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開始刷牙合適”“2歲多的孩子必須學會認數嗎”“有必要上早教班嗎”“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入園”“如何讓孩子學會贊美和欣賞別人”“如何在游戲中提升孩子的智力”……這一系列的問題令年輕的爸爸媽媽們束手無策。張思萊通過對自己外孫1歲到4歲的成長過程的記錄,將養育及早教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一一向讀者娓娓道來,有理論根源,有經驗總結,有難題解答,是一本真正適合中國家庭、實用、專業的育兒指南。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父母堂”微信公眾號創建人黃靜潔(媽咪Jane);著名主持人汪涵、楊樂樂;著名演員沙溢、胡可;新浪育兒頻道主編黃曉莉等聯袂推薦
2014年,@張思萊醫師新浪微博總閱讀量超過15億次,新浪微博全國十大育兒大V用戶No.1
億萬父母心中值得信賴的張思萊奶奶,秉承陳鶴琴、蒙臺梭利教育精華,躋身育兒、早教領域國際級專家、行業人
從懷孕、分娩,到養兒、育兒,兒科專家張思萊手把手幫你解決一切難題
暢銷4年,首次修訂,緊隨國際育兒新趨勢,打造適合中國家庭的孕產育兒圣典
張思萊,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擅長新生兒專業、兒童保健、兒童疾病治療以及兒科中西醫結合治療等,在嬰幼兒早期教育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研究。從1998年開始,張思萊醫師就致力于嬰幼兒科學養育知識的普及和傳播,經常作為嘉賓參加電臺、電視臺養育類節目的錄制,同時還是眾多孕育類雜志的專家顧問。張醫師是國內最早的在線咨詢專家之一,從2000年初至今,在網上育兒咨詢的及時線已經整整工作了15年,回答了上千萬家長的提問和咨詢,僅2014年其育兒微博的總閱讀量就超過15億次,使其成為中國影響力的育兒專家之一。著有《您育兒的方法正確嗎》《從新手到育兒專家》《育兒路上答疑解惑》《張思萊育兒微訪談:爸爸媽媽最想知道的事(健康分冊)》《張思萊育兒微訪談:爸爸媽媽最想知道的事(養育分冊)》《張思萊談育兒那點事兒:專家解惑0~6歲育兒難題》。
張思萊醫師所獲殊榮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認證專家
原衛生部“兒童早期綜合發展”項目專家
中國少年兒童及基金會特聘專家
全國百名“傳承好家風的好媽好爸”
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嘉賓
新浪微博全國十大育兒大V,僅2014年其微博點擊量已達到15億次
新浪微博專家百強榜醫療健康專家TOP10
新浪育兒金牌專家
第章13~15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3 1歲5天需要更改每天的飲食安排了
8 1歲7天去醫院接種水痘疫苗和麻風腮疫苗
12 1歲12天推助步車碰到障礙物——有趣的意志行動
15 1歲15天鄰居裝修的噪聲嚴重影響了銘銘的情緒
20 1歲20天接種水痘疫苗后銘銘反而出水痘了
24 1歲24天王阿姨回來了——談談記憶力
28 1歲2個月建構游戲是銘銘和爸爸的最愛
31 1歲3個月不能抱小弟弟
第章16~18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37 1歲4個月爬隧道游戲是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的一個好方法
43 1歲4個月銘銘懂得害羞了
47 1歲4個月接種完乙腦疫苗和甲肝疫苗回家時,銘銘突然會說“爸爸再見”了
53 1歲4個月白天撤掉紙尿褲進行如廁訓練
58 1歲4個月為蹲在地上的阿姨拿來小板凳——談移情
63 1歲5個月開始正式使用牙刷
66 1歲5個月接種五合一疫苗,使用生長發育曲線圖
71 1歲5個月銘銘成功地釣上了一條“大魚”
76 1歲5個月這樣很危險
80 1歲6個月銘銘,好好想一想
84 1歲6個月姥姥,銘銘怕
90 1歲6個月銘銘的及時次“謊言”
第章19~21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95 1歲7個月我和銘銘狼狽地離開了某國際品牌的早教中心
101 1歲8個月巧對孩子挑食、偏食的行為
109 1歲8個月銘銘便秘了
114 1歲9個月巧做營養餐,讓銘銘喜歡上蔬菜
119 1歲9個月我不給銘銘吃外面賣的面包、餅干和蛋糕
第章22~24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127 1歲10個月我和銘銘一起玩橡皮泥
131 1歲10個月要愛護動物——去動物園游玩
136 1歲11個月再談親子班的早期教育
143 1歲11個月學騎三輪車
146 2歲姥姥,我尿床啦
第章25~30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152 2歲2個月難道孩子必須在這個時候學會認數嗎
159 2歲2個月指揮銘銘幫助大人做家務
162 2歲2個月與爺爺踢足球
165 2歲3個月不要告訴姥姥
169 2歲3個月銘銘會給我講故事了
174 2歲3個月在游戲中提升孩子的智力
183 2歲3個月跟爺爺學習使用工具
187 2歲3個月對銘銘性教育的啟蒙
191 2歲4個月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摘草莓真高興(沙莎日記)
193 2歲4個月讓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99 2歲5個月銘銘攙起摔倒的小弟弟,幫助撣土并且安慰他
203 2歲5個月喂鴿子——和小動物親密接觸
207 2歲5個月摸摸看,猜猜里面有什么東西
211 2歲5個月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215 2歲6個月發現銘銘對漢字很敏感
227 2歲6個月這個小領袖做的不夠有“范兒”
231 2歲6個月帶銘銘去游泳池戲水
235 2歲6個月銘銘很“小氣”
239 2歲6個月為了減輕分離焦慮,銘銘開始上幼兒園的親子班
248 2歲6個月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第章31~36個月發育和養育重點
256 2歲7個月通過繪本中的情節訓練孩子進行推理和概括
263 2歲7個月看護阿姨的素質很重要
267 2歲7個月不能說銘銘是“兩面派”
271 2歲8個月感恩教育先從學會說“謝謝”開始
275 2歲8個月學習使用筷子吃飯
279 2歲8個月入園前的家長會和老師家訪
282 2歲9個月愉快地理發
285 2歲9個月今天正式去上幼兒園托班
291 2歲9個月入托一周后,銘銘哭鬧著不去幼兒園
294 2歲9個月關于銘銘在托兒所的表現——來自老師的反饋
299 2歲10個月入園后2個月內銘銘病了3次
304 2歲10個月媽媽帶著學習剪紙和折紙(沙莎日記)
307 2歲10個月讓孩子學會贊美和欣賞別人
311 2歲10個月《育海拾貝》記錄了托兒所和家長的溝通
314 2歲11個月在《育海拾貝》中,老師向家長告知11月的課程主題內容
316 2歲11個月給孩子進行寒冷訓練
318 2歲11個月讓孩子喜歡上家庭的飯菜
322 2歲11個月關注托兒所每周營養食譜
328 2歲11個月銘銘入托后喜歡一個人玩
331 3歲在《育海拾貝》中,老師向家長告知12月和1月的課程主題內容
334 3歲我不贊成給孩子過生日
1歲5天需要更改每天的飲食安排了
銘銘1歲以后運動量明顯加大。只要醒著,他就會不停地走動,尤其喜歡推著助步車到處走,常常是“馬不停蹄”,走得小臉紅撲撲、汗津津的。現在,銘銘身體正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時期,各個組織系統逐漸發育完善,對各種營養素以及能量的需求也隨之加大,因此不能再沿用原來的飲食安排了。這個階段,孩子的主要營養來源不能再只依賴配方奶,要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以滿足孩子生長發育以及不停的運動對能量的需求。因此,我將晚上睡前10點左右的配方奶取消,加強每天三頓主餐的營養搭配。另外,在進餐時間的安排上盡量做到與全家人用餐時間同步,為日后接受普通三餐做好準備。
13~15個月飲食安排建議
每天進餐6次,其中主餐3次,加餐3次。
6:00 配方奶200毫升
8:00 雞蛋羹1份(含鮮牛奶170毫升)
10:30配方奶120毫升 水果
12:30飯菜
15:30配方奶120毫升 水果
19:00飯菜
這樣配餐的目的是:
保障每天400毫升~600毫升的配方奶量
孩子需要終身吃奶。對于1~3歲的孩子來說,配方奶是品質蛋白質、天然鈣質、礦物鹽和維生素的好來源,也是幼兒從糊狀食物、軟固體食物到普通膳食的好過渡食品,能夠滿足幼兒在飲食過渡時期對營養的需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已經1歲了可以用鮮牛奶代替母乳或者配方奶。《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1~3歲的孩子不宜直接喂食普通液態奶,建議適當的幼兒配方奶粉。這是因為鮮牛奶中的蛋白質和礦物鹽含量過高,對于幼兒發育還不完善的腎功能和胃腸功能來說是一個較大的負擔。相應階段的配方奶去除了鮮牛奶中一些不利于孩子身體狀況的成分,強化了此階段孩子一些特殊需求的營養物質,因此配方奶才是這個階段孩子好的奶類食品選擇。母乳喂養的孩子可以繼續母乳喂養到2歲斷奶。
保障每天食物種類的多樣化
不同食物含有不同的營養素和其他有益于健康的物質,沒有任何一種食物可供給人類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食物的多樣性是保障營養均衡的首要條件。與此同時,還要保障食物是安全的和易消化的。
另外,針對1歲以上的孩子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或者有了食物的喜好,產生偏食和挑食的情況,我們應多選擇富含鐵、鋅、碘的食品。
總之,這樣的安排可以保障孩子每天的飲食中,谷類、動物性食品、蔬菜、水果和配方奶一樣也不少。
銘銘的飯菜我都是單獨給他制作,一般采用蒸、煮、煨和燉的烹調方式。我從不在孩子的飯菜中使用味精和雞精等調味品。現在可以給孩子的食品加上鹽了,不過每天也不要超過1克,為此我還買了一個小磅秤。另外,每頓飯菜我還很注重食品顏色的搭配和食物的形狀,主要是為了刺激銘銘的食欲,激發他對飯菜的興趣,因為隨著孩子自主能力的發展,很可能因為貪玩分散注意力而不正經吃飯。
一切設想都很好,但是停掉晚上10點左右的奶會不會引起銘銘的抗拒呢?我心里沒有底。孩子1歲以后,我將孩子的晚飯向后推到7點。銘銘晚飯吃完后玩1個多小時,洗漱后就上床睡覺了。到了夜間10點多的時候,銘銘閉著眼睛不停地翻身哼哼,看沒有人理他,接著就大哭起來。女兒女婿和保姆小王都心疼孩子,一直與我商量是不是少喂一些奶。我堅決不同意:“喂一點兒奶與喂足了奶沒有區別,只能更進一步強化他睡前吃奶的習慣。哄哄他,他慢慢就會睡著了。”屋里黑著燈,我輕輕地坐在一旁不停地拍著銘銘,直到他入睡。及時次他一直睡到早晨5點多才醒。睡醒后,銘銘清洗了小屁屁,換上了紙尿褲,又刷了牙、洗了臉。這之后,小王給他沖了200毫升的配方奶,銘銘吃完就在床上高高興興地玩玩具,一邊玩還一邊“咿咿呀呀”地說話,一副美滋滋的樣子。三四天后,銘銘就能夠不吃奶一覺睡到天亮了。沒想到銘銘這樣輕易地斷掉了夜間10點多的奶。新的飲食安排就這樣順利地開始了。
每天上午快8點的時候,我會給他做雞蛋羹。
鮮牛奶做出的雞蛋羹不但滑嫩可口,不會像用水蒸的蛋那么容易“老”,營養相對比水蒸的雞蛋羹更加豐富。有的時候,我還會將綠色的葉菜切碎,趁著微波爐剛停,立刻放進雞蛋羹碗里再在微波爐里悶上1分鐘,拿出來放上極少的鹽和芝麻油,一碗香噴噴、營養豐富的雞蛋羹便出爐了。銘銘可愛吃這種雞蛋羹了,每次都吃得碗底朝天。
銘銘上、下午的加餐就是配方奶和水果。正確選擇零食(其實應該叫加餐食品)對于1歲以上的幼兒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時孩子的胃內容積只有300毫升左右,每次正餐吃不了太多的東西,必須通過加餐才能滿足孩子對于能量和營養的需求。不能從口味和愛好上給孩子選擇零食,同時也不要給孩子買油炸的、含糖多的、過咸的、過黏的、膨化的零食,像餅干、蛋糕、糖果、薯片都不在我的選擇之中。為了孩子的健康,我也不允許女兒和女婿吃這些食品。
保障幼兒每天的飲水量也十分重要,因為補充水分不但能滿足身體新陳代謝的需要,而且還能將進入體內的有害物質通過多尿的方式排出去。每天,銘銘喝白開水3~4次,每次大約200毫升。家里有時給銘銘榨一些鮮果汁,并兌3~4倍的水。市面上銷售的甜飲料、乳飲料、碳酸飲料等在我們家是堅決杜絕的,我想孩子沒有喝過這些飲料,不知道這些飲料的味道,即使見到別的孩子喝也不會要求家長買。其實,孩子對某些食品的偏好主要是家長給慣出來的。
當然,銘銘現在喝水還是要繼續練習自己拿著杯子喝。我給他使用的是兩邊帶把手的鴨嘴杯,每次倒的水不多,喝完了再給他倒,而且每次他喝完后都要夸獎他喝得好。于是,銘銘的興趣很高,不知不覺就喝完了200毫升水,沒有挑剔是沒有味道的白開水,遺灑的也不多。
自從有了小沐沐,各種國內外的育兒讀物就成了我每天必看的書籍。其中,張奶奶的著作更是讓我手不釋卷,因為我相信她文章中的專業細致,喜歡她字里行間的溫暖慈愛。育兒的過程無疑是幸福的,當然那些大大小小的焦慮也一定會不期而遇地出現在每一個幸福的節點上,而張奶奶的育兒寶典就像一個心情熨斗,可以熨平因為緊張慌亂而產生的情緒折皺,讓我們可以充滿信心和笑容去關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每一步。
——著名主持人 汪涵
張醫師始終是致力于母嬰關懷、父母教育的一股推手力量,她推動著千萬父母改變,而引領育兒大軍就是引領中國的未來。
——“父母堂”微信公眾號創建人 黃靜潔
和大小寶貝一起長大的日子里,充滿了各種各樣過山車式的情緒,驚喜、慌張、甜蜜、忐忑以及無處躲藏的不知所措。幸好遇到張奶奶,她的專業、溫暖、淡定讓這樣一顆七上八下的心平靜了下來,可以好好享受做父母的美好啦!
——著名演員 沙溢、胡可
初為人母,在迎接新生命的同時有驚喜也有焦慮,如何養育寶寶無疑是人生中的新課題。作為兒科專家,張奶奶新版《張思萊育兒手記》不用晦澀的醫學用語描述病癥,不講如何給孩子開處方藥,而是將女兒懷孕以及小外孫成長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每一個小記是一個故事,有問題有解答,有愛有引導。隔代養育已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普遍現象,怎樣才能不讓老人把孩子寵壞?張奶奶又是如何與小外孫相知、相交、相處?相信無論是年輕父母還是年老一輩都會得益于此書。
——新浪育兒頻道主編黃曉莉
很不錯的工具書!
不錯,很好
來當當買書沒有十年也有8年了吧……反正很久很久了。從小小個到現在身為母親;從以前購買小說到現在購買嬰兒書籍,改變很大,但沒有改變的是依然選擇來當當購買。送貨速度一直很快,送貨上門一直很好,包裝時好時壞,運輸途中不可抗因素導致損壞沒法控制,可以理解。只希望當當越做越好,會一直支持下去。今天買書看別人評論,原來評論還可以賺積分,而積分可以用來購書,嗯,所以從現在開始乖乖的評論吧……做媽媽了,能省則省。
微博上看到來買的。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囤著慢慢看
很好的一本育兒書 我們一直在讀
非常實惠,贊
內容蠻實用的
已收獲,可能是下雨天,書有點潮氣,裝書的盒子有點小,書籍角被擠了一下,書的質量還行,應該不是盜版書。
先留著慢慢看,每天打開微博第一件事就是看奶奶的更新
微博上關注了張奶奶 覺得很不錯 這本書也很適合
書不錯,幾個商家價格最優惠,包裝也很好,當當圖書還是非常不多的。
和同事一人買了一本。非常不錯!是正版!同事說這本書非常不錯,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希望可以有所收獲。
很不錯的書,拿來當教育寶寶的參考書也是很合適的
印刷很好,還沒看,寶寶小就需要這樣的書來參考。
張奶奶的書很好,關注很長時間,可以學到很多。書質量也不錯,看著挺舒服。
現在的媽媽是本書就要買來看,寫的還算通俗吧。作為爸爸我覺得每個人的孩子都是不一樣的,這些專家看過的樣本數也是有限的。大家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盡信書不如無書!!!
張奶奶的樸實的話語加上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讓我這個新手媽媽從這本書中學到了很多,不錯
當時沒看仔細,原來是1歲的呀,我家還太小,慢慢看吧
理論聯系實踐講育兒知識,更喜歡閱讀,增長好多知識,大愛,喜歡
內容特別好,張奶奶把自己帶小外孫子銘銘的內容記錄了下來,學習起來很容易,很貼近我們
關注了張思萊的微信,覺得不錯,買書來看看,可以做個參考,很厚一本,我也買了鄭玉巧的,覺得鄭玉巧的更系統點
媽媽經常幫我帶孩子,送給媽媽來看。不讓孩子被寵壞!
以自己孫子的養育來寫的日記 有些有可取的 但是我家是小姑娘 不是那么有參考性
一直關注張奶奶微博,書比較娓娓道來,基本按照自己家小孩的成長記錄的一些知識,讀起來很容易
正式去上幼兒園托班歲個月入托一周后,銘銘哭鬧著不去幼兒園歲個月A關于銘銘在托兒所的表現——來自老師的反張思萊
上在懷孕的時候買的,很實用,指導性強,現在孩子一周多了,買下繼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