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倆在綠山墻過著平淡從容的生活。為了給患有心臟病的馬修找個幫手,他們打算從孤兒院收養一個男孩,不料陰差陽錯,孤兒院送來的竟是一個滿頭紅發、喋喋不休的十一歲女孩安妮。
小安妮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像。在她的想像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如果玫瑰會說話,一定會給我們講很多有趣的故事;她還把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想像成兩個知心朋友,向她們訴說心事…… 然而,由于酷愛想像以及"愛美之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改正錯誤。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小孤女安妮漸漸變成了綠山墻里快樂成長的小主人。
作者的文字清新流暢,生動幽默,以細膩的筆觸來描寫主人公內心深處的情感變化,故事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馬修和瑪瑞拉兄妹對安妮發自肺腑的疼愛和無私的付出。感人至深,而安妮純真善良、熱愛生活、堅強樂觀的形象更讓人掩卷難忘。
相關推薦:綠山墻的安妮(10CD親子聆聽版)推薦五星級童書,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兒童節目主持人李佳播講
人教版語文教材推薦必讀,兩代英國首相為之著迷,周國平先生親筆導讀
安妮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后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形象。
——馬克•吐溫
安妮擁有兩種極其寶貴的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對于她來說,每24小時都有新的盼望,新的驚喜。
——周國平
及時章 雷切爾·林德太太大吃一驚
第二章 馬修·卡思伯特大吃一驚
第三章 馬瑞拉·卡思伯特大吃一驚
第四章 綠山墻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過去
第六章 馬瑞拉的決定
第七章 安妮的祈禱詞
第八章 新的開始
第九章 雷切爾·林德太太驚恐萬分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對主曰學校的印象
第十二章 鄭重的誓言與保障
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悅
第十四章 安妮的招供
第十五章 小學校中的大風波
第十六章 戴安娜應邀參加茶會,卻遭遇不幸
第十七章 生活中的新樂趣
第十八章 安妮趕去營救
第十九章 一場音樂會,一場災難,一次坦白
第二十章 誤入歧途的出色想像力
第二十一章 另類調味品
第二十二章 安妮應邀參加茶會
第二十三章 安妮在打拼中慘遭失敗
第二十四章 斯塔西小姐和她的學生們舉辦一場音樂會
第二十五章 馬修堅持要做泡泡袖
第二十六章 故事會的成立
第二十七章 虛榮心與精神上的苦惱
第二十八章 不幸的百合少女
第二十九章 安妮生活中值得紀念的一件事
第三十章 女王班的成立
第三十一章 百川歸海
第三十二章 發榜之日
第三十三章 飯店音樂會
第三十四章 女王學院的一名女生
第三十五章 女王學院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光榮與夢想
第三十七章 終結者的名字叫死神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轉
及時章雷切爾•林德太太大吃一驚
雷切爾•林德太太就住在亞芬里大街向下斜伸進一個小山谷的地方,山谷四周長滿榿樹和風仙花,一條小溪從中穿過大街。溪水源自遠處的老卡思伯特家的樹林中。流過林中的那一段小溪以其蜿蜒曲折、湍流迅疾而著稱,一潭潭池水和小瀑布陰暗隱秘;但是,流到了林德太太家附近的山谷時,水流卻逐漸緩慢下來,變成了一條安靜規矩的小河。因為哪怕是一條小溪,只要經過雷切爾•林德太太的家門口,都會放慢腳步,謙恭而有禮貌地通過。也許連它都知道,雷切爾太太這會兒正坐在窗前,注視著門前過往的一切呢,從小溪到孩子,要是被她發現了任何古怪或不同于平常的事兒,她可一定會想法子探個究竟,不找出其中的原委是絕不罷休的。
在亞芬里內外,有許多人特愛關心鄰里的家務事,卻不管自家的事;雷切爾•林德太太卻是一個能干的人,無論是自家事還是鄰里事,她都特別關心,并總能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她是一位有名的家庭主婦,家里家外拾掇得井井有條。她組織了一個縫紉小組,幫助管理主日學校,她還是教會救助協會和對外傳教輔助機構最強有力的支持者。盡管有這么多的事,雷切爾太太仍能抽出大量的時間,好幾個小時地坐在她家廚房的窗前,一邊絎縫著棉被,一邊留意地盯著門前那條穿過山谷蜿蜒伸上遠處陡峭紅色小山的大路。亞芬里的家庭主婦們常常用敬畏的口氣告訴別人,說她已經絎了十六條那樣的棉被了。由于亞芬里占據了一個三角形的小半島,一直延伸至圣勞倫斯海峽,兩邊環水,任何進出亞芬里的人都得經過那條山路,因此誰都逃不脫雷切爾太太能看到一切的眼睛的無形檢驗。
六月初的一個下午,她像往常一樣坐在那里。陽光照進窗內,溫暖而明亮。房前斜坡上的果園里攢動著粉白色初放的花朵,泛起新娘般的紅暈,群群蜜蜂翩躚起舞。托馬斯•林德——一個溫順的小個頭男人,亞芬里的人習慣把他稱做"雷切爾•林德的丈夫"——正在谷倉那邊的山地上播種晚蘿卜種子,而馬修•卡思伯特也應該在遠于綠山墻邊小河旁的那一大塊紅土地中播撒他的種子。雷切爾太太知道馬修也應該在播蘿卜種,是因為前24小時晚上她在卡莫迪那里威廉`布萊爾的店里聽到他告訴彼特•莫里斯說,他打算第二天下午就去播蘿卜種。當然是彼特主動問他的,因為從未聽人說過馬修`卡思伯特一生中曾主動和別人說過什么事情。
可是馬修•卡思伯特卻出現了。一個繁忙日子的下午三點半鐘,他駕著馬車正不慌不忙地穿過山谷上山坡。他戴著白衣領,穿著好的西服,這清楚地證明他要離開亞芬里出遠門;他駕著栗色馬拉的兩輪車,說明要走很長一段路。那么,馬修•卡思伯特到底去哪兒呢?又為什么去那里呢?
如果是亞芬里的其他人,雷切爾太太只要把各種線索巧妙地湊在一起,就可以對這兩個問題猜出個八九分了。但是馬修很難得出門,一定是發生了什么不尋常的緊急事情。馬修生性害羞,不喜歡和陌生人來往或者去任何他得和人講話的地方。他戴著白衣領,穿著整齊,駕著馬車可是不常有的事。任憑雷切爾太太怎么去猜,也毫無頭緒,而她也因此整整一下午都悶悶不樂。
,這位了不起的女人決定:"喝過下午茶,我就去綠山墻找馬瑞拉,去打聽一下馬修去哪兒了,去那兒干什么。這個季節他一般不會進城。他從不探親訪友。就是蘿卜種子用完了,他也用不著穿戴整齊、駕著馬車去買呀。他駕車的速度并不快,所以也不像是去請醫生。不過,昨晚以來一定發生了什么事才會讓他動身的。我可真糊涂了。到底是什么事呢?不查個水落石出,我心里一刻也不得安寧。"
于是喝完下午茶,雷切爾太太就出發了。她不用走太遠的路。卡思伯特家那棟零散的大房子四周是果園,從林德家的山谷沿路走去還不足四分之一英里,但是那條窄長的山問小路卻使路途變得遠得多。和他的兒子一樣,馬修的父親也是一位害羞、沉默寡言的老人。當建好家宅時,他雖不算真正隱退到樹林中,但卻盡可能地遠離了其他的住戶。綠山墻建在他開出來的這塊土地最遠的邊緣處,直到今天.從大路上幾乎望不見它,而沿亞芬里大路兩旁的房屋卻是一座緊挨著一座。在雷切爾太太看來,住在這樣的地方根本就不能算是住。
"一點不錯,只能算逗留。"說這話時,她正沿著那雜草叢生,兩邊長滿野玫瑰,路面留著深深車轍的小路走著。"兩人遠遠地住在這個地方,難怪馬修和馬瑞拉都有些古怪。樹做不了多少伴。天知道要是樹能做伴的話,這里樹倒不少。我可寧愿看人。不過,看上去他倆還挺滿足。依我猜,他倆只是習慣了。愛爾蘭人常說,人什么都會習慣的,哪怕是被吊起來,時間久了,也會習慣的。"
正想著,雷切爾太太跨出小路,走進了綠山墻的后院。院子里蒼翠一片,收拾得干凈而整齊,院子一邊是古老的大柳樹,另一邊是整齊的白楊樹。地上看不見一根枯枝或一塊碎石,要是有的話,無論如何也逃不過雷切爾太太的眼睛。她心里暗暗想,看來馬瑞拉常常打掃這個院子,就像她經常打掃她的房子一樣。院子里干凈得就好像有人就地大吃了一頓,風卷殘云,一點東西也沒有剩在地上。
雷切爾迅速地叩了叩廚房門,門開了,她走了進去。綠山墻的廚房是一間非常寬敞、明亮的房間,被收拾得異常整潔,看上去倒像是一間從未被使用過的客廳。它的窗戶分別是向東、向西的,從西邊的窗戶向后院望去,是一片柔和的六月陽光;而朝東的窗戶被團團葡萄藤纏住,像是披上了一件綠裝。透過它,可以瞥見左邊果園內初放朵朵花苞的白櫻桃樹,還有那溪邊山谷上搖曳生姿的白樺樹。馬瑞拉•卡思伯特就坐在那兒,每當她靜靜地坐著的時候,總是對陽光感到有一絲懷疑,在她看來,陽光對于這個世界來說似乎顯得過于跳躍,不太,而這個世界是應當被嚴肅認真對待的。這會兒,她正坐在屋內做著針線活,身后的桌子上已擺好了晚餐餐具。
進門的那刻,雷切爾太太就在腦子里記下了桌上的每一件東西。一共有三只碟子,因此馬瑞拉一定在等和馬修回來的那個人一起吃晚餐;但是那只是些平常用的碟子,而且桌上只有沙果醬和蛋糕,所以到訪者不會是什么特別人物。但是,馬修為什么戴著白衣領,還駕著馬車呢?雷切爾太太更加困惑了,一向安謐、平靜的綠山墻忽然在她心里變得神秘起來。
"晚上好!雷切爾,"馬瑞拉輕快地打著招呼,"快請坐。今晚天氣真不錯。家里人還好嗎?"
朋友間的直呼其名也許可以被稱做是友誼的體現,而馬瑞拉。卡思伯特和雷切爾太太之間盡管有著差異,或許就是因為這些差異,她倆之間才一直保持著友誼。
馬瑞拉長得又高又瘦,身材缺少女性的曲線美,一頭黑發總是用兩只發夾卡住,牢牢地盤在腦后,幾縷銀絲夾雜其中。她看上去像是一個經歷貧乏、刻板、嚴厲的女人,事實上她也確實是這樣一個人。不過她的嘴巴長得倒是有點意思,如果能再纖小些,就會顯得有點幽默。
"我們都不錯。"雷切爾太太說,"不過,今天我看到馬修出發的時候,很擔心你的身體。我想他可能去請大夫了。"
馬瑞拉會心地笑了一下。她早就料到雷切爾太太會登門的,她知道馬修的出門對于她的這個鄰居來說顯得實在是太罕見了。
"哦,不,我身體還不錯,雖說昨天還有點頭痛。"馬瑞拉說,"馬修到布賴特河那邊去了。我們打算從新斯科舍省的孤兒院里領養一個小男孩。他乘今晚的火車來。"
如果馬瑞拉說馬修到布賴特河那邊是去接一只來自澳大利亞的袋鼠,雷切爾太太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吃驚。整整五秒鐘,她驚訝得說不出一句話。很顯然,馬瑞拉沒有在和她開玩笑,可是雷切爾寧愿相信馬瑞拉是在說笑。
"你這是真的嗎?"雷切爾太太終于緩過神來了。
"當然是真的。"馬瑞拉說道,就好像從新斯科舍省的孤兒院里領個男孩回來只是亞芬里任何一個管理有方的農場中很平常的一件春季農活,而絕非什么聞所未聞的稀罕事。
雷切爾太太感到大為震驚,她在心中驚叫:天哪,男孩!馬瑞拉和馬修•卡思伯特要領養一個男孩!從孤兒院里!瘋了!簡直是瘋了!再也不會有什么比這件事更令她感到吃驚了!再也不會!
"究竟是什么使你們產生了這樣的怪念頭?"她不滿地問道。
這么重要的決定事先居然沒有征詢雷切爾的意見,她當然感到非常不滿。
"我們考慮這件事有一段時間了——其實整個冬天都在考慮這件事。"馬瑞拉答道,"圣誕節的前幾天,亞力山大•斯潘塞太太到我們這兒來過。她說她打算春天的時候從霍普頓的孤兒院里領養一個小姑娘。她的親戚住在霍普頓,她也去過那兒,所以對那里的情況比較了解。自她走后,我和馬修就一直在商量這事。我們想要一個男孩子。你知道,馬修年歲逐漸大了——他已經六十歲了,走路、干活都不如以前那么輕捷了。他的心臟也不好。你知道,在這里,想雇個人幫忙實在是太困難了。能雇到的盡是些蠢笨的、未成年的法國男孩。他們在你這兒干段時間,掌握些技術后就溜走,要么去了食品加工廠,要么就去了美國。起初的時候,馬修提議領養一個當地男孩,但是我堅決不答應。他們也許不錯——我不是說當地的孩子不好,可我不想要那些生在倫敦街頭的阿拉伯人。至少得是個土生土長的加拿大人。其實不管我們領養誰,都會有風險的。但是,如果是土生土長的加拿大孩子,我會感覺踏實些,擔心也會少些。所以,決定請斯潘塞太太去那兒領她的女孩時也幫我們選個男孩。上周我們聽說她就要動身去霍普頓,就托住在卡莫迪的理查德•斯潘塞的家人捎了口信給她,請她幫我們選一個聰明伶俐、討人喜歡的男孩,十或十一歲。我們覺得這樣的年紀好,來了以后可以馬上就幫咱們干些農莊的雜活。而且這么大的孩子也正是受教育、長技能的時候。我們打算好好地把他安頓下來,并送他上學接受教育。……
不錯的一套動物小說。幫孩子的同學買的,看到我們有一套,孩子的同學很喜歡!
老師推薦的,沒仔細看,大致翻閱了下,應該比較適合六年級以上的孩子。
明明買了三本書,為什么只來了一本,還說都已經配送完成
不錯,是正版,如果是低年級看的話,可比性不強,若是5年級以上的,可以適應沒有插圖,可以推薦看一看的,我是六年級學生,語文書推薦買的,不過,內容有些假,和語文書不大一樣。
此書是我在上中學時讀的,時至今日書中的人物仍然鮮活。書中厲志向上的精神曾是我學習的動力。今天讀來依然滌蕩心靈。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女兒才16個月,買來做為藏書留給她今后讀。
安妮真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女孩(??ω??)??超喜歡強烈推薦吶☆
雖然是小朋友讀物,但是成年人讀起來也是另有一番味道。為此,在網上還找這本書翻拍的電影,可惜資源沒有限。
才剛剛看了幾章。我發現我已經愛上安妮了。很棒的書!
小時候看過一部分,在訂的某個兒童雜志上,節選的一部分?連載的一篇?改寫過的版本?已經不記得了,只是對那個開朗、有夢想的安妮印象深刻。買來,和我家小朋友一起重溫舊日時光
老師推薦給五年級孩子的必讀書目。挺溫馨勵志的小說,孩子還比較喜歡。適合小學高年級的孩子看。
回到家時 就看到了《綠山墻的安妮》靜靜地躺在我的桌上 很欣喜 其實吧 書沒有看完 但感覺還不錯 安妮的天真 率直 深深的打動了我 恩 值得一看!
很喜歡活潑可愛的安妮 她周圍所發生的一切事都讓人向往
綠山墻的安妮是女兒最喜歡的人物,安妮樂觀向上、富有想象力、個性鮮明,是孩子喜歡的形象。
我當時看的不是這個版本,作為一名逐漸成熟的大人,我居然將這本書看了四遍!美麗的鄉野風光,幽默的語言,進取的精神,都是吸引我的因素。原著的吸引人,譯者也都是才華出眾的,所以,很喜歡這本書!
這本書還沒有看完,但是我認為買的很值。文中大段的景物描寫,以及小姑娘豐富的聯想都對本書增色不少。我認為這對孩子的作文是非常有幫助的,本書對大自然的景色真是濃墨重彩地描寫,我自己仿佛置入其中,很享受。
在看周國平的書的時候,看到了他的推薦,在書店選中了這本軟精裝的書。一個熱情的姑娘,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孩子,她是多么純真和善良,盡管那么嘰嘰喳喳地嘈雜著,但是很溫暖。家中正好有一個像這樣愛幻想的孩子,我得好好保護她,珍惜她,讓她成為讓別人感到幸福和溫暖的人。
我當年看的是英文縮寫本,雖然是很簡略的故事,已經讓我非常感動。之后歷經周折,才看到全本,覺得是最好的夢。將近20年,依然記得書籍匱乏的年代,尋覓好書的渴望和急切,而當年最狂的夢想竟然是看盡天下書!年少輕狂,而今惟有惆悵。
書中的主角安妮,是一個聰明、善良、正直、有錯就改、勇于承擔的小女孩,她的內心充滿了愛,是現代小朋友學習的好榜樣。另外書中還有大量的景物描定,對小學生日常寫作有幫助,是一本好書,值得向中小學生推薦!
之前在圖書館就看過了,但是還是把它買了下來。這真的是一部經典,每個人都應該看看的。你可以把它當做是童話,也可以是小說,但是這種淡淡的很溫馨的感覺是真實的存在的。遺憾的是找不到后面的幾部書了,不然這個故事,真的是很美的
從以前在電視上看過紅髮安妮(電視影集稱做:清秀佳人)後,整個人就像中毒一樣,幻想自己也像安妮一樣聰明、能言善道,住在愛德華島...那個唯美的環境生活,和帥帥的男生來段純純的愛(不是思春喔),很高興可以找到書籍回味與收藏,但是更希望有一天可以買到影集。
本書中的主人公安妮樂觀開朗,充滿了朝氣,給美麗卻又暮氣沉沉的綠山墻帶來了一抹陽光,一縷生氣。她不僅在綠山墻中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更悄悄地改變了周圍的親朋好友。自強不息,勇敢面對命運的挑戰,這個堅毅的小姑娘是女孩們成長的好榜樣。這本書比較適合高年級的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