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以來,斯蒂芬•圖爾敏出版了一系列讓人印象深刻的哲學著作。這些著作的一個主題就是如何對涉及各種問題的主張和評論進行合理的評判。這些問題可能屬于日常生活,也可能屬于學術研究。是否存在一個可以對各個領域中的各種論證都做出評判的具有普適性的評判標準?抑或各類論證分別具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圖爾敏在《論證的使用》(1958)一書中及時次就此問題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強烈反對“三段論”和現代邏輯學中那種過于“狹窄的”一般論證方式;他借鑒法學領域中的論證實踐方式,倡導了一種關于論證有效性的過程性的而非形式化的觀點。根據圖爾敏的觀點,在論證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些可以辨識的穩定的(具有領域不變性的)元素,同時,還存在一些需要進行評判的可變的(領域依賴的)元素。圖爾敏提出了“廣義的”論證方法,旨在創造一種將兩種元素都囊括的認識論性質更強的、更具經驗主義的邏輯。
盡管《論證的使用》一開始就受到邏輯學家們的批評,繼而又受到哲學家們的批評,但是,40年來,此書一直是重要的思想資源,為具有不同學科背景、在不同領域中參與各種論證的學生們帶來靈感和引發討論。圖爾敏關于有效性評價標準的領域依賴的觀點、他提出的論證模型,以及他關于論證過程中出現的功能性變化的描述,使這部著作成為論證研究的現代經典。
斯蒂芬•圖爾敏(Stephen Toulmin,1922-2009),出生于英國倫敦,1948年在劍橋大學因邏輯學研究獲得博士學位,后長期任教于美國大學,講授科學哲學、邏輯學和倫理學課程。他的著述有力地論述了傳統形式邏輯的局限性,主張用“實踐邏輯”補充形式邏輯的不足,提出了在今天國際邏輯和論證研究中最有影響力的“圖爾敏論證模型”。
很好的教材,對培養我們思維和寫作有很大的幫助
好書好書,深刻,值得一讀~
有利于提高思維品質,非常好的值得一看的書
看不懂
hao
書很好,包裝也很好。超贊!
貨真價實,耐人品味。
經典之作。
當當的快遞實在是糟!
書挺好的,稍微有點折痕
作品從“概率(可能性)”概念入手,揭示了理性和形式邏輯在面對復雜的科學、社會問題時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一個同時基于形式邏輯和非形式邏輯基礎之上的論證模型。該論證模型在法學、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如今很多學術領域的年輕學者都采用這一模型來論證自己的觀點。
把論證追索道句子
好書,經典,值得收藏
該書是每一個人都應該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