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云證治實驗錄》主要內容分為兩編,雜病辨證診治,辨證綱要。
及時編 雜病辨證診治
及時章 別癥變癥
及時節 藏結
第二節 冷結
第三節 除中
第四節 伏氣
第五節 晚發
第六節 痓
第七節 濕
第八節 風濕
第九節 濕溫
第十節 溫毒
第十一節 喝
第十二節 陰毒
第十三節 陽毒
第十四節 溫病
第十五節 熱病
第十六節 兩感
第十七節 風溫
第十八節 溫疫
第十九節 腳氣
第二十節 多眠
第二十一節 狐惑
第二十二節 百合
第二十三節 刺法
第二章 類傷寒辨
第三章 望診
及時節 察形氣
第二節 形
第三節 氣
第四節 形脈合參
第五節 神關生死
第六節 生死在脈之有神無神
第七節 生死在形之有神無神
第八節 察五官
第九節 部分內應五臟
第十節 面部證候
……
第二編 辨證綱要
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云證治實驗錄》:
一、傷寒:自霜降以后天氣寒凝感之而病者傷寒也。
二、冬溫:霜降以后,當寒不寒,乃有非節溫暖,因而衣被單薄以致感寒而病者日冬溫。
三、溫病:春時天道和暖,有人壯熱口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以辛溫藥汗之則壞矣。
溫病者冬月伏寒化熱至者而發,所謂春時陽氣發于冬時伏寒者是也。
若天冷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傷寒也。
四、風溫:風溫者,溫病而兼新風發汗己則風氣而溫氣發故身灼熱也。頭痛身熱與傷寒同而脈尺寸俱浮,自汗出身重默默但欲眠,鼻鼾語言雜出、四肢不收者,風溫也,不可發汗。
五、熱病:夏至以后時令炎熱,有人壯熱,身痛煩渴而不惡寒者,熱病也。熱病與中暑相似,但熱病脈盛,中暑脈虛。
六、暑病:太陽中熱喝是也,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汗出而渴,脈弦細芤遲或微弱,暑病也。
七、霍亂:病嘔吐而痢,腹痛汗出,惡寒發熱或吐或利而頭痛發熱者霍亂也。
凡中風中暑、中氣中毒中惡、霍亂一切猝暴之病,用姜汁與童便服,并可解散蓋下氣、開痰,更假童便以降火也。
八、寒疫:三月以后八月以前,天道或有非時暴寒感之,而病者時行寒疫也。(此寒疫亦傷寒也,不得以正疫治之)。
九、痙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腫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為剛痙,發熱汗出不惡寒者為柔痙。
十、濕溫:夏月有病頭目痛譫語多汗,身不甚熱,兩脛逆冷,四肢沉重,胸腹滿而渴者,濕溫也。其人常傷于濕因而中暑,濕熱相搏故發此病,不可發汗。
尤氏云,濕溫者,溫氣而兼濕邪,濕能生溫,溫亦生濕也。
十一、濕痹: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其候小便不利。
十二、風濕:病者一身盡疼痛,發熱日晡劇,脈浮虛而澀,額上微汗,惡風不欲去衣或四肢浮腫,此風濕也,不可大發汗,若汗大出者風去濕不去,但令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
虛心學習,正版。
可以的還行
書到了,沒想象那樣好。
我非常滿意
左季云是李可大師極為推崇的醫家,該書內容豐富,能學到各種治病方法,學之將很有收獲。
左季云的書,六經辨證也很強,值得推薦
實用性強,內容很好
《左季云證治實驗錄》值得購買。
都是好寶貝啊,不錯不錯,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的古籍類書好差,點校錯漏百出,有的根本就讀不通順,錯別字一大堆,有的把陰寫成陽,把捎子寫成種子,和黃蓉改九陰真經有得一比。有識之士千萬別貪便宜買這個出版社的書。
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的古籍類書好差,點校錯漏百出,有的根本就讀不通順,錯別字一大堆,有的把陰寫成陽,把捎子寫成種子,和黃蓉改九陰真經有得一比。有識之士千萬別貪便宜買這個出版社的書。
書很好,質量不錯,內容非常滿意!還有塑封膜
經典值得一讀
很好的書,值得夠買,值得收藏,很喜歡這本書,推薦,很不錯
很好的書,值得夠買,值得收藏,很喜歡這本書,推薦,很不錯
李可古中醫學堂——左季云證治實驗錄
望.聞問.切,詳細簡單
左季云的書,李可古中醫學堂的必讀之書
神圣的中醫——后學張雁飛致敬!
不錯,要細心閱讀,有所領悟
挺好,實用
大醫李可老師推薦的書!整在閱讀中……!推薦
很好很實惠!
學習中醫必備之書
李老推薦,應該看一看,物流很快
包裝非常好
好書.好書.
一直以為是民國時期的作品,看看覺得不是,書中缺少引言或前言,有礙讀者初步了解書中內容
左師的書,每本都是經典,要好好學習了,尤其是李老推薦的書。
左季云的書為李可老中醫所推崇,自是佳作,可供參閱。
該書詳細論述四診之經驗,辨證綱要之要點,以及如何用藥,須用心學才能得之。
左季云長于內科、婦幼科及諸雜癥。醫術高明,廣濟患者,時為名醫之一,在民國30年,撰寫了《中醫病理學》、《傷寒注釋》、《雜病治療大法》、《附金匱醫案150例》等40多部著作,達80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