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當前網絡社會引發的民事法律問題進行了的審視,對于物權、合同、繼承、侵權、著作權五個重點領域提出了可行性的司法完善思路和立法完善思路。
本書內容共分為五章,及時章為網絡物權領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釋建議稿《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物權保護的司法解釋(草案)》;第二章為網絡合同領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釋建議稿《關于電子合同的司法解釋(草案)》;第三章為網絡繼承領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釋建議稿《關于網絡繼承權若干問題的解釋(草案)》;第四章為網絡侵權領域司法完善,提出了司法解釋建議稿《關于網絡侵權的司法解釋(草案)》,第五章為網絡著作權法領域立法完善,提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建議(草案)》。每章又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草案條文、草案條文的說明和理由、草案所解決主要問題的實證案例分析,以期達到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于志剛 男,1973年生,洛陽人。中國政法大學網絡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學士(1995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碩士(1998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2001年,中國人民大學),2001年進入中國政法大學任教,次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04年至2005年赴英國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2005年破格晉升教授,2006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同年開始兼任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至今,2009年——2012年5月任研究生院副院長,2012年5月任教務處處長至今。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010年獲北京市五四青年獎章,當選第11屆全國青聯委員,2013年受聘為較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
于志強 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講師,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博士后。曾在《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等期刊10余篇,多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并主持多項省部級課題。
目錄
及時章網絡物權司法解釋
及時節《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物權保護的司法解釋(草案)》
第二節《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物權保護的司法解釋(草案)》 草擬說明及理由
第三節《關于網絡虛擬財產物權保護的司法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一、網絡虛擬財產的界定
二、虛擬財產法律性質的司法回應
三、禁止虛擬財產轉讓的法律效力
四、虛擬財產物權發生變動的時間
五、虛擬財產的善意取得
六、虛擬財產被盜后的有償回復制度
七、網絡服務運營商對聲明被盜的虛擬財產的處理程序
八、網絡運營服務商的過錯賠償責任
第二章網絡合同司法解釋
及時節《關于電子合同的司法解釋(草案)》
一、調整范圍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電子合同的效力
三、營業地
四、電子合同的訂立方式
五、電子合同意思表示的方式
六、電子通信發出和到達的時間
七、電子通信發出和到達的地點
八、電子要約邀請
九、電子人
十、電子錯誤
第二節《關于電子合同的司法解釋(草案)》草擬說明與理由
一、調整范圍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電子合同的效力
三、營業地
四、電子合同的訂立方式
五、采用下列以電子通信表示的要約或保障,為合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
六、電子通信發出和到達的時間
七、電子通信發出和到達的地點
八、電子要約邀請
九、電子人
十、電子錯誤
第三節《關于電子合同的司法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一、電子合同效力的確定
二、電子合同的意思表示判斷規則
三、電子格式合同的要約和合同成立認定
第三章網絡繼承司法解釋
及時節《關于網絡繼承權若干問題的解釋(草案)》
第二節《關于網絡繼承權若干問題的解釋(草案)》
草擬說明及理由
一、網絡繼承權之客體
二、網絡繼承權的主體
三、網絡繼承權的內容
四、網絡虛擬遺產繼承方式
五、網絡虛擬遺產法定繼承順序
六、網絡遺產分割規則、方法
七、網絡遺囑性質
八、網絡遺囑無效
九、無人繼承網絡遺產的后果
第三節《關于網絡繼承權若干問題的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一、網絡虛擬財產的財產屬性認定
二、網絡遺囑的法律效力和認定
第四章網絡侵權司法解釋
及時節《關于網絡侵權的司法解釋(草案)》
一、網絡侵權的概念
二、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
三、網絡侵權的主體、責任
四、網絡服務提供者共同侵權
五、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的判斷標準
六、拒絕提供網絡證據的責任
七、被侵權人的通知
八、反通知的權利
九、被控侵權人權利限制、被侵權人的賠償責任
十、個人信息與隱私權
十一、垃圾郵件的規制
十二、虛擬物品財產權
十三、惡意軟件
第二節《關于網絡侵權的司法解釋(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一、網絡侵權的概念
二、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
三、網絡侵權的主體、責任
四、網絡服務提供者共同侵權
五、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的判斷標準
六、拒絕提供網絡證據的責任
七、被侵權人的通知
八、反通知的權利
九、被控侵權人權利限制、被侵權人的賠償責任
十、個人信息與隱私權
十一、垃圾郵件的規制
十二、虛擬物品財產權
十三、惡意軟件
第三節《關于網絡侵權的司法解釋(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一、網絡侵權案件的管轄
二、網絡服務者的侵權責任
三、網絡隱私權的保護
四、惡意軟件的侵權認定
第五章網絡著作權領域立法完善
及時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建議(草案)》
一、修改著作權法第三條
二、修改著作權法第十條
三、修改著作權法第十五條
四、修改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五、修改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
六、增加計算機軟件授權使用條款
七、增加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條款
八、增加網絡服務提供者義務條款
九、依次順延附則條款
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建議(草案)》草擬說明及理由
一、增加著作權法第三條第二款
二、修改著作權法第三條及時款
三、修改著作權法第十條
四、修改著作權法第十五條
五、修改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六、修改著作權法第三十八條
七、增加計算機軟件授權使用條款
八、增加技術措施和權利管理信息條款
八、增加網絡服務提供者義務條款
第三節《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改建議(草案)》實證案例分析
一、網絡播放權的獨立保護
二、技術措施的法律性質及保護
三、網絡服務提供中國的著作權保護義務
正版 印刷精美
單位圖書館書籍,還不錯。
教學參考用的書,價格偏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