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一個人去完成你許諾過的旅行,我要為我們兩個人,去看一看永恒。那一刻我知道,曾以為這一生會有說不完的話給你,但很多話留在心底會更好。
愛一個人很難,不愛一個人更難,而難的是真正離開一個人。我不明白人心,我不明白時間。所以我只有遠行。
羅馬、倫敦、北德、烏蘭巴托、拉穆、阿拉格、赫爾辛基、墨爾本、新加坡、得克薩斯、奈良、耶路撒冷、米蘭……從一個車站到另一個車站的路上,我開始對人世的離別,深信不疑。
當所有的碎片漸漸拼湊成一個人看的風景,我開始明白,走那么多路,并不是要再次找尋到你,而是為了失去你。
于是,我在哭墻前對世界上所有的神明說,讓我們自由。翻過這千山萬水,再不用回頭。
陶氏金句摘選:
我對著噴泉說:“讓他愛上我吧,讓他愛上我吧,我們一起重回羅馬。”
現在我回來了,依舊是一個人。M,我想,我們不應該在自己的愿望里牽涉進別人的意愿,否則神明都不知如何決斷。
倫敦,是下在我生命中的一場豪雨,但終有24小時,會在我記憶里漸漸止息。而我的心,也總會有一小部分留在了那里,在一杯伯爵茶的香氣里,守候一個個潮濕陰霾的早晨,和一段美好年華的邂逅。
我選擇搭乘火車,去會見勃拉姆斯、巴赫、托馬斯 曼與弗朗茨二世。在他們的背影后面,我嘗到了海風、鹽、杏仁糖以及啤酒的味道。從一個車站到另一個車站的路上,我開始對人世的離別,深信不疑。
沙杰汗的寢宮正朝著泰姬陵的方向,以白色大理石建造,上面刻滿繁復的花紋,這是世界上精美的監獄。站在陽臺外,凝視著不遠處的泰姬陵,我仿佛懂得了沙杰汗的心。可望而不可即的無奈與絕望。他是否曾經祈禱時間快點過去,早日安睡在愛人身旁?
現在,人們都忘記了沙杰汗的荒淫跋扈,只記住了他執著一念的愛情。
一個人旅行這么久了,開始發現每樣東西都有著不同的光芒、不同的聲音。甚至會在夜里,做著不同的夢。在異鄉的街頭停下來,抬頭看見對街美麗的玻璃窗,隔著時間、緯度、季節以及空間無從代替的人情世故。
一路上,我常常想起關于遺忘的事情,因為我的記憶力也越來越差了,尤其是近幾年的記憶,忘得特別快。我猜想,那些正被我們忘記的回憶,會不會像一支支燃燒的蠟燭,時間風一樣經過,于是蠟燭漸次熄滅。后,我們被困在一間漆黑的屋子里,只能靠燒舊信取暖。
但圣安東尼奧卻是一座不愿意遺忘的城市,因為那里的阿拉莫遺跡是得克薩斯精神的發源地。
坐纜車下山,我繼續向死海進發。撲面而來的,是什么都沒有的死寂。只有炎熱。
誰曾想,一片了無生機的死亡之海,也曾是埃及艷后當年的私人SPA 場。
當我向裴明告假的時候,他說:“見過死海,就當是死過一次,很多事可以重新開始。”
在結束的地方開始,這是樂天派的思維方式。我只希望,那些結束了的,永遠不要再重來。
看著窗外掠過的風景,我想上帝的仁慈在于,他只讓我們知曉我們曾多少次地相遇,卻并不告知我們曾多少次地錯過。在生命的無盡曠野之上,我們沒有相遇,只是擦肩而已。越走越遠,終于無處告別。但是那些短暫的相聚卻在時間的河流里凝成琥珀,輾轉反側里,念念不忘。
在我們生命中,有些人,再不能回到相識的初。但是,我們會記得。
陶立夏代表作《分開旅行》精裝典藏版,女性必讀的治愈系經典。
1.國內治愈系情感旅行文學開山之作。
在我們生命中,有些人,再不能回到相識的初。但是,我們會記得。
這個世界的很多風景,原本要和你一起經過,如今,我卻要獨自走過。
在路上,和繾綣痛苦的愛情告別,和豐盈快樂的自己相遇。讀懂了人世的悲歡離合,明白有些人,確實深愛過。也許,那些能找回的東西,從沒丟失過。那些丟失了的東西,或許從未真正擁有。這一路上見過的風景、聽過的故事,經歷過的所有相逢和告別,就是我們之所以成為我們的原因,是命運無可替代的一部分。
所以,在路上的那個人,才是真實的自己。在路上的那個人,才會對愛情葆有纖細的洞察與領悟。在路上的那個人,才更易在自我與愛情的牽扯中找到答案。
2.唯美呈現一段橫跨五大洲、13個國家的療愈之旅。
羅馬、倫敦、北德、烏蘭巴托、拉穆、阿拉格、赫爾辛基、墨爾本、新加坡、得克薩斯、奈良、耶路撒冷、米蘭……率真感性的直觀感受,知性細膩的文化呈現,視角獨特的人文解讀,帶你在文字中走過那些風景,在風景中讀懂人心與愛情。
3.獨具風格的女性心靈成長書,視角特別,口碑爆棚。
用溫潤流暢的文字,內斂厚重的情感,攝動人心的風景,通透深刻的哲思,給你無限的勇氣與力量,面對自己,放下牽絆,擁有獨立自由的靈魂,懂得簡單美好的快樂。
4.暢銷作品《分開旅行》全新修訂,打造收藏版。
知名設計師操刀設計,內文多圖混排精裝版,全彩四色印刷,新增數十幅精彩照片,170 幅攝影作品,隨書附贈精美明信片。
陶立夏,
作家、翻譯、攝影師。
曾在英國求學數年,現居上海。因為興趣和工作,周游世界各地,用風格獨特的攝影和清新內斂的文字,記錄下很多動人的風景和故事,以及通透深刻的感悟。
作品:《分開旅行》《練習一個人》《島嶼來信》《如果沒有你》《把你交給時間》
譯著:《夜航西飛》《一切破碎一切成灰》《安尼爾的鬼魂》
序言 我用十三場旅行離開你,我用十三場旅行抵達你。
及時章 意大利/瞬間即永恒
我們在愛情里期待永恒,但這世間真的存在永恒不變的東西嗎?
第二章 倫敦/記憶之城
從荒蕪到繁華,學生時代的記憶再次回來。溫言暖語,終成冰炭。
第三章 北德/你喜歡的拉姆斯嗎?
再往北就是秋天了,我去北德拜訪德拉姆斯,還有他對克拉拉無望的愛情。
第四章 烏蘭巴托/在世界的中心呼喚你
每次回程飛機遭遇顛簸,就知已到達烏拉爾山脈。我想去看看,這片荒蕪里有什么。
第五章 肯尼亞/美麗心世界
乞力馬扎羅山上的雪,馬塞馬拉的牧群,我好像開始懷念你了,像懷念一個故人。
第六章 印度/印度洋的季候風
我經過印度洋,一路北上去看望世界上最寂寞的陽臺。
原來有些人,確實深愛過。
第七章 赫爾辛基/告別的展臺
赫爾辛基火車站,有你最喜歡的建筑師設計。走了這么多路,卻沒有與你重逢。
第八章 墨爾本/南十字星空下的想念
這里是薔薇和長羽鳥的天堂。世界的另一端。也許遠離,才能靠近。
第九章 新加坡/一點新,一點舊
在輪船轟鳴中等待日出。我寫了滿滿的三頁信給你,寄出的卻是空白.
第十章 得克薩斯/天邊的一顆孤星
頹廢的美國南方,劈柴喂馬的生活。我們有自由的靈魂,也有永恒的孤寂。
第十一章 日本/等待的意義
人生是一期一會的事,就像櫻花。
古都奈良的一杯茶,吉野山上的一段經。寂靜的心漸漸靜了。
第十二章 以色列/死亡之海
見過死海,就當死過一回,一切重新開始。
我在哭墻前對世界上所有的神明說,讓我們自由。
第十三章 米蘭/的晚餐
我回到這段旅行的起點,去看《的晚餐》。
這是的告別,我終于可以重新去愛了。
再版后記 假如可以戰勝時間
第八章 墨爾本/南十字星空下的想念
這里是薔薇和長羽鳥的天堂。世界的另一端。也許遠離,才能靠近。
記憶到站
這年的冬天來得早,天很快就黑透了,但睡眠問題依舊沒有改善,開始在臨睡前的牛奶中摻威士忌,結果做很多的夢。我想念蘇格蘭夏日的長日無盡,空氣里有水晶的光澤。有一年的復活節,我和M去蘇格蘭玩。火車離開國王十字車站不久,我枕著M的肩膀沉沉睡去。醒來的時候,車窗外已是蘇格蘭陡峭的懸崖,藍灰色海水拍打著,激起蒼白浪花。小小燈塔,站在堤岸的盡頭。海鷗的翅膀,不斷闖進我的眼睛。
不久車窗外開始出現連綿的山脈,遠處的山峰上還留著一點點去年的積雪,看著漸漸顯現的山峰,同車廂的登山者們小聲議論一番,開始收拾裝備下車。
在蘇格蘭高地生存的民族,必然是堅韌并且質樸的。那里除了高山便是大海,土壤貧瘠。山上大都是苔蘚植物,而延伸到海中的巖石,是冷峻的灰白色。在自然的博大廣闊與人類的渺小狹隘之間,產生出深深的熱愛與敬意。
到達終點站的時候已經是晚上近十點鐘,火車就停在海邊,人群四散開去。天空依舊是明亮的。我們在霧氣里行走,想找一個B&B過夜。可惜都已經客滿。正準備在火車站長椅上過夜的時候,看見火車站旁的海港里泊著一艘船,想如果不能在這里找到住宿,那就連夜到對面島上去吧。對面島上也是連綿的山脈。山腳有白色的房子,亮著燈,金色的溫暖燈光映著明灰色的清澈海水,仿佛是一場近在咫尺但又不能到達的夢境。
走近了卻發現船上沒有一個人,只有一群孩子在碼頭上玩一輛超市的購物推車。他們被我們兩個外地人要坐船過海的想法逗樂了,指著停在一邊的公共汽車說:坐那個就可以啦!這船不去對面的。
正好還有一班車。公共汽車上除了我們兩個人之外,都是沉默的蘇格蘭當地居民,淺色的頭發,碧綠的眼睛,粗花呢的外套,坐在陰影里,和這漸漸暗下來的天色很搭調。公共汽車開得飛一般,駛過跨島的長橋,橋下的小島邊緣靜靜站著白色的燈塔。我看著橋底下的藍灰色海水,突然想起來,這就是大西洋了。,終于找到一家還有空房間的小旅館,剛安頓下,發現天已經一下子全黑了。好像有人突然熄滅了一盞燈。
我們住的房間其實是閣樓,房頂有一個傾斜的大天窗,早上醒來,看見巨大的灰白色海鳥停在上面看風景。離開的時候,那個旅店的女主人一頭白發,送我們到門口。道別的時候,我說能住在這里真的幸福啊,她想一想,說:“Well,you may appreciate it more than we do.(嗯,你可能比我們更欣賞它。)”
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世間許多事都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們坐在超市門口的長椅上,吃掉一整條法國長棍面包。然后一起去探險,在山間的溪流中看三文魚逆流而上,順應生命中無可解釋的召喚,從海中回到山間產卵。不知道那些倔強的魚可曾有問過原因,當時間到來,一定要歷經艱難、不眠不休地回到當初出生的地方。作為人類的我們,時常迷惘,時常想大聲呼喊,時常在問為什么。但其實很多事情沒有緣由。就如同,愛若死了,就是死了,撿拾不起,呼喊不應。
在高地之都依文尼斯空闊的廣場上,幾百支風笛同時奏響,悲愴激昂的樂音響徹云霄。又因為我貪吃一塊比薩,差點錯過火車。當我們倆火箭一樣飛奔高呼著沖進站臺,整列正要離開的火車突然停了下來,列車長笑著讓我們上車。回倫敦的時候,我偷偷在路邊買了一把牛角柄的拆信刀,準備當作生日禮物送你。這把漂亮的拆信刀,M曾珍而重之地放在玻璃書柜中。
如今想來,或許故事的結局一早就已經注定。
M,有時候我真有些擔心,總是無法鼓起勇氣去見你一面,卻又是這么這么想念你,想到后來,會不會難過到死掉?當然,我知道我不會死,明日早晨依舊會比鬧鐘早五分鐘醒來,沐浴更衣喝水上班,畫圖改設計處理郵件,被堵在車流里聽廣播……我們時常感慨生命之脆弱的同時,也一樣贊嘆生命的強大與豐盛。
記得那些你剛說過要離我而去的夜晚,很暗,冷到徹骨。我獨自坐在暗中,以為天不可能會亮了。但,一日一日,我擦干淚水從沙發上站起身來。晨曦是粉色的。大衣、長靴、微笑,都是一等一的專業姿態。對自己說,不過是,搭臺唱戲,唱念做打,樣樣都要精,件件似模似樣。不過有時候仍是會怕,不是怕會死掉,那些終究避不過的事情有什么好怕。而是怕來日卸下這層層偽裝,再認不得自己的真皮相。我們都是這樣活下來,然后要這樣活下去。
然而,活著當真就是好?
我把積累下來的調休統計一下,不算上春節假,居然還有兩個禮拜。只有再一次,拿起電話預訂機票。只是這一次,該去哪里呢?哪里才能找到那個我們曾共同度過的夏日呢?
請再告訴我一次,M,年輕不是我們愛情的原因。
喜歡陶立夏很久了,她是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這本書對于我是驚喜!
感情是這樣的,可以濃烈到讓人同生共死,也可以是讓人感覺到云淡風輕。但不管是那種,都是愛的,只不過有的人選擇了不同的方式
買來的第二本。一本送給驢友,一本送給自己。旅行是放空自己的過程,是追尋歸屬感的有效方式。是自由的生活態度。乘年輕,我還想多走些地方
趁搞活動,買了好多本,看了開始的幾頁,作者寫作角度獨特,文風雋永,書的裝幀精美,印刷質量好,值得收藏的好書,適合以后的閑暇時光慢慢品讀,品味旅途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
舉重若輕的力量就是讓你在讀她的文字的時候,逐漸放下傷痛,發現這個世界的光亮。這本書就是這樣,那么深的感情,在旅途中風景中吹散,并給自己力量,很慶幸我感受到了
接觸立夏的第一本書是練習一個人 然后是島嶼來信,分開旅行和這兩本都不一樣,故事性更強,所以代入感也很強。真的希望能和書中的那個“我”認識,很喜歡這樣淡淡的女生
今年九月就要去倫敦念研究生了,和立夏,和分開旅行的主人公一樣,即將開始與這座城市的羈絆。雖然沒有立夏的文筆,希望我也能是一個為了心中的自己,敢作決定和行動的人
我沒有讀過她的其他書,單純說這本書的話,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她對于時間和人心的思考,不過分惡化這個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讓我們看到人性的善變,也能看見人的溫暖
北德和蒙古這兩章寫的不錯,很有生活氣息,也很文藝。草原大概是天然有一種自由和茫然的感覺,里面的人和故事,淳樸而又充滿傳奇。作者文筆不錯,就是有些地方篇幅有限,還沒讀夠。
看到這本書的后記,很感慨。這本書給了立夏一個全新的生活,也給我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有時候,人就是這樣學著成長,學會離開一個人,學會一個熱生活,當然,也要學著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或許當你在身邊的時候 能感覺到的也只是淡淡的溫暖而已 并不比一杯熱茶更顯著 但當你失去的時候 整個世界瞬間荒蕪 只知道我們只是在戰勝空間 卻對時間無能為力
那些不在的人與物,已徑自就這樣去了,帶走它們的那一部分存在,而在我們的生活里留下空洞。傷痛會漫溢進來,填補這些空洞。而留在這里的我們,日日況味存命之喜。生命就是這樣一場悲喜交集。
陶立夏代表作 全新精裝典藏版,五大洲,13座城市,170幅照片,一場別離,一段唯美清新的情感愈療之旅。天空里沒有恒星的恒心,只有風雨的無常。我要為我們兩個人,去看一看永恒。
朋友給我的,說是非常喜歡,陪她走出了情傷,我看了之后,大概明白為什么能讓她不再那么痛了。旁觀了她的愛情從開始,到結束,挺心疼她,好在有這樣一本書,治愈了她,也讓我看到了愛情里的所謂得到和失去。
還記得第一次遇見《分開旅行》,那是在六年前,書架前無意中地輕輕一瞥,之后便愛上了這本書,愛上了寫這本書的人。后來,看著桃子姐從《練習一個人》到《島嶼來信》到《把你交給時間》,看著她走過那么多地方,感謝她每一個溫暖而清醒的句子,像黑夜里閃爍的星星,讓我有了走下去的勇氣。我還在期待,期待著她帶我們走過更多的風景與愛。
我喜歡獨自旅行,關掉手機,給心靈放空。很難體會到分離的撕裂感,翻來看看,總有為何別人的人生這樣戲劇的感慨,又嫉妒。同時心里也有了共鳴。要是她在我身邊,我就不是空殼了。我不要分開旅行。
嗯,這本書在提醒你:要好好生活,有美食、旅行和美好的事物。至于愛的人,要懂得把握,也要記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不要過分糾纏在一份彼此都窒息和沉默的感情里,更不要沒了自我。那不是愛,是妥協
感情不一定都需要那么濃烈,或者說,即便很濃烈,也不一定需要那么激烈的表達方式。我喜歡這十三場旅行,是因為,在旅途中,我們能找到治愈傷痛的理由。
對我影響最大的兩個作家,第一個是三毛,第二個是陶立夏。感覺自己不知不覺在像他們一樣,去向往,去追求。看分開旅行的時候,心心念念的就是肯尼亞的美麗心世界,已經和男朋友約好,明年就去。不是說說,是認真的,和陶立夏一樣,認真的熱愛生活。PS.書里的故事雖然有點憂傷,但是讀下來反而覺得內心莫名開朗與安定,很有陶立夏的風格
這一次旅行,我經過了肯尼亞的風景,而肯尼亞經過了我的生命。她告訴我,在時間的河上,人的一生何其短暫。她告訴我,我們索取得那么多,而真正需要的,又是這么少。
和作者一樣,我也喜歡旅行,書中提到的日本、印度、新加坡、泰國,我都去過,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和文筆,有很多地方,寫出了我當時表達不出的感受,當然,有更多地方,是我根本體察不到的那種細微和感動,太神奇了。太喜歡書里寫的地方了,去過得想再去一次,沒去的想趕緊就去
遵從內心,結局也許難講,但是不能丟了自己。這本書和其他旅行書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書再講為了成長而要去旅行,旅行使我成長了,感覺除了旅行其他事情都不重要。這本書卻告訴我,旅行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但是,可以讓人有一個空間換個角度去看待人和事,也給人一個緩沖的時間,有些事不要急著沖動,急著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