此后成立的每一個專家組。至2006年底,中國以第三方的身份參加的專家組程序共46個,其中包括9個執行情況相符性專家組(DSU第21條第5款專家組)。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到,中國已經作為第三方廣泛參與了WTO爭端解決案件。中國參加的這些案件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沒有請求加人磋商,而是直接作為第三方加人專家組程序。在專家組程序中,中國都提交了書面陳述。我們認識到,作為第三方參與這些案件的審理,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中國作為貿易大國有廣泛的貿易利益,通過在案件中提交的書面陳述闡述我們的觀點,可以盡力維護我們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