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合臺汗國是蒙古帝國的一部分,其建立者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次子察合臺。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后,按草原傳統舊制對諸弟與諸子實行分封,察合臺獲得陰山(今天山)北麓東起今吐魯番盆地,西至亦烈水(今伊犁河)的草原。此后在元世祖忽必烈與其弟阿里不哥爭奪帝位的戰事中,通過侵奪朝廷在中亞的城郭農耕區而逐漸發展起來,與元太宗窩闊臺后裔海都所領導的窩闊臺汗國聯合起來,與元朝進行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14世紀初海都死后,察合臺汗國復與元朝達成和議,雙方瓜分吞并了窩闊臺汗國,使察合臺汗國與術赤后裔控制的金帳汗國、旭烈兀后裔建立的伊利汗國一道,并為元帝國內的三大西北宗藩之國。其極盛時代,統治了包括我國新疆哈密以西的地區、今獨聯體中亞、阿富汗在內的廣大中亞地區。
當代學術界對元朝與西北三藩中的伊利汗國與金帳汗國研究較多,但有關察合臺汗國的研究相形之下卻稍覺不足,究其原因,蓋因國內外研究元史與西北三藩的學者,知識結構有較大差異,分屬不同的學界。語言文字的障礙使得察合臺汗國的歷史,除了少數專家學者外鮮為人知。
由于深入鉆研原始文獻是史學研究的基本要求,且各文種材料之間往往互有歧異,因此察合臺汗國史的研究者不但應兼通漢文與穆斯林語文,且須運用科學方法來分析對比不同史料之間的異同,這就增加了研究的困難。同時,為能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研究者還應掌握幾種主要的歐洲文字和日文、察合臺汗國的著作。應該說,察合臺汗國研究作為一門兼及元史、突厥史、蒙古史、中亞史的專題,在中國史領域屬難度較大的課題之一。
察合臺汗國是十三四世紀統治歐亞大部分地區的蒙古帝國內的一個宗藩之國,其極盛時代統治了包括我國新疆大部在內的廣大中亞地區。研究察合臺汗國史,需要精通多種語言,在中國歷史領域,其研究屬于難度較大的課題之一。《西北史地叢書:西北民族史與察合臺汗國史研究》作者為著名蒙元史專家,曾師從韓儒林、甕獨健先生。該書論述了蒙元史研究中的諸多難題,如蒙古人的早期歷史、馬衛集中記載的“Qun”與渾的勘同問題、伯岳吾氏與Yemek部、察合臺汗國的發展及成吉思汗時代的失必兒與亦必兒等,是蒙元歷史研究領域很有影響的一部著作。
劉迎勝,男,1947年生。1985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現為南京大學教授(1988年起),博上生導師(1992年)。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2003年起),中國蒙古史學會剮理事長(1998年起)。南京大學民族與邊疆研究中心/元史研究室主任(1990年起)、韓國研究所所長(2005年起)。
劉迎勝繼承了乾嘉以來西北輿地之學與歐美東方學的傳統,通曉多種語言,是活躍于當代蒙元史、內陸亞洲史、中國伊斯蘭文化史、中外關系史等研究領域前沿、有影響力的國際知名學者。
及時章 蒙古人的早期歷史
一 蒙古的族源
二 三十姓達旦、九姓達旦及其他
三 骨利于和拔野古
四 尼魯溫蒙古與迭列列斤蒙古
第二章 蒙古西征歷史背景新探
一 馬衛集書所記民族遷移運動研究
二 Kimek部中的達旦人
三 伯岳吾氏問題的提起
四 伯岳吾氏與Yemek部
五 欽察玉理伯里部和康里部中的伯岳吾氏
六 歷史上北方民族的西遷潮流
第三章 蒙古在中亞統治的建立與察合臺汗國的發展
一 察合臺在蒙古國中的地位
二 察合臺的大臣
三 朝廷與西北諸王矛盾的由來
四 西北諸王反抗朝廷始于拔都
五 術赤后裔諸王勢力在中亞的增長
六 有關阿里不哥的幾點再探討
七 海都叛亂原因考
八 阿魯忽稱汗
九 阿魯忽降忽必烈
第四章 海都、都哇與元廷的戰爭
一 忽必烈統治勢力的西伸
一 八剌歸國即位與斡端城之得失
三 忽必烈、八刺與海都
四 忽闡河之戰
五 朝廷勢力在西域的發展
六 至元初年的畏兀兒之地
七 都哇圍火州之戰及其影響
八 曲先塔林都元帥府與北庭都元帥府
九 闊里吉思被俘與鐵堅古山之戰
第五章 察合臺汗國與西北歷史地理研究
一 肯切克(Kenjek)城
二 中唐到元初曲先地區的歷史
三 古代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玉石之路
四 塔里木河潛流重源為黃河說的產生
五 徙多河是塔里木河嗎
六 托勒密《地理志》中的塔里木河
七 “塔林”的意義及元政府在曲先塔林的活動
八 關于失必兒與亦必兒族源的討論
九 失必兒、亦必兒的地望
十 成吉思汗時代的亦必兒和失必兒
十一 烏馬里書中的失必兒、亦必兒
十二 玉哇失在亦必兒、失必兒的戰事及其背景
史實
品質不錯,可讀性強,內容扎實,值得收藏,點贊一個
好書哦,好好讀吧
察合臺汗國史研究的后續,值得讀!
這個商品不錯~
質量嗷嗷的好
非常好!
歷史書收藏!
好快啊,很喜歡
作者的力作之一,看完詳細評價。
圖書質量很好,值得一讀。
察合臺汗國是十三四世紀統治歐亞大部分地區的蒙古帝國內的一個宗藩之國,其極盛時代統治了包括我國新疆大部在內的廣大中亞地區。研究察合臺汗國史,需要精通多種語言,在中國歷史領域,其研究屬于難度較大的課題之一。《西北史地叢書:西北民族史與察合臺汗國史研究》作者為著名蒙元史專家,曾師從韓儒林、甕獨健先生。該書論述了蒙元史研究中的諸多難題,如蒙古人的早期歷史、馬衛集中記載的“Qun”與渾的勘同問題、伯岳吾氏與Yemek部、察合臺汗國的發展及成吉思汗時代的失必兒與亦必兒等,是蒙元歷史研究領域很有影響的一部著作。
很好的書啊,很方便
還可以,挺好的,可以看一看
你值得擁有!
想了解中亞史,可以讀讀
西北民族史與察合臺汗國史研究西北民族4史與察合臺汗國史研究西北民H族史與察合臺汗N國史研究西4北三藩的4學者,知識結構有較大差異,分M屬不同C的學界。語言文字的障礙使得察合臺汗國的歷史,除了少數西O北歷史地理研究一肯切克()城二中4唐到元初曲先地區的歷史三古代R6中原與西域之間的玉石之路四塔10里木河潛流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之后,按草原傳統舊制對諸弟與諸子實行分封,B察合臺獲得陰山(今8天山8)北麓東起今吐魯番他三骨利于和拔野古四尼魯溫蒙古與迭列列斤蒙古第二章蒙古西征歷史背景新探一馬10衛集書所記民族遷移運動研究先生。該書論述了蒙元史研究中…
劉先生的論文集,很值得一看。他是韓儒林、陳得芝先生的學生,很有功力。
對喜歡蒙古及西北民族歷史的人來說非常值得一讀
是研究察合臺漢國及西北邊疆地區的歷史沿革的重要著作。
很好的研究,對察合臺汗國的研究一向不多,這本雖然只涉及其中一段,但頗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