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上篇主要闡述世界觀,下篇講的是方法論。人類歷史上的先賢巨匠們是如何用自己的理論和哲學架構來闡述、解釋貧富分化與階級固化的: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霍布斯、洛克;從密爾、邊沁到康德、盧梭;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羅爾斯、——在這些人類偉大的大腦看來,對財富進行怎樣的分配是的,如何設計普通人的上升渠道是合理的。然而這些理論和實踐從來都沒有的,人類就是在眾多的爭議和錯誤中蹣跚前行,解決這一宏大的歷史問題依然需要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人們持之以恒的努力。本書中所有的章節(jié)都是一脈相承、層層遞進的,由一條共同的主線發(fā)散、衍伸來分析我們這個世界。閱讀時應將各章節(jié)聯系起來,成為一個中心思想下的體系。
其實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寫這篇編輯手記。不寫的原因是這本書已經很厚重了——物理上的,擔心遮擋讀者的視線;寫的理由則是這本書確實很厚重——思想上的,真心希望讀者更地閱讀它。
相信很多讀者在學生時代頭痛的事莫過于背誦政治、歷史,甚至語文課中相關的馬克思主義內容——也許現在只能回憶起幾個關鍵詞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尤其近幾十年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可能會讓你覺得那些“刻板”的論述早已與現實脫節(jié),卻又是眾多考試的保留項目,著實讓人心煩。但是,就在幾十年前,在這個國家,在這個地球上,它吸引了智慧的頭腦,聚攏了秀的青年,它以前無古人、轟轟烈烈的實踐,改變了人類的歷史。如今,它就像一座休眠的火山,默默注視著這個世界。
到底是什么賦予它激情與活力,又是什么令它陷于彷徨與低落?
我很意外發(fā)現有皓陽這樣的青年在以這樣的方式思考與認知我們的社會,更難得的是他能融會貫通——從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到霍布斯、洛克;從密爾、邊沁到康德、盧梭;從馬克思、恩格斯到羅爾斯、……他將這些先賢的思想串出了一條人類追求平等、公平與自由的主線,令我們的教科書黯然失色。
金字塔結構的社會似乎是人類的宿命,人類至今沒能找到另外一條路。然而中華民族從來不缺少追求平等的勇氣,兩千年前這片土地上便回蕩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咆哮。
一個人的人生高度,或者所謂世俗意義的成功,宏觀上是多方面因素決定的,相關性的是家族、傳承、基因等;其次是時勢,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歷史的行程;后才是個人奮斗與拼搏。真正看清這些的人恰恰反而不會消極接受命運的安排,因為他們知道條幾乎沒法選擇,第二條需要宏大的戰(zhàn)略眼光甚至更多的是運氣,能夠努力改變的只有第三條。但現實中,大多數人開始都盲目信任第三條的力量,碰壁后又調頭信仰、第二條——他們往往終都會變成自己曾經討厭的那類人。真正看清并做出選擇,需要五味生活的磨練——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的奢侈品,沒有哪一把尺子能夠配得上你的一生。
也許微乎其微,但我們正在改變世界。
趙皓陽,90后,互聯網從業(yè)人員。微博@趙皓陽-Moonfans,微信公眾號“大浪淘沙”(ID:knowledgewealth)。熱愛讀書、旅行、攝影。
目錄上篇
第 1 章 生而貧窮 / 3一、從“仇富”到“嫌貧” / 4二、他們窮是因為不努力? / 7三、貧窮死循環(huán) / 15四、投胎的技術:卵巢彩票 / 19五、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 23六、階級固化 / 26七、公平?平等? / 29
第 2 章 驅離的世界:社會分層與階級固化 / 31一、階級金字塔 / 32二、階級固化 / 36三、固化、危機與毀滅 / 39四、驅離的世界 / 44五、階級晉升 / 46六、小結 / 52
第 3 章 財富集中與中國封建王朝的治亂興替 / 55一、被詛咒的土地 / 56二、吃人的舊社會 / 58三、逼上梁山 / 62四、生產力 / 63五、財富集中 / 65
第 4 章 高考,社會公平的遮羞布和致幻劑 / 69一、無聲的革命 / 70二、遮羞布還是致幻劑 / 74三、真正的公平 / 81四、為誰哀嘆 / 86
第 5 章 被吞噬的中產階級 / 91一、傳說中的穩(wěn)定器 / 92二、脆弱的資本 / 95三、虛妄的階級 / 98四、自欺欺人的“紡錘形童話” / 103五、這里是中國 / 106六、留學熱中的焦慮 / 111
第 6 章 精英的特權 / 115一、“公平”的界定 / 116二、無效的規(guī)則 / 118三、脆弱的法律 / 120四、精英權力網 / 124五、“精英”國家 / 126六、“精英主義”與“民粹主義”之爭 / 127
第 7 章 瘋狂的資本(上) / 129一、馬克思的末日預言 / 130二、資本主義的核心矛盾:r>g / 131三、收入不平等:勞動與資本 / 134四、徒勞的政策 / 138五、價值觀的撕裂 / 141
第 8 章 瘋狂的資本(下) / 145一、華麗的泡沫 / 146二、互聯網寡頭 / 157三、壟斷資本主義 / 162四、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 165
第 9 章 被割裂的北上廣深(上) / 169一、割裂的中國 / 170二、北上廣深:天選之子 / 175三、終將逃離你衰落的家鄉(xiāng) / 182四、的多嘴 / 185
第10 章 被割裂的北上廣深(下) / 187一、吃人的房租 / 188二、公正? / 192三、馬克思的地租 / 196四、折疊的世界 / 200
第11 章 婚姻與階級:中國男人真的配不上中國女人嗎? / 203一、婚配中的自然價值與社會價值 / 204二、男權社會 / 205三、女性上遷婚與剩男 / 207四、未來與憧憬 / 211
第12 章 多事之秋:從土耳其政變到南海仲裁 / 213一、軍人的動機 / 214二、世俗化抗爭 / 217三、南疆困局 / 220四、搭便車的“愛國者” / 225
第13 章 禮崩樂壞:從英國脫歐到美國大選 / 229一、割裂的及時世界:孤立主義 / 230二、崩壞的第三世界:戰(zhàn)爭與梟雄 / 243三、崛起的第二世界:機遇與挑戰(zhàn) / 246四、歷史的潮流 / 248
下篇
第14 章 古希臘三賢的思想之光 / 253一、貧富分化下的城邦 / 254二、柏拉圖:理想國 / 260三、亞里士多德:好的笛子給好的笛手 / 261四、法律、教育和民主 / 264五、蘇格拉底 / 265六、思想之光 / 266
第15 章 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燈塔 / 267一、從“羊吃人運動”到光榮革命 / 268二、自由主義 / 270三、自由主義的“叛徒” / 277四、自由主義的批判 / 280五、自由主義的發(fā)展 / 282
第16 章 阿爾薩斯的斯坦索姆困境 / 285一、阿爾薩斯的斯坦索姆困境 / 287二、功利主義——幸福較大化 / 291三、康德——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 294四、理論與實踐的冰火兩重天 / 296五、混沌的世界 / 297
第17 章 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 / 299一、苦大仇深的法國 / 300二、《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 302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契約論》 / 308四、新時代 / 312
第18 章 矛盾的同情心:為什么我們會幫助或厭惡弱者 / 315一、斯密悖論 / 316二、小天使 / 318三、小惡魔 / 320四、人性 / 322五、“窮是因為懶、被騙因為笨”等思想的根源在哪里 / 323
第19 章 為什么說有利于弱勢群體的“不平等”才是公正 / 331一、失效的契約 / 332二、無知之幕 / 335三、“窮二代”vs“富二代” / 337四、批評與爭論 / 338五、歷史大潮 / 340
第20 章 馬克思主義經濟觀 / 345一、生產力和生產關系 / 346二、剩余價值 / 348三、資本積累與貧富差距 / 352四、資本主義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 354五、資本主義的掘墓人 / 357
第21 章 馬克思主義政治觀 / 361一、唯物史觀 / 363二、階級斗爭 / 365三、革命和共產主義 / 368四、列寧主義和思想 / 370五、先知的盲點 / 373
第22 章 馬克思主義道德觀 / 379一、道德辯證法 / 380二、道德的階級性 / 382三、資本主義的道德批判 / 384四、共產主義道德 / 388
第23 章 無產階級的挽歌 / 391一、墮落的屠龍者 / 392二、一篇讀罷頭飛雪 / 394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399四、三千年來誰著史 / 403五、八萬里路欲封侯 / 408六、無產階級的挽歌 / 415
第24 章 釋放惡魔 / 419一、斯坦福的路西法 / 420二、釋放惡魔 / 422三、“”余孽悖論 / 425四、烏合之眾 / 427五、革命者的困局 / 429六、迷茫中的徘徊 / 431
第25 章 國際悲歌歌一曲,狂飆為我從天落 / 441
結 語 心靈雞湯沒有用,血淋淋的真相才有用 / 457
六、階級固化貧者難以脫貧,富者愈發(fā)積累,富人居于社會的上層(無論是經濟地位還是社會地位),于是就造成了階級固化。對于我們這些普通家庭的年輕人,你要是當公務員,如果上面沒有關系,副局級差不多就是你的最終歸宿,除非你是那種天生的政治生物,對權力有一種嗜血般的敏感與天賦,當然這種人是極少數;如果你去了銀行,如果沒有總行的關系,差不多經理、行長助理也就到頭了,除非你有極其高明的商業(yè)頭腦或手腕,別人算不出來的你能算出來,別人搞不定的客戶你能搞定,當然這種人也是極少數。何況,就算你是這種天賦秉異的極少數人,到了中層也是你的天花板了,想要突破天花板還是要投靠權貴,說白了就是必須站隊,這就是要賭運氣了,難保你投靠的人在權力斗爭中落敗,你的職業(yè)生涯也跟著毀了。而一些權貴也樂于選拔底層的苗子,畢竟權力的競技場有時候真的是要靠“門生故吏”的。現在中國的官場、大企業(yè)里,像極了兩晉南北朝時期的門閥政治。前一陣很火的英國紀錄片《56UP》中,導演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有的是孤兒院的孩子,有的是上層社會的小貴族,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2015年的56歲。在他們56歲的時候:當年那幾個7歲上私立學校的上層社會的孩子已經按照既定路線,從牛津大學畢業(yè),然后都做了著名律師,過著上層社會的優(yōu)渥生活,受人尊重,家庭幸福,他們的孩子也無一例外地走著父親的老路,好中學、好大學、好工作。中產階級的男孩子有三個也上了大學,其中一個叫Bruce的從牛津大學數學系畢業(yè)后成為一名中學教師,按照他的理想幫助窮困地區(qū)的學生,后來回到英國在一所普通的公立學校教書,過著平淡也還安靜的生活。而那幾個來自底層社會階級的孩子,有色人種居多,他們年老以后,都當了一堆孩子的爺爺奶奶,而他們的孩子,極少能上到大學,做的都是普通的服務性工作,修理工、保安之類,他們自己常與失業(yè)相伴,如果沒有好的社會制度,他們其實處境堪憂。另外一農家子弟Nick從牛津物理系畢業(yè)后,到美國成為一所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第二次婚姻中娶了一位身材外貌氣質極佳的美國妻子,他是這里面一個成功晉級精英階級的人……可見,想要打破階級固化,還是要靠基因突變,要么生個好臉蛋,要么生個好腦瓜……《名偵探柯南》劇場版中公認較高水平的一部——《貝克街的亡靈》,講的也是階級固化的故事。柯南一行被邀請參加某大公司人工智能游戲機的會。圖1-23 《名偵探柯南》中的臺詞毛利小五郎還是一貫的黑色幽默。灰原哀同學也是一貫的“冷眼向洋看世界”。圖1-24 《名偵探柯南》中的臺詞最厲害的是這個人工智能的游戲機,它是想把日本的二代、三代們一網打盡。圖1-25 《名偵探柯南》中的臺詞圖1-26 《名偵探柯南》中的臺詞原來這機器是想給東瀛來一場啊。階級固化是每一個經濟體都面臨的問題,在中國,經歷了前三十年的抵擋之后,這個問題仍舊浮現在眼前:上等勞工市場的職業(yè)很容易成長為中產階層,而次等勞工市場的藍領極少有機會成為中產階層。這樣的二元結構如果不改變,會進一步加劇社會財富的分配不公,讓底層的勞動者看不到希望,所以,當務之急是要縮小勞動市場差距,保持社會流動渠道的通暢,打破職業(yè)世襲化。疏通社會流通渠道的關鍵是要秉持機會均等的原則。這要求一切職位都要通過一定的資格審查,開展競爭上崗機制。人才流動要靠法治、競爭、個人努力,不是靠門第、父母。
算是社科類的入門讀物吧,馬馬虎虎,算不得這方面的經典
對于小白來說書中的每個觀點都是全新的視角,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重新審視這個世界,希望認識一些書友,推薦些社科類圖書
特別的好看,圖片數據不夠嚴謹,有的還用了漫畫。
之前一直關注作者的公眾號,就跟風入手一本了
趙主席的書必須支持,終于可以系統性讀完他的作品了。
這本書以一獨特的方法,讓我看清社會,認清自己
看書名想了解為什么?還沒看完暫不發(fā)表實質評價。
昨天睡前下的單,今天上午就收到了,這速度真是厲害了
雖然只有一層袋子,但是運氣比較好,書沒被磕到碰到。等考完再細讀。
在微信上看過趙先生的文章,入了一本拜讀,感覺很不錯的
講述了很多想到的未曾想到的問題,現實型雞湯哈哈哈
支持趙總,不過書皮有點太軟了,怎么評論還有字數要求呢
趙主席內容很贊,買之前就知道,其他都挺好,就是相比其他正版書紙張有些薄了
別人推介的,觀點很有特點。可以看看,感覺很現實。
趙總的大作,公眾號里基本看過,權當收藏,算是給趙總的贊賞吧。
關注趙老師一年多了,微信過來買書的,東西咋樣知道的人都懂,不多說了
之前一直在微信上關注趙老師,終于出書了,支持! 印刷很好,書本很實在,表格清晰!
真的超級喜歡這本書。滿滿都是知識觀點。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這本書。贊!!!
書本幾乎沒有受損,很整潔,總算是買回來了趙老師的這本書了,也算是這么久對趙老師的一點資瓷。
書確實是正版,也很好,沒啥好說的。就是快遞太差了,代收點簽收了整整一天了才聯系我去取,還是大中午的。
這本書一定要好好讀讀,讓我們認識真實的社會是怎么回事的,把我們接受的、被灌輸的錯誤的東西都統統抹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成功。
很不錯的,雖然是平裝本,但是我是沖著內容買的
印刷排版都很好。挺厚的一本。紙質也很好。字體大小也合適。
滋瓷一下趙老師,我運氣好,就一個塑料袋袋裝著書都沒有撞角,敲喜翻兒
書不錯,就是能精致些就好了,感覺封面太嚴肅,活潑點,雖然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先鋒隊
這本書一直在讀,每讀都有自己的思考,很多顛覆了以前的認知。作者年齡不大,但是思考獨特,給我很深的啟發(fā)。
對坐著的某些觀點難以茍同,作者眼中的中國一片陰暗的灰白色。這樣的國家會是一個蒸蒸日上的復興的大國嗎?
新生代新左派的代表作品,運用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一般原理揭示社會中存在的種種不公,無情撕碎既得利益集團的粉飾太平,不足之處是在指出冰冷現實之后不能提出解決方案,而且寫作風格存在較重的網絡創(chuàng)作痕跡,雖然生動卻流于形式,不夠深刻嚴謹。總之,此書適合讀書不多的中青年人啟蒙。
這本書引導人們去思考社會背后的不公正,提出現在社會的亂象,并抒發(fā)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些憤世嫉俗,但道理是公允的。為了追求全民的自由,為了追求無限制的自由,可能到最后換來的都是不自由,是一層又一層的束縛。在這個時代,我們都可以站在上帝視角去觀察事物的發(fā)展進程,可當我們設身處地的經歷時,該往何方,請諸君思考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