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編著的《白發魔女傳》內容介紹: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上接《兒女英雄傳》以來的俠義小說和民國舊武俠小說,開創新派武俠文學;下啟金 庸、古龍的一片天地。他這樣評價自己在武俠小說界的地位:開風氣者,梁羽生;發揚光大者,金庸。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 武俠小說的大旗,“金梁并稱,一時瑜亮”。梁金并世之時,曾主張“俠是下層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品德的化身”,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 礎上,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金庸更將之提升為“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梁羽生小說以實在的文史知識和古代詩詞見稱。語言 文采飛揚,字里行間透出濃郁的書卷氣,故事中常常將詩詞歌賦、民歌俗語點綴其間。他的小說技法以傳統繼承為主,多用章回小說的形式鋪張故事, 小說回目意境深遠,對仗精巧,情節推展明顯具有怡蕩有致的韻律感,敘事中也帶有明顯的說書人的口氣。其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濃烈,正邪嚴 格區分。他的武俠作品,每一部都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小說情節構置巧妙、穩厚綿密。有人認為梁羽生小說的缺憾在于“乏味”二字,究其原因,可能 還是因為梁先生始終保有一種“正統”文人的姿態。梁先生自己也說:“可能我也犯過“離奇”的毛病。但我的作品中“離奇”不是主流,不是我的風 格”。一起來翻閱《白發魔女傳》吧!
談武俠小說,不能不談梁羽生,不能忽略他在平淡中飄溢出來的獨特韻味。就新派武俠小說而言,古龍是小字輩,金庸是后行一步的人,梁羽生則是時間上的“大哥大”。正是由于他無意闖入武林,才造成了本世紀壯觀的文化景致——武俠熱。梁羽生文學功底很深,言辭優美,描寫生動,文中大量運用詩詞,獨樹一幟。只是在情節上的描寫稍遜與金庸與古龍,但其作品仍很值得一讀,不愧為三大宗師之一。梁羽生編著的《白發魔女傳》為“梁羽生小說全集”中的一本,是梁氏武俠的扛鼎之作,多次引領影視熱潮,版本,是你經典珍藏的理想選擇。
梁羽生(一九二四——二○○九),本名陳文統,生于廣西蒙山,世代書香門第,熟讀古文,擅于對聯。少年時,拜史學家簡又文教授為師。抗戰勝利后,入廣州嶺南大學,攻讀國際經濟專業。畢業后進入香港《新晚報》擔任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定居香港,任職《大公報》。從小喜歡看武俠小說,文史造詣頗深,涉足文壇后,曾用“梁慧如”、“馮瑜寧”等筆名發表過多篇散文、文藝評論和文史隨筆,也曾用“陳魯”筆名寫評論中國象棋的文章。一九五四年,由于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派的一場公開比武,造成香港社會的轟動,《新晚報》便商請梁羽生撰寫武俠小說在報上發表,及時部《龍虎斗京華》刊出后,大受讀者喜愛,遂開始了他的武俠小說創作生涯。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間,共有三十五部武俠作品問世,總字數達一千多萬字,被譽為新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梁羽生擅長在武俠小說中滲入中國詩文藝術,融和文學、歷史、詩詞、聯語于一爐,充分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觀。自認《萍蹤俠影錄》、《女帝奇英傳》、《云海玉弓緣》三書為其代表作,而其它作品如《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等,也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散文作品則有:《筆不花》、《筆劍書》、《筆花六照》、《名聯觀止》等。
及時回 鐵矢神弓 少年扶巨宦 金鞍寶馬 大盜震虛聲
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
第三回 手足相殘 深宮騰劍氣 恩仇難解 古洞結奇緣
第四回 七絕陣成空 大奸授首 卅年情若夢 石壁留經
第五回 平地波瀾 奸人施毒手 小城烽火 密室露陰謀
第六回 月夜訴情懷 孽緣糾結 荒山斗奇士 劍掌爭雄
第七回 劍譜惹奇災 風波疊起 掌門承重托 誤會橫生
第八回 謙謝掌門 情緣難斬斷 難收覆水 恨意朱全消
第九回 江湖術士 施詐騙紅丸 穎異少年 有心求劍
涼秋九月,北地草衰,有一行人馬,正沿著綿亙川陜兩省邊界的大巴山脈,放馬西行。行在前頭的是幾個雄赳赳的武師,中間一 輛敞篷騾車,坐著一個年近六旬的紳士,皮襖披風,態度雍容,一騎高頭大馬,傍著騾車,馬上坐著一個劍眉虎目的少年,劍佩瑯然 作響。 這個篷車中的紳士,正是卸任的云貴總督,名叫卓仲廉,他人如其名,雖然歷任大官,尚算清廉。可是俗語說得好:“三年清知 府,十萬雪花銀。”何況他是總督。他不必如何貪污,那錢糧上的折頭,下屬的送禮,也自不少。所以卸任回鄉,也請了幾個出名鏢 師,隨行護送。 那個劍眉虎目的少年,卻不是鏢師,他之隨行,另有一番來歷。原來卓仲廉原籍陜北,閥閱門庭,簪纓世第,只是旺財不旺 丁,數代單傳,他只有一子一孫,兒子名喚卓繼賢,在京中為官,做到了戶部侍郎之職,孫兒名卓一航,幼時隨父赴京,算來今年也 該有十八九歲了。卓一航自小聰明過人,祖父對他十分懷念,這回辭官歸里,也曾修書兒子,叫他送孫兒回鄉。不料孫兒沒來,這耿 紹南卻拿著他兒子的信來了,信上說,孫兒正在苦讀待考,不能即回。這耿紹南乃是孫兒的同窗,頗曉武藝,適值也有事要到陜西, 請大人帶他同行,兩俱方便。卓仲廉和他閑談,發現他對書詩并不甚解,心里想道,書生學劍,武藝好也有限,還暗笑他是個讀書不 成學劍又不成的平凡少年,不料請來的幾個出名鏢頭,對他都十分恭敬,這卻不由得卓仲廉不大為詫異。 其時是明萬歷四十三年,滿洲崛起東北,時時內侵,神宗加派 “遼餉”達田賦總額二分之一以上,全由農民負擔,加以西北地瘠 民貧,盜匪紛起,所以卓仲廉雖聘有鏢師,并有親兵護送,也不得 不提心吊膽。這日正行過巴峪關,山邊驛道上忽馳過兩騎快馬,前行的幾名 鏢頭,齊都變色! 耿紹南潑喇喇一馬沖上,小聲問道:“怎么?”老鏢頭道:“那是西川雙煞。”耿紹南道:“哦,原來是彭家兄弟,他們的鐵砂掌 下過幾年功夫,要留心一點。”雙煞快馬過后,并不回頭,老鏢師道:“不像下手作案的模樣。”耿紹南微微一笑,勒住繩韁,等騾 車趕上,淡然地對卓仲廉道:“老大人萬安,沒有什么,那只是兩個小賊。”又過了一會,背后又是三騎快馬,絕塵掠過,對卓家的 箱籠車輛,連正眼也不瞧一瞧,老鏢頭詫道:“怎么龍門幫的三位舵主,都同時出動,莫非是綠林道中,出了什么緊急的事情?”耿 紹南傲然說道:“管他什么綠林道不綠林道,若來犯時,我不用手上的兵器,只憑這一張彈弓,也要打得他們落花流水。”鏢師們唯 唯諾諾,一味奉承,卓仲廉見他神色倨傲,暗道:這少年好大口氣。心中頗為不悅。P1-2
羊城晚報:“《梁羽生——笑看云霄飄一羽,曾經滄海慨平生》”
晶報:“《名家插畫重現梁羽生經典作品》”
山東商報:“《看或不看,武俠就在那里?》”
新華書目報:“《奇正相生 講述政治童話-評梁羽生新派武俠小說》”
百道網:“《梁羽生作品集(朗聲插畫版)》新插畫、版本全新上市”
新浪讀書:“《梁羽生作品集》插畫完整版本全新上市”
網易讀書:“《(朗聲插畫版)梁羽生作品集》全新上市”
新華書目報:“《梁羽生作品集》 再推朗聲插畫版”
中國圖書商報:“《梁羽生作品集(朗聲插畫版)》完整版新鮮出爐”
還未讀過,看過改編的電影。書的質量還行,發貨送貨也快。
最早接觸的武俠書就是梁羽生先生的七劍下天山,趁著這次機會買下其它幾本代表作,終于隨了心愿,哈哈,感謝當當提供的價廉物美的圖書
包裝很不錯,就是有點簡單,應該配個盒子就好了。
好書,經典,原來看過感覺不錯,內容經典不消多說,這次平裝,印刷質量還是很好的,字跡也很清楚,錯別字很少,物有所值,推薦選購,贊一個!
買圖書,還是當當好。雖然可能沒有其他網站便宜,但都是正版的(起碼我目前賣到的都是)。
從小就拜讀梁羽生的書,現在讀來還是經典,很好,圖畫片少了點,純黑白
個人認為:《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云海玉弓緣》是梁羽生作品中最經典作品,值得收藏。
很好的書,武俠經典。一直想好好看武俠書,現在可以好好看看了
朗聲圖書的武俠小說,可以與三聯書店媲美。不過楚留香傳奇中的插圖也太路人化了吧,好像高中生畫的似地。
很贊的書,武俠經典。一直想好好看武俠書,不過金庸古龍的書江湖氣息太濃,不如梁老的書有韻味。
最喜歡的梁羽生的作品,以前看過,現在再買一套收藏著慢慢看。
雙十一店慶買的!很劃算!!我幫宿舍的同學一起買了快300的書(⊙v⊙) 哈哈哈
宋體中國圖書商報:10《梁S羽生作品集(朗聲插畫版)》權威完整版新
懷惘惘草原驚惡斗劍氣**第三十一回幽恨寄遙天相思種種琴聲飛大X漠誤會重重第三十二回漠漠黃沙
我還是喜歡金庸的作品,梁羽生的有點悲涼,但是這是個人的感覺,還是推薦喜歡他的人看看
相對于電影版的《白發魔女傳》,個人覺得梁羽生原著的《白發魔女傳》筆下的練霓裳是一個敢愛敢恨的比較正面的女主角,不同于電影版所說的那么邪門。
好多年前看過的,梁羽生的作品確實不錯,這次再和孩子一起看一次。
送貨很快,我是貨到付款,服務很好,書的質量可以
向往自由的練霓裳,優柔寡斷背負太多的卓一航。
少年時代喜歡,現在看起來則完全不是那個感覺了。。。。梁羽生的文字能力、講故事的能力實在不敢恭維。一點也讀不下去。。。。。
收藏一部梁先生的代表作是我這次購買的原因。
買回正版的梁老的代表作,重溫一下當年的武俠經典,當當的價格給力,送貨也快,好評。
白發魔女傳,或者說梁羽生大大的小說江湖地位就不用我來捧了,最佩服的是他對歷史的掌握和融入,讓書的內容顯得很有深度和厚度。
有點貴,說實在的,小說并不是特別好,感人的除了感情,其他的印象不深
孩子一口氣讀完。和金庸、古龍相比,她更喜歡古龍的。梁羽生的作品當然也該讀一讀!
第一次讀這本武俠名著,只可惜兩個人最終沒能成為眷屬,令人唏噓。
套系列很漂亮,就是插圖有點雷人,女角色都畫得比較老氣,是以前80年代市面上那些武俠小說插圖的風格
公開比武,造成香港社會的轟動,《新晚報》便商10請梁羽生撰寫武俠小說K在報上發表,第一部《龍虎
這套系列很漂亮,就是插圖有點雷人,女角色都畫得比較老氣,是以前80年代市面上那些武俠小說插圖的風格,或者說連環畫風格吧。同樣的朗聲版,我更喜歡《楚留香》的港漫風格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