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回憶母親中醫治病開始,一路寫來,有中醫的神奇、有中醫的道理、有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有人生的智慧、有豁達的胸襟、有現代人常常忽略的東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問題。本書思怨深刻,文字清新,是當今對中醫思考難得的佳作。
一個中醫世家"叛逆者"的自述!繼劉力紅《思考中醫》之后又一部思考中醫、感悟人生難得的佳作! 本書從回憶母親中醫治病開始,一路寫來,有中醫的神奇、有中醫的道理、有中醫與西醫的區別、有人生的智慧、有豁達的胸襟、有現代人常常忽略的東西、有不少值得深思的問題。
本書另有《生活處處有中醫》精美禮盒版本,贈送價值50元精美保健按摩槌,更多內容請點擊查看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問中醫幾度秋涼
艾寧,原名梁愛寧,女,漢族,1958年11月生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母親是中醫,父親任教于齊齊哈爾大學。7歲上小學;12歲隨父下鄉插隊;17歲進工廠學徒,做銑工;21歲考入哈師大中文系;25歲畢業任中學教師,后任成人教育教師,先后在教師進修學校和電大教課;32歲調到婦聯,
母親是個中醫
母親就講"拎著三根手指走天下"
母親教人把早產兒放在貼近肚皮的位置,再用棉褲兜住,跟袋鼠似的
可母親說:中醫無"絕活"。她寧可把本事帶進棺材,也不傳給我
從母親的行醫方式上,我不僅看到了她師傅的影子,還隱約看到了那條千百年來中醫人走過的道路
母親給一個女人診過脈后并不開藥,只聊天
母親對自己沒有十二分把握的病輕易不給治,不把病耽誤在自己手里
我母親可真夠聽話的,就這么讓師傅安安靜靜地餓死了
姑娘誓死要嫁他,把個爹媽氣得要死,大家暴打了這男人一頓
身體健壯的運動員也會突發心臟病猝死,而有心臟病的老太太卻可能長壽
母親一臉茫然,她反復自言自語:"這糟粕不是糟粕?"母親給人治病常往里搭錢搭藥母親治病用藥如金
這次治病,母親把壓箱底的藥都拿了出來,還用了一些"霸氣"藥,所以效果顯著
就是這么一個普通的健脾胃的方子就能起死回生,救人一命
醫生說就和天上掉下塊隕石砸到你頭上一樣
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理念給中國女孩身體帶來十分不良的影響
女兒在考大學填報志愿時只填報了中醫院校
女兒的師傅診脈很有意思。他給人摸脈,把在一旁看的我給逗樂了
中醫就是在過窮日子歷史中發展起來的醫學
人們發現自己擁有的僅僅是幸福的理由,而不是幸福本身
她拿起美國人寫的書,說要科學育兒
即便是在B超上清楚看到腫瘤了,也先不做切割之想
師傅說女兒入門快是源于女兒心靈的純凈,沒有受到現代科學的污染
我認為古人創造中醫理論不是什么神奇的事而是生活自然
他掌握的樣本越多,就越能把握住物候,越能知道這一時的"病"
保護我們的外在身體并使我們的身體與之節律一致才是人類的明智做法
不能因為西方科學文明開創了現代文明就砍斷中國文化這個"不周山"
我到醫生辦公室說:"你們怎么讓病人看門,還讓他穿白大褂?"
母親不大驚小怪地對待精神病人的態度影響到我
她最有得抑郁癥的條件,事實上,她的病友中就不乏跳樓者
母親診所中的溫情脈脈與醫院的冷酷總是不自覺地在我心中做著對比
這是捍衛頭腦領地,不做精神殖民地的斗爭
面對這棵死去的植物,我久久佇立,心中百感交集
我們是不是應該選一個中國式的奧運口號,提出屬于我們東方人的觀念呢
在危急時刻,有時有技術比沒技術糟糕
中醫消亡之日就是人類完成機器人轉變之時
乳房如今不是給嬰兒準備的,而是給嬰兒的爸爸留著的
用腦去接受西醫,用心去接受中醫
中醫看病,有點治病治不了命的漠然態度
傳染病來時,母親給我吃一匙紫河車,我就躲過傳染病了
父親批評母親的一大缺點就是做事不長腦袋而憑感覺
母親在世時,每個季節重點吃些什么,都是有說法的
我覺得我的病很具觀賞價值,我還是留著不給醫生看的好
我問:"這么說,這甘草有點像我?在不同的群體中所起作用不同?"
正因為中醫有理論,所以他才能在用藥時是醫,不用藥時也是醫
當把發燒視為火時,不同的藥對付火的方式不一樣
有時把自己交給命運并不是消極行為
讓女兒這么一說,我又坦然接受
我的"爪子"變回了"玉手"
所以,這一紙檢討書就是瀉肝火的藥方
他從耳針療法和草藥治病入手,鼓勵兩名女青年擔當赤腳醫生
女兒的話給我指明了一個前途——做一個寵物
當中國人就是活在相聲里,太有意思了
看來,無法解釋,說不清楚是西醫也存在的問題
我就奇了怪了,這高血壓比傳染病擴散得都快?
西方科學和中國傳統文化在我家就是我的父親、母親
母親的一生,既無社會經驗,又不懂社會規則……但她卻生活得從容不迫、舒展大方
能研究明白中醫如何害人都能是個好中醫
歷史經常做出棄珠寶而留窩頭的選擇,這是不需要講什么道理的
我對年輕人說,如果真的想向西方學習,首先應該從吃飯學起
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醫學理論,他便死而無憾。可中醫卻讓他生而有惑
一直這樣猜解下去,源源不斷,永生不滅,這個字再不是簡單的一個字
謀劃醫改的人如果能參考辦雞場模式,那么中醫的存在價值自然就會體現出來
監獄的獎勵機制讓他找到了與貪污受賄一樣直接的快樂
如果這癮是先天的,是人自身的一部分,禁煙、戒酒又怎么會成功?
中醫關于命、氣血、精神等理論或許可以解答我對霍金這樣人的生存疑問
對舅舅來說,干中醫是參加工作,工作才是他的衣食之源
我覺得這個把西醫比作飛機,把中醫比作火車的比喻很有智慧
這下可糟了,全城的孩子就傳染你們三個,這可如何是好?
這一點點不確定正是百分之一的希望,是四兩撥千斤的支點
他說,你不知道,我在住院期間看到很多被配偶拋棄的病人
一位網友來信說人參不是不可以大量服用的,他就敢把人參當蘿卜吃
她說:"攤上你這么個明白事理的媽媽真是件可悲的事……"
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關系正是"道"與"理"的關系
1及時部分
第1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
第2節:問中醫幾度秋涼(2
第3節:問中醫幾度秋涼(3
第4節:問中醫幾度秋涼(4
第5節:問中醫幾度秋涼(5
第6節:問中醫幾度秋涼(6
第7節:問中醫幾度秋涼(7
第8節:問中醫幾度秋涼(8
第9節:問中醫幾度秋涼(9
第10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0
第11節:問?醫幾度秋涼(11
第12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2
第13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3
第14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4
第15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5
第16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6
第17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7
第18節:問中醫幾度秋涼(18)1及時部分母親是個中醫。從我記事起,母親總是被一大群病人包圍著。來看病的人通常是一聲不吭地坐在母親面前,把手一伸,母親便診脈。摸了左手脈,又摸右手脈,之后看看舌苔……這像一場考試。估計全世界只有中醫看病是病人掌握著看病的主動權。雖說是病人來求助于醫生,卻由病人先對
是會讓人對中醫產生興趣的一本書,書中主要講述了,中醫與人的各種聯系,也比較了西醫與中醫在實用價值的區別
近段時間大量的接觸有關中醫的信息,中醫的一些理論,按摩,針灸及X形平衡等,雖然相見恨晚,但上天也算眷顧我能有機會比較深入地了解中醫,作為中國人,怎么能不知道中醫呢?
這本書挺好,對中醫今后道路的剖析,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歷,把中醫提到中國人的世界觀和生活方式的高度來看待,見解非凡!~
這本書對中醫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給了我很不一樣的感觸,更加深了我對中醫的喜愛,換言之,愛中醫就是愛上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
好評,本書作者以獨特的人生經歷和視角帶給讀者對中醫的思考,比較了中醫的精妙與西醫的局限,語言精煉,道理深刻。很推薦!
要了解中醫,了解其具體的神妙的,哲學的內涵,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她以真實為基礎,以平和的優美的語言讓你不知不覺的看了下去,從心里相信她,相信中醫是久經歷史積累和沉淀的中華精華。為了自己和親人的健康,早一點看到這本書,是你的福氣。
一向對中醫感興趣,但總覺太過高深,很多東西弄不清楚。這本書好在深入淺出。作者有家學淵源,對中醫的熱愛和認識讓人佩服,難得的是,即使之前對中醫完全沒有了解的普通人也能看懂,并在實際生活中受益。
內容很好。。以前對中醫的很多誤解和偏見,在此書中都得到了解釋,改變了自己的很多觀念和看法還有見識,因為本身就是醫學專業的,不過是西醫的,看了此書后,開始了自學中醫之路。希望大學五年能夠學有所成。
中醫存廢之爭由來已久,這本書不爭辯,只是結合自己媽媽的行醫經歷娓娓道來,讓我們了解了一點中醫的前世今生。在中國這樣農村人口、貧困人口數量巨大的國家,作為精英的西醫尚不能全面覆蓋的前提下,只要不是招搖撞騙,用一下傳統中醫治病行醫又何妨。
先看的是劉力紅老師的《思考中醫》,然后看的就只艾寧的問中醫幾度秋涼?!端伎贾嗅t》偏重與科普性質,而問中醫幾度秋涼則似乎偏于感性和人文。無論是中醫還是人生上都受益良多。謝謝艾寧,寫出這么好的書。
這書很不錯,教不了你具體的方子,但是卻給你神奇的中醫世家中的見識和神奇的見聞,讀這種書,你就不會對西醫判死刑的病失去信心,就會明白中醫的可貴和立意之高、水平之深,所謂博大精深。
偶然間在網上看到電子書,電子書我還是覺得適合看小說類的,這種用于研究學習類的書籍還是選擇紙質的比較好。作為一個中醫人,可能水平有限,但是,這本書對我來說,會是一個方向和一個指引,感謝艾老師的奉獻。這本書,適合初學中醫者閱讀,同樣適合中醫人深思的自我反省的一本書。
很多中醫的理念很值得耐人尋味,以及如何看待西醫。之前一直覺得中西醫結合好,但現在覺得中醫可以包容西醫,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正在努力學習中醫知識中,真希望也能有個師父教。中醫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世界人民的寶藏。
感嘆現實中還有如此篤信中醫的,連我這個當了十年中醫的人都為此汗顏,其實現在的中醫不是純粹的中醫了,滿腦子西醫學知識,把那些自認為不可能的東西都摒棄了,那么中醫的精髓還剩下些什么呢?這本書讓我反思我的思維,還要好好讀一讀。。。
《問中醫幾度秋涼》,作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審視中、西醫之間的區別,語言精煉,道理深刻,讀之過隱。讓我懂得中醫的精妙與西醫的局限,并為我們擁有這樣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而自豪。我想,中醫文化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發揚光大,代代相傳。
我已故的舅舅也是當地有名的中醫,他自己也是病逝于腦出血之類的疾病, 而且他去世的時候早就算出了自己走的時辰,據說他自己坐定之后就告訴家人他要走了,其實這不過是20年前的事情,我當時特別納悶為什么他是醫生可是自己不治自己的病呢。看了這本書之后才明白我的舅舅原來也是一個“仙”,以前對舅舅說不上崇拜,可是隨著對中醫的了解真的是崇拜的五體投地,原來我曾經擁有那樣一個威震四方的中醫舅舅??上咧笾嗅t書雖留下不少,他的兒子并沒有繼承多少,真是一個憾事。學中醫真的需要一個信仰。
讀這本書感覺很幸福,這種幸福比獲得愛情的感覺更幸福,因為別人愛你那是外在的,但是這本書給你的幸福感會滲透到你的內在,讓你覺得從內到外的一種幸福感。你可以把這本書當做中醫書來看,也可以把它當做是寫給人生的書,你更可以把當做是寫給人類的書。初入中醫院校的學生強烈建議看看這本書,這本書比中醫院校用的教材有價值多了,如果你用中醫院校的教材學習,學習十年你可能都還不會看病,但是如果你看這本書并且領會了它的意旨,你可能立馬會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起碼你具備了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所具備的悟性和能量。當你能夠成為一名真正的中醫,其實這也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