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圣地游覽指南圖書
人氣:47

圣地游覽指南

通過此書的圣地之旅,帶來的不只是一次休閑度假的旅程,更是精神的提升。
  • 所屬分類:圖書 >旅游/地圖>旅游攻略>其他  
  • 作者:[美][拉蒙特]?[M.盧克] 著 [李曦] 譯 [楊克勤] 編注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208143708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3
  • 印刷時間:2017-03-01
  • 版次:1
  • 開本:32開
  • 頁數:--
  • 紙張:銅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本圣地導游手冊不是通常意義上以故事敘說式的旅游書,而是通過對旅游地的歷史背景和考古敘述來注解圣經文本,或者說以圣經文本為主線來深入了解圣地的歷史背景和考古發現的價值,甚至有些偏于圣經研究意味。它所介紹的圣地不是我們通常以色列旅游的常規路線,還包括邊遠之地。因此通過此書的圣地之旅,帶來的不只是一次休閑度假的旅程,更是精神的提升。它幫助你理解你所看到的,也幫助你明了你可能看不到的內心世界之感悟。它不僅讓你讀懂千百年前的先人生活,也讓你看到今天圣地上的生命。

這本手冊囊括了資訊,既介紹一些廣為人知的景點,也介紹人們不太熟悉的景點。其中有拿撒勒和報喜教堂、伯利恒、耶穌誕生堂、希律堡、橄欖山、耶路撒冷舊城、科爾特旱谷、西奈山、圣墓堂、圣殿山、大衛城、傳統上認為的大祭司蓋亞法的家(以及可能更的歷史地點)、死海書卷壁龕、希律的安東尼奧城堡、各各他、伯大尼、拉撒路之墓、客西馬尼花園,等等。每一處介紹都會談到景點的歷史和地形、功能與意義,及其與特定經文的聯系。

編輯推薦

本書使你在游覽過程中,幫助你理解你所看到的,也幫助你明了你可能看不到的內心世界之感悟。它不僅讓你讀懂千百年前的先人生活,也讓你看到今天圣地上的生命。

作者簡介

作者盧克,美國路德南神學院舊約教授,博學舊約專家,學術論文多篇,教授圣經歷史、地理及人文研究。

譯者李曦,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副教授,譯有《動物權利研究》等書,著有《善惡的此岸》。

目錄

以色列考古

歷史背景

地理概況

實用信息

縮略語

北海岸,沙侖平原

凱撒利亞(國家公園)

迦密山

海濱北端

阿卡

羅什•哈尼卡拉

加利利

米吉多(國家公園)

拜特舍阿里姆(國家公園

齊波里(國家公園)

拿撒勒

提比哩亞

加利利海

阿貝爾國家公園和抹大拉

金農沙

塔布迦和八福山

迦百農

伯賽大

歌拉汛(國家公園)

夏瑣土丘(國家公園)

但土丘(國家公園)

凱撒利亞•腓力比(國家公園)

黑門山和上戈蘭

迦姆拉(國家公園)

卡茲林

庫西(國家公園)

希珀斯

恩戈夫

哈瑪特格得

伯珊(國家公園)

貝特阿爾法猶太會堂、瑪雅哈律以及甘哈斯洛撒(國家公園)

撒瑪利亞

納布盧斯

示劍

雅各井

基利心山

撒瑪利亞(國家公園)

猶大

耶路撒冷

大衛城

圣殿山

西墻

圣殿山遺

在線預覽

西墻,又稱哭墻(HaKotel HaMa’aravi)

羅馬人毀掉了希律的圣殿,實現了耶穌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石上不被拆毀的預言(太24:2)。但是圍繞圣殿步行道的希律遺墻的西側地基幸存了下來,成為猶太教最神圣之地。巨大的斜面石是希律時期的,延伸到現在的地層之下。中等大小的石頭是7世紀倭馬亞建的的,頂上的小石頭是1033年地震后修復的。你只能看到整道西墻的八分之一(180英尺)。在1967年以色列得到東耶路撒冷的控制權時,只有這里殘留著,因而是神圣的。在右邊(南方)現在可以看到另一段270英尺的墻,位于戴維森中心(見下)圣殿山古跡處,在左邊(北方)穿過穆斯林區下面的西墻地道可以見到1000英尺的墻體。

在猶太會堂可以見到威爾森拱門,它在耶穌時代支撐著從上城區進入圣殿山的入口通道。在女性區右側遠端毗鄰右手墻處,勉強可以看到巴克利(Barclay)門的門楣,同樣起支撐作用。 有個傳統是把禱文寫在一小片紙上,放在墻縫里。根據猶太律法,在安息日時西墻廣場不允許寫字或者攝影。

大衛城

這處加長的高地,是耶路撒冷的原址,在《創世記》14:18中就被提到,被稱為撒冷(Shalem/Salem)。亞伯拉罕在那里遇到了麥基洗德王(Melchizedek),他是較高神厄爾伊羅安(El Elyon)的大祭司。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一種意思是“牢靠的基石”;盡管語言學家對此有爭議,但該城確實是牢靠的基石。高地被東邊的汲淪山谷和西邊的中央山谷(Central Valley)/泰羅泊恩山谷(Tyropoean Valley)圍繞,古時兩處山谷都比今天要深得多。公元前8世紀,希西家王向西擴建該城時填充了中央山谷,千年的沉積巖屑則抬高了汲淪的安全通路。不管怎樣,堅固的古代城池需要自然的高度、可防御的城墻,以及穩定的供水系統(基訓泉):古代耶路撒冷三者皆備。

迦南人(耶布斯人( Jebusite))的耶路撒冷固若金湯,約書亞和掃羅都沒有把它攻下,直到大衛攻取。他派兵從汲淪山谷的基訓泉通過城市供水系統潛入內城,一舉占領耶路撒冷。該城是交通要沖,也不屬于任何以色列部族,因此是大衛新王國的首府,他將之重新命名為“大衛城”。大衛在這里修建他的王宮,并將約柜遷于此,以鞏固宗教和統治。

關于對該址的研究和信息,可參見www.cityofdavid.org.il/en。冬季開放時間是周日至周四上午8:00至下午5:00,周五上午8:00至下午2:00;夏季周日至周四的上午8:00至下午7:00,周五上午8:00至下午4:00;安息日不開放。節假日前24小時的開放時間會在網上公布。前往希西家地道的入口會在公園關門前一小時關閉。團體參觀需要預訂。在高地西北邊(從糞廠門往下走,馬路對面),有一條路穿過現今被填充的中央谷/泰羅泊恩谷,是公園入口。這里提供導游,你可以在售票處咨詢導游時間和語言。不過如果你的團有導游或者老師,這就不需要了。如果你是一個人來,不妨參考詳盡的公園手冊,也見網站www.alt-arch.org,上面有對耶路撒冷城、大衛城,以及高度爭議的古跡挖掘活動的詳盡介紹。你的旅程可以從三維電影開始,然后從劇院出口左邊的樓梯出來,這里有座非常棒的觀景臺。站在臺上,左方是圣殿山,前面是汲淪谷,橄欖山聳立在山谷背后(你面對的方向是東邊,因此橄欖山背后就是猶大曠野和死海)。你還會看到無數耶穌談到的“矯飾的墓”(太23:27),以及客西馬尼花園,映襯著圣馬利亞抹大拉俄羅斯正教女修道院的金色洋蔥頂。下樓梯時,在通向下面的考古遺跡的樓梯井那里,要往回走幾步到邊道上。然后從樓梯下去,來到考古挖掘現場。

走下樓梯可以看到被考古學家伊拉特?馬扎(Eilat Mazar)推斷為大衛王宮地基的地方。他的推斷依據是王宮的規模、與圣經地點的一致、以及碳12測定和陶瓷測定(它們將該地歷史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而王宮地基是否這一期間落成還存有爭議。不過這個地方應該是公元前7世紀王室建筑的一部分,因為這里發現了兩個印璽,是王室官員用來在卷軸文件上蓋章簽名的,就像中古時代用指環按在蠟里給書卷蓋章封存一樣,印璽上刻有對耶利米懷有惡意的宮廷官員的名字(耶38:1,4)。

繼續拾階而下,來到凱瑟琳?凱尼恩(Kathleen Kenyon)挖掘出來的王室庭院。站在或者坐在瞭望平臺上,你會看到正前上方的斜坡,是石階結構,可能最初是用來支撐耶布斯城堡的,后來用來支撐大衛宮殿。在斜坡下面上流人士的居住地里,你會看到一處“阿希爾(Ahiel)之家”,阿希爾的名字是在這里的陶瓷碎片上發現的。這是典型的以色列四合院。在兩根至今佇立的柱子背后有間屋子,柱子前面是露天庭院。庭院前面是另一間有頂的屋子,其右邊是“第四間屋子”,大概有兩層,屋子右邊有個獨立的洗手間,表明這是富裕人家。

這間屋子和邊上的一間與整個王宮庭院一道,在公元前586年的巴比倫入侵中被大火摧毀(王下25:8-9),厚厚的灰燼、如山的碎片、無數的箭頭、以及燒焦的敘利亞進口木制家具親證了這場入侵和大火。就在那石階結構上方右側,是殘存的尼希米墻。在公元前5世紀中期與祭司以斯拉一同從巴比倫歸家時,尼希米圍著耶路撒冷修了這堵墻。引人注目的是,這道墻比原來的那道位于斜坡更靠上的位置。這大概是因為他可以在遭巴比倫人毀滅的城墻瓦礫上重建,因此蓋得更高吧(尼3:31-32)。

繼續向前走(也就是你面對石坡時的左邊),往上不遠是一座很可愛的瞭望塔,從那里可以眺望橫穿汲淪谷的阿拉伯村莊希爾旺(Silwan)。仔細看會發現,房子下方更低的地方有50多個墓穴,它們原屬及時圣殿時期為富人家修建的耶路撒冷公墓。其中一處墓穴題有舍伯那(Shebna/Shebniahu)的名字,《以賽亞書》22:15-16提到他:先知以賽亞指責他的墓過于傲慢奢華。如果你再往山腰仔細看去,會發現左邊有座偉岸的方形墓獨自聳立,是從山體巖石直接削砌而成。墓體頂部隆起,原先上面是座金字塔,可惜被后來的居民挖走了。墓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紀的希西家,那時埃及對猶大的影響非常顯著(賽30:1-5;31:1-3;不過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這座墓被大家稱為“法老之女墓”(王上9:16-17),不過實際上葬的是“一位顯赫的公眾人物,顯然是及時圣殿后期猶大王國的一名重要官員。”

接著從人行道往下走,若干臺階之后在你的右側會看到向右轉的標記,提示前往沃倫豎井的入口。如果時間允許、你也愿意的話,可以再往前走一點,會遇到一條左轉的急彎。左轉后站在那里,面對大衛城,你正對的那處地方被凱瑟琳?凱尼恩確定為最初的耶布斯城城門的地基。地基背后的石塊被凱尼恩確定為希西家修建的城墻(墻后面的那些小石塊是凱尼恩小姐修復的墻體)。在此稍作逗留之后,可以回到沃倫豎井的入口,這處豎井在1867年由英國上尉查爾斯?沃倫(Charles Warren)發現,并因此得名。

公元前18世紀,迦南人修建了秘密通道,你現在就在通道里,準備往下走前往巨大的水池。水池有嚴密的防衛,是在城外基訓泉邊上的巖石中直接被挖鑿出來。有了這條通道,城市供水就處在城內,即便城市被圍也不受影響,而在和平時期,女子們也不用每天出城取水,其便利不言而喻。大衛的士兵大概是從這條通道潛入該城,像特洛伊木馬一樣震驚了耶布斯人,因此拿下耶路撒冷立都。

在秘密通道底部,在你要穿過一條狹小的洞隙之前,會看到一口透光的豎井從上往下立在你左側。這就是沃倫豎井,多年以來人們都認為,大衛的士兵正是通過這“水溝”而潛入這座被高墻包繞的城池。不過,如果往下走的時候你仔細觀察通道四壁就會發現,在洞壁大約半高處的巖石里有一條水平的線路。表明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通道的地面下降了。這促使人們及時次認識到,沃倫豎井不過是巖石上的自然溶洞。

現在穿過那個洞隙,來到巨大的地下室。右邊是巨大的池子,左轉則是金屬平臺,往前是池子的防御工事,圍繞基訓泉的高塔地基就在你腳下,每塊石頭重達數噸。那些古代迦南人顯然是精良的工程師。繼續往下走,來到基訓泉的入口。

耶路撒冷屹立千年不倒并非僅僅因其所在山峰的自然高度,也在其來自汲淪山谷安全的飲水供應。到了公元前8世紀,這座猶大城市開始向西擴建,穿過中央山谷。希西家王為擴建的城市建了新圍墻(在今天古城的猶太人區仍可看到一部分圍墻)。他還讓自己的技工在城下開鑿地道,把基訓泉西邊更遠的水源引入城池。這些工事可能是在亞述入侵的隱隱威脅之下倉促上工的。通道有1750英尺長。如果仔細觀察通道終點20英尺地方的左墻,你會看到曾經放置西羅亞(Siloam)石碑的痕跡,石碑后來被盜、然后被修復,現在原始石碑在伊斯坦布爾,復制品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碑文描述了當時的技工如何從兩頭開鑿并在此會合。

基訓的意思是“噴涌”。 地道里的水深無法預計,不過通常應該在膝蓋到腰部的水平。你好帶著手電筒或者別的什么來照亮。我建議你在外衣里面穿上泳衣,在進入潮濕地道之前脫下外衣,放在小背包里。你將會在西羅亞泉出地道,全程需要大約半小時,具體時間取決于你的行走速度和你前面的游人多寡。如果你不想濕身,在通向基訓泉的入口還有一條迦南地道,在希西家向西開鑿更深的地道時,這條迦南地道在左邊更高的地方,是干燥的。這條通道可以行走的部分光線良好,行程約5-10分鐘,出口大約在大衛城中間。

從那里出去后你有三個選擇。及時,你可以上山向右轉,經過沃倫豎井的入口,然后一路往回走到你進入大衛城的那個入口,也就是你買票和看電影的地方。第二,出了這條干燥的地道后,向左轉個大彎,從出口出去來到汲淪山谷,向右轉、沿著街道前往大衛城南端。在那里你可以右轉進入西羅亞池的遺址(你進入沃倫豎井的票根在這里可以用)。沿著汲倫山谷的街道往前走,隱隱可以從左側看到那條干燥通道(還可看到水池),還有公元前1世紀塔樓的圓形地基,這座塔是用來養鴿子的,既可提供食物,也制造肥料(耶穌所提的那座西羅亞塔已經倒了,壓死了18個人,見《路加福音》13:4)

第三,這是最有趣的選項。不過路上有很多石頭,不大好走。走出干燥的通道后往山上爬,如選項1,但是在山頂向左轉而不是向右,然后沿長路向南走,一直走到一片大概是大衛王朝皇家墓地的地方,甚至這地方可能就是大衛的墓。 可惜的是,公元135年以后,這個地方被哈德良過度開采取石以修建他的哀利亞?加比多利納城(Aelia Capitolina), 依照在這里發現的提阿多士(Theodotos)碑文,公元1世紀這附近還矗立著猶太會堂。就像前面談到的,希爾旺的汲淪山谷里其他及時圣殿時期的墓穴現在成了巴勒斯坦民居的房間或者地下室。同樣地,這些皇家墓地在第二圣殿時期也被再利用了,大概是被當作了地下室或者蓄水池。而它們原來的用途則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墓是T1, 位于現在的石墻西側的最遠端。該墓風格簡潔,很像青銅時代后期和鐵器時代早期的墓,比如大約與大衛同時代的比布魯斯(Byblos)的腓尼基王亞希蘭(Ahiram)的墓,到了至少200年以后的鐵器時代中后期,這片山谷里的墓就精致得多了。墓室后部的高處有一條6英尺乘4英尺的凹槽,可能是放置棺槨的,與亞希蘭的墓結構一樣。這一墓室前方的地面相對更低一些,一塊人造的地板鑲嵌在兩邊的凹槽里,構成了一座兩層的墓,是為了安置更多的猶大國王嗎?墓道遠端盡頭的巖石前面被鑿出新的門和樓梯,以便通向墓穴下面那層??脊艑W家長久以來一直在琢磨為什么希西家王的工匠們橫貫汲淪谷南部而挖出了環形墓道,并且只在大衛城南端向西開挖。最合理的解釋是,他們想避開皇家墓地,因此繞著墓地挖出希西家墓道,而非穿越墓地。

繼續往前走,經過梅烏哈斯(Meyuhas)之家,就到了“三谷瞭望臺”,可以欣賞汲淪谷、中央谷和轉道向西的欣嫩(Hinnom)谷在此交會。在你前方有一處天然競技場,名為恩羅吉爾(En Rogel),當年邁的大衛在王宮床榻等待死神降臨時,亞多尼雅(Adonijan)曾試圖在那里稱王,而非擁戴所羅門(王上1)。繼續向前走到頭,然后右轉,你就來到了西羅亞池遺址的入口。

帶有臺階的這個池子在2004年被發現,其存在可以追溯到新約時期;耶穌用自己唾液和泥治愈天生盲人,然后讓他到西羅亞池去洗眼睛,說的就是這個地方(希伯來語是Shiloah,阿拉伯語是Silwan)。池子上方有一個石頭鋪就的小廣場,石階走廊將廣場與圣殿山相連,因此考古學家們推測,當猶太人在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Booths)朝拜時,西羅亞池可能被用作了巨大的浸禮池(進入圣殿區之前必須進行儀式性的洗浴)。池子周邊的石頭地面上被鑿出了許多圓形凹槽,可能是女性在此排隊汲取家里24小時所需之水時放置水罐的,這表明在非節日時期這個池子具有更實用的功能。希西家墓道出口處還有一個更高的池子,那是拜占庭時期的,最初屬于一座后來成了清真寺的教堂。

媒體評論

學者、牧師以及新信徒的超級讀物。內容簡潔,涵蓋經文、歷史以及考古。朝圣者必不可少的讀物資料。

——格拉漢•史密斯(Graham M. Smith),耶路撒冷圣喬治學院

作為博學導游,我發現這本書在各個方面都價值非凡。它描述了冷門景點,同時啟發人們更好地欣賞經文。

——西比•希格爾(Tsippi Segal)

我帶過無數的朝圣團來圣地旅行,我一直期待這樣一本導游手冊,它讓整個圣地都鮮活起來。

——拉里•古德帕斯特(Larry M. Goodpaster),協和衛理會教堂主教

的導游手冊,文字優雅,將歷史、地理、考古與圣經敘事和當代現實結合。是每一位學生恭讀圣經的必備讀物。

——詹姆斯•里奇威(James Ridgway),教育機會和耶路撒冷圣經研究中心創建者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不錯,滿意

2017-06-16 21:42:05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這本圣地導游手冊不是通常意義上以故事敘說式的旅游書,而是通過對旅游地的歷史背景和考古敘述來注解圣經文本,或者說以圣經文本為主線來深入了解圣地的歷史背景和考古發現的價值,甚至有些偏于圣經研究意味。

2017-08-16 15:33:03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南县| 岑溪市| 峨眉山市| 巴塘县| 越西县| 长葛市| 冷水江市| 马鞍山市| 神木县| 延吉市| 津南区| 福鼎市| 五峰| 海丰县| 怀宁县| 甘泉县| 潞西市| 南城县| 西宁市| 兴宁市| 七台河市| 航空| 兰考县| 墨竹工卡县| 福州市| 余江县| 如东县| 西峡县| 许昌县| 北京市| 吴旗县| 松阳县| 灵山县| 合水县| 钦州市| 长白| 宜章县| 延庆县| 溧水县| 高安市| 乌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