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偷拍一区二区,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亚洲激情五月婷婷,欧美日韩国产不卡

在線客服
手帖:南朝歲月圖書
人氣:38

手帖:南朝歲月

美學大師蔣勛老師書法美學經典之作 透過 “手帖”,洞徹古人真實、隱秘的生活 講述魏晉時代的凄美故事
  • 所屬分類:圖書 >藝術>書法/篆刻>字帖  
  • 作者:[蔣勛]
  • 產品參數:
  • 叢書名:--
  • 國際刊號:9787510853302
  •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6
  • 印刷時間:2017-05-25
  • 版次:1
  • 開本:16開
  • 頁數:--
  • 紙張:膠版紙
  • 包裝:平裝-膠訂
  • 套裝:

內容簡介

這些“手帖”──文人間的書信便條,因為書法之美,流傳下來,成為后世臨摹寫字的“帖”。然而,“帖”更是同時具有“私密”、“隨性”卻又極為貼近“真實”、“率性”的文體。曖昧迷離、若即若離,構成讀“帖”時奇特的一種魅惑力量。

編輯推薦

南朝畢竟過去了。美麗故事里人物的灑脫自在隨大江東去,只有殘破漫漶的手帖紙帛上留著一點若有若無的記憶。

那是殘酷到無法想象的年代,那是嚎啕大哭的年代,那是人性被摧毀絕望無告的年代,痛到心被貫穿,痛到肝被貫穿,痛,卻無可奈何──正是王羲之的手帖里重復用得多的字──但在這樣的年代中,那些以“奈何”“奈何”手帖作為生活腳注、互通親友間平安聲息書信的南朝文人,卻還是可以“仰觀宇宙之大”,看流云舒卷,看積雪凝寒,看花開爛漫。

更重要的是,在他們充滿艱難、困頓、折辱、劇痛、磨難的生活境遇中,仍然努力地活出自我,更相信文化是長久可以傳承的理想,相信手寫的墨跡斑斑可以傳遞美的生命信念,并為“美”作后的見證。

作者簡介

蔣勛,福建長樂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長于寶島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藝術研究所畢業。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并先后執教于文化大學、輔仁大學、臺灣大學、淡江大學,并擔任東海大學美術系創系主任七年。現任《聯合文學》社長,近年更專事兩岸美學教育的推廣。著有藝術論述《美的覺醒》、《身體美學》、《美的曙光》、《美的沉思》、《孤獨六講》等暢銷書。

目錄

莼菜鱸魚───────代序

●虱目魚腸 ●張翰 ●莼菜羹、鱸魚膾 ●手帖

及時輯 平復帖

1 火箸畫灰──《平復帖》種種

●啟功先生釋文 ●「佚名」書畫 ●右軍之前,元常之后 ●讀帖

●禿筆賊毫,火箸畫灰

2 平復帖──陸機

3 陸機──「華亭鶴唳」

4 會稽雞

5 顧榮──「彥先」

6 賀循──彥先

7 晉人殘紙

8 鬼子敢爾

9 羊酪與莼羹

第二輯 萬歲通天帖

萬歲通天(一):姨母帖 初月帖

●姨母帖──哀痛摧剝 ●初月──卿佳不?

萬歲通天(二):癤腫帖 新月帖

●癤腫 ●新月帖 ●雨濕熱,復何似?

萬歲通天(三):廿九帖 栢酒帖 一日無申帖

●美,通過朝代興亡 ●王獻之《廿九帖》 ●王慈、王志

第三輯 十七帖

1 周撫

2 旃罽帖

3 三希堂

4 靜佳眠──適得帖

5 東籬

6 遠宦──救命

7 寒切

8 上虞謝安

9 王謝堂前

10 積雪凝寒

11 得示帖

12 奉對帖

13 榜書

14 伯遠帖

15 妹至

16 容止

17 執手

18 噉

19 平城京

20 大福

21 小津

22 花事

23 書空

24 永和九年

25 苦楝

26 聲明

27 蛇驚

28 智永

29 手帖───────跋

東坡《臨江仙》───────附錄

●夜飲 ●東坡 ●鼻息雷鳴 ●此身

在線預覽

虱目魚腸

──小吃,比大餐深刻,留在身體里,變成揮之不去的記憶,是可以讓人連官都不想做的。

做大官,常常就少了小吃的緣分。

剛從上海回來,想念起臺南赤崁的虱目魚腸。

如果在臺南過夜,通常一大早會到赤崁樓后面一家小店吃近期鮮的虱目魚腸。魚腸容易腥,稍不新鮮,就難入口。因此一大早,五、六點鐘,剛撈上來鮮活的虱目魚,才能吃魚腸。新剖的魚腸,經沸水一汆,即刻撈起,稍沾鹽醬,入口滑膩幼嫩,像清晨高山森林的空氣,潮潤有活潑氣味,吃過一次,就成為身體里忘不掉的記憶。

唐代歐陽詢的《張翰帖》里說到大家熟悉的一個人“張翰”──“因秋風起,思吳中菰菜鱸魚,因命駕而歸”。

張翰當時在北方作官,因為秋天,秋風吹起,想起南方故鄉的鱸魚莼菜羹,因此辭了官職,回到了南方。

因為故鄉小吃,連官也不做了,張翰的掙扎比較大,我慶幸自己可以隨時去臺南吃虱目魚腸。

“鱸魚莼菜”因為張翰這一段故事成為文化符號,一千多年來,文人做官,一不開心就賦詩高唱「莼菜鱸魚」。

辛棄疾的句子大家很熟:“休說臚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

季鷹是張翰的字,他幾乎變成漢文學里退隱的共同救贖了。然而,私下里,我寧愿相信那一個秋天,張翰突然辭官回家,真的是因為太想念故鄉的小吃。

小吃,比大餐深刻,留在身體里,變成揮之不去的記憶,是可以讓人連官都不想做的。做大官,常常就少了小吃的緣分。

張翰

──他們的故事留在《世說新語》中,與南朝文人跌宕自負的“手帖”,

一同成為江南美麗又感傷的風景。

張翰出身吳地望族,他的父親張儼做過吳國的大鴻臚。吳國滅亡,江南許多舊朝的士紳期望跟新的西晉政權合作,紛紛北上求官,其中包含了陸機、陸云、顧榮、賀循、張翰。他們的時代比王羲之稍早,他們的故事卻一一都成為后來南朝王羲之那一代文人的深刻心事。他們的故事留在《世說新語》中,與南朝文人跌宕自負的“手帖”, 一同成為江南美麗又感傷的風景。

我喜歡《世說新語》里三段有關張翰的故事─

及時段是吳國滅亡不久,南方士族的賀循應西晉新政權征召,北上洛陽擔任新職。賀循是浙江紹興人,北上時經過吳的金閶門,在船上偶然聽到極清亮的琴聲,賀循因此下船,認識了張翰,成為好朋友。

張翰問賀循:“要往哪里去?”賀循說:“去洛陽擔任新職,路過這里。”

張翰說:“吾亦有事北京。”當時南方人都把北方新政權的京城稱為“北京”。

張翰因此即刻搭了賀循的船一起去了京城,連家里親人也沒有通知。

這一段故事收在《世說新語 任誕》一章,似乎是認為張翰跟賀循才初見面就上船走了,連家人也不通知,行為是有些放任怪誕吧。

張翰行為的放任怪誕更表現在他的第二段故事里。

網友評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來自生如夏**的評論:

瀟灑流暢、充滿古意的手帖,配上蔣勛娓娓道來、溫潤的文字,捧起書就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2017-11-18 09:11:40

免責聲明

更多出版社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布县| 保康县| 高邑县| 庆城县| 永丰县| 绥宁县| 营山县| 苍山县| 余庆县| 盘山县| 双江| 黄陵县| 北流市| 白河县| 商南县| 高唐县| 陕西省| 台南县| 河北区| 铜陵市| 廊坊市| 蒲江县| 米脂县| 兴隆县| 加查县| 商水县| 栖霞市| 庆安县| 义马市| 柳州市| 顺义区| 个旧市| 资中县| 额尔古纳市| 涿州市| 长岛县| 原平市| 浦县| 清丰县| 西平县| 大厂|