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叢書編選了適合兒童的,有節奏、有意韻、具有文學之美和自然之美的詩性文本,讓兒童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激發語言潛能,提升語言素養和母語能力。童謠童詩、淺易的五言詩、晨讀對韻,泰戈爾《飛鳥集》、七言詩、紀伯倫《沙與沫》、中國現代詩歌、外國詩歌、宋詞、外國散文、中外現代散文、中國古代散文,沿著這樣的序列,緩坡而上,讓孩子們在日有所誦中開啟天賦之門。
此次推出第四次修訂版,編者精心進行了修訂。在保持該書原有風格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了各方在使用過程中提出的一些較好的建議和意見,對各冊體裁分布和內容選擇的梯度做了微調。如古詩內容,仍堅持以唐詩為主,同時增選了一部分適合孩子誦讀的歷代詩歌,刪除了一部分內容與孩子相去較遠、不大能夠與孩子內心產生呼應的篇章。其分布方式也由原來按照體裁、年代排列,改為按照難易程度編排。除此之外,將童謠的誦讀一直延續到二年級下卷,將兒童詩的誦讀按不同程度分布到各個級段等等,整體上力求更加貼近孩子,更加方便家庭和學校的使用。
親近母語總課題組歷經十年研究、五年編寫、四次修訂的傾心之作。作為兒童誦讀教材品牌,與其他一些誦讀教材相比,它具有以下特色:
1.經典性:這是“日有所誦”的基本特點。編者在廣泛選材的基礎上,進行了一次次精心遴選。被選入的作品都是符合兒童心性的、經典的詩性文本。文本體裁豐富多樣,有兒歌、童謠、童詩、中外詩歌、古詩詞曲、晨讀對韻等等。同時,也精選了《論語》、《孟子》、《老子》、古代寓言、古代散文中易于兒童記誦和接受的章節。
2.課程化:“日有所誦”根據各個年齡段孩子的閱讀能力有序地安排了誦讀內容,努力讓孩子讀到他們真正該讀并且適合讀的東西。為了方便學生使用,我們將每學年分為一冊,每冊分為上下兩卷,每卷16個單元,以對應每個學期中的16周次。每周安排了五篇作品,其中重點推薦兩篇。每冊后面的附錄部分,基本為國學經典啟蒙,供學有余力的孩子誦讀。
3.兒童本位:為了讓孩子喜讀、樂讀,所選文本從兒童心性出發,充分擇選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能打開兒童心靈,啟迪兒童靈性的作品。同時將各題材作品有序地安排到各個單元,讓孩子在每個單元中接觸到不同風格、不同個性的作品。
薛瑞萍,網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學小學部語文老師。出版了《心平氣和的一年級》《給我一個班就心滿意足了》《我們班的閱讀日志》等著作。
徐冬梅, 親近母語創始人,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國家“十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親近母語”課題主持人,2005年度中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之一。主編《親近母語日有所誦》、《親近母語全閱讀》、《親近母語經典閱讀》等書,其中《親近母語日有所誦》已被全國超過二百萬學生使用,《兒童閱讀六人談》《小學語文教材七人談》作者之一。在《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南京師范大學學報》等專業教育報刊上發表文章一百多篇。
邱鳳蓮, “親近母語”課題組核心成員,《親近母語》自讀課本副主編,出版專著《大聲讀給孩子聽》。參編教材30多冊,有《閱讀從傾聽開始》《給孩子另一雙翅膀》等20多篇文章,發表在《語文教學通訊》《小學語文教師》等刊物。教學工作實績突出,曾被江蘇省教育廳授予“先進個人”稱號。
誦讀就是深層閱讀。日不間斷的記誦,就是煉心的過程。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天長日久,積累的是語言,培養的是詩性,也是定力和靜氣。
薛瑞萍
對于兒童的精神發展而言,提供健康美好的母語的營養,用瑯瑯書聲為他們構筑一個溫馨、實在的成長環境,既是強健兒童的骨骼,也是豐滿他們的血肉。既是給他們打造堅固的
船體,也是為他們揚起漂亮的風帆。
薛瑞萍
享受閱讀是一種幸福的能力,因為閱讀,我們走近自然,走進偉大的心靈,走進自我。然后我們擁有內在的耳朵、內在的眼睛,見人所不能見,聽人所不能聽,然后擁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