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意味著什么?時尚和財富?身份與地位?當我們面對一款黃金材質鑲滿鉆石的伯爵腕表時,那閃耀的令人目眩神馳的光芒,會告訴我們,不管是腕表,還是珠寶,它吸引我們的是一種夢幻般的生活方式。本書記述了寶璣、蒂芬尼、勞力士、歐米茄、卡地亞等20種被公認的世界頂級奢侈品牌的傳奇和它們迷人的軼事。
衣服的功能既不是御寒也不是體面,而是裝飾。那些原始的土著人個精神需要就是裝飾。因為,他們在沒有衣服之前就有了紋身與繪畫,這些是以證明衣服自古以來就是人類表達自己的一種需要。
什么是當今魅力的奢侈品牌?它們又因何在這個華貴的店堂占據了一席之地?本書記述了寶璣、蒂芬尼、勞力士、歐米茄、卡地亞等20種被公認的世界奢侈品牌的傳奇和它們迷人的軼事,以全新的視角鑒賞奢侈品王國里的品牌,為真正的生活鑒賞家呈現夢寐以求的華貴藝術。
珠光寶氣說"表"情——奢侈品腕表和珠寶的花樣年華
寶璣:制表領域的"祖師爺"
百達翡麗:名品至尊典范
江詩丹頓:貴族的藝術品
愛彼:堅持百年傳統
伯爵:尊貴的"珠寶計時器
積家:創造吉尼斯記錄
勞力士:高貴的精準象征
萬國:男人的終極夢想
芝柏:表中的"蒙娜麗莎"
歐米茄:經典和高貴的代各詞
珠寶帝國:綽美
[溫馨貼士]寶石常識
鉆石之王:蒂芙尼
[溫馨貼士]鉆石常識
愛的大師:卡地亞
愛情傳奇:梵克雅寶
水晶宇宙:施華洛世奇
[溫馨貼士]水晶常識
豪門之窗:寶詩龍
尊貴古典:寶嘉麗
珍珠之王:御木本
[溫馨貼士]珍珠常識
東方驕子:周大福
[溫馨貼士]黃金常識
北歐月光:喬治·杰生
[溫馨貼士]白銀常識
后記
說起來,中國人是人工培育珍珠的祖先。數千年前,中國人已經懂得用雕刻了的佛像放在軟體動物體內,讓它將佛像鋪滿漂亮的畛珠層,以成功地做出半圓珠的培育。18世紀瑞典天然學家CarolusLinnaeus將刺激物插入歐洲胎貝內令它產珠。而御木本幸吉的出現則在世界人工珍珠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1858年1月25日,御木本幸吉在日本三重縣的志摩半島出生。他家里世代經營著一個小面攤,父親也曾經希望他能繼承這份祖業。父親在他12歲那年逝世,他便承擔長子的責任,繼續經營面攤生意。不過,御木本幸吉23歲的時候,對當地的水產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志摩島沿海地區出產天然珍珠,售價極高。為了獲得珍珠,居民們在海下濫采濫捕,使得當地牡蠣的數量越來越少。珍珠價格幾乎與美國最品質的鉆石價格相當,這就是世界珍珠的"黑暗時代"。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御木本一方面呼吁保護蚌類,一方面幻想能夠用中國古老的人工的方法培育珍珠。
他常與漁民交往,收集資料。1888年,他參加了一個國際漁業展覽會,遇上Narayoshi Yanagi。Yanagi對產珠軟體動物非常有研究,還給御木本幸吉很多資料。那年也是御木本幸吉結婚的大喜日子。當時,已經有日本的海洋生物學家發現,珍珠形成的原因是外來異物進入了蚌體。御木本幸吉和太太返回志摩島,在這里的一個小海灣建起自己的首家珠蚌養殖場。他以超過常人的商業眼光,開始嘗試人工培育珍珠。他們將全部積蓄花在養珠場的研究上,他們勞心勞力地嘗試多年,早晚不倦地工作,都沒有成果,鄰居都認為他們夫婦是一對瘋子。他們嘗試用鉛、木、玻璃、沙等等插入蚌的體內,但每次都失敗。1892年,一次嚴重的紅潮將他們養殖的9萬只珠蚌全部殺掉。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之后,夢想終于便成了現實。
培育養珠的首要程序便是在蠔田內培養可生產珍珠的特別蠔種牡蠣。培養牡蠣與培育人工養珠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過程,一般一顆珍珠要經過4年才能培育完成。及時年是人工采苗、幼貝的處理;第二年主要進行母貝的選擇;第三年是最重要的階段,要在四五月間給母貝做插核手術,首先要將珠核及從另一只蠔身上抽出的少許肌肉組織一起殖人牡蠣內,而牡蠣便會因外來物質的侵入而吐出一種碳酸鈣的獨特分泌物,一層層地包裹入侵的珠核,一顆人工養珠便開始誕生。做完插核手術的母貝受傷嚴重,也會有一定的死亡量。所以要將做完插核的母貝放到遠海上使之自然修復;第四年的十一二月份,就可以從母貝中取出珍珠了。這4年中要經過100次以上的包括清理母貝、給母貝做手術等繁雜的工序才能得到一顆理想的珍珠。珍珠之所以珍貴恐怕就在于此了。
雖然過程看似繁雜,但一顆無論在品質及形狀上都達的珍珠可能是萬中無一,彌足珍貴。要確保大自然不斷孕育出罕有品質的珍珠,養珠的人當然要付出悉心的照料再配合精湛的技術才會成功。
1893年11月11日,是他們最興奮的日了,因為他太太發現一顆漂亮的半圓養珠在他插入的蚌體中形成,世界上及時顆人工培育的珍珠就這樣誕生了。雖然就形狀而言,半圓形的珍珠稱不上,卻是人工珍珠邁出成功的及時步。1908年,的球形珍珠終于現身。發明家愛迪生曾說,他無法發明的東西只有鉆石與珍珠,以此夸贊御木本幸吉的成就。御木本幸吉因此擁有了"養殖珍珠之父"的稱號。
在20世紀初,當圓形人工珍珠面世時,人們認為它是假的東西,只是一種模仿品。1921年,在巴黎及倫敦都有訴訟,意圖防止御木本幸吉再出售他的人[珍珠。御木本幸吉反而控告銷售模仿珠的人用"養珠"這個名稱去出售他們的假珠子,御木本幸吉得勝。他花了頗多時間到各地傳播關于人工珍珠的知識和資料,糾正人們對養珠的歧視與誤解。珍珠養殖業有今日的地位,他功不可沒。
關于御木本幸吉,有各種傳說。據說日本早期的養珠業者,普遍對于品質控管不重視,以致國際上有著"日本的珍珠就如同廉7價玩具"的說法。御木本幸吉為了"以正視聽",特地在有國際媒體聚集的神戶商工會議所前燒毀將近135公斤的劣質珍珠,除了對不自愛的"同行"提出抗議,也強調自身對于珍珠的熱愛與感情。因此在御木本幸吉所創立的珍珠品牌中,采集的珍珠總數里只有10%能真正通過嚴格的選珠標準,御木本幸吉認為:"只有堅持生產較高品質的養珠,日本養珠才會有希望!"
20世紀初葉,日本在首飾制造方面還很不發達,市面上幾乎看不到像樣的日本造首飾。為發展自己的首飾業,御木本幸吉不惜花重金派遣人員到歐洲,學習首飾的設計技巧和制作方法。1907年,他在東京銀座開設了御木本店,這也是當時世界上惟一一家專門銷售珍珠的珠寶飾品店。1911年,御木本在海外的及時家分店在倫敦開張,隨后,上海、紐約、巴黎、洛杉磯、芝加哥、舊金山、孟買等世界各大城市都有了"御木本"的招牌。在那個時期,可以說"御木本"幾乎成了"珍珠"的代名詞。如今在日本御木本幸占的故居,陳列著一臺老式收音機,這是因為當年御木本店開到了世界各地,所以御木本幸吉每天通過這臺收音機收聽各國新聞,把握各國形勢。
在日本御木本不僅被當作母親留給女兒最珍貴的嫁妝,而且,1924年,御木本還獲得日本皇室的認同,成為皇室御用的珠寶店。不只是日本,連英國皇室與貴族都是它的愛用者,多次重要的典禮場合,他們的后冠及飾品均由御木本提供。17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