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系金代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所撰《傷寒論》的注解。該書成書于1144年,是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注本。全書共十卷,二十二篇。書中列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等六經證候,計397法,113方。在每條之下,成氏結合自己臨證心得,本《內經》之旨,進行注釋。其所采用的"以經釋論、以論證經"的研究方法,堪為后世以經釋論的典范。
本書既保持了仲景《傷寒論》之原貌,又通俗易懂,清晰明了。因此,是學習中醫的重要讀本。此次重刊書末附有方劑索引,便于讀者查閱。
本書系金代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所撰《傷寒論》的注解。本書主要介紹"六經辨證"方法。全書共有397法,113方,應用藥物達80多種,既體現了"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靈活性,又有嚴謹的理、法、方、藥相結合的治法規程。本書是學習中醫的必讀古典醫書之一。
新刻傷寒論序
刻傷寒論序
注解傷寒論序
傷寒卒病論集
傷寒論序
宋刻傷寒論敕文
圖解運氣圖
卷
辨脈法第
平脈法第二
卷二
傷寒例第三
辨痙濕喝脈證第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上第五方六道
卷三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第六方二十八道
卷四
辨太陽病脈證并治法第七方一十九道
卷五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法第八方十道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法第九
卷六
辨太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
辨少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一方一十五道
辨厥陰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二方五道
卷七
辨霍亂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三方一道
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并治法第十四方四道
辨不可發汗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五
辨可發汗病脈證并治法第十六
卷八
辨發汗后病脈證并治法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九
辨不可下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
辨可下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
卷十
辨發汗吐下后病脈證并治法第二十二方二十五道
方劑索引
當今中醫書籍魚龍混雜,什么人都在出書,推薦學習中醫的朋友從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梅花版圖書開始看;傷寒論確實是任何一名中醫都繞不過去的一朵橋。
中醫四大名著之一,向醫圣學習,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非常的棒,很快就收到貨了。唯一不足的就是當當的外包變差了!
經典版本,確實非常的不錯,愛惜有加,到手就包了塑料封套,真的很喜歡,建議喜歡中醫的人可以入手這套梅花版。
快遞速度必須點贊,不到兩天就到了。粗略看了一下書,板書字體清晰,紙張質量很好,,無明顯異物,是一次成功的網購。
勤求古訓,博采創新!勤求古訓,博采創新!勤求古訓,博采創新!勤求古訓,博采創新!
里面全是古文,看不懂呢。具體還沒看,等看了再說。估計不一定能看下去,連注解也沒有。
這個版本的書一直很受歡迎 注解堪為經典 應該是不錯的
若能了解此書之內容,則可知古人對疾病的看法與解決方法,古人從不把疾病視為仇敵,而是視為在一個正常運轉的系統中因為某個方面或某個點出現問題而引發的不適。六經即是一個系統,而其中又包含陰陽五行之內在系統。醫圣所述此系統之運轉變化理論,非細讀精思者不能得知。
非常滿意,書的質量很好,也是公認最好的注本。特別是里面的五運六氣圖解特別好
梅花版經典中醫資料,印刷清晰,裝幀良好,值得擁有
很好的中醫基礎理論學習資料。應該認真學習和傳承。
學中醫不能不讀傷寒論,里面是古人留給后人的無窮寶藏,but世人不懂,反黑中醫,可悲。
注解傷寒論,好書。注解傷寒論注解傷寒論注解傷寒論
當當又發重了一本書,不知為什么今年買書總出現這種失誤,第三次了吧!六七年來從沒出現過這種情況的啊啊啊 真是麻煩
梅花版傷寒論包裝精美,紙質優良,排版清晰,收藏專用,讀之有酣暢淋漓之感,適合每日誦讀,對臨床技能提高有很好的價值。
我是自學的,純屬業余愛好。中醫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每一個人都應該了解些醫理。通過自學摸索的半年,認識到這不是一個單獨的內容。應該學習包括繁體字,易經,老子等相應的傳統文化。
一本傷寒論,千秋萬代傳。所有學醫者,切莫等閑看。
書不錯,因為是名著,所以很喜歡。只是拿回來打開之后發現書真臟啊,仔細一看,上面還有好幾個腳印,擦了半天才弄干凈,真心覺得這么好的書怎么能弄成這樣呢?
傷寒論作為四大經典之一,中醫人必須學習,有了后人做注解,讓初學者看起來不會那么滯澀難懂,值得推薦。
物美價廉,內容很詳細,有利理解傷寒論,非常不錯的一本書。
書的內容不錯,印刷也很好,就是紙質差強人意,但是瑕不掩瑜,這確實是一本學習《傷寒論》值得買的書。
《注解傷寒論》,傷寒著作。十卷。漢·張仲景著,金·成無己注。書成于1144年。現存最早的《傷寒論》全注本。明趙開美校刻《仲景全書》時,盛贊成氏"博極研精,深造自得,本難(經)、素(問)、靈樞諸書以發明其奧:因仲景方論以辨析其理。極表里、虛實、陰陽、死生之說,究藥病輕重去取加減之意。"遵照王叔和舊制對《傷寒論》之編次不作任何改動。全書注解比較詳明,能夠闡析仲景辨證論治之理,立法處方之趣,對后世傷寒學派產生了巨大影響。但也偶有隨文訓釋、自相矛盾之處。當前的成注本有明·汪濟川校刊本及《醫統正脈》本等。1949年以后有排印本。
傷寒論注解固然是多,但是成無己《注解傷寒論》還是頗具意義,他以經解經,少摻雜個人認識,應該是接近仲景時代原意的。且梅花本的這基本中醫書,質量較高,值得購買。
經典的梅花本中醫古籍系列,沒有的人速度收藏! 就是有一點,像前面有的讀者評價的,原文和注解用一樣的字體,只有字號不同,讓人眼花。最后想了個辦法,找本書把下文蓋起來,看一行退一行。
正在讀這本書,目前感覺不錯,對于傷寒的學習有一定幫助,可以更好的理解仲景的意思,但是也只能說是一家之言,有些認識還是不贊同的。還同時買了其他幾本注解傷寒的書,相互參照,進行思維碰撞。沒有誰對誰錯,關鍵在于我學到了多少,在實踐中能用到多少。要想學好傷寒,多讀書是基礎。
自己身體的原因,想學習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以供平時養身或吃藥指導,可惜打開才發現,非專業不可讀懂,醫學真是超級神奇而又超級科學也超級難懂的一門學科。不知道怎樣的醫學書籍是簡單易懂的,可供非專業人士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