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圖824位人物,每個人都有名有姓,佯裝、埋伏在舟船車轎、酒肆樓閣中。看似太平盛世,其實殺機四伏。翻開本書,在小販的叫賣聲中,金、遼、西夏、高麗等國的間諜、刺客已經潛伏入畫,824個人物逐一復活,只待客船穿過虹橋,就一起拉開北宋帝國覆滅的序幕。
影視版權遭哄搶!創天價記錄。
引發讀者大規模上癮!數百萬讀者沉迷其中難以自拔!你務必翻開本書檢驗一下!
即使你沒有讀過《清明上河圖密碼1》,依然不影響你直接讀《清明上河圖密碼2》!《清明上河圖密碼2》的故事相對獨立又震撼!
“梅船案”后,“飛錢案”再掀波瀾!
一場席卷帝國的腥風血雨,已在全圖正中的虹橋下蕩起漣漪。
翻開本書,一幅曠世奇局徐徐展開,錯綜復雜,絲絲入扣,824個人物逐一復活,為你講述《清明上河圖》中埋藏的帝國秘密。
欲解中國千年局,先破清明上河案!
一部融歷史與推理懸疑的奇書!
推薦您購買讀客其他暢銷書:
冶文彪,1970年代人。多年前偶游開封,自此沉迷《清明上河圖》,立誓圍繞此圖創作小說龐大的推理布局。他花費五年時間構思此書,創作歷時三年。曾出版大歷史推理小說《人皮論語》。
引子 飛錢 …… /Ⅰ
金篇 三商案 /1
及時章 豬奔、魚竭、炭危 /2
第二章 劫持、綁架 /12
第三章 杏花岡 /19
第四章 豪商、場院、破產 /27
第五章 刁難、告密、毒打 /35
第六章 一句話 /44
第七章 春茶、炭跡、別宅 /52
第八章 初見、空宅、炭院 /60
第九章 三千四百貫 /69
第十章 褻褲 /77
第十一章 魚行、豬行、雜買務 /85
第十二章 開封府、暗室、瓦子 /93
第十三章 芳酩院、饅頭店 /101
第十四章 銀鋪、解庫 /109
第十五章 黃河魚商 /117
第十六章 尸首、殺人 /124
第十七章 兩千萬 /132
第十八章 荔枝、飛鳥 /140
第十九章 夜路 /148
第二十章 劫殺、罪業 /156
第二十一章 稅關、廂車、碎瓷片 /164
第二十二章 江西人 /172
銀篇 百萬案 /179
及時章 飛錢、大理寺、芳酩院 /180
第二章 抄家 /188
第三章 寄居、羊角風 /196
第四章 儒商、御醫 /204
第五章 汴京糧荒 /212
第六章 雪會、銀作 /220
第七章 鹽鈔、茶引、外財 /228
第八章 “五弟” /236
第九章 母錢 /244
第十章 賭 /252
第十一章 逐夫、合局、點茶 /260
第十二章 毒殺 /269
第十三章 烏夜啼 /277
第十四章 做戲、替身 /286
第十五章 路人 /295
第十六章 午夜、手指 /304
銅篇 飛錢案 /311
及時章 便錢公據 /312
第二章 河中府、攪腸痧 /319
第三章 廣寧監 /327
第四章 急信 /335
第五章 杏花、假錢 /343
第六章 銀谷園、金明池 /351
第七章 江州、應天府 /361
第八章 礬、竹杖、丟錢 /368
第九章 義弟、南郊、推官府 /377
第十章 提轄、仆役、老銅工 /386
第十一章 都水丞、門吏、錢監 /396
第十二章 鑿冰船、夜市、紫藤架 /405
第十三章 跛腳、穿耳、河豚毒 /413
第十四章 考城、麥稍巷 /422
第十五章 丟馬、白襴杉 /430
第十六章 范樓、梅船 /437
第十七章 真錢、假錢 /445
第十八章 飛錢、書生 /454
尾聲 真相 /463
三月十一,清明。
汴京南郊,離城十多里地,有三四個村落。天才微亮,村人都還沉睡未醒,外面忽然傳來一陣鬧哄哄的聲響。村人都被吵醒,紛紛披著衣服跑出去一看,都驚得張大了嘴——田地里到處是豬,成千上萬,全都散亂在田里,埋頭到處亂踩亂啃,才發新苗的麥地全都被踏爛。
農夫們又驚又怒,紛紛抄起棒子去驅打那些豬。但豬太多,一趕更加混亂,反倒踩踏得更厲害。瞧著今年的麥子全都變成爛泥,不少農夫失聲大哭。其中幾個脾性大的吼起來:“這田不能白糟蹋了!拿這些豬抵麥子!”
眾人一聽,全都憤憤鼓舞起來,有的沖回家找繩子,有的則直接把豬往自家趕,遍野的豬叫聲、怒喝聲、哭嚷聲……有豬圈的把豬趕進圈里,沒有豬圈的,就驅在院子里,甚至擠在屋子里。一兩個時辰后,田里再不見人,也不見豬,只剩泥爛的田地。
各家關起門,開始算賬:一畝地最多收二百斤麥子,交官府夏稅,一斤最多只算一百二十文,剩下的賣給糧商,最多也一百五十文,按較高算,一畝地三萬錢。
一頭豬,按三百斤算,賣給豬商,一斤四十文,一頭一萬二千錢。算起來,三頭豬比一畝地強。
這一帶幾個村落總共有二百多戶,多的得了七八十頭豬,少的也有二三十頭。主戶里,田多的上戶捉的豬若少了,要略虧一些,田少的下戶則能賺一些。沒田的客戶則意外撈了一大筆。因而,有的人罵,有的人笑,有的連聲咂嘴。幾個村的里正、耆長中午聚到一起商議,這些豬的主人至今不見來尋豬,不知道是什么緣故。豬踩壞了田地,依理也得賠,不過打起官司來,不知道要拖延多久,而且未見得能賠多少。有了這些豬,賺的不說,就算損,也損得不多。如今趁著沒人來找,各家先把這些豬全都殺了,能賣的趕緊賣掉,賣不及的也趕緊藏起來,實在不成用鹽腌了慢慢賣。至于田,各家趕緊補種,還來得及。
于是,各家各戶都開始殺豬,豬叫聲險些把村里的房子震塌。
清明上午,汴京西郊車魚坊。
數百個魚商聚在汴河上游岸邊,看著太陽漸漸升高,一片焦躁叫罵聲。
每天清早天不亮,魚商們就在這里等候漁船。上游的魚販把魚運到這里,賣給魚行,魚行再分賣給各個魚商,魚商趁早運進城去趕早市。然而今天,天已大亮,仍不見一只漁船來。
魚商們把一個人緊緊圍住,不停地催問,那個人不停地解釋,但到處是叫嚷聲,誰說了什么,誰都聽不清。
這個人名叫蔣衛,是汴京魚行主管,今年四十七歲,長得小眼扁嘴,頭小身長,人都叫他“蔣魚頭”。他十來歲就在京城販魚,已經有三十來年,深得行首倚重,漁行的大小事,大半都是由他出頭料理。
近一個月來,蔣魚頭已經被挫磨得肝肺都要燃著,但從沒像今天這么糟亂。他嗓子幾乎喊啞,卻沒人聽。實在沒法,只得用力扒開那群魚商,騎上驢,逃脫魚商們的叫嚷拉扯,加緊催驢,進城去找那個惹禍的事主——馮寶。
清明正午,東水門外。
梅船在虹橋下遇險時,祝德實剛走到香染街口。
他是京城炭行的行首,年近六十,中等身材,原先是瘦方臉,由于發福,早已變成了圓臉,頷下稀軟一些胡須,樣貌親切,滿臉和氣。加之極善保養,面色豐潤,看過去不到五十歲。
今天清明,幾個商界老友約了個郊外酒會,要斗各家廚藝。祝德實讓家人精意備辦了四樣秘制菜肴,排蒸荔枝腰子、蓮花鴨、筍焙鵪子、糟脆筋,用一色官窯冰裂紋粉青瓷碟盛放。又挑了幾樣咸酸勸酒的精細果子,椒梅、香藥藤花、砌香櫻桃、姜絲梅,一起用彭家溫州漆盒裝好,讓人先送了過去。又帶了一套龍泉梅家茶具、幾餅龍團勝雪御茶,及席間添換的衣衫巾帕,讓兩個隨從阿銅、阿錫分別提著。
京城各行衣飾都有區別,今天不做生意,祝德實沒有穿行服,只戴了頂東門汪家的黑宮紗襆頭,穿了件劉皇親彩帛鋪的青綢春衫,系了條鈕家的犀角腰帶,腳上是季家云梯絲鞋鋪的青緞繡履。
他看天氣晴好,時候又尚早,想舒展筋骨,便不騎馬,信步慢慢向城外走去。才走到香染街口,便見兩個人急急走了過來,都穿著炭行的行服,黑綢襆頭、黑綢袍,腰系黑綢絳。
一個瘦高,目光暗沉沉的,五十來歲,叫臧齊;另一個粗壯,嘴邊一圈硬黑胡茬,三十來歲,叫吳蒙。兩人都是大炭商,和祝德實一同主掌京城炭行。
吳蒙還沒走近就嚷道:“祝伯,炭仍沒送來!”
“哦?宮里的炭呢?沒送去?”
“我的存貨昨天已經淘騰盡了。拿什么來送宮里?”
“這可怎么好?我那里也沒有剩的了,臧兄弟,你那里如何?”
臧齊不愛說話,沉著臉,只搖了搖頭。
吳蒙氣恨道:“我早說那姓譚的不能信!”
三人正在犯愁,忽聽到有人喚道:“三位都在這里?讓我好找。”
抬頭一看,是內柴炭庫的主簿吳黎,四十來歲,面色有些暗郁,穿著件青綢袍子,騎著匹青驄馬,剛從東水門外進來。
三人忙一起叉手拜問:“吳主簿!”
吳黎并不下馬,沉著臉:“你們倒是清閑,昨天讓我候了一整天,沒見著一塊炭。今天一上午,仍不見人影兒。宮里頭滾轱轆一樣派人來催,說都要砍桌椅來燒水了。你們的炭看來不打算送了?”
“讓吳主簿受累。宮里的炭我們哪里敢欠?只是各家炭場里真的沒有存貨了。您看臧、吳二位這一頭的汗,他們兩個從早上到現在,一直在為這事奔忙。您放心,等炭船一到,我們立刻給您運過去。”祝德實臉上賠著笑,心里卻想:催起炭來似火,付起炭錢又如冰。宮里欠了兩年多的炭錢至今還沒見一文錢。
“又是這話?沒有個準時準信,我怎么去回復?”
“我們也沒法子,這兩天又是寒食清明,水路堵得厲害,難免耽擱一兩天。您看,最晚明天,就算炭船沒來,我們也想辦法把宮里的炭找齊。”
“明天?!你們真要逼宮里燒龍椅?”
“不敢,不敢。說兩天,只是不敢把話說死。炭船今天應該就能來了。”
“天黑之前,若還見不到炭,就不是我來叨擾各位了。”
吳黎也不道別,沉著臉,喝馬搖韁,徑自向城里行去。
三人呆立片刻,祝德實問道:“那姓譚的沒找見?”
吳蒙恨道:“若找見就好了!便沒這些啰嗦了。姓譚的不見人影,我們不能讓那姓馮的也跑了。”
“馮賽倒不至于。”
“不管至不至于,現今只有看緊他!”
祝德實身后拎著茶具的仆人阿錫小心插話:“馮相公剛才似乎騎馬出城去了。”
之前看過第一部,非常不錯,所以把2.3.4全買回來了。期待精彩繼續
第二本的故事不像第一本那么讓人廢寢忘食也要讀完,與第一本關聯不大,只在最后范樓和紫衫客能和前篇關聯上
清明上河圖都能整出來這么牛逼的大部頭,作者太有才了,上個月去中國館看那個動態的清明上河圖,相當震撼,駐足良久吶。這書的人氣不比畫差呢,紙張和印刷可以再好一點,暢銷書也得注意一下子做工啊
很驚艷的一套書,期待5啊,趕緊出來吧,等不及了
為什么搶不到600減400的券呢?真的有嗎?他們不用輸入驗證碼?怎么可能那么快?
此書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有辦法將你吸引繼續讀下去.文中大量的畫冊/資料都是真實的,但都被作者引用,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作者真是太厲害了!確實值得一看啊!
看了第一部覺得不過癮買了2的。內容還是那么好看。就是有時候要考驗讀者的記憶力,有時候經常穿插的場景要費點腦力去回憶。整體很不錯。期待后續的內容!
很厚的四本書。被這種題材吸引。咱們五千年文明古國傳承下來的文化題材應該讓國人引以為豪。
我對這幅名畫更加了解了,作者作者用這大的篇幅把古畫編成故事,很好!
此書的神奇之處就在于有辦法將你吸引繼續讀下去.文中大量的書籍/畫冊/資料都是真實的,但都被作者引用,讓人感覺不可思議,作者真是太厲害了!確實值得一看啊!
很多人稱贊的書今天看完了,從一開始副頁作者提到“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就好奇信息量有多大。觀感證明絞盡腦汁的密碼、琢磨不透的藝術品
書的內容還不錯,不過第二本書底部頁面有點毛糙,有紙屑,其他三本都挺好,就唯獨這第二本,不過不影響整體!
最開始一直對國內推理小說不是很感冒,這套書應該是第一次觸及,所以也是看了諸多評論及推薦才下手。
書中53頁寫邱菡的弟弟邱仟今年24歲,比姐姐小六歲;可是書中第八頁寫邱菡今年27歲,這算不算是一處錯誤呢
不錯,文筆很好,就是不知小說中人物歷史背景真的與北宋末年歷史契合?
清明上河圖密碼2: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的另類解讀,反映北宋年間東京汴梁的風土人情。
因為看了第一部,然后買的第二部,真的非常棒,沒想到國產還能夠有這么好的懸疑小說,當當的活動真的很棒,希望當當能夠越辦越好!
包裝雖然簡單了點,但書都非常好,沒折損。促銷買了一批,性價比高,每本書都有透明膜包裝,拆開翻了一下,紙質和印刷都非常好,正品。基本3~4天都收到了。贊。
清明上河圖密碼:隱藏在千古名畫中的陰謀與殺局,《清明上河圖》畫里畫外824位有名有姓有故事的人物原地復活!
大部頭的書啊,看評論說不錯就下手啦,很厚實的四本,只能慢慢看啦,只是書的紙張感覺不是太好,有很多碎屑,不過做活動的時候,價格還是算美麗的,好評,這本算相對薄一點的一本啦。
延續了第一部的林林總總,一個個長鏡頭似的段落讀下來有種穿越到北宋汴京的既視感,市民經濟崛起時代眾生相,豐滿細膩而真實。但比起第一部來,感覺用力有點散了,反而重點的人物情節不突出不深刻了。
1.相比第一部更為緊湊,主線火力更加集中。2.每章節前的王、馬引文非常漂亮,尤其喜歡周易相關的幾段文字。3.鏡頭的轉換控制非常老到,有千錘百煉過的痕跡。4.各商家發跡史及邱二的打工經歷,各種市井的俚俗段子寫的傳神。
看了清明上河圖密碼1,沒想到竟然還有第二部,當然要買下來接著看了。作者用他超強的想象力給我們打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扣人心弦,欲罷不能的要讀下去。
場面宏大,人物眾多,案情錯綜復雜,環環相扣。敬佩作者的整體布局和文筆功力以及豐富的歷史知識。同時在故事中蘊含儒家學說,讓人領悟人生哲理,受益匪淺。
比第一部劇情完整度高,但人物塑造上來看不如第一部,沒上部那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NPC。最后收尾有些太趕了,依然挖了一堆大坑。相比第一部這一部詭計的戲份更是下降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主要是寫怎么抽絲剝繭調查的。這是好事兒,因為詭計部分質量實在不高,重點還是在布局和社會風情描寫上。雖然說了那么多毛病,整體依然是本好書。推薦
與第一部一起買的,第一部看了,第二部沒時間先沒看,相信越寫越好。作者的想象力豐富,讓畫中每個人都復活,推理破案,不錯的休閑讀物。
清明上河圖中人物太多,作者的第2部另起爐灶,看起來有點不適應,獨立的故事來說還不錯,但結尾又是坑,上次的坑還沒填呢,幾年下來,估計沒幾你記得前面幾個坑的內容了。唉!等吧
延續了第一部的林林總總,一個個長鏡頭似的段落讀下來有種穿越到北宋汴京的既視感,市民經濟崛起時代眾生相,豐滿細膩而真實。
原本對于清明上河圖這副作品已經很驚訝,如此多的人物與場景,而畫又處處精細。清明和上圖密碼,將里面的人物一一對應歷史,更加讓我感嘆張擇端的高超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