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囊括消化道黏膜病理診斷中遇到的所有問題,每個章節(jié)都以相同的組織學構型編寫,對具有相同組織學構型的不同形態(tài)學差別進行了詳細描述,并以表格的形式列舉每種疾病的關鍵組織學特征以及它們之間的鑒別診斷特點。方便病理醫(yī)生對這類疾病的診斷。圖文并茂,文字清晰簡潔明了。
本書的另一個特色是對于診斷標準目前尚未統(tǒng)一的病變,結合臨床實踐,提出診斷和處理方法,方便臨床外科醫(yī)生對這類疾病的處理。
樊祥山,醫(yī)學博士,病理科行政主任,副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學 組(籌)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消化病理協(xié)作組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消化內鏡分會病理協(xié)作組委員,中國國際醫(yī)學交流促進會病理學分會委員,中國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會委員,江蘇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標志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江蘇省抗癌協(xié)會淋巴瘤專業(yè)委員會委員,中華醫(yī)學會江蘇省病理學分會青年委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 培養(yǎng)對象,"十二五"南京市衛(wèi)生青年培養(yǎng)人才,鼓樓醫(yī)院學術學科后備人才。《中華消化內鏡雜志》通訊編委,《中華病理學雜志》特邀審稿專家,《世界華人消 化雜志》編委,《臨床與病理學雜志》中青年編委。以及時負責人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 學基金1項、市局級課題2項,作為主要負責人參與衛(wèi)生局重大項目或課題4項。在統(tǒng)計源以上學術期刊120余篇:其中以及時作者或通訊作者發(fā)表中文論文40余篇、SCI收錄6篇。參編專著2部,參譯專著3部。曾先后榮獲"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一等獎"、"江蘇省新技術引進二等獎"和"吳秉銓基金中青 年學者獎"等獎項十余項。主要研究方向為淋巴造血系統(tǒng)腫瘤、消化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腫瘤以及泌尿系統(tǒng)腫瘤等的臨床病理學診斷和研究。
第1章 食管
第2章 胃
第3章 小腸
第4章 結腸
第5章 肛門
第6章 食管
第7章 胃
第8章 小腸
第9章 結腸
第10章 肛門
Barrett黏膜始于GEJ,不同程度的向上延伸至食管腔,因此,腺癌也最常見于食管的下1/3(與鱗狀細胞癌不同,鱗癌常見于中1/3)。食管的腺癌除了在食管下1/3可見腫塊之外無特殊影像學表現(xiàn)。
食管切除標本的食管腺癌表現(xiàn)為實性、白色病變,通常累及食管的下1/3。常常可見粉紅色及"天鵝絨樣外觀"殘存的Barrett黏膜。當進展期腺癌靠近GEJ時,要盡量確定腫瘤來源于胃或是食管。第7版AJCC腫瘤分期指南中指出,腫瘤中心位于胸段食管下部、GEJ或腫瘤位于胃的近端5cm之內并擴展到GEJ或食管均為食管腺癌。腫瘤中心位于胃,距GEJ大于5cm或者距GEJ小于5cm但未累及GEJ或食管的病例按照胃原發(fā)癌來分期[1]。發(fā)現(xiàn)Barret食管被視為腫瘤起源于食管的證據(jù)。還需要注意的是T1包括腫瘤浸潤固有層或黏膜下層,T1可分為T1a(固有層)或T1b(黏膜下),而T2的腫瘤浸潤至肌層。因為食管的黏膜肌常有分離或由于修復性反應而形成雙層的傾向,需要在EMR標本中注意上述情況,仔細正確區(qū)分食管壁的層次非常重要(圖6.37,6.38)。
辨識活檢組織中的食管腺癌一般沒有困難,其表現(xiàn)與其他腺癌一樣,也就是由惡性腫瘤細胞伴腺性分化組成,可形成管狀結構也可表現(xiàn)為黏液產生(圖6.39)。黏液的AB/PAS染色呈嗜雙色略帶藍色的特點有助于診斷。總體上說,腺癌的形態(tài)可分為乳頭狀(圖6.30)、管狀及印戒細胞型。部分腺癌可表現(xiàn)為內分泌細胞、潘氏細胞或以產黏液為主。我們幾乎不對食管腺癌進行分類,因為這種分類沒有實際價值。但是,發(fā)現(xiàn)原位癌/高級別異型增生有助于確定食管為癌的原發(fā)部位(而不是肺)。小部分低分化腺癌本身不可能與高級別淋巴瘤區(qū)別,需要免疫組化標記幫助診斷。低分化癌也可有梭形細胞形態(tài)(更多見于鱗狀細胞癌的表現(xiàn)),病變中無原位成分,部分病例也需要一組免疫組化標記幫助診斷,至少要注明建議結合影像學檢查。
的治療方法即術前行新輔助化療及放療,然后進行食管切除術。沒有進行早期監(jiān)測而出現(xiàn)癥狀的食管癌患者預后很差。
食管的腺鱗癌(ASC)罕見,這種類型以混合性的浸潤性鱗狀細胞癌和腺癌成分為特征。與鱗狀細胞癌相同,這種亞型累及食管的中1/3。ASC似乎比單純的腺癌及鱗狀細胞癌更多見于早期階段[67]。從數(shù)量上來講,鱗狀成分趨于占主要成分,多于腺性成分及兩者的移行區(qū)。Barrett黏膜區(qū)很少見到(圖6.40,6.41)。ASC的預后傾向好于單純的鱗癌或腺癌,推測是因為癌的體積較小,分期較早的原因[67]。
食管的腺樣囊性癌極為罕見,但也有充分的文獻報道。其常見于食管的中1/3,這種亞型似乎更多見于老年男性,表現(xiàn)為進行性吞咽困難及梗阻。組織學上,本腫瘤與相應的唾液腺的癌相似,表現(xiàn)為基底樣細胞呈實性、篩狀或管狀結構,PAS陽性的基底膜樣物質可有可無,有多少不等的S100陽性的肌上皮細胞。部分病例的腺樣囊性癌可見伴隨的原位癌或浸潤性鱗狀細胞癌。通常病變出現(xiàn)時已有轉移,預后差,這與唾液腺的腺樣囊性癌相反,唾液腺的腺樣囊性癌常為惰性進程[68–70]。食管的活檢標本常不可能診斷腺樣囊性癌,一般在外科切除后的標本做出該診斷。
你們承諾送貨過來,結果有本書退回去了。
整體挺不錯的
非常好,很詳細
不錯
不錯
好書,優(yōu)惠!很喜歡
?治???
好專業(yè)
很實用的一本書!
正版非常好
很不錯,內容很喜歡!
病理醫(yī)師用的
書很不錯,但是快遞小哥有點差勁
不錯的還可以
不錯,非腫瘤疾病講的好
實用、便宜
很好的,可以購買
書很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值得推薦,可以嘗試
實用,專業(yè),很不錯。
這本書內容還挺多的,不錯
強烈推薦,也是老師們的力作,太好了
書寄來塑封沒有的,臟兮兮的,里面彩頁也粘在一起的
很實用的書,很多非腫瘤疾病和腫瘤疾病的詳細講解中!
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檢解讀(第2版)推薦語商品名稱消化道黏膜病理活檢解讀(第版)該書囊括消化道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