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徐志摩的是非評說已然太多,以至于“徐志摩”這個名字總是伴隨著狗血三角戀的故事出現在各種影視劇和娛樂小文中,翻炒到讓人膩煩。然而,對中國白話文及新詩的推廣和建設,才是徐志摩耀眼的的光環。他有著自覺的格律追求卻又不被格律所限制,他在“詩感”“詩意”的基礎上處理詩歌的音節,從而獲得一種基于語言本身的、節奏變化與情感起伏和諧一致的音樂美。徐志摩的詩歌正是在對音樂性的探索、在對格律的追求上顯示了它對初期白話詩的貢獻。從此出發,重讀那些章法整飭、音調鏗鏘的優美詩作,才更能理解徐志摩在中國詩壇上的地位和意義,才是對這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好的紀念。
這本《志摩的詩》并不是1928年新月書店為徐志摩出版的首部詩集的影印,也并非史料性的徐志摩作品全集,而是一部詩歌精選集,依照詩人的人生脈絡選取能夠記錄并展現其理想追求和生命軌跡的代表作品。入選的100首詩都是兼顧了音韻、情感和意境,優中選優的上乘之作,并且大多為讀者耳熟能詳的知名作品。此外,還特別收錄了《猛虎集》的序文,這篇文章的末尾一段描繪了一種癡鳥“天教歌唱不到嘔血不住口”,“它的歌里有它獨自知道的別一個世界的愉快,也有它獨自知道的悲哀與傷痛”。詩人就是這樣的癡鳥,他的痛苦與快樂、希望與失望,都在他的詩作中留下了痕跡。
全書采用進口輕型內文紙,鎖線裸書脊設計,柔軟舒適,方便閱讀。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
浙江海寧人,原名章垿,字槱森,小字又申,赴美留學前改名志摩。
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社發起人之一,曾任北大教授。
北大專修法政三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別生。
除在新詩方面取得成就外,文學創作還涉獵散文、小說、戲劇、翻譯等領域。
主要作品集
詩集
1925年《志摩的詩》
1927年《翡冷翠的一夜》
1931年《猛虎集》
1932年《云游》
散文集
1926年《落葉》
1927年《巴黎的的鱗爪》
1928年《自剖》
其他作品集
小說集《輪盤》
戲劇《卞昆崗》
日記《愛眉小札》
譯著《曼殊斐兒小說集》
001 雪花的快樂
003 偶然
004 我有一個戀愛
006 珊瑚
007 深夜
008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010 月下雷峰影片
011 天國的消息
012 月下待杜鵑不來
013 朝霧里的小草花
014 在那山道旁
016 滬杭車中
017 山中
018 她是睡著了
021 起造一座墻
022 鄉村里的音籟
024 一星弱火
026 夜半松風
027 難得
028 留別日本
030 沙揚娜拉一首(贈日本女郎)
031 康橋再會罷
037 康河晚照即景
038 再別康橋
040 不再是我的乖乖
042 戀愛到底是什么一回事
044 為誰
046 落葉小唱
048 灰色的人生
050 哀曼殊斐兒
053 青年曲
054 這是一個懦怯的世界
056 希望的埋葬
058 叫化活該
060 先生!先生!
062 五老峰
065 自然與人生
068 無題
070 翡冷翠的一夜
074 呻吟語
075 半夜深巷琵琶
076 她怕他說出口
078 蘇蘇
080 變與不變
081 天神似的英雄
082 丁當——清新
083 兩地相思
086 西伯利亞道中憶西湖秋雪庵蘆色作歌
088 決斷
091 三月十二深夜大沽口外
092 望月
093 客中
094 海韻
097 的那24小時
098 我等候你
102 殘春
103 生活
104 一塊晦色的路碑
105 枉然
106 拜獻
107 在不知名的道旁(印度)
108 殘破
111 季候
112 秋月
114 泰山
115 渺小
116 黃鸝
117 杜鵑
118 兩個月亮
120 闊的海
121 他眼里有你
122 春的投生
124 車眺
126 卑微
127 給——
128 我是一個無依無伴的小孩
134 云游
135 四行詩一首
136 雁兒們
138 火車擒住軌
141 難忘
142 你去
144 領罪
145 她在那里
146 那一點神明的火焰
148 草上的露珠兒
151 私語
152 笑解煩惱結(送幼儀)
154 小詩
155 秋月
現代中國詩人須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朱自清
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胡適
你寫詩的動機是坦白不由自主的,你寫詩的態度是誠實、勇敢而倔強的。這在討論你詩的時候,誰都先得明了的。——林徽因
信手拈來了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如此,也不負了此佳境。更妙的是純音樂作伴,神仙大祗如此吧!
徐志摩的經典詩歌。偶然,雪花的快樂,我不知道風往哪一個方向吹……
感覺果麥的書的外觀設計都十分好看,紙的質量很好,內容配圖樸實不浮夸,很適合志摩的詩~
胡適最了解徐志摩,說:志摩的人生觀里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志摩的詩,如他的人,天馬行空的浪漫。就象拜倫和雪萊,唯美和浪漫的后嗣或庶出。 他的《云游》理想主義的優游,“在康橋的柔波里
不愧是徐志摩的代表作,詩人細膩的心思表露無遺
他的詩歌字詞清新,韻律諧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并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將理想的困窘、人性的復雜進行了詩意的提煉,孜孜以求“愛、自由與美”的單純信仰
我不知道是否最喜歡他這句詩,但提到徐志摩我想到的不是再別康橋,也不是那朵水蓮花,而是它
徐志摩,一位多情的詩人。他的離去,正如他在《再別康橋》中的詩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
每天都在看。挺不錯的!徐志摩的詩我周圍的好多同學喜歡,一起研究。。哈哈!!
今天下午在宿舍看志摩的詩。看到《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地方吹》,不知道為什么,看到就覺得好喜歡,好喜歡。。。 志摩的詩,是歡喜,是怨,它唱的皆是美妙的歌。
據說《再別康橋》這首詩,徐志摩當時是用英語寫的,后來被人們翻譯成了中文,但是譯者是誰已經無從考證了
小瞧了一首《再別康橋》。揮一揮衣袖,唱不盡離愁,一曲月下待杜鵑不來,淀開了心底泊岸的孤舟。看一回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鈿的波紋。我倚暖了石欄的青苔,青苔涼透了我的心憂。
發現志摩的詩越來越有味道了,徐志摩已經成為了一種情感的代名詞
徐志摩的詩歌有著“激烈的熱情、想象的飛躍和難名的狂喜”
一直想買一本徐志摩的詩集,書內容很全,很超值。
重讀徐志摩的詩,就如當初重讀周國平,畢竟期待視野不一樣了。這就好比男女之間,假使舊情復燃,也未必會有好的結局:這是近來用以寬慰心靈的最好的話了。
志摩的詩再美,不代表他的愛情也那么美,為追求自由的戀愛,殘酷的對待發妻,終究沒有得到徽音的垂青,你舍盡一切卻得不到小曼為你戒掉一切惡習。難道那就是你要的自由戀愛?
志摩的詩很好,可為人卻有那么多讓人不可理解之處。剛聽了黃磊朗誦《我等候你》,好像突然理解了他,還有那句“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悲情。
把美好和心靈完美融合,我每讀一言就是心靈的一次真情歷程。詩中灑脫無奈、坦蕩率真的情感自然流露“生命水”的活力,徜徉在其中不能自拔,我喜歡詩意真摯情感,不用豪華詞語就能把真愛傳遞到心靈港灣。
每到下雪的日子里,心中總會多一些明凈與安寧。飄然落下的雪花,似玉般溫潤無瑕,隨風迎在人的臉上,似輕輕吻人的臉,化出許多熨貼于熨貼。憶起了志摩的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飛揚,飛揚,飛揚。”尋覓到了在花園里探望的伊人,融化于她的身上。
以前上學時學再別康橋,一下子迷上了徐志摩,收藏了不少他的作品,這本詩集收錄的詩作很全
詩的節奏,老式的語言,濃濃的情感,使詩充滿了另一種意境。猶如一汪清泉,晨之甘露濕潤了我的心田。我深深地被志摩的詩打動!太美了!它是音樂,是一幅畫,又是一部很長的小說,讓人沉浸在一個不一樣的世界里。
在轉瞬即變的時空里,在人生無以反復的過程中,徐志摩打敗了時間的文字、聲音和表情,創造無數經典,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喚醒了我們曾經的那份純真和對世間的幻想‥‥‥
一個離別,不知道沉重了多少文人,凄慘也好,迷茫也罷,總之,心重的如海綿浸水,拿不起來,非要勉強,滴滴嗒嗒的全是眼淚。蒼天深深的知道這點,于是成全了志摩,讓他在空中輕盈的離開人世,沒有一個回眸,就飄落在了遠處。
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家或詩人都有他的雙面性,有人喜歡,絕對也有人不喜歡,這得取決于作家或詩人本身的文學作品。而徐志摩卻是因為他的感情經歷,歷史對他不公平,他留下的是一卷詩,而后人談論的卻是他的婚姻。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這段話感染著每一個讀者,可以與那一首“我愿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雨打,五百年日曬,只為你從橋上走過”媲美了。
曾經不喜歡讀詩,也討厭愛情故事。詩要么艱澀難懂,要么有一種滑稽的悲涼。愛情故事不是少女的幻想,便是蒼白的現實。《翡冷翠的夜》結合了兩者,但我卻喜歡。讀完便不禁苦笑。現實總是這樣有甜有苦,到最后只有志摩的詩留了下來,鐫刻著一份愛情。
凌晨 空氣微涼 窗臺檐頭上零星的雨珠兒無力地滴答著,像極了這場大雨清冷的尾聲。 縱是涼風拂面,細雨潤心也尚未睡下。心想著如此舒境用于睡覺著實浪費,便信手拈來了一本詩集《志摩的詩》,如此,也不負了此佳境
那一年,我15歲,第一次給女孩子寫情書,心里像裝了一只不老實的兔子,寫了一張又一張,總是感覺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發春的內心,第二天早早的跑到學校旁邊的盜版書店5折買了一本《志摩的詩》,如獲至寶,就這樣連剽竊帶模仿的完成了一封情書。現在想著還真是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