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國際政壇的重量級人物匯集于此書,他們在政壇大展經綸、叱咤風云,舉手投足間備受世界關注,人生經歷傳奇多彩,可謂政壇界的明星領袖,如普京、樸槿惠、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撒切爾夫人、默克爾、卡斯特羅、曼德拉等。本書獨家解密國際政治風云中那些無人知曉的隱秘要聞;以客觀的視角揭開鮮為人知的歷史真相;探尋解讀中外交往和現代國際關系局勢;為你講述國際政要傳奇背后的真實故事。
政要風云
普京回憶特工生涯 / 003
烏法雙峰會,普京再突圍 / 008
普京的政壇知己 / 010
普京飲食秘聞 / 016
葉利欽的五次戰斗 / 019
羅斯福,一生都很風流 / 044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范兒 / 049
揭秘撒切爾夫人 / 070
默克爾的臥底生涯 / 078
法國總理,強勢又浪漫 / 082
卡斯特羅與“美國醫生” / 086
霍梅尼,改寫伊朗歷史的巨人 / 099
伊拉克總理,玩命搞改革 / 106
圣雄甘地 / 110
巴基斯坦國父:百姓提起他,至今還想哭 / 116
我所熟悉的西哈努克 / 121
曼德拉,普度眾生的人 / 133
真相解密
日本右翼,百年瘋狂 / 147
日本三大鷹派,瘋狂的反華主謀 / 152
日本“基辛格”,善琢磨會說話 / 172
美國總統離開白宮的時刻 / 176
給美國總統寫稿子的人 / 180
白宮醫生,手里攥著總統性命 / 185
英國老政客,猛“黑”卡梅倫 / 190
外交圈里的密使們 / 195
恐怖大亨拉登及家人的隱秘生活 / 200
拉登海葬之后 / 230
人生傳奇
蘇聯戰神朱可夫 / 239
克格勃末代掌門 / 246
重走當年林肯路 / 251
鐵血將軍巴頓:誓言戰死沙場,卻死于離奇車禍 / 256
拯救總統的美國大法官 / 262
中東諜王蘇萊曼尼 / 268
祖母級及時夫人,個個是國寶 / 272
卡米拉,“準王后”越活越滋潤 / 278
中國故事
法國總統的中國情結 / 287
九訪中國的比利時國王 / 293
美國及時夫人,百年中國緣 / 299
樸槿惠的中國緣 / 307
鳩山家族的四代中國故事 / 313
根在中國的外國領導人 / 320
中國政府的高級外國顧問 / 327
走進中國軍事禁區的外國政要 / 338
精彩快讀:
普京
據普京本人透露,有一次,他正駕車準備和一個情報人員接頭,發現被跟蹤了。普京將禮帽放在車前座上面,使聯邦德國的特工誤以為是兩個人在車上,以此蒙混過關,成功躲過了跟蹤。普京擔任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后,在調閱自己的檔案時,他發現有心理學家對他的評價是“缺乏恐懼感”。
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當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只是個14 歲的小姑娘時,倫敦遭到了納粹德國的轟炸。即便是在炸彈來襲的夜晚,小姑娘也拒絕穿著睡衣去防空洞躲避——她堅持要換好衣服,拎起小箱子,再從容不迫地離開臥室。這種淑女風范伴隨了她的一生,無論戰火紛飛時,還是王室丑聞中,她永遠衣著得體,發絲不亂,語調平穩,波瀾不驚。
單純從文牘方面而言,伊麗莎白二世女王對英國內外事務的了解甚至強過大多數內閣官員。有一次,英國在巴格達的官員發回了電報,繁忙的丘吉爾一時疏忽忘了看。等他去覲見女王時,女王說:“您對巴格達發來的電報怎么看?我很感興趣。”從那以后,丘吉爾開始真正尊重女王了。
1982 年,阿根廷軍政府占領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颂m群島),撒切爾夫人決定作戰,但內閣反對意見不少,她循例前來征詢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意見。女王沒有直接表態,只說同意她的次子安德魯王子參戰。消息一出,王室貴族大為震驚,紛紛設法阻止,但安德魯最終還是登上了開往戰場的航母。
日本三大鷹派,瘋狂的反華主謀
日本政壇上,“親美”與“自立”的右派政治家輪番登臺表演。當主張民族自立的政治家登臺后,尤其是“鴿派”政治家出現后,中日關系就有了改善之機;而當“鷹派”政治家,尤其是“親美”的右派政治家登臺后,中日關系就面臨嚴峻考驗,目前正處于這樣的時刻。
撒切爾夫人
在發型上,撒切爾夫人始終保持一成不變的頭盔式發型,昭示著她百折不撓的堅毅性格;服裝上,她選擇那種大寬肩的雅格獅丹套裙,折射出的是一副令人敬畏的形象;色調上,她中意藍色,因為它不僅使人顯得優雅穩重,更是保守黨的代表色;首飾上,她獨愛珍珠,因為她認為“一件普通的衣服只要配上珍珠,就能顯得氣度不凡”。這些元素的綜合形象,在男性主宰的政治環境中顯得意義非凡。
卡斯特羅
美國對卡斯特羅和古巴革命恨之入骨,從艾森豪威爾到小布什,美國10屆政府先后對古巴采取了政治顛覆、經濟封鎖、外交孤立、意識形態滲透、軍事威脅乃至組織雇傭軍入侵等行動,試圖扼殺古巴的革命政權。而對卡斯特羅本人,美國中情局曾對他進行過637次暗殺行動,但一次次地遭到失敗。
曼德拉
1963年12月3日,在庭審現場,曼德拉花了整整4個小時,追溯了自己的部落背景,早期的民族主義信仰,以及向多民族主義轉變的過程。“我這一生都將投身非洲人民的斗爭。我反對白人統治,期待一個民主自由的理想社會,在那樣的社會中,所有人都平等和諧地生活在一起,這是我的理想,我愿為之奮斗。”,曼德拉的聲音低沉下去,“如果有必要,我時刻準備為我的理想獻出生命。”這番話讓法庭陷入沉默。
普京回憶特工生涯
——監聽東德首腦,竊取科技論文
2009 年11 月8 日晚,一部名為“墻”的紀錄片在俄羅斯“獨立電視臺”播出。俄羅斯現任總理普京在里面有一段30 分鐘的獨家回憶,披露了他作為克格勃特工在德國“潛伏”的一些片斷……
發展線人,大海撈針
1985 年,普京從克格勃直屬的莫斯科安德羅波夫紅旗學院受訓結束后,被派到當時屬于民主德國的德累斯頓市從事諜報工作,公開身份是萊比錫“蘇德友誼之家”主任。
在接受《墻》紀錄片導演采訪時,對于自己在德國“潛伏”的歲月,普京動情地說:“懷舊是人之常情,那不是一段很糟的日子。”
當時,普京小組的辦公室是一座建于1909 年的二層別墅,四周圍墻很高,大門口有武裝警衛,50 米外就是東德的特工總部。普京當時領導一個由8 名克格勃特工組成的情報小組,負責“招募間諜,收集信息,進行加工整理,然后發往中央”。普京說:“我們工作的重點是掌握誰在做什么,怎樣做的;注意一些國家的外交部在說些什么,他們在世界各地用怎樣不同的話語表達自己的政策。還有,就是我們的談判對手的立場,例如在裁軍等問題上的態度,等等。”
當時,蘇聯的主要敵人是北約,但派駐東德的克格勃間諜根本無法直接滲入西德境內的北約軍事基地,普京等人只能通過招募西德線人收集情報。東德情報機關“斯塔西”向他們轉交了許多德累斯頓市民的申請書,這些市民請求政府為他們的西德親戚簽發探親許可證。而普京當時的工作之一,就是從成千上萬份申請中,梳理并找出那些住得離美軍軍事基地較近的西德公民,幫他們獲得探親許可證,等他們進入東德后,伺機從中發展可以幫助克格勃監視美軍動向的線人。 據悉,普京還從德累斯頓科技大學的外國學生中物色克格勃間諜,那些與上流社會或政治人物掛鉤的外國學生尤其受到青睞。
6 年實戰,“業務”精練
在德累斯頓,普京一干就是6 年。據一位在此期間曾與普京密切聯系的德國特工回憶,在工作初期,普京“雖然對間諜理論了如指掌,但卻不了解具體的操作規則”。有一次,普京把一個由克格勃設計的無線電裝置交給他的線人,但他自己也不太了解怎樣操作這個裝置。
不過,普京很快就掌握了“實戰技巧”。比如,他在自己和一名德國特工之間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接頭程序。在易北河邊的一條小路上有一個接頭點,該特工每晚都在那里慢跑。他往往將一個壓扁的啤酒罐或者一個香煙盒扔在事先約好的地點,或者將情報藏在水泥塊里,等待普京來取。如果普京辦公室里的電話響三聲,那么就是該特工需要緊急約見他,普京會在60 分鐘內準時抵達接頭地點。
據普京當年的同事尤索爾澤夫稱,在德累斯頓期間,普京還參與了克格勃絕密的“光束行動”。該行動中,克格勃監視的對象不是北約或美英軍事基地,而是他們的東德盟友。20 世紀80 年代中期,東德首腦昂納克開始疏遠與克里姆林宮的關系,他邀請了一些曾經在二戰中駕戰機轟炸過德累斯頓的美英飛行員,去參加山普歌劇院開館儀式。普京受命在這家歌劇院安裝竊聽器。當昂納克在該歌劇院發表演講時,克里姆林宮在及時時間聽得一清二楚。
尤索爾澤夫還透露,他和普京當年還干過“科學盜竊”的事兒。一些西德科學家經常向東德同行寄一些科學論文,但這些論文在海關就被“斯塔西”扣留,并送到克格勃分部。尤索爾澤夫說:“任何有關計算機或激光科技方面的論文,都被我們立即拷貝一份送往莫斯科克格勃總部,而總部官員則將它們轉交給蘇聯的科學家進行分析。有時候,一些蘇聯科學家干脆在自己的論文中,直接引用了我們傳過去的論文數據。”俄國媒體報道稱,“據說,在德國執行克格勃任務時,普京從未失過手。至于說成就……好像就在那個時候,我國成功地獲得了歐洲戰機的絕密技術資料。”
當然,“只要諜報人員在國外開展工作,肯定會被人盯梢。”據普京本人透露,有一次,他正駕車準備和一個情報人員接頭,發現被跟蹤了。普京將禮帽放在車前座上面,使聯邦德國的特工誤以為是兩個人在車上,以此蒙混過關,成功躲過了跟蹤。普京擔任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局長后,在調閱自己的檔案時,他發現有心理學家對他的評價是“缺乏恐懼感”。對此,普京表示:“其實,我自己并不這么認為,但這是他們經過長期觀察,包括秘密觀察后做出的結論。”
特工生涯,仍有謎團
在《墻》這部紀錄片中,普京回憶說:“當我及時次看到柏林墻時,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種不正常、不現實的印象。”他表示,人類歷史上有過很多種阻擋工事或分界線,其中最有名的是中國的萬里長城。“長城為什么能夠屹立成百上千年?因為它保護了人民,而柏林墻使人民分離。”
俄羅斯坊間曾有一段傳聞稱,柏林墻倒塌后,東德各地游行示威此起彼伏。1989 年12 月的一個夜晚,游行抗議民眾搗毀了東德國家安全機關后,聚集到普京所在的辦公樓外,準備圍攻。當時,一名灰白頭發的克格勃人員握著手槍說:“這是蘇聯領土,任何人過界,我都會開槍!”后來大家才知道,這個人就是普京。但是普京在《墻》中更正說,自己從來沒有對群眾喊過話,“其中一個晚上,群眾確實靠近了我們所在的大樓,但并沒有發生沖突。”
柏林墻被推倒后,普京停止了在德國的間諜工作。“我們把一切都銷毀了,我們所有的關系、聯絡及整個間諜網都已不復存在。我本人焚毀了大量的材料,把爐子都燒壞了。”從東德撤出后,普京回到了列寧格勒。“那時候,多數人都處于迷茫之中,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我那時想當一名出租車司機,就用我那輛在東德當情報官員時買下的俄產伏爾加轎車。”
不久,普京向克格勃打了辭職報告,但未被批準。1991 年8 月20 日,在“8 19 事件”后的第二天,普京第二次打了辭職報告。這一次,報告被批準了。
在獲準辭職后,普京馬上找到在列寧格勒電視臺工作的朋友沙德漢:“我想坦白誠懇地講講我過去的工作,使之不再是秘密,并且沒有人能夠再以此來威脅我。”普京和沙德漢進行了長時間的談話,并承認自己“做過許多見不得人的工作,這是事實,很遺憾。”這次談話被制作成電視節目,后來在列寧格勒電視臺播放了。此后,每當有人對普京暗示他的過去時,他就會說:“都說了,這一切大家都已知道了。”但大家知道的是全部嗎?
在普京被葉利欽定為“接班直到今天,普京的特工生涯仍有很多謎團。人”后,早已統一的德國情報部門試圖調查普京當年在德國的活動。但讓人震驚的是,在被接收的東德國家安全部的檔案中,有關普京的檔案已全部不翼而飛。事實上,直到今天,普京在德累斯頓市的“特工生涯”仍然還有許多謎團。(撰文:關清元,2009 年)
很好的書,多看看希望對提高寫作水平有幫助
很喜歡這本書
剛拿到手,書的質地,文字都很好,一本一本看下去!
很好的一本,探秘的同時給人以啟迪!
物美價廉,貨真價實、好!
書很好,正版,印刷精美,物美價廉。
很好的一本書
買太多書了,還沒來得及看
給孩子買的,希望他能夠多涉獵各方面的知識。我也順便翻了翻看,還沒仔細閱讀,但是紙張排版都很棒喲!
包裝完好,物流很快!
還沒看,活動便宜,囤貨幾本書,空閑時候隨便看看。粗略翻了一下,紙張和書本質量還可以。
寫得很有意義,環球的,值得信任
書質量很好,正版!還沒讀,等讀過在評價
包裝很好!
還行吧,不錯
不錯,符合期待
我還是 不說話吧…
一直在訂閱環球人物,看到這本十年典藏,一定要收藏
書的質量呵呵了
Satisfied
一直想買,這回終于下手了
大雜燴,難為啊,面目全非 ,已經刻意的篩選加工而成的這本書。后悔第二次購買(第一次到貨已濕退回沒看)。
差不多把一系列的書都買了,很喜歡這種類型的書,挺滿意的。
一如既往當當,如果能出精裝版,然后配圖精致點就好了,現在配圖黑白而且模糊,跟文字不搭。
給孩子買的,希望他能夠多涉獵各方面的知識。我也順便翻了翻看,還沒仔細閱讀,但是紙張排版都很棒喲!
正版圖書,全塑封包裝,尤其是送貨神速,當天下的單,第二天中午就送到單位,真的是“敢做敢當當”!
很喜歡環球人物期刊,還沒看,但一定很棒,只是因為封面有褶皺,感覺不是很開心,,,
還沒看,活動便宜,囤貨幾本書,空閑時候隨便看看。粗略翻了一下,紙張和書本質量還可以。
書非常好,比預想的要好,還沒看,慢慢看!物流快,這是當當的長處,謝謝!
對這本書真的超滿意,紙質和質感都非常不錯,這種書多看看,應該以后做事會成熟一點兒的吧?哈哈哈。
這是一本寫國際著名政要的一些軼聞趣事,像普京、羅斯福、伊麗莎白、撒切爾、默克爾、甘地等都是我們所熟悉的人物,不錯。
這次環球人物我買了三本,國士、秘聞、家族,主要是信任環球,而且看些的序和介紹實在很有趣,就加了收藏,這次正好特價就毫不猶豫的三本都買了。期待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