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展現世界時尚領域超級帝國迪奧六十年經典作品
泰勒、赫本、海華絲、夢露、歌迪亞,大量從未出版的珍貴圖片首度面世
從塞西爾比頓(CecilBeaton)到蒂姆沃克(TimWalker),收錄30位時尚攝影師百余張作品
迪奧首度中英法三語同步出版,全球15國同步首發
人類對美的追求,亙古不變。二戰時美國尼龍纖維成為重要資源,實行配給制,絲襪成為黑市上的緊俏貨。于是美人們想出了畫絲襪辦法,由于舊絲襪無法修補,她們便開始在腿后方畫上黑線,模仿絲襪的接縫。
二戰結束后的歐洲,百廢待興。在巴黎,這座寧用玫瑰換面包的城市,嚴酷的物資短缺與配給抵擋不住時尚的蠢蠢欲動。1947年,迪奧先生的高級定制品牌新風貌(NewLooks)就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此后的六十余年,新風貌成為高級定制時裝的代名詞。今天,新風貌是每一位女孩兒的夢想。所趨之若鶩的,不單單是迪奧那拜物化的時尚符號,還有那卓爾不群的優雅與孤傲。在《新風貌》中,讀者可一睹從伊麗莎白 泰勒到奧黛麗 赫本,從麗塔 海華絲到瑪麗蓮 夢露,從凱特 布蘭切特到瑪麗昂 歌迪亞的流光倩影。
執鏡新風貌,也是每一位時尚攝影們的夢想。《新風貌》也是一部關于時尚攝影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新風貌由被譽為二十世紀英國杰出攝影師之一的塞西爾 比頓(CecilBeaton)與大西洋彼岸的時尚大師歐文 佩恩(IrvingPenn)執掌拍攝。進入70年代,蓋 伯丁(GuyBourdin)與赫爾穆特 牛頓(HelmutNewton)——時尚攝影的兩座高峰為新風貌拍下流光溢彩與黑白經典。新世紀以來,無論是離經叛道的蒂姆 沃克(TimWalker),還是成名已久的帕特里克 德馬切雷(PatrickDemarchelier)都在書寫新風貌新的篇章,也將時尚攝影推向當代藝術的前沿。
時尚總是輪回,《迪奧:新風貌》是歷史經典,也是流行前沿。
杰羅姆 戈蒂埃(JérmeGautier)是時尚攝影和時裝歷史方面的專家。他目前在巴黎生活和工作。
1947年2月12日清晨的巴黎異常寒冷。襲擊整個法國的寒潮已經持續了3個星期,而早前1月底的時候,氣溫已經達到了14攝氏度。天氣預報播報了“多云、迷霧的天氣”。在巴黎第八區的蒙田大街上,一群男男女女焦急地跺著腳,嚴寒并未使這群人丟掉昔日的高雅,他們不是在等待某家雜貨店開門。他們聚集在30號維爾納伊米倫 艾麗高級酒店門口。如果細看,你會發現他們手中拿著的并不是配給的票券,而是珍貴的邀請函。
哈里森 艾略特雜志社的推廣總監——一位貴客——在女兒妮可的陪同下,向前臺接待處出示了這樣一封邀請函:“克里斯汀 迪奧將于1947年2月12日(星期三)上午10點30分,在蒙田大道30號舉辦個人首場時裝會。誠摯邀請呂西安 勒龍先生參加。”這位57歲的男士身著條紋粗花呢西裝,入時的打扮更加增添了他優雅的氣度。出生于紡織世家的呂西安 勒龍在一戰結束后接管了父親的服裝店。在他設計的襯衣—短裙套裝中,裙子的長度剛剛達到膝蓋。這樣假小子風格的設計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此外,他還是將時裝會引入社交界的及時位服裝設計師。因此,他可算是全巴黎的著名人物。他的第二任妻子是美人娜塔莉 帕萊(NataliePaley)——俄羅斯大公爵保羅 亞歷山德羅維奇(PaulAlexandrovitch)的女兒,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嫡親堂妹。1937—1945年間,呂西安 勒龍擔任巴黎服裝工商會的主席。面對德國占領者欲意將柏林作為時尚中心的企圖,他表現出了堅定的反對態度:“你們可以通過武力向我們施加一切,但是巴黎的高級定制并不會因此而轉移陣地,無論是作為整體或是部分。它要么存在于巴黎,要么只能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