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在世紀之交向讀者推出的跨世紀實用性歷書。其內容包括三部分:介紹歷法知識,薈萃民俗文化,1901年至2100年歷書。本書在眾多歷書中具有自己的特點:一是時間跨度大,使用時間長。時間跨度為200年,一書在手,既可查閱過去,又可預知未來;既可當代使用,又可傳之后代。二是內容豐富,科學實用。豐富多彩的歷法知識和民俗文化知識,都是讀者生產、生活所需要的,具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三是簡明易懂,查閱方便。用通俗的語言介紹深奧的歷法知識,一般讀者都能看懂;歷書按月編排,并標明農歷、公歷、星期、節氣、生肖等,便于查閱。
本書既適合農村讀者,又適合城市讀者,既適用于家庭,又適用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一、歷法知識
1.什么是歷和歷法
2.我國歷書的起源
3.我國歷書的種類和名稱
4.我國現在使用的幾種歷法
5.日、月、年的來歷
6.什么叫朔、望、上弦、下弦
7.如何確定農歷閏年、閏月
8.如何計算陽歷閏年
9.陽歷的月大月小
10.陽歷與農歷的異同
11.一年四季的劃分
12.二十四節氣的由來及含義
13.二十四節氣歌
14.旬、晝夜、時辰、五更的來歷
15.天干地支
16.六十甲子
17.十二生肖
18.陰陽五行
19.氣象與農諺
二、民俗文化薈萃
1.元旦的由來
2.春節的由來
3.元宵節的由來
4.清明節的由來
5.端午節的由來
6.中秋節的由來
7.重陽節的由來
8.祭祖節的由來
9.除夕的由來
10.守歲的由來
11.拜年的由來
12.貼門神的由來
13.新年貼福字由來
14.嚞字的由來
15.中國姓氏的由來
16.節日禁忌
17.禮儀禁忌
18.稱謂禮俗
三、1901年~2100年歷書
一、歷法知識
1.什么是歷和歷法
所謂"歷",是人們用來判別節日氣候、記載時日、規定計算時間標準的一種準則和方法。太古時期的人,"日出而作,日人而息",以太陽的升落作為計算時間、判別節日氣候的標準。后來隨著人類逐漸進化,生產逐步發展,需要有一種計量時間的準繩,而這一準繩又必須是以一定的固有天象為依據且為人們所共同認可的,于是就產生了"歷"。
所謂歷法,是指推算年、月、日的長度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制定時間順序的法則。
歷法同其他科學一樣,來源于勞動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太陽、地球、月亮自身及相互間的運動,形成了人們對日、月、年的概念。人們根據地球自轉產生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繞地球公轉產生朔望的現象,形成了"月"的概念;又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產生四季交替的現象,形成了"年"的概念。這三個概念所依據的物質運動是互相獨立的。據測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為365.2422平太陽日,這叫一個回歸年。從一次新月到發生下一次新月時間間隔為29.53059平太陽日,這叫一個朔望月。
……
非常實用的一本書
沒有什么特殊要求的話,這本書可以用用。
內容豐富
這個商品不錯~
內容通俗易董,可讀性強,非常實用!
贊爆!
物美價廉,超贊哦!
受益匪淺
好
跨世紀萬年10歷。豐富多彩的歷法知L識和民俗文化知識,都是讀者生產、生活所需要的,具有
該書基本上等同于一本近200年的陽歷書,無聊.
這本萬年歷對照日期從1900年開始,適用面比較大,字再大一些就更好一些。
內容各有千秋,兩個版本中夏歷的字都太小,老年人看起來很吃力。
如果有農歷的天干地支和再小本一點多好。如有,再買一本。
金盾出版社的書,個人認為知識性較高。這是本萬年歷,查閱日期很方便,而且還能學一點歷法知識,個人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