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非能動概念為先導,以先進的非能動技術和系統應用為案例,概括介紹了目前應用于能源電力領域的非能動技術。通過對其進行分類及分析,闡明了非能動系統的功能特征,提出了非能動系統的本質定義,討論了非能動概念的時空相對性,陳述了廣義非能動系統的設想及相關研究內容。 本書可作為工程參考書或培訓教材,也可供新能源工程、熱能工程、核能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的大一新生,及對非能動技術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學生作為教材使用,還可作為工程師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材。
隨著能源工業的發展,非能動技術在能源工業特別是在核能領域開始擔當重要角色。非能動系統的非能動安全性也得到不斷重視,隨著其在能源工業中發揮了越來越多的作用,非能動理論和方法也開始得到不斷發展。本書概括了目前應用于能源電力領域的非能動技術,通過對其進行分類及分析,闡明了非能動系統的功能特征,提出了非能動系統的本質定義,討論了非能動概念的時空相對性,陳述了廣義非能動系統的設想及相關研究內容。本書共12章,其中第1章講述了非能動技術的概念;第2章介紹了非能動技術的類型;第3章主要講述了火電系統中的非能動技術;第4章介紹了二代和二代加核電系統中的非能動技術;第5章介紹了三代及先進核電中的非能動技術;第6章介紹了四代核電中的非能動技術;第7章介紹了其他堆型中的非能動技術;第8章介紹了太陽能系統中的非能動技術;第9章介紹了生物質能源中的非能動技術;第10章介紹了風能中的非能動技術;第11章介紹了水能中的非能動技術;第12章介紹了其他新能源發電系統中的非能動技術。本書以非能動概念為先導,以先進的非能動技術和系統應用為案例,可作為工程參考書或培訓教材。本書的知識領域涉及基礎物理化學、流體力學、傳熱學、熱工測量等基礎知識,可供新能源工程、熱能工程、核能工程等相關學科專業的大一新生及對非能動技術感興趣的其他專業新生使用,也可作為工程師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材。本書第1~3章由周濤、李精精編寫;第4章由周濤、汝小龍、李宇編寫;第5~6章由周濤、段軍、霍啟軍編寫;第7章由宋明強、陳娟編寫;第8章由李精精編寫;第9章由宋明強編寫;第10~11章由楊旭編寫;第12章由李精精、李宇編寫。全書由周濤和陳娟統稿,由李宇及宋明強等進行全書校對。此外,劉亮、琚忠云、林達平、李云博和周藍宇等協助查閱材料、輸入文字及插圖,為編著提供了很大幫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第1章非能動技術的概念
1.1非能動技術的定義與效用
1.1.1非能動技術的定義
1.1.2非能動技術的效用
1.2非能動技術概念的產生與發展
1.2.1非能動技術概念的產生
1.2.2非能動技術概念的發展
1.3非能動技術的特征
1.3.1非能動技術的內涵特征
1.3.2非能動技術的外延特征
1.4非能動技術的現有問題
1.5非能動技術的發展方向
思考題
參考文獻
第2章非能動技術的類型
2.1現有非能動技術的類型
2.1.1非能動技術應用的分類
2.1.2非能動技術性質的分類
2.1.3非能動系統的子系統
2.1.4廣義非能動系統的構造
2.2典型的非能動技術類型
2.2.1自然循環
2.2.2重力驅動
2.2.3溫差驅動
2.2.4逆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