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解放戰爭(下)
王樹增,1952年生于北京,著有長篇紀實文學《朝鮮戰爭》、《長征》,長篇歷史隨筆《1901年》等。作品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大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藝獎、曹禺戲劇文學獎。
第十章遼沈戰役:高粱紅了
高粱紅了
戰錦方為大問題
塔山不是山
“大門”的關閉
慢慢地陷落
第十一章遼沈戰役:死亡的開端
短暫的沉寂
血浸黑山
胡家窩棚
不說老實話我揍你
死亡的開端
第十二章淮海戰役:喊殺之聲不絕于耳
祝總統赴美休養一路平安
側翼的開裂
老頭子為什么不來徐州
喊殺之聲不絕于耳
讓那些醉生夢死的人醒悟過來
第十三章淮海戰役:驚人的態勢
王老漢游擊隊
蹂躪戰術
驚人的態勢
沉悶的晚宴
黃維:上尉司書方正馨
第十四章淮海戰役:勇敢地向前進
戰爭罪犯的名單
將革命進行到底
邱清泉:讓他崩潰好了
勇敢地向前進
第十五章平津戰役:坦克駛過東交民巷
文章要從西線做起
隔而不圍,圍而不打
風雪中矗立的枕木
天下人提壺送酒歡迎你
金湯橋
坦克駛過東交民巷
第十六章鐘山風雨起蒼黃
特別注意緝拿匪首
鐘山風雨起蒼黃
榴花原是血染紅
的故園
第十七章熟透的李子
熟透的李子
關中決戰
一片孤城萬仞山
悠遠的駝鈴
凌亂的海灘
第十八章士兵的山河
大迂回大包圍
金門島
給解放軍長官磕個頭
大陸的一戰
士兵的山
1及時部分
第1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
第2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2
第3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3
第4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4
第5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5
第6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6
第7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7
第8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8
第9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9
第10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0
第11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1
第12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2
第13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3
第14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4
第15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5
第16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6
第17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7
第18節:遼沈戰役:高粱紅了(18) 1及時部分 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極其特殊——這是國土向東北方向延伸出去的一片相對獨立的區域,與華北地區相連接的部位僅僅是一片走廊般的狹長地帶,遼東灣深深地嵌入這片狹長地帶里,使這個被稱為“雞形國土”的頸部最窄處不足三百公里。從戰場地理上看,東北地區雖然幅員遼闊,但如果
孩子的歷史老師讓看的。里面的字好小,內容真多。
如果書里面的地圖能再多些就好了。畢竟描述戰爭的書籍,有地圖才能更加讓我這樣希望深入了解,希望能在閱讀后有學習知識上升華感覺的讀者。
這一套書籍讀下來心中感慨萬千,歷史的細節更是耐人尋味,敘事結構宏大有序,看歷史想現在的生活,歷史有味道,當今更要借鑒
書很好,是老師推薦看的,孩子們應該看,我們大人也應該看,這是不應該忘記的歷史。
好書啊好書,一個系列都買了,王樹增的書把歷史學活了
相比朝鮮戰爭和長征兩本書而言,這本書細節過多,有些零碎,比如一些戰斗的細節,除了表現出戰士的勇敢外,對于整體熟悉解放戰爭沒什么大用,有些戰斗沒有結局,仗是打了,結局如何,生死如何都沒有交代,反倒顯得支離破碎。但是瑕不掩瑜,是值得一看的好書。
能詳細的了解當時的狀況,能深刻理解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多少人流血犧牲,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幸福的生活。。。。解放不是一天兩天就成功地。就是有些局部的戰役還得找相關書籍了解。。。。不錯的書,值得收藏,值得閱讀。。。。
王樹增的作品非常喜歡,注重細節但又恢宏大氣,資料翔實,是可以當作歷史而不是小說來閱讀的。看完本書,引起最大的沉思是:如果抗戰勝利后,接受的主張,進行土地革命,建立聯合政府,中國的歷史進程會是怎樣的呢?
該書我基本上是一口氣讀完的。很受啟發和感動。作者搜集了大量翔實的資料,筆力深厚,寫的十分精彩,把半個多世紀前那場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全景式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但是其中感情色彩過于濃厚,不夠中立。作為一部嚴謹的歷史著作略有欠缺。
三十多年沒打過大仗了,現在能夠打得贏嗎?軍隊是國家的基石,此書對建國后的解放戰爭部分也不遺余力,如全軍覆沒的慘烈金門之戰,讓人看到了一個全景的解放戰爭,要是以后越來越多的資料解密了,建議再出一本解放戰爭(補)。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國民黨方面稱為“動員戡亂”[1],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國共內戰第二階段。[書可以
早在1年前,我就因一本《朝鮮戰爭》成了王老師的擁躉。王老師的在書中所言的有些東西很具技巧,需要對政治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能讀懂。例如《1901一個帝國的背影》,看完后我才知道原來義和團運動就實質而言卻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運動,建國后的那一次不過是翻版而已。王老師是當今文壇唯一一個敢寫真話的人,單憑此就足以讓我感動。這本《解放戰爭》是國慶60周年獻禮,上冊出來時下冊還不見其蹤,因此感覺有些倉促,上冊文中錯字頗多,但這并不影響我對該書的五星評價。
本書保持了作者的一貫文風,對戰爭的宏觀和細節的描寫專業、客觀、準確且有獨到見解,不演義、不虛構,史料完整,分析有邏輯,然人信服。最最主要的,使讀者通過本書,可以對解放戰爭的宏大歷史背景可以得到充分、客觀的了解。是戰爭,又不僅僅是戰爭,戰爭永遠是政治的延伸。軍事因素、統帥的洞察力、將領的指揮才能、戰士的犧牲精神等等,都是最終取勝的因素,但,民心向背是重于一切的。國民黨的最終失敗,戰場上的因素只是及其小的一部分。 關于解放戰爭的書籍其實是很多的,但之前看到的,或只局限于某一部隊、將領、戰役,或只講勝利的容易、而缺乏對戰爭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