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此小說集中的作品,集中展示了作家宋瀟凌的創作傾向和特質。作品中的城市新女性大多大齡單身,性格孤僻陰郁,甚至有些神經質。她們對于愛情有強烈的美好渴望卻在現實中無所得獲;自尊強烈卻往往在社會生活中經受誤解和打擊,最終在慌亂和無路可去的困頓中迷失自我。正如集中一篇作品的題目“我曾與誰相依為命”,這個疑問正指涉了“無可相依”的現實,無論是無愛的婚姻還是決絕的自我毀滅,這些城市女性最終將面臨精神空間的長久孤獨,這種孤獨也使得她們始終無法在城市中尋找到心安之處。小說的語言新鮮俏皮,心理拿捏極為,特別是將女性隱秘的心理流動合理地鋪展開來,極富張力和個性。
在鄉土傳統深植的當代中國,想要講好一個都市故事并不容易,因為,某種程度上,我們都是“外省人”,也是不由自主的“異鄉者”。然而新世紀十年以來的中國都市,卻集中體現了整個時代的巨大裂變。狀繪都市生活,揭示人的存在,是“異鄉者小說”書系的文學追求和潛在使命,及時輯5種重點聚焦當前都市生活集中性、話題性的現象,如房子、婚姻、教育、醫療、學術亂象、扶不扶、拆遷補償等,展示時代深處的“炸與裂”,這既是一組當代浮世繪,也是筆尖下的“心靈史”。
辛辣美學與都市通俗小說的傳承。”辛辣“是《我為誰守身如玉》突出的美學特質,即表現為對世事洞明的嘲諷與輕哂,也內涵男女情感及容身之所想象的誘惑。她對女性成長史及隱秘心理的幽微探察,富有表現力的意象的創制等,凸顯出極佳的現實感與世情感,承繼并開拓了現代都市通俗小說的表達空間。 女性意識與自我分裂。構成宋瀟凌創作主體的”柳翹翹系列“,是一部完整連續的女性成長史,具有完整的互文互釋性。宋瀟凌對都市女性的關注,并不限于具體而微的婚姻情感、職場家庭,而是進一步走向女性在現代都市中的生存與立足及其她們細膩、起伏的內心世界。進行這樣的思考和嘗試,使她的文本充滿了先鋒氣質與自我否定,在不斷地自我審視與冷靜觀察中,勾勒出當代女性的”頹廢“與破碎感。
宋瀟凌,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作家,山東省首屆簽約作家。出版長篇小說《單行道》《個別女人》《說吧,你到底要什么》;中短篇小說《生活藝術》《笑相逢》《羽毛凌亂》《誰是雞肋》等百余篇在《人民文學》《收獲》《小說月報(原創版)》等多家文學雜志發表及多家報刊轉載;另有影視作品《吝嗇男友》《另類村姑》《追夢女孩》等。
總序
導讀/宋瀟凌的常與變
笑相逢
生活藝術
一場2000年的隱秘約會
縈繞或隨風而至
我為誰守身如玉
燃燒的是什么鳥
我曾與誰相依為命
后記
李敬澤(著名文學評論家):
作者有才能,而且炫耀她的才能,小說的敘述語調光華閃爍,有一絲疼、一滴淚、一抹冷笑、一點蜜、一粒毒藥,還有一縷陽光和一道陰影。但這種詭魅的語調是在機警地閃避而又暗示某個核心問題,那就像一道不愈的傷口,你不敢觸摸但又忍不住。……它涉及到這個時代隱秘的精神困境:是的,我們是在飛翔,沒有分量,但我們是否知道我們正飛向何方?
施戰軍(著名文學評論家):
宋瀟凌是十多年前就顯現出獨特創作實力和特色的青年作家,最初是以躍動的語勢敘寫個人的驍勇與摧折、 成長的任性與困境,透視時代倫理與生活觀念的變遷,并醒目于文壇。近年來,她的小說更趨沉渾厚重,在正視時代與人心的藝術表達中,在傳奇與日常之間,尋繹出新穎但又寬展的新路向。
吳義勤(著名文學評論家):
宋瀟凌用嘲諷、尖刻、靈動的語言,道出了生活的艱辛、世態的炎涼和心靈的脆弱。在“輕”的語言和“重”的生活之間形成的張力,令人驚訝。作為一個游走在新舊之間的女作家,宋瀟凌有著的時代意識和文體意識,擅長描繪人物復雜細膩的心理感受,同時,她又是傳統的,不僅有著穩定的價值觀念和批判意識,還能嫻熟地運用現實主義的各種藝術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