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張居正(全四冊)圖書
人氣:34

張居正(全四冊)

獲“五個一工程”獎、全票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首屆姚雪垠長篇歷史小說獎、被譽為中國新時期長篇小說的里程碑。
  • 所屬分類:圖書 >小說>中國當代小說   圖書 >小說>歷史  
  • 作者:[熊召政]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長篇歷史小說經典書系
  • 國際刊號:9787535490056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0
  • 印刷時間:2016-10-01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輕型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張居正是一位個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冊的傳奇人物。他登上首輔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頓吏治,刷新頹風;整治教育,延攬濟世之才;革新稅賦,梳理財政。拯朱明王朝將傾之廈,使萬歷時期成為大明王朝為富庶的時代。 在風云際會之中,張居正思想深邃,剛毅深沉,多謀善斷,聲勢顯赫,無與倫比。然而,他一朝大權在握,卻又獨斷專行,偏信阿諛奉承,引得附勢者趨之若騖。權勢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發身后禍起蕭墻。隆葬歸天之際,即是遭人非議之時,結果家產盡抄,爵封皆奪,禍連八旬老母,罪及子孫。作為一名政治家,張居正是中國歷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為一個人,他卻是一個失敗者。“生前顯耀,死后悲涼”是對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毀譽之懸殊,除個人原因之外,也可見政治險惡、世態炎涼。而且,張居正的命運也客觀揭示了悲劇產生的歷史背景與人物的性格缺陷,為今天的讀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學讀本。

編輯推薦

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 ——梁啟超 張居正的不在人間,使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失去重心,步伐不穩,終失足而墜入深淵。——黃仁宇

作者簡介

熊召政,湖北省英山縣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詩人、學者。現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湖北省文聯主席、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長,并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同時受聘擔任北京故宮博物院、武漢大學傳統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已出版長篇歷史小說、中短篇小說、散文、歷史札記、詩集四十余部。其中政治抒情詩獲1979—1980年全國首屆中青年新詩獎;長篇歷史小說《張居正》2002年問世后,被譽為中國新時期長篇小說的里程碑式作品,2005年以全票獲得第六屆茅盾文學獎及時名。目前,歷時十二年精心創作的三卷本長篇歷史小說《大金王朝》已完成及時卷《北方的王者》及第二卷《擒龍的騎士》,第三卷《帝國的坍塌》將于明年完成。除文學創作外,其演講錄已結集出版《歷史的鄉愁》《文人的情懷》兩冊。

目錄

木蘭歌目錄第 一 回 病皇帝早朝生妄癥 美貴妃銜恨說孌童……………………001

第 二 回 述病情太醫藏隱曲 定總督首輔出奇招……………………012

第 三 回 主事鉆營買通名妓 管家索賄說動昏官……………………023

第 四 回 魏侍郎驚聽連環計 馮公公潛訪學士府……………………034

第 五 回 姨太太撒潑爭馬桶 老和尚正色釋簽文……………………049

第 六 回 新總督街頭奇斷案 假老表千里訪行轅……………………060

第 七 回 斗機心閣臣生齟齬 信妖術天子斥忠臣……………………072

第 八 回 江南大俠精心設局 京城鐵嘴播弄玄機……………………084

第 九 回 密信傳來愁心戚戚 死牢會見殺氣騰騰……………………097

第 十 回 王真人逞兇釀血案 張閣老拍案捕欽差……………………111

第 十一 回 慈寧宮中紅顏動怒 文華殿上圣意驚心……………………124

第 十二 回 太子無心閑房搜隱 貴妃有意洞燭其奸……………………136

第 十三 回 皇上駕崩閣臣聽詔 街前爭捕妖道潛蹤……………………150

第 十四 回 訪南岳時黜官受窘 極高明處孤鶴來臨……………………161木蘭歌目錄 第 一 回 病皇帝早朝生妄癥 美貴妃銜恨說孌童……………………001

在線預覽

及時回 病皇帝早朝生妄癥 美貴妃銜恨說孌童隆慶六年閏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仍是一片肅殺。后半夜響了幾聲春雷,接著扯起漫天絲絲冷雨,天氣越發顯得賊冷,直凍得狗縮脖子馬噴鼻,巡夜的更夫皂隸一掛清鼻涕揪了還生。卻說各處城樓五更鼓敲過之后,蕭瑟冷清一片寡靜的京城忽然喧嘩起來,喝道聲、避轎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通往皇城的各條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轎一乘接一乘匆匆抬過。憋著一泡尿也舍不得離開熱炕頭的老北京人都知道,這是例朝的日子——不然,這些平日錦衣玉食的章服之侶介胄之臣,決計不肯吃這等苦頭。大內刻漏房報了寅牌,只見皇城午門內東南角的內閣衙門,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被司閽緩緩推開。內閣首輔高拱與次輔張居正從門里走出來。此時熹光初露凍雨才停,悠揚而又威嚴的鐘鼓聲在一重重紅墻碧瓦間跌宕回響。參加朝見的文武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已來到皇極殿外序班站好。兩位閣臣剛出大門,一陣寒風迎面吹來,把高拱一部梳理得整整齊齊的大胡子吹得零零亂亂。就因為這部大胡子,再加上性情急躁,臣僚和宮廷中的太監背地里都喊他高胡子。“都二月了,風還這么刺骨頭。”高拱一面整理胡子,一面用他濃重的河南口音說道。“二月春風似剪刀嘛。”身材頎長器宇凝重的張居正,慢悠悠回答。他也有一部長須,只因用了胡夾,才不至于被風吹亂。內閣大門出來幾十步路,即是會極門。兩個腰掛烏木牌的小火者正在擦拭會極門的柱礎,見兩個輔臣走過來,連忙避到一邊垂手恭立。高拱看都不看他們一眼,只顧著和張居正說話:“叔大,今日皇上要廷議廣西慶遠府僮民造反之事,兵部平常都是由你分管,你準備如何奏對?”張居正說:“廣西慶遠府山高林密,僮民于此聚居,本來就持械好斗,加之地方官吏無好生之德,盤剝有加,遂激起民變。其首領韋銀豹、黃朝猛兩人,膽大妄為,率領叛民屢戮天子命官,攻城劫寨,甚囂塵上,如今已經三年。地方督撫連年請兵請餉,朝廷一一答應調撥,如今已耗去幾百萬兩銀子,可是叛民卻越剿越多。昨日警報抵京,說是韋銀豹又攻陷收復不到半年的荔波縣城,把知縣的人頭掛在城墻上示眾。擒賊擒王,要想蕩平慶遠積寇,地方寧敉,只有一個辦法,把韋銀豹和黃朝猛這兩個賊首擒殺。”高拱點點頭說:“理是這個理,奈何劇賊據險,五萬官軍剿了三年,自己損兵折將,卻沒傷著韋銀豹一根毫毛。”“這是用人不當,”張居正決斷地說,“應重新選派兩廣總督。”高拱警覺地問:“你認為應該選派誰?”張居正答:“我還是推薦殷正茂。”高拱的臉色略一陰沉,他這位“天字一號”樞臣同時兼著吏部尚書,拔擢用人之權被他牢牢抓在手中,因此冷冷地說:“你已經三次舉薦他,我已說過,這個人不能用。”張居正并不計較高拱的粗暴態度,只是感嘆道:“我真不明白,元輔為何對殷正茂成見如此之深。”高拱說:“殷正茂這個人雖有軍事才能,但貪鄙成性,起用他,不要說我,皇上也不會同意,朝中大臣更不會支持。”張居正搖搖頭,他知道高拱在這一問題上懷有私心。現任兩廣總督李延是高拱的門人,深得高拱信任。但正是這個李延,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容不得人。先是排斥令倭寇蟊賊聞風喪膽的鐵膽英雄戚繼光,戚繼光奉調北上任薊鎮總兵后,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接替他繼續擔任剿匪任務,李延又多方掣肘,剋扣軍餉,弄得俞大猷進退兩難。這回韋銀豹攻陷荔波縣城,李延不但不引咎自責,反而上折子彈劾俞大猷拖延軍務,剿匪不力。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楊博、左都御史葛守禮等,都知道俞大猷的冤枉。但高拱一味偏袒李延,他們也無可奈何。張居正私下里征求過楊博和葛守禮的意見,他們都認為李延不撤換,慶遠叛賊就絕無剿平之日……張居正沉思著不再說話,高拱又說:“叔大,待會兒見到皇上,不要主動提出更換兩廣總督事。不管李延留不留任,反正殷正茂不能接任。再說,內閣沒有議決的事,一下子捅到皇上那兒,倘若爭執起來,叫各位大臣怎么看?”高拱明是規勸,暗是威脅。張居正苦笑一下答道:“你是首輔,凡事還是你說了算。”說話間,兩人走出會極門。由此北上,便是皇極門前的御道。忽然,御道上傳來喧鬧之聲,兩人循聲望去,只見靠近皇極門的御道中間,停著隆慶皇帝的乘輿。高拱頓時心下生疑,對張居正說:“皇上這時候不在皇極殿中御座,跑來這里做甚?”張居正也大惑不解。隱隱約約,他看到隆慶皇帝站在乘輿跟前指手畫腳,仿佛在發脾氣。“元輔,皇上像是有什么事。”張居正話音剛落,只見內使抬了兩乘小轎飛奔過來,招呼兩位閣臣上轎,說是皇上要見他們。兩位閣臣趕到時,只見隆慶皇帝朱載垕正在乘輿旁邊走來走去。他三十歲時,從父親嘉靖皇帝手中接過皇位,改年號為隆慶。朱載垕今年三十六歲,正值盛年,卻因酒色過度,未老先衰。這會兒只見他滿臉怒氣,身上雖然穿著大朝時的章服,但頭上的冠冕卻沒有戴正,前后對稱的板歪在一側,綴吊著的珍珠寶玉一片亂搖。一大群乾清宮的近侍環跪在隆慶皇帝周圍,一個個戰戰兢兢,顯得異常緊張。“皇上!”不等轎子停穩,高拱就跳將下來,疾聲喊了一句,走到皇上跟前跪了磕頭。張居正跟在他身后,也跪了下去。“啊,你們來了,來了就好,朕要告訴你們,朕氣死了,氣死了,氣死了!”隆慶皇帝不停地來回走動,嘴里恨恨不休地嘮叨著。雨雖停了,但天尚陰沉,北風一陣趕一陣地刮。兩位大臣跪在地上,棉袍子被漬水浸濕,又冷又硬的石板硌得膝蓋生疼生疼,寒氣也透入骨髓。這滋味很不好受,但皇上沒有發話,誰也不敢起來。“皇上,賜兩位老先生平身吧。”服侍在側的乾清宮管事牌子張貴小聲提醒,隆慶皇帝這才彎腰扯住高拱的衣襟,大聲嚷道:“起來。”“謝皇上。”高拱與張居正謝恩站起,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他們都不知道皇上為何突然怒氣沖沖。隆慶皇帝仍然扯著高拱的衣袖。又是一陣寒風吹來,高拱剛整理好的胡子又亂了,飄了一臉。他有些尷尬,伸手拂盡臉上的銀白長須,輕聲說:“皇上,早朝的時間到了。”“早朝,什么早朝?”隆慶皇帝仿佛壓根兒不知道這回事。兩位大臣這才感到皇上神情恍恍惚惚,與往日大不相同。高拱于是小心翼翼問道:“皇上不早朝,又想做什么呢?”隆慶皇帝沉默不語,兩只眼睛死死地盯著高拱。忽然他把高拱拉到一邊,耳語道:“你是朕的老師,也是朕一手提拔的首輔,現在有人欺負朕,你到底管還是不管?”高拱小心地問:“是什么人敢欺負皇上?”隆慶皇帝愣了一下,繼續說道:“你把奴兒花花給朕找回來。”“這……”高拱一時語塞。在隆慶皇帝與高拱說話時,張居正小聲問張貴:“皇上今兒早上怎么了?”張貴說:“早上起床盥洗,皇上還好好兒的,一出乾清宮,剛坐上轎輿,皇上就嚷著要下來。然后不知為何氣呼呼的,一口氣走到這里來了。”“皇上手上的瘡好了嗎?”“沒有,”張貴搖搖頭,聲音愈低,“有時候癢起來,整夜都不能睡覺。”“叫過太醫了嗎?”張居正問。“哎呀,還沒有,”張貴一拍腦門子,連忙對身邊的一位小火者說,“快,去叫太醫來。”小火者飛一般的跑走了,一直拽住高拱衣袖不放的隆慶皇帝這時聲音又高了起來:“一說奴兒花花,你就不吭聲,朕看你也不是個忠臣!”高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應答。站在一旁的張居正上前朝皇上一揖說:“請皇上還宮吧。”“皇上,回宮吧。”高拱也小聲請求。猶豫了一會兒,隆慶皇帝長嘆一聲說:“好吧,你們送朕。”高拱用手指了指轎門,示意隆慶皇帝上轎。皇上卻不理會,他仍拽住高拱的衣袖,抬步走向皇極門前的金臺。在金臺上,隆慶皇帝又停下腳步,望著晨光中巍峨的皇極殿,忽然跺了一下腳恨恨地說:“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怎奈東宮太小,如何是好?”就這么幾句話,隆慶皇帝重復說了好幾遍。說一遍,捶一下胸。說到后來,幾乎變成了哭腔。見皇上如此失態,高拱與張居正面面相覷。作為大臣,他們不敢打斷皇上的嘮叨。直到隆慶皇帝停住嘴,高拱才趕緊安慰說:“皇上萬壽無疆,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隆慶皇帝愣愣地望著高拱和張居正,忽然又不說話了。隔一會兒,他挽起衣袖對兩位大臣說:“你們看,朕這手腕上的瘡還未落痂。”高拱說:“皇上病剛有好轉,千萬不要發怒,恐傷圣懷。”隆慶皇帝頹然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長嘆一聲說道:“什么事都沒有,只是內官壞了,先生你怎么能知道。”說畢,隆慶皇帝仍然拉著高拱的手,走進皇極門,下了丹墀。“上茶。”隆慶皇帝喊道。此時依然是天低云暗,站在這皇極門內空蕩蕩的廣場上,身上仍感受到北風中的颯颯寒意。近在咫尺的皇極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站好等著朝見。現在,他們都看到皇上和兩位輔臣站在廣場上,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禁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內侍搬來一把椅子,北向而設,請皇上落座。隆慶皇帝不肯坐,內侍又把椅子車了一個方向,朝向南方,隆慶皇帝這才坐了下來,但他拉住高拱的那只右手卻一直不肯松開。內侍又把茶送了上來,隆慶皇帝伸出左手接過茶杯喝了幾口,這才長出一口氣對高拱說:“現在,朕的心稍微安寧了些。”說著,隆慶皇帝站起身來,由東角門穿過皇極殿與建極殿,走到乾清宮門。一直被隆慶皇帝拽著衣袖的高拱,這時停下腳步。“走。”隆慶皇帝催促。“臣不敢入。”高拱說。乾清宮屬于皇帝的生活休憩之地,稱作后宮,也叫大內。后妃宮娥都住在里面,除了內侍,朝廷命官一概不得入內。隆慶皇帝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送朕!”既然皇上這樣堅持,高拱也只得遵旨行事,和張居正一直陪著隆慶皇帝走進乾清宮,進入到寢殿。皇上坐到御榻上,右手仍牢牢地抓著高拱。當皇上由兩位閣臣陪同不入殿早朝而徑直走回后宮時,百官們便感到事情不妙。開國元勛成國公朱能的后代,第六代成國公朱希忠也在早朝的行列中,所有官員中就他的爵位較高。為了探個究竟,他便尾追而至,在乾清宮門口趕上了他們,一同進了寢殿。隆慶皇帝剛坐定,朱希忠和張居正便一齊跪到榻前磕頭。高拱因為被皇上拉著手,想磕頭膝蓋不能著地,身子一歪一歪的,顯得局促不安。隆慶皇帝見狀,就松開了手。三個人磕頭問安畢,隆慶皇帝也不說什么話。三個人便知趣地退了出來,卻也不敢走開,只是在乾清宮門外的值廬等候。不一會兒,有內侍出來傳旨,讓兩位內閣大臣重入乾清宮。隆慶皇帝仍坐在剛才的那乘御榻上,神色安定了許多,只是兩頰依然通紅,眼光也顯得呆滯。他對兩位大臣說:“朕一時恍惚,現在好多了。自古帝王后事都得事先準備,卿等務必考慮周全一些,照章而行。”說畢,示意二位大臣退下。高拱趕緊伏奏:“臣等遵旨,只是還有一件要緊事,須得請示皇上。”“何事?”隆慶皇帝問。“昨天,臣已將慶遠前線傳來的八百里快報傳入宮中,原定今日早朝廷議,對叛民首領韋銀豹、黃朝猛等是撫是剿,兩廣總督是否換人,廣西總兵俞大猷是否降旨切責,還請皇上明示。”隆慶皇帝不耐煩地把手一揮,嘟噥道:“朕也管不得許多了,你就替朕擬旨吧。”“臣遵命。”高拱亢聲回答,并下意識地看了看跪在身邊的張居正,然后一起走出乾清宮。朱希忠還沒有離開,見他們出來,連忙迎上前焦急地問道:“請問二位閣老,皇上有何吩咐?”高拱陰沉沉地回答:“皇上讓我們考慮后事安排。”……及時回 病皇帝早朝生妄癥 美貴妃銜恨說孌童 隆慶六年閏二月十二日清晨,春寒料峭的北京城仍是一片肅殺。后半夜響了幾聲春雷,接著扯起漫天絲絲冷雨,天氣越發顯得賊冷,直凍得狗縮脖子馬噴鼻,巡夜的更夫皂隸一掛清鼻涕揪了還生。卻說各處城樓五更鼓敲過之后,蕭瑟冷清一片寡靜的京城忽然喧嘩起來,喝道聲、避轎聲、馬蹄聲、唱喏聲嘈嘈雜雜。通往皇城的各條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轎一乘接一乘匆匆抬過。憋著一泡尿也舍不得離開熱炕頭的老北京人都知道,這是例朝的日子——不然,這些平日錦衣玉食的章服之侶介胄之臣,決計不肯吃這等苦頭。大內刻漏房報了寅牌,只見皇城午門內東南角的內閣衙門,兩扇厚重的朱漆大門被司閽緩緩推開。內閣首輔高拱與次輔張居正從門里走出來。此時熹光初露凍雨才停,悠揚而又威嚴的鐘鼓聲在一重重紅墻碧瓦間跌宕回響。參加朝見的文武百官在鴻臚寺官員的帶領下已來到皇極殿外序班站好。兩位閣臣剛出大門,一陣寒風迎面吹來,把高拱一部梳理得整整齊齊的大胡子吹得零零亂亂。就因為這部大胡子,再加上性情急躁,臣僚和宮廷中的太監背地里都喊他高胡子。“都二月了,風還這么刺骨頭。”高拱一面整理胡子,一面用他濃重的河南口音說道。“二月春風似剪刀嘛。”身材頎長器宇凝重的張居正,慢悠悠回答。他也有一部長須,只因用了胡夾,才不至于被風吹亂。內閣大門出來幾十步路,即是會極門。兩個腰掛烏木牌的小火者正在擦拭會極門的柱礎,見兩個輔臣走過來,連忙避到一邊垂手恭立。高拱看都不看他們一眼,只顧著和張居正說話:“叔大,今日皇上要廷議廣西慶遠府僮民造反之事,兵部平常都是由你分管,你準備如何奏對?”張居正說:“廣西慶遠府山高林密,僮民于此聚居,本來就持械好斗,加之地方官吏無好生之德,盤剝有加,遂激起民變。其首領韋銀豹、黃朝猛兩人,膽大妄為,率領叛民屢戮天子命官,攻城劫寨,甚囂塵上,如今已經三年。地方督撫連年請兵請餉,朝廷一一答應調撥,如今已耗去幾百萬兩銀子,可是叛民卻越剿越多。昨日警報抵京,說是韋銀豹又攻陷收復不到半年的荔波縣城,把知縣的人頭掛在城墻上示眾。擒賊擒王,要想蕩平慶遠積寇,地方寧敉,只有一個辦法,把韋銀豹和黃朝猛這兩個賊首擒殺。”高拱點點頭說:“理是這個理,奈何劇賊據險,五萬官軍剿了三年,自己損兵折將,卻沒傷著韋銀豹一根毫毛。”“這是用人不當,”張居正決斷地說,“應重新選派兩廣總督。”高拱警覺地問:“你認為應該選派誰?”張居正答:“我還是推薦殷正茂。”高拱的臉色略一陰沉,他這位“天字一號”樞臣同時兼著吏部尚書,拔擢用人之權被他牢牢抓在手中,因此冷冷地說:“你已經三次舉薦他,我已說過,這個人不能用。”張居正并不計較高拱的粗暴態度,只是感嘆道:“我真不明白,元輔為何對殷正茂成見如此之深。”高拱說:“殷正茂這個人雖有軍事才能,但貪鄙成性,起用他,不要說我,皇上也不會同意,朝中大臣更不會支持。”張居正搖搖頭,他知道高拱在這一問題上懷有私心。現任兩廣總督李延是高拱的門人,深得高拱信任。但正是這個李延,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容不得人。先是排斥令倭寇蟊賊聞風喪膽的鐵膽英雄戚繼光,戚繼光奉調北上任薊鎮總兵后,另一位抗倭名將俞大猷接替他繼續擔任剿匪任務,李延又多方掣肘,剋扣軍餉,弄得俞大猷進退兩難。這回韋銀豹攻陷荔波縣城,李延不但不引咎自責,反而上折子彈劾俞大猷拖延軍務,剿匪不力。朝中大臣,如兵部尚書楊博、左都御史葛守禮等,都知道俞大猷的冤枉。但高拱一味偏袒李延,他們也無可奈何。張居正私下里征求過楊博和葛守禮的意見,他們都認為李延不撤換,慶遠叛賊就絕無剿平之日……張居正沉思著不再說話,高拱又說:“叔大,待會兒見到皇上,不要主動提出更換兩廣總督事。不管李延留不留任,反正殷正茂不能接任。再說,內閣沒有議決的事,一下子捅到皇上那兒,倘若爭執起來,叫各位大臣怎么看?”高拱明是規勸,暗是威脅。張居正苦笑一下答道:“你是首輔,凡事還是你說了算。”說話間,兩人走出會極門。由此北上,便是皇極門前的御道。忽然,御道上傳來喧鬧之聲,兩人循聲望去,只見靠近皇極門的御道中間,停著隆慶皇帝的乘輿。高拱頓時心下生疑,對張居正說:“皇上這時候不在皇極殿中御座,跑來這里做甚?”張居正也大惑不解。隱隱約約,他看到隆慶皇帝站在乘輿跟前指手畫腳,仿佛在發脾氣。“元輔,皇上像是有什么事。”張居正話音剛落,只見內使抬了兩乘小轎飛奔過來,招呼兩位閣臣上轎,說是皇上要見他們。兩位閣臣趕到時,只見隆慶皇帝朱載垕正在乘輿旁邊走來走去。他三十歲時,從父親嘉靖皇帝手中接過皇位,改年號為隆慶。朱載垕今年三十六歲,正值盛年,卻因酒色過度,未老先衰。這會兒只見他滿臉怒氣,身上雖然穿著大朝時的章服,但頭上的冠冕卻沒有戴正,前后對稱的板歪在一側,綴吊著的珍珠寶玉一片亂搖。一大群乾清宮的近侍環跪在隆慶皇帝周圍,一個個戰戰兢兢,顯得異常緊張。“皇上!”不等轎子停穩,高拱就跳將下來,疾聲喊了一句,走到皇上跟前跪了磕頭。張居正跟在他身后,也跪了下去。“啊,你們來了,來了就好,朕要告訴你們,朕氣死了,氣死了,氣死了!”隆慶皇帝不停地來回走動,嘴里恨恨不休地嘮叨著。雨雖停了,但天尚陰沉,北風一陣趕一陣地刮。兩位大臣跪在地上,棉袍子被漬水浸濕,又冷又硬的石板硌得膝蓋生疼生疼,寒氣也透入骨髓。這滋味很不好受,但皇上沒有發話,誰也不敢起來。“皇上,賜兩位老先生平身吧。”服侍在側的乾清宮管事牌子張貴小聲提醒,隆慶皇帝這才彎腰扯住高拱的衣襟,大聲嚷道:“起來。”“謝皇上。”高拱與張居正謝恩站起,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他們都不知道皇上為何突然怒氣沖沖。隆慶皇帝仍然扯著高拱的衣袖。又是一陣寒風吹來,高拱剛整理好的胡子又亂了,飄了一臉。他有些尷尬,伸手拂盡臉上的銀白長須,輕聲說:“皇上,早朝的時間到了。”“早朝,什么早朝?”隆慶皇帝仿佛壓根兒不知道這回事。兩位大臣這才感到皇上神情恍恍惚惚,與往日大不相同。高拱于是小心翼翼問道:“皇上不早朝,又想做什么呢?”隆慶皇帝沉默不語,兩只眼睛死死地盯著高拱。忽然他把高拱拉到一邊,耳語道:“你是朕的老師,也是朕一手提拔的首輔,現在有人欺負朕,你到底管還是不管?”高拱小心地問:“是什么人敢欺負皇上?”隆慶皇帝愣了一下,繼續說道:“你把奴兒花花給朕找回來。”“這……”高拱一時語塞。在隆慶皇帝與高拱說話時,張居正小聲問張貴:“皇上今兒早上怎么了?”張貴說:“早上起床盥洗,皇上還好好兒的,一出乾清宮,剛坐上轎輿,皇上就嚷著要下來。然后不知為何氣呼呼的,一口氣走到這里來了。”“皇上手上的瘡好了嗎?”“沒有,”張貴搖搖頭,聲音愈低,“有時候癢起來,整夜都不能睡覺。”“叫過太醫了嗎?”張居正問。“哎呀,還沒有,”張貴一拍腦門子,連忙對身邊的一位小火者說,“快,去叫太醫來。”小火者飛一般的跑走了,一直拽住高拱衣袖不放的隆慶皇帝這時聲音又高了起來:“一說奴兒花花,你就不吭聲,朕看你也不是個忠臣!”高拱臉上紅一陣白一陣,不知如何應答。站在一旁的張居正上前朝皇上一揖說:“請皇上還宮吧。”“皇上,回宮吧。”高拱也小聲請求。猶豫了一會兒,隆慶皇帝長嘆一聲說:“好吧,你們送朕。”高拱用手指了指轎門,示意隆慶皇帝上轎。皇上卻不理會,他仍拽住高拱的衣袖,抬步走向皇極門前的金臺。在金臺上,隆慶皇帝又停下腳步,望著晨光中巍峨的皇極殿,忽然跺了一下腳恨恨地說:“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怎奈東宮太小,如何是好?”就這么幾句話,隆慶皇帝重復說了好幾遍。說一遍,捶一下胸。說到后來,幾乎變成了哭腔。見皇上如此失態,高拱與張居正面面相覷。作為大臣,他們不敢打斷皇上的嘮叨。直到隆慶皇帝停住嘴,高拱才趕緊安慰說:“皇上萬壽無疆,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隆慶皇帝愣愣地望著高拱和張居正,忽然又不說話了。隔一會兒,他挽起衣袖對兩位大臣說:“你們看,朕這手腕上的瘡還未落痂。”高拱說:“皇上病剛有好轉,千萬不要發怒,恐傷圣懷。”隆慶皇帝頹然不答,過了好一會兒才長嘆一聲說道:“什么事都沒有,只是內官壞了,先生你怎么能知道。”說畢,隆慶皇帝仍然拉著高拱的手,走進皇極門,下了丹墀。“上茶。”隆慶皇帝喊道。此時依然是天低云暗,站在這皇極門內空蕩蕩的廣場上,身上仍感受到北風中的颯颯寒意。近在咫尺的皇極殿外,文武百官早已列隊站好等著朝見。現在,他們都看到皇上和兩位輔臣站在廣場上,不明白發生了什么事,禁不住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這時,內侍搬來一把椅子,北向而設,請皇上落座。隆慶皇帝不肯坐,內侍又把椅子車了一個方向,朝向南方,隆慶皇帝這才坐了下來,但他拉住高拱的那只右手卻一直不肯松開。內侍又把茶送了上來,隆慶皇帝伸出左手接過茶杯喝了幾口,這才長出一口氣對高拱說:“現在,朕的心稍微安寧了些。”說著,隆慶皇帝站起身來,由東角門穿過皇極殿與建極殿,走到乾清宮門。一直被隆慶皇帝拽著衣袖的高拱,這時停下腳步。“走。”隆慶皇帝催促。“臣不敢入。”高拱說。乾清宮屬于皇帝的生活休憩之地,稱作后宮,也叫大內。后妃宮娥都住在里面,除了內侍,朝廷命官一概不得入內。隆慶皇帝幾乎是用命令的口氣說:“送朕!”既然皇上這樣堅持,高拱也只得遵旨行事,和張居正一直陪著隆慶皇帝走進乾清宮,進入到寢殿。皇上坐到御榻上,右手仍牢牢地抓著高拱。當皇上由兩位閣臣陪同不入殿早朝而徑直走回后宮時,百官們便感到事情不妙。開國元勛成國公朱能的后代,第六代成國公朱希忠也在早朝的行列中,所有官員中就他的爵位較高。為了探個究竟,他便尾追而至,在乾清宮門口趕上了他們,一同進了寢殿。隆慶皇帝剛坐定,朱希忠和張居正便一齊跪到榻前磕頭。高拱因為被皇上拉著手,想磕頭膝蓋不能著地,身子一歪一歪的,顯得局促不安。隆慶皇帝見狀,就松開了手。三個人磕頭問安畢,隆慶皇帝也不說什么話。三個人便知趣地退了出來,卻也不敢走開,只是在乾清宮門外的值廬等候。不一會兒,有內侍出來傳旨,讓兩位內閣大臣重入乾清宮。隆慶皇帝仍坐在剛才的那乘御榻上,神色安定了許多,只是兩頰依然通紅,眼光也顯得呆滯。他對兩位大臣說:“朕一時恍惚,現在好多了。自古帝王后事都得事先準備,卿等務必考慮周全一些,照章而行。”說畢,示意二位大臣退下。高拱趕緊伏奏:“臣等遵旨,只是還有一件要緊事,須得請示皇上。”“何事?”隆慶皇帝問。“昨天,臣已將慶遠前線傳來的八百里快報傳入宮中,原定今日早朝廷議,對叛民首領韋銀豹、黃朝猛等是撫是剿,兩廣總督是否換人,廣西總兵俞大猷是否降旨切責,還請皇上明示。”隆慶皇帝不耐煩地把手一揮,嘟噥道:“朕也管不得許多了,你就替朕擬旨吧。”“臣遵命。”高拱亢聲回答,并下意識地看了看跪在身邊的張居正,然后一起走出乾清宮。朱希忠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r***f(**的評論:

張居正(全四冊) 字體大小 排版 紙張都不錯 就是有一本封面有破損

2017-05-24 07:37:0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這套書寫的很好,本人非常喜歡,已讀完,把張居正和當朝的事情描繪的很生動,對了解歷史很有幫助,關鍵是不枯燥,很樂意讀,有點廢寢忘食哦

2017-11-21 08:52: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終于全部收到咯!

2017-11-18 10:58:54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張居正。

2017-11-12 17:42:23
來自白璧青**的評論:

這套書,說實話,不值得這個價,紙質實在很一版,甚至連高仿的感覺都沒有!

2017-06-04 16:41: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很不錯,物流很差勁,就一個袋子裝著,收到的時候袋子都破了,第一冊邊角磨損了一大塊

2017-05-04 16:21: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很好,想要這套書很久了,這次價格不錯就出手了!!!

2017-01-16 16:00:3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有趣的一套書!兒子拿不釋手了!一次買三套!送友去嘍!

2017-01-18 20:46:24
來自蕭***俠**的評論:

紙質還不錯。印刷字體較大。排版屬于給老齡看的

2017-05-08 13:38:10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書的內容非常贊,但是包裝不是特別好,書皮壓得有點變形

2017-04-29 17:57:4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讀書節期間購買,很劃算。還沒有看,不知內容怎樣。

2017-06-01 13:09:14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紙質確實一般,如果用于收藏差了一點,不過搞活動買的,很劃算

2017-05-03 11:20:04
來自多***(**的評論:

謝謝當當,很高效,發現書發錯,昨天中午才辦的換貨手續,今天下午2:30完成換貨

2017-03-26 14:24:03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張居正(全四冊) 當當現在為何快遞不提供箱子了,就搞塑料袋裹裹

2017-05-18 15:46:57
來自烏***雨**的評論:

搞活動買的,超級劃來,書在運輸過程中折了但還好沒有影響美觀

2017-06-04 11:26:5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一直想要這套書,正好搞活動入手了,很劃算,四本很厚的書,要等有空的時候慢慢閱讀了。

2017-05-07 18:23:26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請開發票:湖北省地質局地球物理勘探大隊 圖書

2017-06-12 09:00:12
來自花***(**的評論:

很厚的四本書。很值。已經看完第一本,寫的很好,讀者可以很好的代入人物角色。超棒。

2017-05-07 02:00:32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很喜歡,故事曲折動人,幾乎是幾天里面讀完的,作者文筆不錯,讀完意猶未竟,好。

2017-08-29 19:21:27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全票獲得茅盾文學獎,中國新時期長篇小說的里程碑。

2017-08-13 12:19:03
來自杏果木**的評論:

張居正(全四冊) 算是平裝版里非常大氣的了,內容不錯,雖然和我期待的茅獎作品的樣子有點不同。總體滿意。

2017-09-07 18:06: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張居正(全四冊) 熊老師寫的這套張居正,早就想入手了,正好讀書節活動,很劃算

2017-04-30 12:10:08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明史一直非常喜歡,極力推薦,不看張居正等于沒看過明史!

2017-08-29 21:50:26
來自墻上的**的評論:

我讀小說,尤其是故事性強的中國古典傳統體裁的小說,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為快,熊召政先生的《張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2017-02-22 23:34:48
來自**(匿名**的評論:

一代名相張居正波瀾壯闊又令人扼腕的一生盡在此書。

2017-05-18 16:59:37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激昂澎湃 最后卻落的如此唏噓下場 世間已無張居正

2017-10-23 13:03:51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看到第三本,小說很不錯。但是這套書印刷錯誤很多,錯別字很多!不建議購買。后悔

2017-03-20 14:50:19
來自扣易忘**的評論:

難得的好書!沒想到舍不得放手,只好犧牲睡覺,連續多天,一口氣讀完。今后會時不時再細讀的。寫得非常精美,知識非常豐富,故事非常感人,一個難得的好宰躍然紙上,值得擁有和閱讀。

2017-10-19 20:42:23
來自無昵稱**的評論:

明朝只有一個政治家——張居正!“生前榮耀,死后凄涼”,皇權時代的悲哀

2017-08-01 16:03:02
來自看***吧**的評論:

非常好。寫的很吸引人很有趣。你會情不自禁的讀下去!

2017-06-09 19:55:09
來自匿名用**的評論:

明朝首輔——張居正,一個人撐起一個時代。明朝只有一個政治家——張居正!“生前榮耀,死后凄涼”,皇權時代的悲哀

2017-06-05 15:55:06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松潘县| 黄大仙区| 逊克县| 常德市| 临沂市| 洪湖市| 嘉鱼县| 新郑市| 六枝特区| 玉田县| 鄂伦春自治旗| 交口县| 巩留县| 大余县| 盐城市| 武义县| 永善县| 沙河市| 安徽省| 天长市| 沁源县| 霸州市| 柏乡县| 徐水县| 布拖县| 新平| 个旧市| 开封市| 融水| 大化| 德州市| 滦平县| 桐乡市| 景德镇市| 柘荣县| 南安市| 武安市| 牙克石市| 磐石市| 清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