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目前復習司法考試必讀的國際法、司法職業道德科目的法律法規。編排上采取關鍵標注、考頻提示、考點對照、關聯索引、對比注釋、真題演練、出題點自測的方式進行合理編排。同時,本書對司法考試中重要的涉及修訂的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也及時做了更新。
2017司法考試分類法規隨身查》編排科學、新穎、實用,且易于攜帶,檢索方便。
標注法條關鍵詞:既簡化了考生對復雜法條的繁瑣記憶,又能幫助考生迅速把握法規的脈絡,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復習效率。
標注高頻考點和重難點法條提示:以[難點注釋]、[對比記憶]等方式講解說明,幫助考生有選擇地掌握重點難點內容和高頻考點。
標注相關法條和歷年真題:針對部分法條編排[真題演練]和[出題點自測],幫助考生學練結合。
法規實時更新和免費增補:收錄了截至目前司法考試中國際法和司法職業道德部分所需的全部法律法規。同時為了幫助讀者掌握新出臺的與司法考試相關的法律規定,本書講以電子版的形式增補,屆時請讀者登陸中國法制出版社網站www.zgfzs.com資源下載頻道或微信公眾平臺“中國法制出版社飛躍考試輔導中心”免費下載。
飛躍司考輔導中心是隸屬于中國法制出版社的司法考試圖書出版部門。目前專職從事司法考試命題及復習方略的研究,并研究出版司法考試相關輔導用書。
國際法 司法職業道德
目錄
目錄
國際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1992年2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年6月2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
1980年9月1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2012年6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渡法
2000年1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2010年10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
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12年12月10日
外國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1999年5月25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
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2年2月25日
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
外文書公約
1965年11月15日
關于從國外調取民事或商事證據的公約
1970年3月18日
較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關于執行《關
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
外文書公約》有關程序的通知
1992年3月4日
較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司法部關于我國法
院和外國法院通過外交途徑相互委托送達
法律文書若干問題的通知
1986年8月14日
司法部、較高人民法院、外交部關于印發
關于執行海牙送達公約的實施辦法》
的通知
1992年9月1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向外國公司送達司法文書
能否向其駐華代表機構送達并適用留置送
達問題的批復
2008年12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事或商事案件司法
文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
2008年12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據國際公約和雙邊司法
協助條約辦理民商事案件司法文書送達和
調查取證司法協助請求的規定
2013年4月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
請承認外國法院離婚判決效力問題的批復
1990年8月28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中國公民申請承認外國法
院離婚判決程序問題的規定
1991年8月13日
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
1987年4月2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我國加入的《承認及
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通知
1987年4月10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處理與涉外仲裁
及外國仲裁事項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8年12月16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
決或駁回當事人申請后當事人能否上訴問
題的批復
1997年4月2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撤銷涉外仲裁裁
決有關事項的通知
2008年12月16日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
2014年11月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
院相互委托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
1999年3月2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
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
2000年1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
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
事案件判決的安排
2008年7月3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法
院就民商事案件相互委托送達司法文書和
調取證據的安排
2001年8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司法文
書送達問題若干規定
2009年3月9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
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安排
2006年3月21日
關于內地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相互認可和執行
仲裁裁決的安排
2007年12月1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認可臺灣地區有
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規定
1998年5月22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認可臺灣地區有
關法院民事判決的補充規定
2009年4月2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臺民事訴訟文書送達的
若干規定
2008年4月1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臺民商事案件法律
適用問題的規定
2010年12月27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特權與
豁免的民事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
2007年5月22日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
1988年1月1日
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10
2011年1月1日
ICC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
2007年7月1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
問題的規定
2005年11月14日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無正本提單交付貨物
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2009年2月16日
國際商會托收統一規則
1996年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2004年4月6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2004年3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補貼條例
2004年3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障措施條例
2004年3月31日
關于解決國家和他國國民之間投資爭端公約
1966年10月14日
司法職業道德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2006年10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
2001年6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
2010年12月6日
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
2009年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
1983年9月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2001年6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試行
2009年9月3日
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試行
2007年5月1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2012年10月26日
較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規范法官和律師
相互關系維護司法公正的若干規定
2004年3月19日
較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
的規定
2014年10月23日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
2008年7月18日
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
2012年11月30日
司法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律師職業道德建設的
意見
2014年5月23日
律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
2014年6月5日
律師執業行為規范
2009年12月27日
法律援助條例
2003年7月21日
較高人民法院、較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
司法部關于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的規定
2013年2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
2015年4月20日
公證機構執業管理辦法
2006年2月23日
公證員執業管理辦法
2006年3月14日
公證員職業道德基本準則
2011年1月6日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下列案件:
一) 涉外合同和侵權糾紛案件;
二) 信用證糾紛案件;
三) 申請撤銷、承認與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的案件;
四) 審查有關涉外民商事仲裁條款效力的案件;
五) 申請承認和強制執行外國法院民商事判決、裁定的案件。[07/1/94]
[真題演練]
較高人民法院關于涉外民商事案件訴訟管轄若干問題的規定》中,明確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訴訟管轄權限和范圍,也規定了例外的情況。不適用上述《規定》進行集中管轄的涉外案件是:[07/1/94]答案:AB。
A涉外房地產案件
B邊境貿易糾紛案件
C強制執行國際仲裁裁決案件
D信用證糾紛案件
第四條發生在與外國接壤的邊境省份的邊境貿易糾紛案件,涉外房地產案件和涉外知識產權案件,不適用本規定。
第五條涉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當事人的民商事糾紛案件的管轄,參照本規定處理。
第六條高級人民法院應當對涉外民商事案件的管轄實施監督,凡越權受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應當通知或者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審理。
第七條本規定于2002年3月1日起施行。本規定施行前已經受理的案件由原受理人民法院繼續審理。
本規定前的有關司法解釋、規定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
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
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
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
1965年11月15日訂于海牙
本公約于1970年3月18日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于1991年5月3日交存加入書,同日本公約對我生效。我加入書中載明:一、根據公約第二條和第九條規定,指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為中央機關和有權接收外國通過領事途徑轉遞的文書的機關。二、根據公約第八條第二款聲明,只在文書須送達給文書發出國國民時,才能采用該條及時款所規定的方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送達。三、反對采用公約第十條所規定的方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送達。四、根據公約第十五條第二款聲明,在符合該款規定的各項條件的情況下,即使未收到任何送達或交付的證明書,法官仍可不顧該條及時款的規定,作出判決。五、根據第十六條第三款聲明,被告要求免除喪失上訴權效果的申請只能在自判決之日起1年內提出,否則不予受理。全文
本公約締約國,
希望創立適當方法,以確保須予送達到國外的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在足夠的時間為收件人所知悉,
希望通過簡化并加快有關程序,改進為此目的而進行相互司法協助的體制,
為此目的,茲決定締結一項公約,并議定下列各條:
及時條
在所有民事或商事案件中,如有須遞送司法文書或司法外文書以便向國外送達的情形,均應適用本公約。
在文書的受送達人地址不明的情況下,本公約不予適用。
及時章司 法 文 書
第二條
每一締約國應指定一個中央機關,負責根據第三條至第六條的規定,接收來自其他締約國的送達請求書,并予以轉遞。
每一締約國應依其本國法律組建中央機關。
第三條
依文書發出國法律有權主管的當局或司法助理人員應將符合本公約所附范本的請求書送交文書發往國中央機關,無須認證或其他類似手續。
請求書應附有須予送達的文書或其副本。請求書和文書均須一式兩份。
第四條
如中央機關認為該請求書不符合本公約的規定,應及時通知申請者,并說明其對請求書的異議。
第五條
文書發往國中央機關應按照下列方法之一,自行送達該文書,或安排經由一適當機構使之得以送達:
一)按照其國內法規定的在國內訴訟中對在其境內的人員送達文書的方法,或
二)按照申請者所請求采用的特定方法,除非這一方法與文書發往國法律相抵觸,除本條及時款第(二)項規定外,均可通過將文書交付自愿接受的收件人的方法進行送達。
如依上述及時款送達文書,則中央機關可要求該文書以文書發往國的官方文字或其中之一寫成,或譯為該種文字。
依本公約所附格式填寫的請求書中包括被送達文書概要的部分應連同文書一并送達。
第六條
文書發往國中央機關或該國為此目的可能指定的任何機關應依本公約所附范本格式出具證明書。
證明書應說明文書已經送達,并應包括送達的方法、地點和日期,以及文書被交付人。如文書并未送達,則證明書中應載明妨礙送達的原因。
申請者可要求非中央機關或司法機關出具的證明書由上述一個機關副署。
證明書應直接送交申請者。
第七條
本公約所附范本的標準欄目均應用法文或英文寫成,亦可用文書發出國的官方文字或其中之一寫成。
相應空格應用文書發往國文字或法文或英文填寫。
第八條
每一締約國均有權直接通過其外交或領事代表機構向身在國外的人完成司法文書的送達,但不得采用任何強制措施。
任何國家均可聲明其對在其境內進行此種送達的異議,除非該文書須送達給文書發出國國民。
[出題點自測]
問:葡萄牙法院欲通過其駐華使領館向在中國的英國籍被告送達一張出庭傳票,依據《關于向國外送達民事或商事司法文書和司法外文書公約》是否可以?
答:不可以。因為我國加入公約時提出保留,葡萄牙法院利用使領館途徑只能向在中國的葡萄牙公民送達。我國通過中國駐外使領館進行域外送達時也一樣只能向境外中國公民送達。當然如果通過中央機關途徑送達時沒有此種限制。
第九條
此外,每一締約國有權利用領事途徑將文書送交另一締約國為此目的指定的機關,以便送達。
如有特殊情況需要,每一締約國可為同一目的使用外交途徑。
第十條
如送達目的地國不表異議,本公約不妨礙:
一)通過郵寄途徑直接向身在國外的人送交司法文書的自由;
二)文書發出國的司法助理人員、官員或其他主管人員直接通過送達目的地國的司法助理人員、官員或其他主管人員完成司法文書的送達的自由;
三)任何在司法程序中有利害關系的人直接通過送達目的地國的司法助理人員、官員或其他主管人員完成司法文書的送達的自由。
第十一條
本公約不妨礙兩個或更多締約國達成協議,允許采用上述各條所規定的遞送途徑以外的途徑,特別是通過其各自機關直接聯系的途徑,以便送達司法文書。
第十二條
發自締約一國的司法文書的送達不應產生因文書發往國提供服務所引起的稅款或費用的支付或補償。
申請者應支付或補償下列情況產生的費用:
一)有司法助理人員或依送達目的地國法律主管人員的參與;
二)特定送達方法的使用。
第十三條
如果送達請求書符合本公約的規定,則文書發往國只在其認為執行請求將損害其主權或安全時才可拒絕執行。
一國不得僅根據下列理由拒絕執行,即:依其國內法,該國主張對該項訴訟標的專屬管轄權,或其國內法不允許進行該項申請所依據的訴訟。
在拒絕執行的情況下,中央機關應迅速通知申請者,并說明拒絕的理由。
第十四條
在為了送達而遞送司法文書的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困難,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第十五條
如須根據本公約向國外遞送傳票或類似文書,以便送達,而被告沒有出庭,則在確定以下情況之前,不得作出判決:
一)該文書已依文書發往國的國內法所規定的在國內訴訟中對在其境內的人送達文書的方法予以送達;或
二)該文書已依本公約規定的其他方法被實際交付被告或其居所。
并且,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送達或交付均應在能保障被告進行答辯的足夠時間內完成。
每一締約國均可聲明,只要滿足下述條件,即使未收到送達或交付的證明書,法官仍可不顧本條及時款的規定,作出判決:
一)已依本公約所規定的一種方法遞送該文書;
二)法官根據具體案件認為自遞送文書之日起不少于6個月的適當期間已滿;
三)盡管為獲取證明書已通過文書發往國的主管機關盡了一切合理的努力,但仍未收到任何種類的證明書。
雖有上述各款規定,法官仍可在緊急情況下決定采取任何臨時性或保護性的措施。
第十六條
如須根據本公約向國外遞送傳票或類似文書,以便送達,且已對未出庭的被告作出敗訴判決,則在滿足下述條件的情況下,法官有權使被告免于該判決因上訴期間屆滿所產生的喪失上訴權的效果:
一)被告非因自己的過失,未能在足夠期間內知悉該文書,以便提出答辯,或未能在足夠期間內知悉該判決,以便提起上訴,并
二)被告對該案的實質問題提出了表面可以成立的答辯理由。
被告只能在其知悉該判決后的合理期間內提出免除喪失上訴權效果的申請。
每一締約國均可聲明對在該聲明中所指明的期間屆滿后提出的申請不予受理,但這一期間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少于自判決之日起的1年。
本條不適用于有關人的身份或能力的判決。
很好
方便
質量不錯,為快遞叔叔點贊~
搞活動買的價格很劃算,書也很不錯,適用
搞活動買的價格很劃算,書也很不錯,適用
圖書質量各方面都還算不錯,性價比可以接受吧,期待下次惠顧!
包裝很好,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