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分為六章。章主要介紹了女性生殖衰老的特點及STRAW 10分期,向讀者展示了一個生殖衰老的概況。第二章的闡述了卵巢早衰的五種病因分類和相關發生機理,并總結了與疾病發生關系密切的危險因素,為后續的診治和預測打下基礎。第三章通過詳實的描述卵巢早衰的臨床表現和各種有效的臨床檢查,形成一套完善的診斷標準,為臨床診斷提供依托。第四章薈萃國內外前沿研究,歸納出治療卵巢早衰的多種方案,也為進一步臨床研究指明方向。第五章探討如何建立卵巢早衰的預測模型,以期做到疾病的早防早治。第六章完整的介紹了如何運用卵巢衰老指標預測絕經年齡和構建卵巢衰老預警系統。
本書內容新穎,體系完整,各章節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通過本書既可以學習傳統和前沿的診治方法,又可以知曉對預測模型的探索。本書可以為醫學類大專院校學生輔助教材,也可以用于zui新學術成果的交流,或作為臨床醫師的參考用書。
本書以病因分類和發病機理為基礎,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測分別進行詳細闡述。旨在指導讀者系統了解該疾病,并能積極的指導臨床診治工作。同時也希望卵巢早衰的預測模型能受益于更多患者。 本書系統的介紹了卵巢早衰的病因、分類、發生機理、診斷、治療和預測。可供醫學類大專院校學生作為輔助教材,同時也可為各級醫院相關專業醫師在日常診治工作中提供參考。本書內容新穎,體系完整,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卵巢早衰有關診治和預測的方方面面,具有前言性、創新性、適應性等特點,將填補目前市場上有關西醫類相關著作的空白。
吳妍,女,副主任醫師,就職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第二職工醫院婦產科,主要從事本科室的日常臨床診治工作。已發表學術論文7篇;主持武漢市衛計委科研項目《卵巢早衰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預測研究》;參與本科室科研項目《激素替代治療絕經早期與C-反應蛋白關系的研究》和《胎兒纖維連接蛋白與細菌性陰道病和早產關系的研究》;2016年獲得武漢市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稱號,并入選為武漢市醫學專家庫成員之一。
第1章 緒論 1
1.1 卵巢衰老概況 1
1.2 卵巢衰老分期 2
1.2.1 STRAW 10 分期系統的標準 3
1.2.2 STRAW 10分期系統的應用范圍 4
1.2.3 STRAW 10分期系統的結論和優先研究點 6
第2章 卵巢早衰的病因分類和發生機理 8
2.1 定義 8
2.2 病因分類 8
2.3 危險因素 10
2.3.1 A型行為、心理因素 10
2.3.2 環境因素 10
2.3.3 感染因素 11
2.3.4 月經和婚育史 11
2.3.5 生活習慣和飲食 11
2.3.6 遺傳史、既往手術史 12
2.3.7 文化程度 12
2.4 發病機理 12
2.4.1 遺傳因素 13
2.4.2 免疫因素 15
2.4.3 醫源性因素 19
2.4.4 環境和感染因素 21
2.4.5 心理因素 21
2.4.6 特發性POF 22
第3章 卵巢早衰的臨床表現和診斷標準 24
3.1 臨床表現 24
3.1.1 癥狀 24
3.1.2 體征 25
3.2 臨床檢查 26
3.2.1 實驗室檢查 26
3.2.2 超聲檢查 29
3.2.3 其他檢查 30
3.3 臨床診斷 31
3.3.1 病史 31
3.3.2 體格檢查 32
3.3.3 實驗室檢查 32
第4章 卵巢早衰的治療 33
4.1 激素替代療法 33
4.2 促排卵治療 33
4.2.1 激素治療 34
4.2.2 GnRHα療法 34
4.2.3 促性腺激素治療 34
4.3 脫氫表雄酮補充療法 34
4.4 免疫治療 35
4.4.1 糖皮質激素 35
4.4.2 雄激素 36
4.4.3 調節性T細胞 36
4.4.4 其他 37
4.5 其他治療 37
4.5.1 手術治療 37
4.5.2 伴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37
4.5.3 贈卵治療 37
4.5.4 卵泡體外培養 38
4.5.5 卵巢冷凍移植 38
4.5.6 基因治療 38
4.5.7 中醫治療 39
4.5.8 心理治療 39
4.5.9 干細胞移植 39
4.6 化療性卵巢功能損害的保護策略 40
4.6.1 化療藥物對卵巢功能損傷的影響因素 41
4.6.2 化療性卵巢功能損傷的防治 42
第5章 卵巢早衰的預測 47
5.1 基于Logistic回歸的預測模型 47
5.1.1原理 47
5.1.2 建模 50
5.1.3 實例 52
5.1.4 討論 53
5.2 基于人工神經網絡的預測模型 54
5.2.1 結構與原理 54
5.2.2 特點 57
5.2.3 實例建模 58
5.3 Logistic回歸模型與人工神經網絡的比較 65
第6章 絕經年齡的預測 68
6.1 材料與方法 68
6.1.1 研究人群 68
6.1.2 激素檢測 70
6.2 結果 74
6.2.1 研究人群基本情況分析 74
6.2.2 不同卵巢衰老指標擬合方程的比較 75
6.2.3 不同卵巢衰老指標擬合曲線的比較 75
6.2.5 血清AMH水平預測絕經年齡 78
6.3 討論 79
參考文獻 82
卵巢早衰是一種內分泌疾病,發生率約1%-3.8%。由其引起的生育力喪失、骨質疏松、生殖器萎縮、心血管和代謝系統等遠期并發癥深深地困擾著每位患者。近年來,研究顯示卵巢早衰患者死亡率增至普通人群的兩倍,這引起了學者更多關注。由于病因繁多,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所以應該審慎地探尋病因,提出相應的診治對策。現已提出了激素替代療法、自身卵巢移植、贈卵試管嬰兒技術、基因技術和心理支持等多種治療方法,但多數仍處研究階段,整體療效并不樂觀。那么,若能在早期的預測每位女性發生卵巢早衰的概率,并及早規劃生育和早防早治延緩疾病發展,必是一大幸事。所以,本書以病因分類和發病機理為基礎,從臨床表現、診斷、治療和預測分別進行詳細闡述。旨在指導讀者系統了解該疾病,并能積極的指導臨床診治工作。同時也希望卵巢早衰的預測模型能受益于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