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介紹了養育新生兒方方面面的知識,為新手父母多方位照顧好寶寶提供了切實的指導。作者身為一名兒科醫生,將自己二十多年的從醫經驗總結歸納為七個方面,并且對每個方面給予了詳細的解說,有些地方還配以操作指示圖輔助理解。書里結合現代社會家庭的發展特點以及新生兒嬰兒的成長需求,以專業的方式呈現給新手父母科學而實用的育兒知識。
兒科主任醫師寫給新手父母的家庭育兒經!沒有不好帶的寶寶,找到方法都是好媽媽!
20余年臨床經驗&前沿育兒理念的結合,兒科專家傾情打造科學實用、體系完備的新生兒嬰兒護理書!
新生兒養護、母乳喂養or人工喂養、輔食添加、疾病護理、撫觸按摩、智力發育與早期開發、成長發育規律,7大育兒問題一網打盡,輕松應對一本就夠!
方法得當 耐心、細心、愛心,每位父母都可以成為寶寶的超級護理師!
崔紹珍
北京市海淀區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主任醫師
北京市衛生系統高級職稱評審專家
北京電視臺科教節目特邀專家
畢業于青島醫學院,從醫二十余年,在兒童健康發育、兒童營養與喂養、嬰幼兒教育護理等方面有較深入的研究。發表科研論文數十篇、兒童保健科普文章百余篇,出版專著七本,包括《育兒學校》《早教學?!贰秵柎鹗接齼喊倏啤贰队齼罕匦拚n》等。
Part1輕松育兒及時招 新生兒期打好基
新生兒的養護準備
寶寶居住的房間
調乳用品和消毒用品
合適的衣服
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新生兒的分類
新生兒的模樣
體重和身高
皮膚特點
體溫特點
呼吸特點
心率特點
毛發狀況
枕禿現象
“對眼”或“斜視”
鼻腔特點
口腔特點
耳郭特點
睡眠特點
新生兒啼哭的原因
定時定點哭鬧
出生0 ~ 3 天的黑便
皮膚黃染
生理性乳腺腫大
新生兒馬牙
女寶寶陰道流
出生后暫時性體重下降
新生兒的“舒筋活絡”
四肢抖動
脂溢性濕疹
眼屎
舌苔
雙下肢彎曲
新生兒護理
注意保暖
盡早吸吮
皮膚護理
清潔要點
洗澡的方式
尿布的選擇
尿布的更換
臍帶消毒和護理
新生兒臀紅
打嗝
溢奶
吐奶
拉肚子
便秘
肚子咕嚕響、排氣多
打疫苗之后的護理
補充魚肝油和鈣劑
紅疹
預防寶寶感染疾病
早產兒
早產兒的特別護理
雙胞胎
產后42 天檢查
新生兒用藥常識
新生兒常用護理藥品
新生兒用藥時的注意事項
新生兒的喂藥方法
新生兒的多元智能開發與情商培養
新生兒的神經反射
看的能力
練習追視和長久注視
視覺練習的注意事項
聽覺特點
聽覺訓練,重在交流
模仿和記憶能力
觸覺能力訓練
俯臥抬眼和抬頭
抓握練習
性格培養
足跟血篩查
Part 2 輕松育兒第二招 母乳喂養or人工喂養
父母應該了解的營養知識
蛋白質
脂肪
糖類
均衡營養
維生素
葉酸
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母乳喂養
母乳喂養的好處
影響母乳分泌的因素
如何保障母乳充足
何為初乳
“前奶”和“后奶”
母乳與配方奶、動物乳汁的區別
母乳喂養的方法
按需喂養與喂奶時間
哺乳姿勢
喂奶前的準備工作
喂奶方法與步驟
喂奶的注意事項
出生3~4個月內的水分和
營養物質的補充
應對寶寶夜間頻繁吃奶
寶寶患病時怎樣哺喂母乳
媽媽患病時的母乳喂養
母乳不足對寶寶有什么影響
母乳不足的原因
如何改善母乳不足
適時擠奶
用手擠奶
用吸奶器吸奶
用熱瓶擠奶
如何保存母乳
怎樣防止脹奶
乳頭異常如何喂奶
保護哺乳期的乳房
積極應對乳腺炎
人工喂養
奶粉喂養
喂奶次數、間隔和每次喂奶量
配方奶粉的調配方法
如何用奶瓶給寶寶喂奶
奶嘴的使用
鮮牛奶喂養
煉乳喂養
鮮羊奶喂養
豆類代乳品
混合喂養
母乳和奶粉同時喂
母乳和奶粉分開喂
Part 3 輕松育兒第三招 輔食添加大學問
添加輔食的好處
添加輔食補充乳類營養素的不足
鍛煉咀嚼、吞咽和消化能力
為順利斷奶做好準備
添加輔食四原則
從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細到粗
由一種到多種
各月齡添加輔食的順序和種類
出生3 周
4 ~ 5 個月
6 個月
7 ~ 8 個月
9 ~ 10 個月
11 ~ 12 個月
寶寶的重要輔食——營養米粉
寶寶米粉的種類
開始添加米粉的時間
寶寶米粉的選擇
米粉應該吃多長時間
寶寶米粉的沖調方法
斷奶寶寶怎么喂
斷奶的合適月齡
斷奶的季節
斷奶的方法
各月齡常用輔食制作實例
4 ~ 5 個月 制作蔬菜汁、果汁
番茄汁/ 蘋果汁
玉米汁/ 獼猴桃汁
胡蘿卜汁/ 油菜汁
黃瓜汁/ 草莓汁
6 ~ 8 個月 制作泥狀食物
胡蘿卜泥/ 茄子泥
土豆泥/ 南瓜泥
紅薯泥/ 蛋黃泥
魚肉糊/ 肉泥
蝦泥/ 豬肝泥
9 ~ 12 個月 制作軟塊狀食物
骨湯面/ 奶油豆腐
蒸嫩丸子/ 蝦仁菜花
蘿卜雞/ 清燒魚
寶寶益智食譜
紅棗奶茶/ 芝麻豆奶
胡蘿卜豆漿/ 魚肉豆腐羹
雞泥肝糕/ 小米雞蛋粥
番茄魚泥/ 蝦仁蛋餃
寶寶開胃食譜
酸溜白菜/ 番茄荷包蛋
蘋果杏泥/ 番茄豆腐
豆腐涼菜/ 涼拌豆角
空心粉番茄湯/ 內酯豆腐
涼拌茄子/ 炒大頭菜
寶寶補鐵食譜
蝦皮紫菜蛋湯/ 排骨冬瓜湯
雞蛋軟餅/ 燉雙皮蛋
輔食添加常見問題
果汁添加多少合適
母乳越來越少時,可以早一點添加輔食嗎
寶寶吃輔食時不耐煩怎么辦
添加輔食以后出現便秘怎么辦
添加輔食以后拉稀、大便次數增加怎么辦
寶寶喝粥時容易吐出碎米怎么辦
寶寶的大便中可見到未消化的殘菜怎么辦
寶寶不愿意用小勺吃輔食怎么辦
寶寶吃飯時沒有咀嚼動作怎么辦
寶寶偏愛輔食有問題嗎
市場上加工好的嬰兒輔食
能給寶寶吃嗎
寶寶患腹瀉是否應停輔食
寶寶一邊吃一邊玩怎么糾正
寶寶吃飯速度慢怎么辦
寶寶吃飯時喜歡站在椅子上怎么辦
超重寶寶需要減肥嗎
寶寶食物過敏怎么辦
Part 4 輕松育兒第四招 成長發育有規律
嬰幼兒體格發育
身高
體重
頭圍
脊柱
乳牙
嬰幼兒體格鍛煉
日光浴鍛煉
空氣鍛煉
游泳鍛煉
嬰幼兒體操鍛煉
嬰幼兒體操鍛煉的好處
1 ~ 6 個月的寶寶操
7 ~ 12 個月的寶寶操
嬰幼兒睡眠
不同年齡寶寶的睡眠時間
寶寶睡前哭鬧
糾正不良睡眠方式
糾正睡眠顛倒
寶寶睡眠不踏實
睡眠姿勢
Part 5 輕松育兒第五招 智力發育與早期開發要重視
智力的一般常識
什么是智力
嬰幼兒智力發育規律
智力發育的個體差異
0~1歲寶寶智力發育特點
0~1歲寶寶動作發展的順序
語言發育的環境與條件
語言發育的三個階段
視覺發育
聽覺發育
觸覺發育
味覺和嗅覺發育
注意力發育
記憶力發育
思維發育
情感發育
性格(個性)發育
1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睡眠和啼哭
體格發育
運動發育
視、聽、味覺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與生活交往能力
2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微笑和主動
體格發育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3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俯臥抬頭和抬胸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與生活交往能力
4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翻身玩耍自如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5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認識媽媽的臉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6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獨坐玩耍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7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用手勢表達喜愛
體格發育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8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爬行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9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表達“要”與“不要”的意愿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10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扶著東西站立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11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扶著東西邁步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12 個月寶寶發育特點和訓練:能聽懂媽媽的話
體格發育
運動發育
語言發育
認知和生活交往能力
Part 6 輕松育兒第六招 嬰幼兒疾病護理早知道
新生兒相關性疾病
出生體重低
早產兒視力異常
產后窒息
新生兒腦病
頭部腫物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ABO 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相關性疾病
出生體重低
早產兒視力異常
產后窒息
新生兒腦病
頭部腫物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ABO 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新生兒相關性疾病
出生體重低
早產兒視力異常
產后窒息
新生兒腦病
頭部腫物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ABO 血型不合性溶血病
嬰幼兒哮喘
腹瀉相關性疾病
母乳性腹瀉
生理性腹瀉
喂養不當性腹瀉(消化不良)
胃腸型感冒
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性腸炎)
急性腸胃炎
痢疾
腸套疊
營養相關性疾病
肥胖
營養不良
維生素D 缺乏性佝僂病
鋅缺乏
貧
預防接種及相關問題
預防接種的疾病
什么情況下不宜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后的反應
看舌象
正常舌象
異常舌苔
飲食調節
Part7 輕松育兒第七招 撫觸按摩讓寶寶更健康
按摩的準備工作
按摩環境
按摩體位
按摩順序
按摩介質
按摩手法
關于“寸”
按摩時間
媽媽要放松
讓寶寶強身健體的按摩
保護眼睛的按摩
讓牙齒順利生長的按摩
讓手指更靈活的按摩
提高雙足抓攀能力的按摩
增強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的按摩
增強肌肉耐受力的按摩
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的按摩
脊柱保健按摩
按摩的準備工作
按摩環境
按摩體位
按摩順序
按摩介質
按摩手法
關于“寸”
按摩時間
媽媽要放松
讓寶寶強身健體的按摩
保護眼睛的按摩
讓牙齒順利生長的按摩
讓手指更靈活的按摩
提高雙足抓攀能力的按摩
增強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的按摩
增強肌肉耐受力的按摩
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的按摩
脊柱保健按摩
Part1新生兒期打好基
寶寶呱呱墜地,年輕的父母既興奮又不安,面對這么嬌嫩無比的小生命真有些不知所措。那么,你們有沒有仔細想過,應該為新生兒做些什么呢?對于新生兒的知識你們又了解多少呢?本章正是考慮到新手父母的這些疑問和困惑,結合多年來的臨床經驗,詳細解答出生頭一個月的寶寶有什么生理特點、如何進行家庭護理、怎么應對突發疾病以及如何教育新生兒等問題,幫助你們可愛的寶寶度過“特殊期”,順利進入“滿月”。
新生兒的養護準備
面對即將出生的寶寶,每一位父母既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又要做好細致的物質準備。
寶寶居住的房間
陽光充足
好選擇朝南的臥室,充足的陽光會給母子帶來諸多好處。陽光可以照亮每一個角落,使寶寶視覺能力加強。日光中的紫外線可以殺滅細菌、凈化空氣。適量的日光照射可以使寶寶感到溫暖舒適,同時還可以增強寶寶的機體免疫力,預防佝僂病的發生等。
通風良好
寶寶的房間要通風良好,這樣可以減少室內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減少室內的空氣污染。居室內保持清潔衛生,以濕式清掃為宜,避免灰塵飛揚。屋內也不要放置過多雜物。
色彩溫馨
房間的墻壁可以粉刷成淺黃色、粉色等色調,或張貼淺顏色帶有卡通圖案的壁紙,寶寶床頭可懸掛以紅顏色為主的玩具。
溫度適中
寶寶居室的溫度應隨季節的不同變化而調節,有條件的家庭在冬季應使室內溫度保持在20~22℃,洗澡時可提高到26~28℃。
保持室內的溫度恒定至關重要,室內溫度的波動對寶寶體溫影響較大。室溫過高,寶寶的體溫可能就會隨之升高,出現發熱等癥狀。室溫降低,寶寶的體溫也會下降。室溫太低,且持續時間較長,會使寶寶體溫不升,嚴重時甚至還可能發生新生兒硬腫癥并發肺出血而危及生命。
濕度適宜
寶寶居室最合適的濕度為50%~60%。濕度過高,會使寶寶產生不適感,造成呼吸不暢,影響食欲;濕度過低,室內空氣干燥,會使寶寶皮膚、黏膜干燥,影響呼吸的順暢。
濕度過高,可采用開窗通風的方法降低濕度;濕度過低,可用加濕器加濕或者勤用濕布拖地板,也可在暖氣片上搭一些濕毛巾等來增加濕度。
芝寶貝護理秘笈:不宜選擇在道路旁邊的房屋。因為環境中的噪聲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影響寶寶體重的正常增長。汽車排放的尾氣也會加重室內的空氣污染。好也不要選擇剛剛裝修過的房間。
調乳用品和消毒用品
雖然母乳喂養一直為人們所提倡,但是有時新媽媽會因為疾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親自授乳,這時就要為寶寶準備調乳用品和消毒用品了。
奶瓶
奶瓶有耐熱玻璃奶瓶和塑膠奶瓶兩種,一般在家中多使用玻璃奶瓶,清潔方便、安全無毒、耐熱性強。塑膠奶瓶輕便、不易損壞,因此外出攜帶比較方便。
奶嘴
奶嘴通常都是由塑膠材料制成的,剛開始用時比較硬,寶寶吸吮起來比較費力,煮沸幾次之后就會變軟。
單孔型的奶嘴孔有大(L)、中(M)、小(S)3 種型號,0 ~ 3 個月寶寶用小型孔(S),3 ~ 6個月寶寶用中型孔(M),6 ~ 9 個月寶寶用大型孔(L)。
多孔型奶嘴有1 孔、2 孔、3 孔、4 孔等,根據年齡和需要的不同來選擇孔數。
“十”字孔型奶嘴也很方便,它可以根據寶寶吸吮的強度自動調節吸奶量。若寶寶吸吮力量過大,容易出現嗆咳,因此使用時要注意。
奶瓶刷
清潔奶瓶用,應選擇易清洗,且刷毛軟硬適中的。
保溫桶
使乳品保持合適的溫度。
水壺
盛放沖調奶粉的熱水。
奶鍋和消毒鍋
調制乳品和給奶具消毒用。
瓶夾子
夾奶瓶和奶嘴用。
消毒小毛巾和濕紙巾
擦拭皮膚用。
吸奶器
擠奶時使用。應選擇具有適當的吸力、使用時乳頭沒有疼痛感、可調整壓力的吸奶器。
合適的衣服
寶寶的衣服選料應以純棉質類布料為宜,質地柔軟、顏色淺的更好。不同季節出生的寶寶準備的衣服是不一樣的。以無領斜襟衣為,好沒有塑料或者金屬扣子,可用布帶系在腋下部。
春季
晝夜溫差比較大,白天穿上貼身內衣,套上棉毛寶寶服一件,外出時準備一件薄棉斗篷。
夏季
天氣炎熱,應多準備一些薄棉布類衣服,勤洗勤換,外出時應給寶寶戴上帽子。
秋季
天氣涼爽,但風沙常較大,應盡量避免外出,在室內穿衣與春季相似。
冬季
因多在室內,要準備貼身棉布衣褲、質地柔軟的厚棉質衣褲。在寒冷的地方,還應該準備棉衣或棉被心。棉衣要用新棉花,且不宜過厚。
芝寶貝護理秘笈:一些新媽媽及其家人為了表達對寶寶的一片愛心,費盡心思用毛線編織或鉤出小衣服,樣式雖然很好看,但由于這類毛線均為羊毛或化纖制品,寶寶穿上容易磨損皮膚,同時還容易引起皮膚過敏,因此好不要貼身穿用。
平時在家,寶寶沒有必要穿襪子,出門或者到醫院做健康檢查時可以穿上小襪子,以防止受涼。
新生兒的分類
新生兒是指出生至28 天以內的寶寶。根據懷孕時間和出生體重,通常將新生兒分為以下幾種:
足月兒:孕周在37 ~ 42 周,體重在2500 克以上的寶寶。
早產兒:孕周不足37 周就出生的寶寶。
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于2500 克的寶寶,大多為早產兒。
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小于1500 克的寶寶,體重過低可導致智力低下、腦癱和癲癇等神經系統后遺癥。
巨大兒:出生體重達4000 克以上的寶寶,體重過大有引發難產的危險。
新生兒的模樣
剛出生的寶寶模樣不是很俊俏,皮膚呈青紫色,渾身沾滿了乳白色的胎脂,呼吸不均勻,但1~2 天之后皮膚轉變為粉紅色。
頭部特征:寶寶的頭比較大,頭長約為身長的1/4,頭發細絲樣分條清楚。
眼部特征:眼球很少轉動,呈定視狀,眉毛較稀疏。
胸、腹部特征:胸廓比較窄小。不論是男寶寶還是女寶寶,兩側乳腺腫脹,用手能摸到硬結;腹部看起來比較膨隆;臍帶已經用繩結扎完畢,并用消毒紗布覆蓋。
肢體特征:剛出生的小寶寶只會仰臥,雙手緊握成拳頭狀,很難掰開,四肢喜歡屈曲著,尤其下肢通常是伸不直的。
男寶寶的生殖器:陰囊大小不等,表面有皺褶,陰囊內可摸到硬塊時表明睪丸已降至陰囊。有些男寶寶的陰囊中摸不到硬塊,可能是睪丸未降,一經發現,應立即到醫院檢查,以免貽誤治療時機。
女寶寶的生殖器:女寶寶大陰唇發育良好,能覆蓋小陰唇及陰蒂,可有少許白色分泌物流出。
乳腺:有些新生兒的乳腺處會流出少許白色乳汁樣液體,不必處理,一般會在幾日后自行消失。
胎記:很多小寶寶的背部下方或臀部可以見到青藍色的色素斑,人們習慣稱之為“胎痣”,這種色素斑一般會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消退,極少一部分會遺留終身。
體重和身高
一般認為出生體重為2500~4000克是正常的,體重過低或者過高都是異常的表現。身高平均為50 厘米,受遺傳因素影響比較明顯。
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是有一定比例的,比例一致,表明體格發育勻稱;比例不一致,表明可能是營養不均衡造成了偏瘦或肥胖。
皮膚特點
新生兒皮膚嬌嫩,而且非常薄,皮下血管豐富,一旦護理不當,皮膚易發生感染,嚴重者甚至引發敗血癥。
胎脂:出生后1 ~ 2 天的小寶寶全身表面有一層厚厚的胎脂,呈乳白色,這些都是羊水中的脂肪沉積在寶寶的皮膚表面形成的,對寶寶的皮膚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汗腺:新生兒皮膚汗腺不發達,如果室溫過高或者給寶寶蓋得太厚,會使寶寶的汗液通過皮下滲透到皮膚表面,形成“汗皰疹”。
水腫:剛出生幾天的寶寶皮膚有一些腫脹,主要是因為皮下水分的堆積造成的。水腫容易發生在手、腳、小腿及眼窩等地方,一般經過數天的吸收會自行消失。
體溫特點
正常體溫
正常新生兒肛溫為36.2~37.8℃,腋溫為36~37.5℃,低于或者高于這個溫度范圍都應該視為異常。用嬰兒專用的在腦門上測量的體溫計測出的體溫和腋溫基本一樣。
體溫上升的原因
新生兒體溫中樞發育不完善,對熱的反應能力差,而早產兒汗腺功能更差,幾乎不出汗,所以在熱環境中很容易出現體溫上升的情況。
體溫上升的對策
發現寶寶體溫上升時,不推薦使用退燒藥。新生兒皮膚散熱很快,只要在發熱時打開包被晾晾身體,多給寶寶喝水,開窗通風,或者用溫毛巾擦一擦寶寶的頸部、腋下、屁股、四肢等部位,體溫很快就會降下來。如果寶寶精神狀態好,可以給寶寶洗一個溫水澡,降溫效果也是非常好的。當寶寶體溫超過39℃,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呼吸特點
新生兒呼吸快、聲音粗,容易鼻塞,呼吸方式以“腹式呼吸”為主。
由于新生兒呼吸中樞不健全,會出現多種呼吸現象,如呼吸深淺不一致、呼吸頻率不均勻,
有時快、有時慢,平均呼吸頻率約為40 次/ 分鐘。
心率特點
新生兒心率較快,睡眠時平均心率為120 次/分鐘,清醒和哭鬧時增快,達到140~160 次/分鐘。孕周小的早產兒心率會更快,睡眠時可達到130~140次/ 分鐘。
毛發狀況
新生兒的毛發個體差異很大,有的濃密,有的稀疏,還有的出生后不斷掉頭發。
但是不管寶寶出生時頭發多么稀疏,1~2歲時會變濃,5~6歲時會變致密。而且,就算新生兒期頭發稀疏,到成年后頭發并不一定會少;相反,新生兒期頭發濃黑、發絲硬,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變得愈來愈少,發絲也逐漸變軟。因此,此階段寶寶的頭發狀況只是一種暫時的現象,并不決定其長大以后的頭發多少。
枕禿現象
未滿月的寶寶頭部特別愛出汗、發癢,腦袋在枕頭上蹭來蹭去感到很舒服,時間長了,后腦勺的頭發就蹭沒了。這和4 個月以后缺鈣導致的“枕禿”是不一樣的,只是一種暫時“枕禿”現象就會自然消失,長出新的頭發來。
“對眼”或“斜視”
當小寶寶睜開眼睛時,細心的父母都會發現寶寶在注視東西的時候,有時會出現“對眼”或“斜視”,這是寶寶眼球運動不協調和視覺發育不健全的表現。一般要到寶寶6 個月甚至1 歲以后才會逐漸消失。
鼻腔特點
鼻腔細窄
新生兒鼻腔細窄,缺少鼻毛,很容易吸進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鼻黏膜血管豐富,若環境溫度過高會引起血管擴張,導致鼻腔分泌物過多堵塞鼻道,引起鼻塞。保持室內通風,避免室溫過高,可有效減少寶寶鼻塞問題。
鼻腔護理
如果寶寶有鼻屎,當鼻屎比較稀時,可用吸鼻器(市場有售)吸出來;當鼻屎比較干并粘在鼻腔中時,可在寶寶睡著的時候用小鑷子夾出來。每天洗完澡后,還可以用棉簽給寶寶輕輕擦一擦鼻孔,清除分泌物。
口腔特點
新生兒口腔黏膜是不能隨便擦洗和涂抹的,因為黏膜上皮非常柔嫩,一碰就容易損傷、潰破。喂奶之后給寶寶喂點水,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很多寶寶口腔內會出現一些黃色和白色的點點或片狀,這些都是新生兒口腔黏膜增生的表現,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
耳郭特點
新生兒的耳朵很軟,原因是耳郭軟骨發育還不完善,且胎齡越小越明顯。有一些寶寶出生時耳朵外觀有些變形,這是由于在子宮內受擠壓所致,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恢復正常形狀。
睡眠特點
新生兒期睡眠的重要性
在媽媽子宮內,胎兒大部分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出生之后面對外界的各種聲音和身體觸碰等刺激,新生兒的大腦一時之間是不能全部接受的,因此寶寶需要通過睡眠保持大腦的相對靜止狀態,以避免外界的過多刺激。新生兒幾乎整天都在睡覺,每天睡眠時間達18~22 個小時,僅在喂奶前后的短暫時間內保持清醒狀態。
深睡眠
深睡眠時寶寶非常安靜,面部、四肢均呈放松狀態,偶爾在外界聲音的刺激下有驚跳動作。一些寶寶會出現嘴角的抽動,呼吸非常均勻,偶有鼻鼾聲,處在休息狀態。
淺睡眠
淺睡眠時寶寶不太安靜,眼雖然是閉合的,但可以看到眼球在眼瞼下轉動,偶爾會睜開眼睛四肢和軀體有一些活動,臉上常顯出微笑或皺眉的表情,有時出現吸吮或咀嚼動作,輕微的聲響就可讓寶寶出現驚跳動作。
深睡眠和淺睡眠交替進行
深睡眠和淺睡眠組成一個睡眠周期,時間各占一半,一個周期大約持續0.5 ~1個小時。所以,新生兒每天會有18~20個睡眠周期,在這期間大約有9~10個小時處于淺睡眠狀態。因此,新生兒期睡眠不踏實屬正?,F象,到3~4個月以后,腦神經細節功能逐漸完善之后,睡眠自然而然就踏實了。
幫助寶寶睡眠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寶寶快速睡眠,如用手輕輕拍打寶寶身體、用搖籃搖晃寶寶、給寶寶哼歌等。
父母不要一見寶寶哭鬧就喂奶,或者不斷安撫,這樣反而會加重寶寶的厭煩情緒,使寶寶的夜哭時間延長;更不要隨便抱寶寶到醫院,以免增加交叉感染的機會。要找到寶寶哭鬧的原因,并尋找適合寶寶的睡眠規律,幫助寶寶更好地入睡。
新生兒啼哭的原因
啼哭對于新生兒來說是最直接的需求表達方式,通常寶寶在肚子餓、口渴、困倦、排便、排尿、過熱、過冷、突然受到刺激以及患病不舒服的時候,會用啼哭的方式進行表達。
饑餓
新生兒睡醒時開始哭,大一點的寶寶還把腦袋扭來扭去,張開嘴巴,這時寶寶一定是肚子餓了。有一些寶寶好像老也吃不飽,雖然吃奶時間很長,但喂奶間隔卻很短,可能是因為母乳不夠吃。有的寶寶每次只吃一點奶就睡著了,怎么逗也不醒,過一會又哭著要吃奶,父母感覺好像老在喂奶,有些受不了。其實有些寶寶就是這樣的脾氣,只要順著寶寶,稍微大一點他就能集中注意力吃奶了。
口渴
有些新生兒吃完奶不久,或給奶只吃一兩口,就又大聲啼哭起來,要想到這可能是寶寶口渴了。冬天的時候可以給寶寶喂一些溫熱的白開水,夏天可以喂一些微溫的白開水,不要刻意規定量,寶寶想喝多少就喝多少。
困倦
新生兒腦神經調節功能尚未發育成熟,因此入睡需要一段時間。有時寶寶看起來非常困,可就是睡不著,哼哼唧唧或煩躁不安。老年人說這是“鬧覺”,其實這正是寶寶在調整自己,使自己進入到睡眠狀態。
排便或排尿
有些新生兒排便或排尿前往往要啼哭,而且哭得挺厲害,可是排便或排尿之后馬上就停止了啼哭。這可能是因排便前肚子不舒服,或是臥位排便和排尿感到費力所致。
一些新生兒的皮膚敏感,尿布濕了或屁股粘上大便也會哭得很厲害,只要及時更換尿布,他就會停止啼哭。
過熱
新生兒比成年人怕熱,而且還愛出汗,若天熱或晚間蓋得太多就會出很多汗,寶寶會因感到不舒服而出現哭鬧不安。新生兒剛睡覺時要稍微少蓋一些,待熟睡之后再添加厚一點的被子。
如果寶寶老是睡得不踏實或哭鬧不安,一定要用手摸一摸他的頭發或后背,如果有汗,說明寶寶啼哭的原因是熱了??勺们榻档褪覝鼗蛏偕w一點。
其他
白天看護人員讓寶寶睡得太多,導致晚間不容易入睡;媽媽離開時間過長,導致寶寶驚慌或焦躁不安;以一種姿勢躺得時間過長,壓迫后背肌肉引起不適。
定時定點哭鬧
有些寶寶會定時定點哭鬧,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的父母急急忙忙抱寶寶上醫院,可寶寶一坐上車就安靜了,到醫院時已經睡得很香了,叫都叫不醒。
傍晚時分哭鬧明顯
寶寶白天睡眠不好,到傍晚時分非常疲乏,要求安靜睡眠,而這時往往又是家人下班歸來的時候,因而寶寶很厭倦。這樣的寶寶往往是傍晚5~7點哭鬧一陣。
有規律的哭鬧
一些寶寶的哭鬧非常有規律,每天在固定的某一時刻連續哭鬧不止。啼哭時,寶寶繃直雙腿,小胳膊也在奮力揮舞,使出較大的氣力啼哭。這時給奶也不吃,給水也不喝。經過一段時間后哭聲逐漸變小,疲乏地進入睡眠狀態。
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腹痛引起的,醫學上稱之為“腸痙攣”。目前還不確定造成腸痙攣的原因是什么,可能是因為喂奶時吞氣過多,造成腸蠕動過快而引起,或便秘所致。這類寶寶往往在不哭的時候表現很好,生長發育正常,3 個月以后哭鬧就逐漸減少了。
……
新生兒護理
注意保暖
新生兒出生后特別需要保暖。除了給新生兒穿適量的衣服外,保持室內的溫度穩定也很重要。若房間忽冷忽熱,寶寶的體溫也會隨之不穩定,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盡早吸吮
人工奶嘴比較好吸吮,而媽媽的乳頭如果凸出得不明顯,寶寶吮吸時會感到很費力,所以就不愿意吸吮。因此,好一開始就不要使用人工奶嘴,盡量讓寶寶吸吮媽媽的乳頭,如果頭幾天奶少,可以用小勺喂奶,只要多吸吮,母乳很快就會分泌出來的。
皮膚護理
皮膚褶皺多的地方容易受損傷,比如頸部、腋窩、肘內側彎曲處、大腿內側、陰囊內側、肛門周圍等處。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寶寶出汗較多,活動時皮膚摩擦,容易造成皮膚損傷,因此應重點清洗這些褶皺處皮膚。為了保持褶皺部位的干燥,可在這些部位擦抹爽身粉,幫助吸收汗液,使皮膚保持干爽。
清潔要點
平時洗浴或穿脫衣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檢查新生兒全身皮膚,特別是背部、臀部、皮膚褶皺部位等,如發現紅腫、皮疹、局部發炎等異常,應盡快到醫院就診。
清潔面部
要用小塊的毛巾蘸溫水,輕輕擦洗寶寶面部,好不用水直接洗,以免水流入寶寶的眼睛、耳朵和口中,引起結膜炎和外耳道炎,或者使寶寶把污水吞入口腔,引起消化道器官感染。
清潔乳痂
有的新生兒乳痂比較多,用一般溫水很難清洗干凈,需要使用專門的嬰兒潤膚油。用法是:在新生兒洗頭前將潤膚油涂抹到有乳痂的部位,反復輕輕按摩使乳痂軟化,然后再用溫水清洗干凈就可以了。
便后清潔
每次寶寶大便之后要用溫水幫他清洗臀部,清洗擦干后,夏季用一些爽身粉,冬季則用一些嬰兒專用護臀膏涂抹在寶寶臀部,防止其臀部皮膚受到尿液和糞便的刺激。
洗澡的方式<
好
活動給力
很棒
我喜歡
好
很喜歡 收益很多
很喜歡 收益很多
書還都不錯,內容實用。印刷清晰。買了很對書。發貨及時 就是快遞人員太沒有職業道德和素養。太差勁了。還抽著煙送快遞。 打電話說送來等了好幾個小時才來。你們的快遞人員真該好好培訓一下了。提高一下快遞人員的服務意識和道德。
書爛了,怎么辦
感覺不錯,有時間看
對于當當,我只能是無語,這本書我已經換了兩次了,兩次都是壞的
書挺好收到
一并買了幾本書,書本身沒問題,麻煩銷售商還是得注意下整體包裝,隨便用薄的綠色塑料袋就給快遞過來了,不碰壞才怪,這也是服務度滿意很重要的一方面,誰都不想新的在路上就成壞的了,望重視這塊!
還沒看呢~就是價格絕對的便宜!
這本書還不錯
昨天晚上訂單,今天上午就送貨過來了,快!包裝好,印刷美!
寶媽寶爸必備。
Satisfied
新手媽咪必讀,新生兒護理
好好贊好好看
雖然離預產期還有幾個月,提前買來翻翻普及一下
一大早就收到了書,特別厚實,內容也很豐富,抓緊學起來~
書很好很上檔次!第二次來買了,這次買了2本,準備一本送給閨蜜,一本送給堂妹
兒科醫生寫的,應該不錯,版面很舒服,月子里看著不累
感覺也不是特別好,但是也確實增長了一些知識
周末在家翻了一下,內容很全面,怎么護理、怎么喂養,生病時候怎么照顧,還有按摩的方法,很滿意。過幾個月才生,先讓老公提前學習著~
知識很全,紙張很好,為人父母的第一堂課——照顧新生兒,好好學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