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至1955年期間,錢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亞書院先后講授“中國經濟史”及“中國社會經濟史”兩門課程,扼要地講述了由上古春秋戰國至明清時代的經濟情況及財政政策,并道出經濟與政治、文化、社會、軍事、法律、宗教之間的相互影響和聯系,評價政策和朝代興亡之關系。
葉龍曾師從錢穆多年,詳盡筆錄及整理了先師兩門課程的內容,對一些內容做出了補釋,形成流暢易讀的文章,在香港《信報》經評版陸續刊出后,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集結出版形成本書。本書不僅填補了錢穆先生缺乏經濟專門史著作的遺憾,更令讀者能夠通過閱讀中國經濟史加深對錢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體悟錢穆先生強調要在文化傳統一體性中做研究的教誨。
貫穿全書的主要經濟問題包括農業經濟及土地分配、基建及水利工程、工商業發展、貨幣制度改革、社會階層現象、稅制及徭役等。細讀兩千年的經濟史,我們可以發現,今天中國的社會經濟面貌深受歷史傳統的影響。希望此書能夠幫助讀者解讀目前推行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影響,同時起到鏡鑒作用,將有益的經驗應用于今日商業社會,避免失敗的教訓重蹈覆轍。
剖析歷代政治得失經濟根柢 把握五千年來中國經濟史脈
高屋建瓴、小中見大、鑒古喻今、充滿人文理想
融政治、社會、經濟于一體的中國經濟專門史
口述者簡介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歷史學家。
1912年始為鄉村小學教師,后歷中學而大學,先后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移居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北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中國經濟史》等。
整理者簡介
葉龍,香港能仁書院前院長、能仁哲學研究所及中國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長。
新亞書院哲學教育系及新亞研究所畢業,曾師從錢穆多年。后獲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香港大學哲學碩士及哲學博士。著有《桐城派文學史》《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中國古典詩文論集》《王安石詩研究》《孟子思想及其文學研究》及《中國、日本近代史要略》等。
緒論
向來學歷史之人,比較不重視社會與經濟。西方人講社會學亦不過 200 年而已。
所謂唯物史觀,即經濟史觀。西方人認為由經濟形態來決定社會形態, 再由社會形態決定一切歷史,遂有社會的分期。唯物史觀、經濟史觀的分期 則稱政治跟隨社會,社會跟隨經濟。于是說封建社會是農業社會;資本主義 社會是工商業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則仍是工商業社會。這可說只是部分對, 但東方歷史決不能如此講。
西方講歷史的分期相當紊亂。只能分上古、中古、近古等來講。中國講 歷史有系統,可按朝代來講,與西方分期迥然不同。因人類歷史演進并不能 照馬克思所講的。人類歷史演進有無共同軌道大值商榷。中國人的歷史演進 顯然與歐美各國的歷史演進不同。對各民族歷史演進,當用歸納法講,再來 察看是否有共同軌道。
今日世界之問題,由于不能用政治、宗教等來解決,因此西方人已漸注 意到東方的歷史。由于土耳其、埃及等國的歷史不,唯有中國的歷史可 用來研究人類歷史如何演進,此所以歐美在今日已注意到文化問題。
從前西方人認為不信基督教的民族為不開化的、不文明的、野蠻的,因 此視中國為半開化的。但今日西方業已改變此種錯誤觀點。未來欲對世界學 術有大貢獻的,好莫如研究中國歷史。
今日世界人類已覺醒,各國各民族各有一套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佩服 他人的。
講人類歷史共同演進的方法,就得用歷史,用科學的歸納法。 最古的中國社會非原始共產主義社會,應稱為氏族社會,氏族社會的經濟以農業開始,世界文化的開始莫不如此。
歷史可分通史、斷代史、專門史。經濟史屬專史,如欲學習中國經濟 史,好先能了解經濟與歷史之知識。
歷史注重以史學之觀點方法,作材料之鑒別考訂。如研究井田制,先 應鑒別是否古代有此制,是否可信。第二步,即要作出史學解釋,并加以評 判。井田制如何產生;影響如何;何以不能繼續于今日;井田制在當時之時 代意義為何,此即是史學。
經濟史須具備兩條件: 一、鑒別的方法; 二、解釋其意義及評判其價值。
學歷史前應先了解其他社會科學。研究人文科學是根據歷史材料。中國 經濟史長達 2000 年,歷史演進之記載極詳,西洋史則僅數百年而已。
過去中國學者研究歷史之缺點為: 一、史學與經學不兼通。
二、用西洋歷史模式結論套入中國歷史中。如西洋有羅馬奴隸社會, 但中國沒有。又中國之皇位為世襲,傳其子孫;羅馬則不然。英國則可傳女 兒。故中西歷史大相徑庭,中國之歷史實應讓西方人作參考。
研究農業經濟可分三項目:
1. 生產的經濟:就經濟價值而言,如種稻、種玉蜀黍(即玉米)等;如 各地同類糧食之價格不同。
2. 農村的經濟:中國農村經濟活動場合中之地位與西洋農村地位不 同。中國各地之農村經濟活動亦各不相同。如上海四周之農村經濟 活動與湖南省的農村經濟活動不同。又如廣東番禺一縣城自秦迄 今,已歷逾 2000 年,從未變動,但就農業經濟生產物的價格來講, 則番禺迭有變動。蘇州自春秋迄今亦未變更。城市附近,必有農 村,二者之間有密切經濟關系,應同時討論。今日中國之城市既非西洋之城市,亦非古封建之堡壘,與西方封建 社會模式有所不同。故中國之農村與城市之關系亦與西洋不同。
3. 農民的經濟:講及農民實際的生活,西方農民是奴隸;中國則為佃農與自耕農。論農民之地位,中西亦不同;至于生產物價格,則中 西略同。
中國文化是大陸文化,而非海洋文化;是村落的,而非都市的(希臘、埃 及之文化其重點在都市);埃及、巴比倫是平原文化,中國則為高地(陵谷)文 化,亦非河流文化。
一、黍與稷為中國最早農作物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 埃及、巴比倫、印度與中國①,此四大文明發源地均始自農業。埃及有尼羅河;巴比倫有幼發拉底與底格里斯兩河;印度有恒河;中國有黃河,因農業發展靠水利灌溉。但中國與其他三國情況不同。
中國農業發展并非單靠一條黃河。埃及、巴比倫、印度三國均處于熱帶或亞熱帶,但中國則氣候不同。再就面積言,埃及、巴比倫小;印度較大,但單純;中國則幅員廣大,氣候土壤等亦南北不同。
中國古代北方之農作物并非種稻麥開始。向來所謂五谷者,即黍稷稻麥粱。再加上豆,則稱六谷;合黍、稷、稻、麥、粱、大小豆、麻與菇,則稱為九谷。但中國最早之農作物為黍與稷。
吾人當根據歷史研究中國最早之農作物。黍與稷為中國北方最早之農作物,《詩經》中即已提到。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商代占卜收成好壞,甲骨文中多有“求黍”及“求黍年”等字句。但未見有“求麥”、“求稻”。因黍比較粗生粗養,容易種,為商代人之農業主要作物。稻麥為貴品種而難生長,故商代求豐年只求黍,《詩經》中提及“黍”、“稷”兩字很多,可資證明。
古代農業發明者有“后稷”與“神農”,“后”即上帝之意,“后”與“神”均為形容詞。神農姓姜,后稷姓姬,此二人均在中國西部,何以不稱“后稻”、“后麥”,而稱“后稷”,蓋中國最早之農作物為稷也。
甲骨文為盤庚后之文物,為史料。但后稷之史料借傳說而來,乃由推想而得,但并不一定不。
黍稷有共同之性格,即均為高地農作物。鄭玄曰:“高田宜黍稷,下田宜稻麥。”今日北京以種麥為主,種麥處即種稻處;南方以種稻為主,種稻處即種麥處。而稻麥需要水分多,故種于“下田”;黍稷需要水分少,故適宜種于“高田”。此亦證明中國當時有高地農作物,亦有低地的。
二、古人重黍稷輕稻粱
中國五谷之一曰“稷”①,“后稷氏”者,“后”為尊敬之意。以上提及不稱“后稻”、“后麥”,可見當時最重要的農作物是“稷”。今山西省有“稷山”;“歷山”亦在山西。
稷為高地旱性植物。中國古代農業偏于高地旱性作物,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于丘陵,起于高地,而非起于平原。故稱大陸文化,并非海洋文化。
所謂五谷,即黍、稷、稻、麥、粱;普通說農作物為黍稷稻粱。清程瑤田作《九谷考》,曰:“稷者,今之高粱。”此處所稱之粱,即今之小米;黍即北方之黃米。
中國古代農作物由高地開始,是先種(多種)高粱、黃米(即黍稷),而非先種稻麥。《詩經》云:“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其意乃黍稷在先也。
故我們要研究中國政治史,或社會史,或經濟史,只當在文化傳統之一體性中來作研究,不可各別分割。我們當從政治史、社會史來研究經濟史,亦當從政治思想、社會思想來研究經濟思想,又當從政治制度、社會制度來研究經濟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則同有一較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領導。
——錢穆,《如何研究經濟史》
中國下一步的挑戰,或許在于重構與自身傳統與世界的聯系。在對西方學說理論的引進介紹之外,還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的歷史演進。本書重視政治、社會、文化與思潮之間的相互聯系,涵蓋了歷朝歷代的土地制度、基礎設施投資(主要是水利及漕運)、貨幣制度與稅收政策、還包括政府還是市場主導的經濟思想爭論。
——林毅夫,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名家名著,值得期待哦!愛讀書愛生活!
很好很不錯
整體感覺不錯,好書
還沒來得及看,不過印刷排版挺好。
宜藏宜讀!好書~
還沒看,但書很漂亮
書很有趣,對于歷史一向感興趣,還是比較合胃口的
經典,大師智慧之作
整體感覺不錯!
第四次購買了,質量很不錯.269690
非常非常好!
好書,認真學習
很棒的書!包裝細致,內容豐富,值得購買!
好書,很滿意
這個書專業 寫的棒棒的
看簡介和評論拍的,很好看,有收獲,物超所值!
很好的書,很經典
開學季活動 加入購物車很久的好書 現在買書已經離不開當當了
東西很好,發貨速度也很快,很滿意
挺好,還不錯
速度快,包裝好,服務棒,多次買了~贊~~~
一本好書值得擁有
挺好挺不錯
大師手筆 內容比較喜歡
書的質量很好,價格也便宜,物流很快,經常有活動,買書很實惠,以后還會繼續關注本店,滿意,給個超贊。繼續買買買。
還是看吳曉波的通俗易懂,這個古言古語,床頭助眠書
大家的作品,值得品讀,無論是通識學習還是專業學習都是不錯的選擇。
最近當當在快遞中對書的保護有所改進,本來一直擔心又要破損了,這次做的還是不錯。書還沒開始看,但錢穆作為民國大師相信是可以的。
錢穆先生的書,都需要帶著思考去讀。無腦認同和無腦噴的,只能說是沒帶著腦子讀書的人,也不是真正愛讀書的人。
都說我們的傳統學術里只有食貨志,就沒有經濟史,錢穆這本書可是要打一堆浮皮的臉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