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捶丸與高爾夫球的關系,一直是許多體育史學者關注的問題。當十九年前,凌洪齡教授提出中國捶丸與高爾夫球的規(guī)則、方法十分相似,而前者又比后者早出現(xiàn)幾百年的時候,大家都盼望能早一日看到有進一步研究捶丸的新成果,希望這研究成果為社會所了解。近二十年的時間過去了,現(xiàn)在,終于有一本系統(tǒng)論述捶丸的書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它不但從古代球類運動的發(fā)展演變說清楚了捶丸的誕生、發(fā)展、傳播的過程,還說清楚了捶丸的方法與內涵,并且通俗化了難懂的古代體育專業(yè)書《丸經(jīng)》,使我們能夠十分確切地相信,中國古代捶丸和現(xiàn)代高爾夫球是相類似的運動,捶丸是在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產生的新事物。我和廣大讀者一樣衷心感謝劉、張兩位教授的努力。
捶丸是我國古代的一種球類游戲。關于捶丸的描述,完整的記載出現(xiàn)在元朝人寧志所著的《丸經(jīng)》中,從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來看, 捶丸的出現(xiàn)還要遠遠早于元朝,晚至北宋末年就已經(jīng)有相當規(guī)模了。今藏于北京故宮博物的《明宣宗行樂圖》和明朝畫家杜堇所繪的《捶丸仕女圖》中則說明捶丸在明朝盛行于皇族及士大夫之間。由于"捶丸"與現(xiàn)在的高爾夫非常相似,故被中西方體育史學界喻為"中國高爾夫"。今天高爾夫球設有發(fā)球座作為每一洞的發(fā)球點,捶丸也劃定擊球點稱為「基」,捶球時分頭棒、二棒、三棒,頭棒需先安基再擊球,每棒以前一落球處為新的起點。林林總總,可以說除了名稱不同,捶丸的整套球戲模式,是高爾夫運動的前身。
序(畢世明)
前
文言文加注解的形式 學習文言文還是不錯的。搞研究用還行,如果只是看看就沒有必要了。
幫別人買的,別人非常喜歡這本書,說對學習高爾夫很有幫助
內容不是很詳細,捶丸具體的玩法、規(guī)則等并沒有詳細寫出來,大概是因為失傳了吧,不過還是可以對這種運動有個大概了解。
買了兩本,運氣太好了!-有一本中個別頁面居然裝訂反了。原本申請換貨的,因為沒貨只能申請退貨,兩天了,什么反饋都沒給我?。客瑫r另外買了兩本書,卻已經(jīng)發(fā)貨了。原本好心想書送來的時候可以同時退貨,省得跑兩次,看來是瞎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