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商人系列第二部,承接上部,因為名人公館廠區被列入城市更新項目,名人公館董事長藍和建必須在最短的時間為工廠找到新的生產基地以及建設資金。藍天大酒店的副總經理王琴手里有一塊地在高速路口,正好適合名人公館的搬遷,兩人決定合作開發。
藍和建去北京參加一個論壇,被劉昕教授宴請,宴請后,他被賦予一個任務,幫劉家處理一個物業,同時處理一些收藏。而處理這個物業,又相當于找到了一個未來廠區改造的及時個業主。
但藍和建手里現金不足,他必須找到一筆建設資金來建設自己的新廠房。適逢胡陽市招商,可以以低價賣給名人公館一塊地,此地即可建廠也可開發,如果建廠將來可以將土地和地上附屬物質押給銀行,作為名人公館新廠區的建設資金。最重要的是對方保障以招商換市場,章若曦也贊成這個方案,并決定出錢認購胡陽廠區的部分物業,同時通過各種渠道幫助藍和建融資。
然而,就當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的時候,藍和建忽然發現王琴遇到了巨大的政治危機,而此時,高速公路路口那塊地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只得獨立購買土地。但怎么避免王琴的危機波及到自己呢?
巨額資金的缺口,涉及到資本層面的運作,藍和建遇到了一生中的機遇,擴張自己的商業帝國,也碰到了一生里的風險,一步走錯就萬劫不復!
在中國做生意,務必明白“資本”真諦
中國首部富豪階層投資實戰小說
百萬冊暢銷書作家天佑全新力作,“社交系列三部曲”中重磅作品
私企老板、國企高管、外企精英必須了解的資本操盤術
中國高端商業圈、金融圈中的制衡、爭鋒、博弈
于建嶸、李承鵬、杜子建、黃曉陽聯袂推薦
推薦閱讀:《商人1》
天佑,業界眼里的“天總”;中國商戰小說作家,讀者和 朋友嘴里“超級會講故事的牛人”。沉浮商海數年,開創出自己的商業哲學;研究文學幾載,出版多部暢銷小說。其《規則》《倒霉男人》《富豪俱樂部》系列均榮登各大圖書排行榜前列,成為商戰文學的經典之作。
及時章 意外多多 / 001
第二章 麻煩無數 / 038
第三章 投資計劃 / 083
第四章 一團亂麻 / 128
第五章 部署緊迫 / 173
第六章 暗流涌動 / 206
第七章 過程漫長 / 243
第八章 撥云見日 / 283
尾聲 氣氛微妙 / 333
來接藍和建的車子是一輛掛著奧迪3.2,純進口的型號,這樣的車子在北京這座城市那是相當低調。開車的是個平頭,穿著黑色毛衣露出里面的白襯衫,沒穿外套,顯得很干練。不過,藍和建并不認為這有什么不得了的,別的地方有些老板喜歡開好車裝樣子,北京有些人也一樣,開這樣的車顯得自己有背景。南天市的老板們就沒這個習慣,大家按商業規則出牌就是。
一個電話,這是藍和建在政協的一個小組的朋友,一個上市企業副總裁劉洪,他也在黃河工商學院讀書。劉洪張口就跟藍和建說他離職了。藍和建很奇怪,依他的水平和人品,應該很受重視啊?就問劉洪原因。劉洪無奈地笑笑:“公司原來挺難,但挺團結的,現在發展起來了,老板卻讓人越來越看不懂了,挑動股東和股東斗、老總和老總斗,他永遠以一個解救別人于水火的形象出現。我實在受不了這份折騰,只好離開了。 ”
藍和建問:“你接下來準備怎么辦?”
劉洪嘆口氣,回答:“任何一個職業經理人都注定是個過客,我想先靜靜地讀讀書,仔細思考一階段,然后再作決定。”
這話讓藍和建心里一動,如果公司未來真的跟王琴合作,請劉洪來操作那塊地,就憑劉洪的人脈和管理經驗應該是一個好的人選。不過,暫時他還不想跟劉洪提這事兒,因為時機還沒到。
放下電話,藍和建心里無限地唏噓,像劉洪這樣的職業經理人在大公司看起來無限風光,可是,一旦辭職,還真是不好辦。也不管你是什么崗位,不管你曾經為公司付出過多少艱辛和汗水,也不管做出過多大的貢獻,當你走的時候,你注定一無所有,也許帶走的只有你極少數的私人物品。走出辦公區,甚至沒幾個人敢跟你打招呼,因為他們還要生存。現實就是如此殘酷和凄涼,就像徐志摩的那句詩:輕輕的我走了,不帶走一片云彩。
車子開了一陣子,藍和建覺得有些不對勁了,這個司機一直在往郊外開。而且,走的路藍和建很陌生。經過了一處有士兵檢查的崗哨,檢查了證件以后,車子在一段長長的兩邊種滿法國梧桐的路上又行駛了一段時間。看著兩邊的景色,藍和建明白,這車的確應該是重要人物的座駕。又經過了一個有崗哨但是沒有牌子的大門,在一片蔽日的林子里行駛了一會兒,車子停在了一棟應該是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的蘇聯式別墅門口。別墅外觀看著不咋樣,但是,卻有一種令人窒息的莊嚴。
令藍和建驚訝的是,站在門口迎接的除了劉昕,居然還有黃河工商學院的美女教授孫雨薇。劉昕穿得很休閑,駝色毛衣,黑色登山褲,平底翻毛休閑鞋;孫雨薇穿得卻很正式:一件褐色的呢裙,配紫色開襟薄毛衣,微微露出暗銀色襯衫。這兩個色系如果是別人穿肯定很不搭,但是,因為孫雨薇的氣質好,看起來顯得是那么高貴。她的皮膚沒有瑕疵,一層散粉貼在臉上,感覺一按就能出水。或許是因為劉昕的謙和,顯得孫雨薇特別知性。
“孫教授,你怎么在這里?我看活動安排,你不參加啊?你什么時候來的?”藍和建一見孫雨薇,吃驚地問。
孫雨薇眼神柔和地看了一眼劉昕,那個表情很是優雅,然后她又看著藍和建文靜地回答道:“哦,是這樣,金融協會有個研討會,我過來參加,正好劉教授說要請你吃個飯,我就來蹭飯了。”
“和建何德何能,能讓劉教授這么重視?特別是還能在這里遇到孫教授,學生真是受寵若驚啊。”藍和建有點不安地說。
“和建真是謙虛,先別客氣了,我們進去吧。”劉昕道,然后伸出手,做出讓孫雨薇先走的姿勢,顯得很有風度。藍和建自然也要顯出對劉昕的尊重,堅持叫劉昕先走。在這個國家,走路是有講究的,叫誰先走,你跟他保持多遠的距離那一定要拿捏好,否則就會引起別人的不快。
于是,孫雨薇在前,劉昕在她右側略微落后一個身位,藍和建則在他們身后一米遠的地方跟著。這樣的行進方式既體現了對女士的尊重,又體現了長幼尊卑。
別墅的裝修乍一看上去很老舊,墻壁上甚至用褐色的木板裝飾,但是,藍和建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些木板都是上好的胡桃木,而別墅里的門都是黃菠蘿的,這應該是幾十年前的裝修,如果是現在,光這些木材就是天價。再一看地板,藍和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地板居然是白蠟木的。這是一種生長在俄羅斯高寒地帶的樹種,成材至少要幾十年,而腳下的地板的規格很大,估計成材都需要幾百年。這種大面積鋪設白蠟木地板,其華麗程度令人震驚。細看這些地板的紋理,時而如美人波浪般的長發,時而又如情侶間的纏綿繾綣,觀之令人心神蕩漾。家私更不用說了,雖然樣式還保留著前蘇聯的風格,但也全是白蠟木的,這么多的白蠟木家私,估計俄羅斯舊時皇宮里也沒這么多。光是這一樓的陳設就體現出了主人的身份,藍和建頓時感覺渾身都在戰栗,寒毛倒豎。
這種陳舊的裝修體現的是一種威嚴,一種毫不高調的威嚴。這是什么人的住宅?劉昕自己的顯然不大可能,他只是個研究員,即便是在金融界有些地位,也不可能享受到這樣的待遇。
環顧四周,家里的擺件倒是很一般,也沒看到傳說中的石頭。不過,藍和建猜想,這里應該不是劉昕常住的地方。
大家在沙發上坐下,藍和建注意到,沙發上蒙著布套,布套的年頭看起來也是很久遠了,有的地方甚至有縫補的痕跡。沙發前的茶幾油漆也有些斑駁,有幾處還有高溫燙過的痕跡。倒是茶幾上擺著的一個端硯茶盤比較新,顯然是價值不菲。茶具更是非常名貴的紫砂,一看就是名師作品。
藍和建把手里一直拎著的紙袋子遞給劉昕,低調地說:“劉教授,帶了塊小石頭給你,這是別人給我的,叫我刻印章,我身邊也沒有這樣的人,還是給你這種行家把玩吧。”
劉昕一怔,接過去,打開盒子,細細地品著。藍和建看了一眼孫雨薇,她似乎也在饒有興趣地關注著劉昕手里的石頭,臉上帶著一種溫和而恬淡的表情。
端詳了一會兒,劉昕似乎自言自語道:“這是塊上好的昌化雞血石,龍血紅,血量不少,大概有七成血,這個品相已經非常難得了。”
“是嗎,我還以為是假的,丟在我辦公室兩三年了。”藍和建輕描淡寫地說。
“這么貴重的禮物我可不能收,藍和建,你還是拿回去吧。”劉昕道,說著就想把石頭遞給藍和建。
藍和建伸手拒絕,然后真誠地對劉昕說:“好東西就應該跟識貨的高人在一起,這是緣。放我那里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沒什么用處,說不定哪天被哪個客戶拿走了。劉教授,你就別客氣了,你能品味出這塊石頭的價值,這是緣分。”
劉昕聞言有些猶豫,眼睛看著孫雨薇。孫雨薇在一邊輕柔地勸道:“劉教授,你就收下吧,難得和建一份心思,真情難卻嘛。”
劉昕一聽孫雨薇這話,猶豫了一會兒,表情漸漸變得輕松起來,他把石頭放在茶幾上,顯得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那好,我就愧領了,這不算是受賄吧?”
藍和建笑道:“學生和老師之間又沒有什么利益關系,受什么賄?劉教授說笑了。”
孫雨薇抬抬手,露出手腕,那只她生日的時候藍和建送的和田玉手鐲正發出溫潤的光澤,她對劉昕道:“你看,我這只鐲子也是和建送的。”
劉昕站起來,手放在背后,俯身端詳了一陣子,道:“你這個鐲子出自一塊非常好的籽料,質地縝密細膩,溫潤如脂,估計每克的價格不少于一萬元。我那次去南天市參加那個電視劇的開機儀式,看見唱民歌的金玉書戴了一只,沒你這個好,但也是上品。”
孫雨薇有點動容,扭頭看著藍和建,問:“真的假的?這么貴?”
其實,藍和建也不知道這個鐲子的真正價值,這還是王琴讓他送給孫雨薇的。孫雨薇既然這樣問,他又不能不回答,只好說:“這個東西也是這兩年炒起來的,我買的時候很便宜的。”
劉昕搖搖頭,輕輕嘆口氣,道:“和建,你太有心了。我和雨薇何德何能,接受你這么貴重的禮物?”
“二位教授千萬別客氣,我就是一點心意,再說,我也不懂這些東西,放我那里就是暴殄天物。”藍和建道。
正說著,從樓上下來兩個人,一男一女。男的四十歲出頭,穿著白襯衫黑褲子,頭發梳得中規中矩,一看就是體制內的人。女的有點瘦,臉上也有些皺紋,但是,氣質超好,給人一種很高貴的感覺。
劉昕站起來,介紹道:“這是我姐姐劉雯,這里是她家,我在這里暫住。”
劉雯身穿黑色褲子,墨綠色V領毛衣,看款式應該是歐洲設計師的風格,是一種低調的奢華。她的玉頸上戴著一條細細的鉆石項鏈,吊墜卻隱藏在領口之內。劉雯伸出手輕輕地與藍和建握握手,她的手非常柔軟,涼涼的。
“藍和建,名人啊,正跟大明星章若曦談戀愛,青年企業家,商界明日之星。”劉雯眼睛盯著藍和建,一字一句地說。
“劉女士好,我是藍和建,小生意人,談不上什么企業家。”藍和建低調地回答。
劉雯似笑不笑,說:“藍總真是客氣,我來介紹一下,這位是南天能源集團的董事長蔡照明。”
蔡照明熱情地跟藍和建握手,嘴里不斷地說“久仰”“多指教”之類的客套話。不過,沒幾句話藍和建就聽明白了,蔡照明原來是劉雯老公蒲和平的同學。并沒有人提劉雯老公到底是干什么的,不過,能住這樣的別墅,他一定不是一般人。而且,蔡照明居然也是黃河工商學院的畢業生,只是比鄭大林更早,在學校的時候,他們有交集,相互都熟悉。這樣論起來,蔡照明也算是藍和建的同學。只是,他沒有上過劉昕和孫雨薇的課,因為那時他們還沒有在黃河工商學院教書。不過,因為他是蒲和平從小的兄弟,盡管小很多,卻跟蒲和平在一起工作多年,也常來蒲和平家,所以,跟大家說話也比較隨意。
有保姆過來叫大家入席,于是,大家魚貫地向餐廳走。出于禮貌,藍和建走在,在這樣的場合,自己這樣的身份走在是必須的。走了幾步,劉雯忽然回頭問了藍和建一句:“最近有沒有看見王平?”
藍和建一驚,問:“劉女士認識王平?”
劉雯淡淡地回答:“哦,他最近總跑北京,說要在南天市搞個什么產業聚集區,他跟劉昕總提你。還有啊,你有個同學金有余我跟他也蠻熟的。”
有個秘書樣的男人迎過來,對劉雯說:“大姐,書房有您電話。”
劉雯顯得很抱歉,對藍和建說:“藍總,不好意思,我處理點事情,你先進餐廳吧。”有內涵的女人總是謙遜的,只有淺薄的女人才表現出狂妄來。
餐廳的裝修很有特色,也是胡桃木裝飾,墻壁上掛著兩幅油畫,內容是俄羅斯風景,盡管不知道那是何人作品,但不是出自市場上那些匠人之手。餐桌卻跟外面不同,設計風格粗獷奔放,工藝非常精湛。既有巴洛克式富麗堂皇的雕刻,又帶點阿拉伯風格的精巧鑲嵌。饒是藍和建乃家私專家,也沒看明白這是什么風格。不過,餐廳邊上的柜子和沙發倒是西班牙皇室風格,而且看年代是20世紀初的產品,他在上海一個猶太人留下的房子里見過類似的款式。在這樣一個餐廳里有這樣的家私,讓藍和建這樣的家私專家也感覺有點意外。
孫雨薇跟劉昕很隨意地聊著學院里的事情,聽得出,他倆關系非常密切,但不是有男女私情那種。有男女私情的男女一般情況下說話是很小心的,不可能像他倆這樣隨意。不過,他們的談話里也順便提到了明天金融學會的活動,按照議程,他們都要講話,只是主題不一樣。
蔡照明一直在擺弄手機,似乎是在跟誰聊微信。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都有這種狀況,大家聚會,卻很少交流,總是各自玩著手機。蔡照明這樣的國企領導居然也這樣迷戀手機,這讓藍和建頗為意外。
桌上已經擺了幾個小涼菜,都是北京風味:海米菠菜、蛋皮拌粉絲、鹵豬腳尖、生菜卷、水果拌、香酥小鯽魚和蘆筍金針。
“藍和建,章若曦這次沒跟你一起來啊?”孫雨薇忽然問。
“哦,她的那部戲剛開始沒多久,正是忙著的時候,她是主演,走不開。”藍和建不知道她的意圖,謹慎地回答。
“我看最近微博上很安靜啊,似乎沒有你倆什么消息了,可能是觀眾失去關注的熱情了吧?”孫雨薇又說。
孫雨薇這樣的學者能關注自己和章若曦的事情這讓藍和建既意外也不意外,自己和章若曦都是她的學生,她關心學生也是正常的,只是,她這樣的學者還有空上微博?
劉雯走了進來,在孫雨薇身邊坐下,然后看著劉昕,道:“你們幾個男人喝什么酒我不管,我跟雨薇喝紅酒。”
劉昕看著蔡照明問:“我和藍和建肯定是茅臺,你怎么樣?”
蔡照明笑道:“好啊,既然這樣,我車上有三十年的茅臺,要不要試試?”
“三十年的茅臺?不要那么夸張吧?”劉昕笑吟吟地看著蔡照明,并沒有阻止他的意思。
蔡照明打了個電話,說:“你送兩瓶三十年的茅臺進來。”顯然,他是帶司機來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看得出來,劉雯這里他是常來常往。
放下電話,蔡照明嘆口氣說:“劉教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這次進京是跑路條的,車上不帶點好酒不成的。”
“唉,當初上面把你派到基層去看起來是個錯誤,這些活兒不好干啊。”劉雯不無憐惜地看著蔡照明。
于是,幾個人開始談這次蔡照明進京辦路條的事兒。所謂的“路條”是指由國家有關部門下發的同意項目開展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是諸多前置審批具代表性的一項。項目業主只有在拿到“路條”后,環評、水土保持、礦產壓覆、地質災害、土地預審、電網接入等其他支持性文件的批復才能啟動。所以,跑“路條”是地方上項目的頭等大事。由于審批程序復雜,一些投資項目從開展前期準備到拿到“路條”,所需要的時間甚至達七八年。
蔡照明提起自己的工作,頗有些唏噓,說自己到基層之前,根本沒想到基層工作有這么難。他這次來北京,到目前為止連小鬼還沒見到,所以,這次他來劉雯家也是想讓劉雯的老公蒲和平幫幫忙,看看能不能把工作向前推進一步。不然的話,蔡照明回到南天市,沒法向市長紀如新交代。
劉雯似乎也很感動,很體諒蔡照明,說等她老公蒲和平在外地開會回來一定對他說說蔡照明的事情,不能叫蔡照明無法向市里交代。她甚至說:“我自己將來也很可能在退休后去南天住,我如果在南天住,就會經常跟上上下下的人在南天市見面,為南天爭取點資金或者項目,這也算是為南天市做點好事吧。”
蔡照明似乎很感動,主動端起茶,跟劉雯碰了一下。這個細節讓藍和建很有感觸,雖然蔡照明與蒲和平從小是兄弟,但是,人的地位不同造成了蔡照明對他太太劉雯的態度是那樣恭敬。
有人送進來茅臺,熱菜也上來了,都是北京家常菜:炸灌腸、蟹黃豆腐、梅醬排骨、蔥爆羊肉、烤鴨胸肉。這些菜色香味俱全,劉雯介紹說這個廚師以前是她老公食堂的大師傅,地道北京人。藍和建在北京參加了許多飯局,一般都是不求好,但求最貴,這樣的家常菜還真是少見,畢竟是家宴嘛。
劉雯叫人打開一瓶奧松酒莊的1979年份酒,劉雯介紹道:“這種酒成為詩人之酒,奧松酒莊現在的所在地就是詩人的故居,是波爾多八大酒莊之一。我就特別喜歡這個酒莊的酒,酒色至美,味道細致柔和,香氣復雜。”
蔡照明在旁邊說:“這種酒年產量不到兩萬瓶,市場上很難見到它的蹤影。”
藍和建心里一震,這么好的酒,她家里隨便就拿出一瓶年份酒,說明他們的生活品質是非常高的。盡管沒人介紹劉雯的老公蒲和平的具體職位,但是,藍和建明白,他一定是個重要人物。這樣的家庭請自己來吃飯,為什么?藍和建有點想不通。
酒桌上的話題倒是很廣泛,并不像藍和建平時所參加的那些京城飯局,密密麻麻地傳著很多小道消息,到處都是相互的關系勾兌,尤其是飯局里面再摻和幾個裝爺,那局面就很混亂了。這里不同,因為都是熟人,所以,大家沒什么拘束,談得都很輕松。
怪不得劉雯和孫雨薇兩個人很熟悉,一聊,發現兩人有一層關系居然是師生關系。原來,孫雨薇曾經在京城的光明商學院里教書,而劉雯正是那個學校的學生。不過,孫雨薇和劉雯的關系遠遠不是師生關系那么簡單,聽她倆談話,她們似乎有很多共同的朋友,甚至她們提到了孫巖,好像劉雯跟孫巖還是同事。難怪,的女人總共也沒多少,到了一定的層次,來來去去也就是那么幾個人了。
提孫巖的時候,劉雯似乎對孫巖現在找了個小明星不滿,說孫巖不應該找這樣一個不靠譜的女孩子,讓孫雨薇勸勸孫巖。孫雨薇未置可否,可能是礙于藍和建和劉思思之間的關系她不好說什么吧?劉雯似乎也知道藍和建和劉思思的關系,所以,提到劉楚瑜的時候絕不提劉思思。
劉昕跟藍和建談的話題倒沒有那天喝啤酒的時候那么敏感,可能是因為劉雯和蔡照明在場的緣故吧?他主要問了藍和建一些企業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遇到的被一些小吏刁難的事情,這些事情藍和建有一大堆例子,什么環保啊、消防啊、質監啊、安監啊、衛生防疫啊,甚至計生部門都能刁難人。藍和建一個一個例子講著,桌上的人都聽得很認真。蔡照明偶爾也發點牢騷,盡管他那里是國企,被有關部門刁難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在藍和建講述的時候,劉雯和孫雨薇一直沒插話,默默地聽著,臉上都有一種關切的表情。
藍和建一個例子講完,劉昕舉起杯,對藍和建說:“謝謝你跟我講了這么多,看來,我們這些人真的需要多聽聽基層真實的聲音了。”
藍和建有些不解地問:“劉教授怎么突然對我們基層的問題這么感興趣啦?”
劉昕看了一眼劉雯,劉雯沒啥反應,劉昕這才回答藍和建的問題:“哦,我最近想搞個專題,需要一些一手調查。對了,你能不能跟我說說你自己的創業過程?”
“這個就沒必要了吧,我一小木匠鋪,有啥好說的?”藍和建不知道劉昕的用意,所以很謹慎地道。
“你說說吧,我很感興趣。章若曦看上的男人應該有其獨特的地方,不會是一般的商人。”劉雯忽然在一邊插了一句。看她的表情似乎很平靜,但是,不知道為什么,藍和建總覺得她似乎特別關心自己跟章若曦的事情。藍和建很想問問劉雯是不是跟章若曦很熟,但是,轉念一想那樣豈不是叫劉雯有所警覺?
于是,藍和建很謙虛地說:“既然劉姐關心和建,那我就簡單說說。其實,我是屌絲出身,我父母都是縣城里的普通人,父親是林業局的技術干部,母親是教師。我自己還算是有點小聰明,考上了大學。畢業后先是在國企干了兩年,實在受不了那種論資排輩、沒有靠山就沒有出頭之日的氛圍。于是就跑到南天市,在一個家私廠打工。打工期間做業務,積累了一些客戶資源和管理經驗,再后來我自己有了點積蓄,出去開了個小廠。我母親見我很艱難,賣了家里的房子來幫我。最困難的時候差點沒倒閉,沒錢付廠租,沒錢發工資,沒錢付供貨商,嚇得我老媽趕緊跑回老家借錢,借遍了親戚朋友才讓我渡過了難關。后來又經過幾次危機,還好,逐漸地有了市場,開始進入良性發展的軌道了。”
“藍和建的工廠要倒閉的事情周老師對我講過,貌似是一批油漆出了問題,當時真的是很危險。所以,名人公館能有今天,藍和建一定要感謝有這樣一個母親。”孫雨薇忽然很有感慨地說。孫雨薇的話還真叫藍和建很意外,上次幾個同學在章若曦那里吃飯,母親周亞麗一直跟孫雨薇在一起聊天,至于聊的什么,周亞麗一直沒跟藍和建說,原來居然聊到了自己創業遇到困難的事情。母親周亞麗為什么要跟孫雨薇談這件事呢?
劉昕思考了一陣子,又問:“藍和建,你有沒有總結名人公館遇到的幾次危機主要是因為什么呢?”
藍和建覺得劉昕問得很有針對性,于是,稍微理了一下思路回答:“原因多了,無外乎各種政策、法規、市場準入、競爭對手打壓的障礙,當然也曾陷入資金、技術、人才匱乏的困境。我記得前幾年遭遇的那次產品甲醛超標的危機,就是孫教授剛才提到的油漆問題,那次就差一點兒讓名人公館倒閉。”
“哦?還有這么嚴重的事情?”劉昕皺皺眉頭問。
藍和建嘆口氣,道:“唉,那次我們用了一個所謂的消費者信得過油漆產品,他們出具的各項指標都合格。我們也大意了,沒有檢測就在一批產品上使用了。結果,被媒體曝光,有一陣子存貨堆積如山,賣場終端店面蕭條冷清。好在后來危機公關應對及時,那批產品出貨量也不大,經歷了一段時間的低潮,活過來了。后來,我多次呼吁,家私行業要想杜絕劣質產品只有抓好原材料市場,如加強木材、樹脂、油漆、皮、革、五金等相關行業的質量檢測和控制。”
“唉,看起來,藍和建也真是不容易啊。”劉雯忽然嘆息道。她端詳了藍和建一陣子,忽然問:“你跟章若曦是怎么認識的?按理說你們應該沒有什么交集啊?”
這是劉雯第三次提到章若曦,她看起來問得很隨意,但是,藍和建感覺到她有點過分關心了。這很不尋常,回答她的問題一定要小心。于是,藍和建老老實實地回答:“其實,我們就是在學校認識的,是我們學校的宗老師介紹的。”
“宗老師?”劉雯似乎有些迷惑,看了看孫雨薇。
孫雨薇微微一笑,回答:“就是宗震的妹妹宗欣欣,你上次去南天市,在我家里見到的那個瘦瘦的女孩兒。”
劉雯似乎恍然大悟,點點頭,道:“哦,是她啊,有點意思。我可是聽說章若曦以前跟宗震有過一段兒的,她居然給哥哥的前女友介紹男朋友?”
孫雨薇淺笑著,道:“具體為什么我就不知道,不過,藍和建在黃河工商學院這期學員里那還是很的,不然,章若曦也看不上啊。”
“雖然藍和建性格很開朗,但是,我通過剛才的談話,還是感覺藍和建是個很謹慎的人,有點像我們國企的人。”蔡照明忽然說。
藍和建謙遜地道:“我在一本書上看到,杜月笙曾對一個朋友說:‘你原本是條鯉魚,修行500年跳了龍門變成龍了,而我原來只是條泥鰍,先修煉1000年變成了鯉魚,然后再修煉1000年還沒跳過龍門。倘若我倆一起失敗,你還是條鯉魚,而我可就變成泥鰍!’你說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謹慎?”
“這話說得我鼻子酸酸的,來,藍和建,我敬你一杯。”劉雯向藍和建舉起杯,她的表情很嚴肅,這讓藍和建有點詫異。
藍和建趕緊站起身,走過去,顯得有點誠惶誠恐地說:“劉雯姐,我敬你。”在劉雯這樣的女人面前,必須給她充分的尊敬。她們需要別人的仰視,只有這樣,她們心里才會產生優越感。而她們得到了心理上的極大滿足后,或許會對仰視她們的人產生一點好感。
劉雯并沒有干杯,只是淺淺地抿了一口,然后,她對蔡照明說:“蔡照明,下次我去南天時,你安排一下,我去藍和建那里看一下,看看有沒有什么能幫一把的。”
蔡照明趕緊端著杯走過來,笑瞇瞇地對藍和建說:“藍總,以后多聯系,來,我敬您。”蔡照明的態度明顯是客氣的成分居多,不知道為什么,藍和建總覺得他跟自己在刻意保持著距離。
大家重新坐下來,劉昕對藍和建說:“回頭我可能要派兩個研究生搞點實地調研,你了解情況,到時候給他們安
天佑作品的一大特點,就是能夠“get”到我們這個時代最讓人關注的點。在當前的經濟社會中,也只有他能真正將其中的黑白、光暗、功罪說透,說明白。所以這部《資本運作》可以算得上他又一次突破自己極限的佳作,也更是自身的又一次涅槃!
——著名學者:于建嶸
幫父親買的,
很不錯,很不錯。
值得推薦!
東東很好,希望書的價格優惠力度更大些
哈哈哈哈哈哈哈
好看的財經小說書是正版,印刷非常好,值得一讀。
感覺比較滿意
還好!老師推薦的!版本有很多種,差不多
很好很好很好看,你值得擁有!
這本書是老公買的,一直是當當的忠實粉絲,買書太多了,還沒開始看,沒辦法從內容上評論,只能評價包裝以及快遞,當當網的服務真的很不錯,從高中到現在一直都在當當網買書,從沒有失望過!支持當當網!希望以后也會做的更好!
包裝以及內容,確實都不錯。順便問一句,頂級商人有第三部嗎?
天佑的這種題材作品,是個中翹楚,強烈推薦!
讀2.漸入佳境
早就想看的一本書了 非常喜歡
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劇情環環相扣,邏輯推理嚴密,特別真實,真的很棒。書里的每個主人公都是天才,但是天才和瘋子只有一線之隔,不知道他們后續的命運會怎樣,期待。唯一的缺點就是太嚇人了。
通過這部書可以了解富豪階層的價值觀、生活理念和賺錢的手法,很有用處。
天佑好可憐 微博被銷號 無法宣傳 但是我喜歡你 這部作品延續了天佑的風格 好看 期待第三部
說實話,這本書感覺一般把內容也比較簡單,但是作者的筆法寫的不錯,沒事的時候可以看一下,打發時間而已。
文筆比前面的富豪俱樂部好,越來越有看頭了,第一部是開端,這本資本運作才是最核心的內容。
對很多細節描寫的很好。沒經歷過或親眼見識過的人是寫不出來的。贊,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加深邃更加揭露人性。
這本應該是寫富豪的吧,真好看,作者的功力很深厚啊,把商業圈的關系分析得很到位。
翻了兩頁還不錯,買了兩次才買到,缺貨。看來很搶手
天佑的又一部現實題材,寫出了富豪上學的內幕,誰才是終極高手,政府才是最高的手,歸根到底,什么充電啊都是為了更好的和政府拉近關系,好做生意。
內容很好看,借著映射一些現實的人和事,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第一部寫的是怎樣進入高端圈子,這第二部講的就是富人們怎樣玩資本了,很有現實意義。
電視里常出現的那些和明星結婚或鬧緋聞的富翁,真實是怎么樣的,也逃不出作者的披露,相當過癮,第二部更有看頭,看進去以后細思極恐啊,全是怎么玩資本。
關于富豪的問題社會上多有評論,但關于他們的生活及應酬卻不多見,本書寫的很好,把他們各方面的交往及社會交際寫得很細,還有怎么圈錢,怎么運作,怎么把資本轉為自己要的東西。
在機場看到好多次,但都沒有去翻過,認為不過是嘩眾取寵而已。在上周又在值機時閑得無聊,隨手翻了翻,被吸引了。所以回來就下單了。具體內容沒看完,不過作者對于資本圈的描寫是很到位的。
作者大膽爆中國商業圈內名人事件的真實故事,如果稍微了解點商界人物,就能一一對上號,甚至作者連改個名字都懶的改,混個諧音、換一個字,于是,看了故事,對這個社會結構和巨額資本運作的模式有了深層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