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報道全球重大新聞事件聞名的女記者閭丘露薇,這次安靜下來,她不再評論時事,沒有報道新聞,而是以一顆素心面對自己,向讀者敞開,分享著或許每個人都在思考的一系列人生命題,諸如夢想、機遇、愛情、職業、壓力、風險、困難、品位、名利等等。本書中,她展示了自己真實的一面,樸素、低調、敏銳、善感,帶著積淀下的沉穩與厚重,和對人生的沉思。更難得的是,本書的每個話題都有相隔七年的兩個視角,流年對照,閭丘露薇的成長軌跡,也是每個年輕人的參照。通過這些文字,她在邀請讀者和她一起思考,一起學習,逐漸獲得和世界相處的能力,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中國公共知識分子氣質的著名女記者閭丘露薇入行17年來一部個人傳記;
⊙回望成長,回歸自己,談夢想、愛情、壓力、風險、名利……用一顆素心與自己坦誠相遇;
⊙十幾年來,她一直在進步、成熟、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你呢?
⊙寧靜沉練的文字,迷人的思考,如鄰家姐姐般的親切溫暖,啟發不斷;
⊙"我一直努力成為一個熱愛思考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寬容的人"——閭丘露薇
閭丘露薇,鳳凰衛視著名記者,博學媒體人。復旦大學哲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大眾傳播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尼曼學者。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時作為在巴格達地區進行現場報道的一位華人女記者,而獲得中國觀眾極大關注,被譽為"戰地玫瑰"。著作有《我已出發》《不分東西》《利比亞戰地日記》。
序 看七年后的自己
1、 關于標簽
七年之前
新年一開始,出席一個頒獎儀式,舞臺上播出的是自己在巴格達時候拍下的片子,看著屏幕里面的自己,好象在看著一個我不認識的陌生人。
七年之后
在過去七年,我曾經苦苦抗拒"戰地玫瑰"這個標簽,終于有24小時,我想通了這樣一個問題,其實標簽是別人給的,不管你接受還是不接受,它就會在那里。
2、 關于負資產
七年之前
我是一個負資產,已經好多年了,而且根據目前對于香港經濟的表現來看,我的房子在可預見的這些年里面,不可能有一個質的突破。
七年之后
現在的我,早已經脫離了負資產的行業,得益于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一批批先富起來的人帶著大把的現金來到香港,帶旺香港零售業的同時,也把房地產帶旺了起來。
3、 關于大學
七年之前
我想,對于一個女孩子來說,大學的四年,正是自己人生轉折的四年。學習如何學習,學習如何戀愛,學習如何面對這個社會,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生活。
七年之后
我明白,人生會怎樣,不是依靠一句話來支撐自己,而是依靠自己形成清晰的價值觀,依靠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
4、 關于情感
七年之前
很多時候,我的心會覺得孤獨。越是人多的時候,站在人群當中,越是覺得自己看不清楚。這顆孤獨的心,在等待著一個同樣相信愛情存在的人的到來。
七年之后
只要自己愛的純粹,不在乎時間長短,也不在乎廝守或者離開。不會哀怨被誰其欺騙或者拋棄,因為愛情的感覺,來自于自己的內心。
5、 關于愛情
七年之前
在我的大學畢業紀念冊上,我的一名同班同學對我說,要先愛自己,才能夠更好地愛別人。當時我真的不懂。
七年之后
真正愛過之后,才明白,原來那些感覺,無法用言語表達,而且,也不愿意和別人分享。
講出來了,就好像連自己還可以留下的東西,都留不住了。
6、 關于婚姻
七年之前
我會鼓勵我的孩子多拍拖,不希望她一拍拖就急著要結婚。因為我覺得,只有這樣,她才能夠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適合和怎樣的人生活在一起,這樣她的婚姻才能夠更加長久和穩定一些。
七年之后
我一直記得家人對我說的這樣一句話:"腦子留在公司,心留在家里。"很多時候,婚姻出現問題,不是兩個人不愛,而是兩個人的心,有一個,或者都沒有放在家里面。
7、 關于選擇
七年之前
人生時刻在進行選擇,關鍵是,在選擇的那一刻,要知道自己的長處以及要什么。
七年之后
這些年,我經常收到很多年輕人的來信,詢問我,在求學以及工作的問題上,如何進行選擇。我總是告訴他們,既然已經是成年人,應該學習為自己做決定,并且承擔后果了。
8、 關于生存
七年之前
曾經有24小時,我的口袋里面只剩下兩塊錢,看著他們,看著這個地方,我真的想哭。因
為我不知道,這兩塊錢用完之后,明天如何生活下去。
七年之后
在這段日子里面,我也體驗到了,很多時候為了生存,必須有足夠的勇氣和韌勁來面對這個社會里面的人和事情。
9、 關于困難
七年之前
這些年養成的工作習慣,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要考慮可能會遇到一些什么樣的困難。比如在去阿富汗之前,要假設所有可能遇到的困難,然后想怎樣去解決。
七年之后
至少記得,有的困難,憑一己之力無法解決,但是如果自己不去做自己可以做得到的那些,那就永遠沒有解決的可能。
10、 關于機會
七年之前
很多時候,爭取到了機會對于自己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對于自己的能力沒有充分的了解的話。
七年之后
所以,說到機會,時代很重要。看到別人的成功,不要忽略了時代的因素。在二十年代前,一個窮困山區的孩子,只要努力讀書,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可以上名牌大學,可以拿到獎學金出國留學,可以在跨國公司擔任重要職位,可以創業,但是現在,這樣的機會真的沒有了。
11、 關于自信
七年之前
真正的自信不是刻意去創造的,這是需要時間,需要經歷,需要磨練,需要體驗而自自然然得到的東西。
七年之后
當然,到現在我還是覺得,自信和自大就是一線之差,而且我也覺得,一個人發自內心的謙卑一些,反而讓自己的承受力更大,做起事情來更加的專注,沒有顧慮。
12、 關于壓力
七年之前
到網站和網友聊天,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面對工作壓力。我想這需要從兩個方面入手,及時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第二就是要學會提高工作效率。
七年之后
這就需要一點技巧,平衡的技巧,讓壓力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因為太大,很容易讓人變得焦慮,反而影響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而太小,我自己的個人經驗,很容易犯一些不應該犯的錯誤。
13、 關于變化
七年之前
我從事的是一份時時刻刻面對變化的工作。基本上,不知道第二天要做什么事情,會遇到怎樣的人,甚至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會飛到哪個地方。
七年之后
我一直是一個不太喜歡變化的人,希望按照既定的規則,按部就班的去做事情,因為這樣的話,讓我能夠掌控進度還有時間。但是世事難料,所以我也知道,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應對變化的能力。
14、 關于女人
七年之前
很多人看到我會說,閭丘,你真的是依靠自己干出來的。就在我為了這句話感到欣慰的時候,很多人馬上第二句話就會說,你還好嗎,一個人。
七年之后
當然,現在的中國也是一樣,在利比亞采訪的,中國女記者很多,但是大家不再關心這個話題,觀眾的關注點,同樣也已經轉移到新聞本身。
15、 關于品味
七年之前
每個人的生活品味不同,我覺得不能夠簡單地判斷品味的高低。關鍵是,這種品味是不是真正地適合自己,是不是讓自己生活得快樂和滿足。說到品味,讓我想起了"情趣"兩個字。
七年之后
這些年的消費經驗讓自己明白一個道理,買一大堆當時時髦流行的東西,比不上一次過花錢買一件做工精良,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因為流行總是在不斷的改變,速度越來越快,而經典的價值就在于,即便不同的年份,總是能夠在不同的潮流里面屹立不倒。
16、 關于付出
七年之前
英文里面,付出的對應是sacrifice,而這個詞語大部分的時候被我們翻譯成為犧牲。我想沒有矛盾,付出也意味著犧牲,犧牲個人的時間,或者金錢,或者青春,或者是人們原本可以享受和擁有的一些東西。
七年之后
從內心出發,才能夠不計較付出,也許,我們很多的道德標本就是這樣的人,只不過后來,被社會認為的量化了,給與了他們并不需要的榮譽。
17、 關于快樂
七年之前
2003年,到了伊拉克,這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戰爭,看到了炮火下的巴格達。但是我看到的,依然是認真生活著的人們。
七年之后
回看自己,這些年總是處在一種幸福的狀態,因為我終于明白一個道理,幸福來自于自己的感覺,而不是外人的判斷。
18、 關于學習
七年之前
工作之后每個人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我的經驗是多把自己和別人進行比較,因為有了比較才會有進步,如果老是自己和自己比較的話,判斷能力會大大下降。
七年之后
任何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會嫌太晚,而且自己主動要求的學習,才會產生對自己有幫助的效果,這樣的效果不再于是否拿到一個文憑或者學位,而在于能不能幫助自己在工作,做人這些問題上獲得進步。
19、 關于運氣
七年之前
十年的時間里面,因為工作的關系到了世界各地,我想我真的算是幸運,即使到了別人眼中非常危險的地方,我老是能夠遇到好人,沒有遇到壞人,至少沒有發生被人搶劫,或者偷去東西的事情。
七年之后
我是一個運氣不錯的人,如果自己晚出生十年二十年,或許我要為自己的父母是否能夠支付大學學費而發愁,很有可能根本沒有上大學的機會,因為父母無法支付昂貴的名校費用,在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的機會下,我遇不到好的老師。
20、 關于緣分
七年之前
很多的時候,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一些事情就是做不到。那是因為機緣還沒有到。
七年之后
相信緣份,有一個好處,不會那樣的執著,不管是對人還是對事,因為懂得,一個人不能夠控制許多事情,甚至自己未來到底會在哪個城市生活,其實也未必在自己的掌控之內,計劃比不上變化,隨遇而安并不意味著消極,而是一種鎮定和淡定。
21、 關于做人
七年之前
很多學生朋友讓我給他們寫一句話,及時個跳入我的腦海的,就是"先做人,后做事"。我不知道這句話是誰的雋語,但我真的相信,一個人只有先把人做好,才能夠做好一件事情。
七年之后
我總是會告訴別人,記者,是一個需要堅守底線的職業,其實做人也是一樣。生活中,很多的小事情就是一個個的考驗,比如升值加薪的時候,是不是去玩辦公室政治,在自己對手背后捅上一刀?爭取機會,到底是走正大光明的程序,還是選擇臺底交易?
22、 關于遺忘
七年之前
作為一個記者,我習慣忘記以前做過的事情,我覺得做記者很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有一種歸零的心態。這樣,才能夠集中精神去做下一件事情。
七年之后
而身為父母的我們這一代,享受了原本屬于父輩的東西,我們是這個時代的既得利益者,也因為這樣,我的孩子,成為了移民及時代。而他們之后的故事,應該就會在他們出生的這個地方,延續下去。
23、 關于公平
七年之前
如何讓人公平對待自己,首先需要讓別人覺得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值得給予機會的人。
七年之后
也因為這樣,每次我被問到這個問題,我總是會告訴對方,這正是讓我繼續這個職業的動力,如果有24小時,可以眼見的不公,越來越少,或者可以透過一種固定的途徑得到解決,那么,我會很高興的看到,找不到繼續下去的理由了。
24、 關于名利
七年之前
在名利場,最容易的,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不知道什么對于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誘惑太多,當你得到了一些之后,會有更好的讓你看得到,卻摸不著,于是逼著自己不停地向前走著。
七年之后
對于我來說,保持底線的情況下所獲得的名利,首先的好處,是可以讓自己有獨立的生活,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只有這樣獨立,才能夠讓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只有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才能夠做更多的事情。
25、關于年輕
七年之前
很多人覺得,青春是最寶貴的,我倒覺得,每一個時段都是寶貴的,因為年齡的不同,對于生活的體驗不同。
七年之后
現在,回首自己那些年輕的歲月,別人眼中自己曾經經歷的酸甜苦辣,原來一點也想不起來。留下的,是自己年輕的,毫無畏懼的笑臉,在那里,看著現在的自己。
26、關于健康
七年之前
年輕的時候,健康從來不是自己考慮的問題,也沒有想過是不是需要減肥,即使是運動,也是因為自己喜歡。
七年之后
人到中年,忽然發現,熬一次通宵,花一個星期也補不回來,記憶大不如前,很多事情,已經不能夠依靠自己的記憶,于是需要隨身準備一本記事本。
27、關于敬業
七年之前
每個行業需要懂得的東西不同,但是本質卻是一樣,那就是做得好,必須具備專業技能。
要專業,是需要花很多的功夫的。
七年之后
只要我們在每個行業,都設定一個專業標準,用這樣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人,因為專業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更好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還會節省出更多時間。
如果說戰地的采訪讓閭丘為大眾所知道,那這七年間,閭丘去哈佛深造、創辦一五一十部落,更讓我看到一個真正的媒體人,她的承擔和勇氣,拿著這本書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她做事情的專業。正如他說的做到職業很容易,做到專業則需要很大的付出。
最初是對這個戰地記者印象比較深刻,但是看完這本書才發現是如此柔情灑脫,文采與真性情讓人看了更是有感,作為鳳凰衛視的人,但是這本書卻是心里歷程的點滴積累與反饋,發現成長背后的生活感悟,讀來讓人頓清醒與渾濁之時。
很喜歡,我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欣賞露薇,但這本書并不是寫她的政治觀點,而是他真真實實自己這幾十年,從學生,走鬼,會計師,翻譯,記者,一次次選擇,述說自己的價值觀,經歷,看了很受激勵,和感動,文字很樸素,不華麗,但情感很真切,推薦給對記者行業有興趣的人。
一直想做一個新聞人,但苦于自己的思維總是很局限,對于生活人生的思考欠缺了太多。閭丘的書就像是一個清茶,淡而醇厚,認真的品味過后總是留給自己更多的領悟與自我發崛。讓我離自己的目標更加邁進了一步,做一個知性理性不斷追求奮進的女青年~~
這幾天不舒服,請了兩天假,書前天就到了,今天到公司來就看到了。看了她寫給年輕讀者的一封信,充滿了人生的感悟,這是需要怎樣的歷練才會有的?不只是感動,更多的是感觸!這本書還沒開始看,但我想,一定是一本充滿人生哲理的書。
七年之前與七年之后的對比,時間改變一個人,或許更確切地說,人只要想改變,時間長短不是一個問題,而在于自己內心對理想或夢想的堅定中,慢慢改變,慢慢吸收,慢慢轉化成前行的力量,從她的歷練中,總能學到東西,不錯的一本書。
看完《看見》,再看這本。不可否認,閭丘露薇是個閱歷豐富的人,而且她也為此做了很多努力。誰的成名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她年輕時就去了港臺,她的很多行事風格,包括她的思想已經港化,我從心底是有點排斥的。所以相較而言,我覺得和柴靜更親近。
從拿到這本書開始,不到一周就快看完了,剩下幾頁沒看了,平時還要忙著上班。這本書很有風格,不同于其他的傳記以時間順序記錄。作者用橫向的寫作方式,談了自己在人生重大問題上大經歷和態度,讓人看到一個很真實很純粹的閭丘。我很喜歡。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很大,我都不知道捧著它看了多少遍,告訴你關于愛情事業婚姻工作學習金錢等人生每個階段涉及的內容,第一次不是因為個人崇拜,買了又讀了不知道幾遍的書,非常好的一本個人傳記,強烈推薦女孩子讀。
作者對于同一話題,產生與七年前不同的感慨,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深切思考。作者生活的年代的周遭,和我們有很大不同。時代剛剛開始發展,比我們有更多機會。然而我們現在有太多潛規則等不公平現象,所以我們比作者更需努力拼搏
閭丘的文字非常真誠坦率,積極陽光。樸實的文字并不華麗,但有著對自己人生觀價值觀清晰的認識和表達。很適合年輕人,是位真誠的導師和分享者。排版裝幀閱讀起來都很舒服。值得擁有。里面有她給年輕人的一封信和印著她照片的明信片,很好!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閭丘露薇一直強調工作中的機會不是也不應該是平均分配的,而是公平的,只有平時做好分內的事才能獲得上司的信任,才會把機會給你。很多時候運氣不是單純的從天而降的好運,而是平日里種下的善因。
大學的時候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借回去讀了一下真是受益匪淺,還摘抄了許多。。。。。。。買來珍藏的,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很好很有感觸,好書就是這樣吧。。。。。。。很佩服閭丘露薇啊,堅強獨立自信的女人,很有魅力。。。。。。。想把她的戰地手記也買來看看
閭丘露薇這個人敏銳,執著,我相信不缺乏憂患意識,但正是這種清晰自己要做什么,在做什么的人,才活出了自己的真正價值。而我們的工作或許不用拋頭顱灑熱血,也不用上前線,但如果你做到自己想做的,無論成敗,你就是NO.1。希望這是對自己的一種勉勵。
作則的文筆很好,比一起買的另外一本好多了。感覺得出七年的變化,七年之前有意思沖動,七年之后看到的是一個,睿智,成熟的女人,喜歡她,也喜歡她的文字。生活就是這樣,只有真實的經歷過一些,才會真正的長大,才真正懂得有時候程默是金
當初看到這本書是因作者直率的文筆,拿到后迫不及待翻了翻。七年前,七年后的不同心境,回首看一路走過來的歷程,或許偶然,或許必然,讓人禁不住思考,七年前的自己是什么樣子,七年后的自己又有哪些蛻變,看別人的傳記豐富自己的人生。
知道閭丘露薇這個人,是因她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時作為在巴格達地區唯一的一名華人女記者進行現場報道。當時很震驚,一個女人跑到戰爭的前線去采訪,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氣,從那以后開始關注她。現在她的新書上市,一定要支持一下。
從小的夢想就是記者,所以特別關注“戰地玫瑰”閭丘露薇,看他的新聞,看她的作品。七年前七年后,每個人都在或多或少的改變,社會也在天翻地覆著,從書中看到了和我想象中相似又迥異的閭丘,收到啟發的同時也引導我去回顧這些年來的變化。
這本書我很快看完,因為有情節有故事,又是我喜歡的記者,還是我喜歡的曾經上過戰場的女記者,有一種欽佩,她提得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自信不是一天早就的,需要磨練,需要過程,所以,生活的每一件事情對我們來講都是一種磨練,都是一種修行。支持閭丘。
我們通常所說的玫瑰是一種植物,美到極致的花,卻有著傷人的刺,主要用于觀賞。而這里所說的玫瑰卻與之剛好相反,如果單從外貌來看的話,這朵玫瑰一點也不美,最多算得上相貌普通,不過好在她也沒有扎人的刺,反而有些知心姐姐般的體貼。這一點是從她的書《行走中的玫瑰》中看出來的,在工作中她還是很專業的。看完書,我斗膽給這朵玫瑰匹配了以下幾個關鍵詞。 【真誠】 這本書嚴格來講不能算是閭丘的自傳,從目錄就可以看出來。全書共27章,不過是根據27個話題與讀者分享經驗,從實實在在的房子、工作、壓力、機會等說到比較抽象的自信、變化、運氣、公平等,雖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