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游記式的科普書,作者像科學導游一樣,將每天看到的動物、植物和人文等以科普講故事的方式描繪出來。另外,書的作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每個人觀察和描寫的角度都不同。這種形式在國內是張樹義教授率先開始的。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沿著時間的線條,看到什么介紹什么,其中不排除一些“突發事件”;同時,由于是很多人共同的作品,給讀者的感受是真實、平和、容易接受。本書的內容包括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熱帶雨林大量的植物(包括炮彈樹、氣生根、附生植物等等)和動物(包括食人魚、鳥類、樹懶、猴子等等),與印第安部落的互動,到馬丘比丘考察印第安人遺跡,內容豐富多彩,讀此書仿佛跟作者們一起旅行了一次。
1。集科考、攝影、游玩于一體,相對于傳統科普圖書來說,內容更生動不枯燥,在游玩中通過對相關動植物感性的認識,了解相關的科普知識,調動讀者的興趣。2.書中的一些動物形象被拍成了視頻,并以二維碼的形式印刷在相關頁面,用手機等移動工具掃描即可觀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對照這些鮮活生動的形象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科普知識。是國內本以全媒體形式記錄亞馬孫考察的圖書。
張樹義,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中國科學探險協會副主席,我國及時個到亞馬遜熱帶雨林進行野外研究與考察的生態學者。在南極、北極、東非大裂谷、亞馬遜熱帶雨林等全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科學考察。出版有《野性亞馬遜》、《行走北極》、《蝙蝠環志》等書籍;與北京電影制片廠合作拍攝《夜空中的利爪》、《雷鳴之夜》等紀錄片。
Day 1上海浦東機場,出發前的序曲 1Day 2途經巴黎,抵達秘魯首都, 77Day
3利馬、伊基托斯、亞馬孫之星 15Day
4鬣蜥、水豚、河豚、王蓮 27Day
5犰狳、村莊、燕鷗、鸚鵡、樹懶 45Day
6麝雉、僧面猴、凱門鱷 67Day
7暢游亞馬孫河,小分隊有大收獲
87Day 8玩皮劃艇,拜訪神醫, 113 113Day
9逛農貿市場,叢林徒步 125Day
10兩個猴島,兩個印第安部落
135Day 11秘魯古城庫斯科
151Day
12印加帝國的“失落之城”——馬丘比丘
163Day 13庫斯科酒店、太陽神廟和大教堂
177DayDay 1上海浦東機場,出發前的序曲 1Day 2途經巴黎,抵達秘魯首都, 77Day
國家科技進步科普獎作者張樹義作品,書中的一些動物形象被拍成了視頻,并以二維碼的形式印刷在相關頁面,用手機等移動工具掃描即可觀看。是國內及時本以全媒體形式記錄亞馬孫考察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