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篇小說《以父之名》以“復調式”的四個章節,分別從兩代人不同的視角出發,敘述了一系列關乎“異鄉人”“逃離”與“故鄉”等主題的故事。 主要人物阿喜、秋藍、阿霞三位均為身在異鄉的年輕人,三個人都因缺失“父親”而留下濃重的精神創傷。小說以阿喜為主線人物,講述其逃離潮汕故鄉,游歷廣州、廣西等地的經歷。不堪忍受暴力的母親把年幼的阿喜丟下留在潮汕老家,成年后,阿喜離家出走追尋母親蹤跡,在廣州和廣西兩地,他分別遇到秋藍和阿霞兩位女性,在與兩位性格迥異的女性的生活中阿喜經歷了自身的升華,從“逃避”到“面對” 。 小說結尾從阿喜父親的視角出發,將一切事由原委完整交代,更為真實淋漓地展現在讀者眼前,為整部作品畫上了完整的句號。
本書是林培源沉寂四年之后精心打造的長篇小說,是與作者一同成長起來的作品。小說里充滿人性掙扎的張力,人與世俗道德的激烈交鋒,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喟嘆,一往不復、顛沛流離的游子情愫。 擁有貧瘠和痛苦回憶的阿喜,即便逃離了故鄉也無法走出偏狹的桎梏,善意卻淡漠,實誠卻別扭;家庭關系緊張、生存環境一度酷烈的秋藍,像被毒藥浸透的嬌艷的花,欲掙脫而不得,只能高傲又卑微地活著……作者善于剖析筆下的人物。他們,是一群立體而多面的“逃亡者”,他們擁有一個廣袤又孤獨的精神世界,而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是“歸”與“離”之間劍拔弩張的博弈,是萬劫不復時驀然回首的溫存。
林培源,青年作家,上海最世文化簽約作者,1987年生,曾獲2007年、2008年第九屆、第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首屆“The Next文學之新”全國文學新人選拔賽12強選手,文學碩士,2015年考入清華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學位。作品發表于《最小說》《花城》《山花》《作品》《青年文學》《香港作家》《青年作家》《廣州文藝》《文藝風賞》《西湖》《創作與評論》等刊物,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鉆石與灰燼》(2014)、《第三條河岸》(2013)《南方旅店》(2012)《歡喜城》(2011)《錦葵》(2010)《薄暮》(2009)等六部作品,在青少年讀者中積累了較高人氣。
陰翳年紀事
宋河
邊境行走
傷逝
好~很喜歡
活動購入,很實惠
當當發貨很快,贊
本書是林培源沉寂四年之后精心打造的長篇小說,是與作者一同成長起來的作品。小說里充滿人性掙扎的張力,人與世俗道德的激烈交鋒,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喟嘆,一往不復、顛沛流離的游子情愫。 擁有貧瘠和痛苦回憶的阿喜,即便逃離了故鄉也無法走出偏狹的桎梏,善意卻淡漠,實誠卻別扭;家庭關系緊張、生存環境一度酷烈的秋藍,像被毒藥浸透的嬌艷的花,欲掙脫而不得,只能高傲又卑微地活著……作者善于剖析筆下的人物。他們,是一群立體而多面的“逃亡者”,他們擁有一個廣袤又孤獨的精神世界,而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是“歸”與“離”之間劍拔弩張的博弈,是萬劫不復時驀然回首…
傷逝寫的較好
從初中開始就很喜歡林培源啦,新書上市,一定要支持一下啦!
封面也太好看了吧!好喜歡封面這個設計,捧在手上很有感覺哦~
最世的書都要買買買!更何況是這么棒的作者的作品!
純粹是因為封面才下單的,沒想到內容這么棒!驚喜哦~要開始粉這位作者了~
支持林培源來著的~是不是應該在微博艾特他一下~
從“文學之新”就開始關注林培源了,他的文字也在逐漸趨于成熟,支持他!希望他后面越來越好!
好像不如北鳶,不過自己沒有看給同學買的,心里有一點落差
真實淋漓的紀錄,又是一場悲壯靜默的生存游戲。故事寫得太贊啦!
故事真的很棒!這些人,這些事,值得心存疑惑的我們去讀、去聽,望著他們的世界,就像是望進了我們自己的內心。
書到手就開始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了,剛開始覺得有些過激,等沉靜下來再來審視這本小說,發覺其實是值得珍藏的。
一直很喜歡這個作者,這部《以父之名》,是他四年沉寂后的長篇小說。關注這么久了,當然要支持啦!
林培源的故事與文字從來沒讓人失望過,四段不同的人生經歷,勾勾纏纏,以生存,以尋覓,以父之名。
小說里充滿人性掙扎的張力,人與世俗道德的激烈交鋒,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喟嘆,一往不復、顛沛流離的游子情愫。真是太棒了!
小說真的讓我們這樣的異鄉人很有感觸,獨自在外漂泊,故鄉這個詞真的很讓人容易落淚。
“以父之名”并不只是一個表面上的名字,它有更深層的含義,而這本小說,也僅僅是給了一個延伸,因為它的大舞臺——是中國社會。
“一場鬧劇。兩次逃離。三個失鄉人的相逢。四種截然不同的人生境遇。”——林培源對《以父之名》四個篇章的描寫,各有各的精彩。
讀這本小說時,我時刻控制自己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把自身的經歷與想法代入到個中人物與情節當中,然而我卻始終沒能逃脫得了作者強大的文字魅力!
《以父之名》這本書中的每一個人物設定都是精心設置的,我們講作品中的角色不是單一存在的個體,每個角色都能反映出現實存在的一些人身上的某種特性。
推動故事發展的人是“阿喜”,完成故事的人是他那個與他沒有血緣關系的父親“信德”,用這種方式來完成故事,雖然聽起來復雜,實際看起來更清晰,很用心的作品,喜歡!
迫不及待地看完了作者的新長篇,作為潮汕人,也是異鄉人別有一番體悟,逃離家鄉,割斷聯系,一種曖昧同時感傷的情懷一直在左右,父系的缺失抑或主導,記憶建構起家鄉的力量!
很棒的作品!作者設置的結局太過巧妙,會讓作為讀者的我們產生錯覺:是不是未完待續還有下一部?現在回過頭來反思全篇,會覺得人物之間的關系,還有命運這些都是非常值得玩味的。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他對于一些中年乃至老年人的描寫,垂老的生活,身體和靈魂都麻木到快要腐朽的感覺,在他的筆下,真實得讓人害怕。所以我一直把培源的書當做嚴肅文學來讀,也那么喜歡他的那些短篇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